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大足区 高标准农田建设重建更重用稳粮又增收
1
作者 胡静 谭云眯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12期28-30,共3页
重庆市提出“实施千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行动”,大足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按照“改地增产出、多用添效益、融合赋新能”的工作思路,以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项目为载体,通过全域综合种养、... 重庆市提出“实施千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行动”,大足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按照“改地增产出、多用添效益、融合赋新能”的工作思路,以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项目为载体,通过全域综合种养、强化共融共建、渔粮互促双收等举措,有效破解“地块化零为整难、水田种粮效益低、坡地低产无人用”三大难题,突出建设利用并重,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新突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6.97万亩,粮食产量较上年增长2.89%,成功纳入国家粮油产业集群,荣获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稳定粮食生产激励,走出了一条稳粮增收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改造提升 稳粮增收 综合治理 重庆大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大足区城市古树现状调查及保护建议
2
作者 杨福英 田中 《南方农业》 2024年第5期67-72,共6页
城市规划区内的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是研究当地古气候、植物分布和生态变化的重要实证资料。阐述了古树的历史文化价值、科研价值、生态价值、景观价值。介绍了重庆市大足区城市古树树种、数量和分布情况,简要分析了大足区... 城市规划区内的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是研究当地古气候、植物分布和生态变化的重要实证资料。阐述了古树的历史文化价值、科研价值、生态价值、景观价值。介绍了重庆市大足区城市古树树种、数量和分布情况,简要分析了大足区现存古树与分布区域的关系,并针对现状提出了保护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 保护建议 历史文化价值 分布区域 重庆大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大足区城市绿地植物区系特征
3
作者 陈霜 田中 +1 位作者 谭志坚 郭涛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99-101,107,共4页
对重庆市大足区城市绿地植物进行调查并对其区系的组成、地理成分及区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大足区城市绿地植物有104科231属345种(含种以下分类等级及栽培植物),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2种,裸子植物8科11属12种,被子植物94科218属... 对重庆市大足区城市绿地植物进行调查并对其区系的组成、地理成分及区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大足区城市绿地植物有104科231属345种(含种以下分类等级及栽培植物),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2种,裸子植物8科11属12种,被子植物94科218属331种。被子植物种类丰富,其种数占总种数的95.94%;单种科、小型科众多,是区系的主体;科的区系组成具有明显的热带区系特征。属的区系组成表现出由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植物 区系特征 重庆大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足区庆油8号油菜栽培技术要点
4
作者 曾静 王权志 《农家科技》 2024年第27期34-35,共2页
庆油8号是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与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共同培育出的高含油油菜新品种,2019年通过国家登记,登记号为:GPD油菜(2019)500089。庆油8号含油量高达51.54%,在我国冬油菜品种中名列前茅,且具有硫苷芥酸双低、油色清澈透亮等特点... 庆油8号是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与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共同培育出的高含油油菜新品种,2019年通过国家登记,登记号为:GPD油菜(2019)500089。庆油8号含油量高达51.54%,在我国冬油菜品种中名列前茅,且具有硫苷芥酸双低、油色清澈透亮等特点。目前,该品种在各地累计推广超300万亩,在重庆市大足区,油菜种植农户对庆油8号的评价普遍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大足区 登记号 含油量 农业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大足区农业主体生产经营情况初步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夏国辉 《南方农业》 2019年第S01期147-148,共2页
农业是安天下的基础产业,重庆市大足区曾对重庆市稻米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为了解当前大足区水稻生产经营现状,大足区工程师协会农业专委会组织部分专家对农业主体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创新探索储备大足区发展农业的新技术。
关键词 农业主体 生产经营 调查 重庆大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大足区农村居住环境现状及改善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丁敏 昌娟娟 《南方农业》 2013年第6期88-90,共3页
分析阐述了重庆市大足区农村居住环境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严格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狠抓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加强农村生活污染物治理;实施农村造林绿化工程;切实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加快农房和中心镇建设;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qu... 分析阐述了重庆市大足区农村居住环境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严格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狠抓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加强农村生活污染物治理;实施农村造林绿化工程;切实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加快农房和中心镇建设;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住环境 改善 对策建议 重庆大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大足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现状问题及对策
7
作者 唐蕊 《南方农业》 2023年第3期55-59,共5页
近年来,重庆市大足区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紧扣全区“一园三片七链”产业布局,通过科技推广、样板示范、项目实施、全面动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总结工作特点:突出政府引导,农... 近年来,重庆市大足区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紧扣全区“一园三片七链”产业布局,通过科技推广、样板示范、项目实施、全面动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总结工作特点:突出政府引导,农业部门牵引;突出社会资本引入,机制灵活多样;突出政策落实,夯实扶贫成效。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为了加快形成具有大足特色、生态安全、优势互补的高产高效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提出对策建议:1)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注重打造重点产品和企业;2)完善政策引导服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3)提高农民科学素质,鼓励支持乡村创业;4)发展智慧数字农业,提高农产品品质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现状 问题 对策 重庆大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大足区农业发展转型路径探讨
8
作者 蔡云萍 《南方农业》 2021年第28期105-108,共4页
农业是地区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其发展模式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基础性、前导性的作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是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分析重庆市大足区农业转型的优势条件及制约因素,应用区域经济理论,从农业发展转型实践路径中解... 农业是地区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其发展模式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基础性、前导性的作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是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分析重庆市大足区农业转型的优势条件及制约因素,应用区域经济理论,从农业发展转型实践路径中解析“做优做强原有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融合、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4条重要路径。全区通过大力推进园区建设、发展优势产业、培育经营主体、提品质抓营销,解决了缺平台、缺规模、缺支柱、缺品牌的问题,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取得了“特色农业高效发展、乡村旅游加快发展、农业基础较大提升”的初步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高质量发展 转型升级 路径 成效 重庆大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稻在重庆市大足区的示范及推广应用
9
作者 刘大容 曾静 《南方农业》 2016年第22期95-98,125,共5页
2014—2015年,在重庆市大足区棠香、智凤2个街道办事处示范和推广应用超级稻‘Q优8号’‘准两优527’‘II优602’,对适宜的品种及其集成技术进行探索完善,观察分析了产量和经济效益。大足区2年推广超级稻累计为社会新增粮食产量160.64万... 2014—2015年,在重庆市大足区棠香、智凤2个街道办事处示范和推广应用超级稻‘Q优8号’‘准两优527’‘II优602’,对适宜的品种及其集成技术进行探索完善,观察分析了产量和经济效益。大足区2年推广超级稻累计为社会新增粮食产量160.64万kg,节本增效1151.09万元,平均667 m^2节本增效917.2元,社会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示范 推广应用 产量 经济效益 重庆大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染棠城 多彩大足——重庆市大足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纪实
10
作者 《国土绿化》 2020年第10期14-19,共6页
千年的历史传承,钟灵毓秀,厚重的文化积淀,成就了“昌州府治,海棠香国”的美誉;千年的凿刻之声,经久不绝,一刀一斧的智慧,成就了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这里天蓝地绿水清,南山北山遥相呼应,巴岳山脉苍翠欲滴,龙水湖畔风光旖旎。这... 千年的历史传承,钟灵毓秀,厚重的文化积淀,成就了“昌州府治,海棠香国”的美誉;千年的凿刻之声,经久不绝,一刀一斧的智慧,成就了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这里天蓝地绿水清,南山北山遥相呼应,巴岳山脉苍翠欲滴,龙水湖畔风光旖旎。这里生态美丽宜居,城市建设恢宏大气,美丽乡村如诗如画,城市处处透着朝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 重庆大足区 美丽乡村 国家森林城市 历史传承 文化积淀 工作纪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大足区沙土生产特性及利用前景分析
11
作者 唐全仲 《南方农业》 2013年第4期70-71,76,共3页
介绍重庆市大足区沙土的特点特性,分析当前的主要利用模式,提出"进行土地整理、推广作物秸秆还田、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运用地膜覆盖保墒增温"等有利于发挥沙土优良生产特性的措施。
关键词 沙土 生产特性 利用模式 可持续发展 重庆大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大足区双季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12
作者 张永荣 《南方农业》 2015年第7期10-11,共2页
根据重庆市大足区气候条件,总结大足区双季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花生地膜覆盖栽培,使花生种植1季变为2季,为增加种植花生的经济效益,增强土壤抗旱保墒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花生 双季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 增产增效 重庆大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大足区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13
作者 陈世果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11期158-158,180,共2页
现阶段,在重庆市大足区蔬菜产业建设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对蔬菜产业的稳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应该积极探索优化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的措施,逐步改善现状,促进重庆市大足区蔬菜产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重庆大足区 蔬菜产业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大足 建设“七化”示范区 开创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局面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中见 王莉 +1 位作者 张余 汪兆庆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2年第9期39-41,共3页
重庆市大足区以宜机化、水利化、生态化、园田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为目标,着力打造高标准农田“七化”示范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通过“一心一线四基地”建设,构建完善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提升价值链,延... 重庆市大足区以宜机化、水利化、生态化、园田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为目标,着力打造高标准农田“七化”示范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通过“一心一线四基地”建设,构建完善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提升价值链,延伸产业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七化”示范区 “一心一线四基地”建设 重庆大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足区玉米纹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谷易 《南方农业》 2017年第7期8-10,共3页
根据近年来在重庆市大足区棠香街道对玉米纹枯病发生为害情况的调查分析,玉米抽雄前后为纹枯病发病始期盛,乳熟期为发病高峰期,灌浆期后病情趋于稳定;其发生为害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除与菌核残留量、播期、种植密度、耕作制度等有关外,... 根据近年来在重庆市大足区棠香街道对玉米纹枯病发生为害情况的调查分析,玉米抽雄前后为纹枯病发病始期盛,乳熟期为发病高峰期,灌浆期后病情趋于稳定;其发生为害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除与菌核残留量、播期、种植密度、耕作制度等有关外,品种、施肥、气候条件、田间管理等因素对其影响也较大。根据试验结果和生产实践分析,提出玉米纹枯病的防治要点:(1)把握防治的关键时期和重点地块,即要以玉米抽雄期前后为关键时期,以病株率20%~30%的达标田块为重点,做到早防早治;(2)以玉米抽雄期前后剐除玉米基部病叶和药液涂秆保护的综合措施防治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纹枯病 发生规律 影响因素 防治措施 重庆大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签约落户大足
16
《南方农业》 2021年第10期7-7,共1页
3月26日,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袁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签署了《共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合作协议书》。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正式签约落户重庆大足,... 3月26日,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袁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签署了《共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合作协议书》。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正式签约落户重庆大足,由袁隆平院士团队在大足开展品种选育(含水稻、高粱、蔬菜)和杂交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优质水稻品种的推广种植。签约后,重庆分中心将尽快进入运营轨道,今年会启动航天育种、杂交水稻及超级稻研究、超级杂交稻高产示范、新品种的区域与生态鉴定等工作,积极搭建科研教学基地。重庆分中心计划利用5~8年时间,选育出8个以上适合重庆及长江中上游流域种植的优质品种,推动大足打造成为长江中上游流域杂交水稻研发、育种、新品种试验示范高地,助推重庆打好种业“翻身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上游 袁隆平院士 重庆大足区 高产示范 航天育种 超级杂交稻 杂交水稻 大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足区畜牧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7
作者 熊婷 《中国畜牧业》 2021年第14期63-64,共2页
畜牧业保险是指以各种处于养殖过程中的动物为保险标的、以养殖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某些危险为承保责任的保险。2004-2021年,连续18年中央1号文件均对农业保险做出了具体部署,使养殖场户可有效利用保险风险转移机制和经济损失负担机制,来... 畜牧业保险是指以各种处于养殖过程中的动物为保险标的、以养殖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某些危险为承保责任的保险。2004-2021年,连续18年中央1号文件均对农业保险做出了具体部署,使养殖场户可有效利用保险风险转移机制和经济损失负担机制,来抵御疫病、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畜牧业保险的实施,可有效巩固产业脱贫成果,为实施乡村振兴、推动产业兴旺发挥了稳固剂的作用。因此,通过对重庆市大足区畜牧业保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为大足区畜牧业保险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推动农业保险加速完善,有效降低农民养殖风险,进一步提高政府宏观调控效率,为政府支持畜牧业健康、稳定、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畜牧业保险 乡村振兴 产业脱贫 政府宏观调控 重庆大足区 保险标的 养殖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渝线上的绿色明珠——大足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效显著
18
作者 绿文 《国土绿化》 2020年第9期34-35,共2页
依山傍水的重庆市大足区,地处成渝经济区腹心,是连接川渝两地的重要门户和枢纽。大足区是成渝中线上的重要节点,是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上的一颗明珠。作为山水重庆重要的生态屏障,大足区曾先后获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 依山傍水的重庆市大足区,地处成渝经济区腹心,是连接川渝两地的重要门户和枢纽。大足区是成渝中线上的重要节点,是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上的一颗明珠。作为山水重庆重要的生态屏障,大足区曾先后获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小康县、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园林城市 重庆大足区 成渝经济区 巴蜀文化 重要节点 绿色明珠 生态屏障 旅游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足黑山羊常见传染性疾病诊疗技术
19
作者 文鹏 《农家科技》 2022年第7期48-49,共2页
大足黑山羊,因原产于重庆市大足区而得名,属于肉皮兼用型地方优良山羊品种。近些年来,大足黑山羊随着知名度提高和消费者的认可,在大足本地从事大足黑山羊养殖的养殖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2021年底,大足区存栏黑山羊17.7万只,出栏22.... 大足黑山羊,因原产于重庆市大足区而得名,属于肉皮兼用型地方优良山羊品种。近些年来,大足黑山羊随着知名度提高和消费者的认可,在大足本地从事大足黑山羊养殖的养殖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2021年底,大足区存栏黑山羊17.7万只,出栏22.5万只,成为大足畜牧业的重点特色产业和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笔者从2014年开始从事大足黑山羊疾病诊疗,实地到200余家黑山羊养殖场开展大足黑山羊疾病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足黑山羊 重庆大足区 山羊品种 兼用型 诊疗技术 黑山羊养殖 疾病诊疗 疾病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足黑山羊传统和标准化养殖模式的优劣势
20
作者 熊婷 《中国畜牧业》 2020年第13期65-66,共2页
大足黑山羊是经过当地群众多年来自然封闭选育,以及小规模饲养繁殖而形成的一个高产系的黑山羊遗传资源。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原因,当地羊圈大多依山而建,并采取高床漏缝方式饲养。2005年重庆市大足区承担了大足黑山羊国家级"标准化... 大足黑山羊是经过当地群众多年来自然封闭选育,以及小规模饲养繁殖而形成的一个高产系的黑山羊遗传资源。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原因,当地羊圈大多依山而建,并采取高床漏缝方式饲养。2005年重庆市大足区承担了大足黑山羊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项目";2008年建成国家级"大足黑山羊标准化示范区";2013年制定了《大足黑山羊圈舍建设技术规范》地方标准;2019年大足黑山羊传统养殖模式被列入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近年来,由于标准化养殖模式发展迅猛,导致传统养殖模式受到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足黑山羊 养殖模式 重庆大足区 标准化示范区 遗传资源 圈舍建设 优劣势 小规模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