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綦江中白垩统夹关组恐龙足迹群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31
1
作者 邢立达 王丰平 +1 位作者 潘世刚 陈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91-1602,I0001,I0002,共14页
记述了来自重庆綦江中白垩统夹关组恐龙足迹群,命名了甲龙亚目的中国綦江足迹(Qijiangpus sinensis ichnogen.et ichnosp.nov.)、兽脚亚目的敏捷舞足迹(Wupus agilis ichnogen.et ichnosp.nov.)和鸟脚亚目的炎热老瀛山足迹(Laoyingshanp... 记述了来自重庆綦江中白垩统夹关组恐龙足迹群,命名了甲龙亚目的中国綦江足迹(Qijiangpus sinensis ichnogen.et ichnosp.nov.)、兽脚亚目的敏捷舞足迹(Wupus agilis ichnogen.et ichnosp.nov.)和鸟脚亚目的炎热老瀛山足迹(Laoyingshanpustorridus ichnogen.et ichnosp.nov.)和莲花卡利尔足迹(Caririchniumlotus ichnosp.nov.)等新属种。中国綦江足迹是中国首次发现甲龙类的足迹。莲花卡利尔足迹提供了鸭嘴龙类在各发育阶段所留下不同的足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綦江 夹关组 中白垩世 甲龙亚目 鸟脚亚目 兽脚亚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綦江白垩系夹关组恐龙足迹群沉积环境 被引量:6
2
作者 代辉 胡旭峰 +6 位作者 王荀仟 胡海虔 熊璨 余海东 周羽漩 王丰平 谢显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67-1975,共9页
重庆綦江莲花保寨保存有大量以莲花卡利尔足迹为主的恐龙足迹,研究其沉积环境对恢复当时恐龙动物群的生活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运用岩石学、沉积学和古生物学方法,通过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粒度分布特征等分析重庆綦江莲花保... 重庆綦江莲花保寨保存有大量以莲花卡利尔足迹为主的恐龙足迹,研究其沉积环境对恢复当时恐龙动物群的生活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运用岩石学、沉积学和古生物学方法,通过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粒度分布特征等分析重庆綦江莲花保寨恐龙足迹群的沉积环境,认为当时的沉积环境为曲流河沉积,恐龙足迹的赋存层位为曲流河边滩和河漫滩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夹关组 恐龙足迹群 重庆綦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綦江白垩系夹关组遗迹化石及其沉积环境 被引量:1
3
作者 熊璨 代辉 +6 位作者 陈昀 胡旭峰 王荀仟 张海萍 周羽漩 王丰平 谢显明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3期74-80,共7页
遗迹化石大都是原地埋藏,研究遗迹化石在古环境、古气候、古海洋和古生态等方面的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綦江国家地质公园老瀛山园区夹关组地层中已发现的无脊椎动物遗迹化石经鉴定包括1大类3属3种,分别为觅食迹Scoyenia gracilis(纤细... 遗迹化石大都是原地埋藏,研究遗迹化石在古环境、古气候、古海洋和古生态等方面的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綦江国家地质公园老瀛山园区夹关组地层中已发现的无脊椎动物遗迹化石经鉴定包括1大类3属3种,分别为觅食迹Scoyenia gracilis(纤细斯柯茵迹)、Beconites antarcticus(南极似塔形迹)和Planolites beverleyensis(贝弗利漫游迹)。这些遗迹化石都属于Scoyenia遗迹相,代表了研究区在白垩纪夹关期为间断性暴露地表的河漫滩或者滨浅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迹化石 沉积环境 夹关组 重庆綦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綦江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黎强 刘德洪 梅中香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5期385-385,共1页
近年来,綦江县畜牧业发展较快,规模化、产业化程度迅速提高,但是还存在生产水平不高、应对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畜禽养殖污染等问题。结合当地实际,就发展现代畜牧业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为綦江县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畜牧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重庆綦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