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空间结构的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陆敏 张述林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年第7期71-75,共5页
本文从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旅游发展的背景入手,探讨了圈内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以及集聚效应,在此基础上,从旅游空间结构的旅游景区景点要素——节点要素、通道要素和域面要素3个方面,指出了圈内旅游发展的空间问题,进而提出... 本文从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旅游发展的背景入手,探讨了圈内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以及集聚效应,在此基础上,从旅游空间结构的旅游景区景点要素——节点要素、通道要素和域面要素3个方面,指出了圈内旅游发展的空间问题,进而提出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内区域旅游空间发展的战略选择,提出了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体系——增长极、发展轴线、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一小时经济圈” 空间结构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土地适宜性评价与整理三维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谢洪斌 谭德军 +1 位作者 罗真富 姚光华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91,共7页
研究目的:科学地开展土地资源评价和规划,实现土地合理、有效利用。研究方法:以重庆长寿湖周边地区为例,利用RS与GIS技术,借助地质、地球化学、遥感等多源信息,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评价指标,通过专家打分确定权重,使用多指标评价模型、... 研究目的:科学地开展土地资源评价和规划,实现土地合理、有效利用。研究方法:以重庆长寿湖周边地区为例,利用RS与GIS技术,借助地质、地球化学、遥感等多源信息,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评价指标,通过专家打分确定权重,使用多指标评价模型、模糊数学和叠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套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土地的社会属性为重点,结合当地政府对研究区在一小时经济圈的具体定位,对其土地利用现有结构进行了科学调整。研究结果:遥感影像与评价结果叠加实现三维可视化,让决策者简单直观的了解土地利用情况,为土地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论:以土地自然属性为基础的适宜性评价,和以社会属性为重点的土地结构调整方法,可很好的结合研究区自身的发展特点,对其未来的发展制定合理的土地规划,可为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内其他地方的土地评价与规划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评价 土地整理 一小时经济圈 三维可视化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GIS的城镇化水平分析——以重庆市“1小时经济圈”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余海清 陈阿林 +1 位作者 董国仓 孙小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359-5362,共4页
以重庆市"1小时经济圈"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分析了影响各区县经济发展的因素,计算得出各区县的经济发展指标综合得分,进而与城镇化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并非处于协调发... 以重庆市"1小时经济圈"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分析了影响各区县经济发展的因素,计算得出各区县的经济发展指标综合得分,进而与城镇化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并非处于协调发展状态。简要分析了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小时经济圈 ARCGIS 城镇化 层次分析法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明增长”在城市土地利用中的应用——以重庆市“1小时经济圈”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小群 杨庆媛 +1 位作者 杜慧敏 张彦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4-158,共5页
"精明增长"这一理念自20世纪被提出后就引起了土地管理和城市规划专家的关注,同时,"精明增长"理论也在英、北欧、美等各国的城市规划实践中显示了特有的优势,重庆市为了谋取更好的发展,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1... "精明增长"这一理念自20世纪被提出后就引起了土地管理和城市规划专家的关注,同时,"精明增长"理论也在英、北欧、美等各国的城市规划实践中显示了特有的优势,重庆市为了谋取更好的发展,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1小时经济圈"发展规划.分析并提出借鉴"精明增长"理论解决重庆市"1小时经济圈"城市边界确定和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等问题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明增长 城市规划 土地利用 1小时经济圈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重庆1小时经济圈教育的对策
5
作者 黄蔚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19,共3页
本文分析了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经济内容,提出了适应和促进其经济发展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 重庆 1小时经济圈 教育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建设中的公交优先发展战略
6
作者 侯丽君 张光君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7-108,共2页
运用统筹思维,树立大公交理念,创造性地把国家的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用作建设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切入点、突破口和发动机,有利于在最短时间内让经济圈初见雏形,增强经济圈的发展后劲,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实现跨越式城市化,并且促进经济增长... 运用统筹思维,树立大公交理念,创造性地把国家的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用作建设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切入点、突破口和发动机,有利于在最短时间内让经济圈初见雏形,增强经济圈的发展后劲,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实现跨越式城市化,并且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优先发展战略 重庆一小时经济圈 统筹思维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产业支撑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对策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伟 范爱琼 《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7-171,共5页
体育产业发展具有一种“乘数效应”,在我市打造1小时经济圈之际,对该区域体育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研究,对于加快建设1小时经济圈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们主要采用走访、面谈、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深入分... 体育产业发展具有一种“乘数效应”,在我市打造1小时经济圈之际,对该区域体育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研究,对于加快建设1小时经济圈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们主要采用走访、面谈、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深入分析我市1小时经济圈体育产业现状的基础上,针对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我市1小时经济圈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小时经济圈 体育产业 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州市1小时城市经济圈划分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尚正永 白永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19,24,共5页
通过将空间距离修正为通勤距离、再将通勤距离修正为经济距离的方法,界定了赣州市1小时城市经济圈。运用引力模型,从理论上计算了赣州市区与入圈各县(市)城区之间的空间联系强度,认为章贡区与赣县、南康市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可一... 通过将空间距离修正为通勤距离、再将通勤距离修正为经济距离的方法,界定了赣州市1小时城市经济圈。运用引力模型,从理论上计算了赣州市区与入圈各县(市)城区之间的空间联系强度,认为章贡区与赣县、南康市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可一起构成赣州市1小时城市经济圈的核心层,其它入圈各县(市)构成赣州市1小时城市经济圈的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小时城市经济圈 空间距离 通勤距离 经济距离 赣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都市经济圈土壤重金属的分布和评价 被引量:16
9
作者 赵丽娟 陈文德 彭培好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4期34-37,共4页
对重庆都市经济圈所包含的11区土壤中的As、Cd、Cr、Cu、Hg、Ni、Pb、Zn等8种重金属的分布状况进行调查评价。单因子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重金属污染以Cd的污染最为严重。重金属污染的顺序为Cd>Ni>Cu>Cr>Zn>Hg>... 对重庆都市经济圈所包含的11区土壤中的As、Cd、Cr、Cu、Hg、Ni、Pb、Zn等8种重金属的分布状况进行调查评价。单因子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重金属污染以Cd的污染最为严重。重金属污染的顺序为Cd>Ni>Cu>Cr>Zn>Hg>As>Pb。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各区污染顺序为九龙坡区>渝北区>北碚区>沙坪坝区>江北区>巴南区>江津区>南岸区>长寿区>大渡口区>渝中区。研究区西北部污染情况最为严重,轻污染区主要分布在都市经济圈的西南、东南和东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污染评价 都市经济圈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城经济圈内的重庆主城区与周边各区流空间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芳 刘清全 易峥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66-71,共6页
中央提出要强化重庆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与成都协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此背景下,文章以人流、资金流、客流和货流等为数据来源,重点研究重庆主城区及与其紧密联系的周边各区的流空间特征。研究发现,在要素流动空间中,... 中央提出要强化重庆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与成都协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此背景下,文章以人流、资金流、客流和货流等为数据来源,重点研究重庆主城区及与其紧密联系的周边各区的流空间特征。研究发现,在要素流动空间中,以主城区为核心的单中心要素流动和聚集态势依然突出,但江津、合川、永川及涪陵等节点功能明显,并涌现出一些具有节点功能的特色小城镇;节点的区域中心性、辐射能力与空间分布、发展规模密切相关,但与交通可达性的关联性不强。在此基础上,文章就如何提升主城区中心性、培育“中心—节点”功能体系、培育特色节点小城镇进行讨论并提出规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圈 重庆主城区 流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产业加速对接长三角经济圈的战略评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德敏 池尔敏 李世龙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7-51,共5页
关键词 重庆 长三角经济圈 经济战略 产业结构 产业工人 经济竞争力 产业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重庆竹产业发展 助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被引量:1
12
作者 耿养会 李辉乾 +5 位作者 高树坤 李彬 童龙 吕玉奎 夏飞 李川 《世界竹藤通讯》 2021年第6期8-12,共5页
竹产业已成为中国发展潜力巨大的现代林业朝阳产业之一,具有鲜明的生态、经济、文化属性,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载体。重庆属于散生竹—丛生竹—混生竹的混合区,竹类资源生物多样性丰富,重庆竹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 竹产业已成为中国发展潜力巨大的现代林业朝阳产业之一,具有鲜明的生态、经济、文化属性,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载体。重庆属于散生竹—丛生竹—混生竹的混合区,竹类资源生物多样性丰富,重庆竹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重庆应持续挖掘竹资源利用空间和价值空间,通过实施强化高标准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加大科技创新研发,实施品牌战略,深化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等措施,实现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重庆竹产业的升级和进步,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城经济圈 竹产业 高质量发展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对“1小时经济圈”金融服务
13
《农家科技》 2007年第7期43-43,共1页
1.加快农村合作银行组建工作。积极推进在主城9区联社基础上组建重庆农村合作银行.整合主城9区联社资源.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圈内的江津、合川、永川等3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区级农村合作银行.并力争在今年... 1.加快农村合作银行组建工作。积极推进在主城9区联社基础上组建重庆农村合作银行.整合主城9区联社资源.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圈内的江津、合川、永川等3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区级农村合作银行.并力争在今年内将璧山、大足联社分别组建为农村合作银行.同时鼓励其他区县联社积极创造条件向合作银行组织形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服务 经济圈 区域性中心城市 小时 优化 独立法人资格 市场竞争力 组建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三峡旅游经济圈"构建中的鄂西与渝东区域整合 被引量:39
14
作者 曹诗图 崔进 郑宇飞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4-97,共4页
该文论述构建"大三峡旅游经济圈"的关键是实现鄂西与渝东的区域整合。鄂西与渝东在地缘和旅游开发上关系密切,但隶属不同的省级行政区,在新的形势下很有必要进行一体化开发。同时阐述区域整合和旅游一体化开发的意义,提出构建... 该文论述构建"大三峡旅游经济圈"的关键是实现鄂西与渝东的区域整合。鄂西与渝东在地缘和旅游开发上关系密切,但隶属不同的省级行政区,在新的形势下很有必要进行一体化开发。同时阐述区域整合和旅游一体化开发的意义,提出构建"大三峡旅游经济圈"的若干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开发 省级行政区 “大三峡旅游经济圈 重庆 湖北 区域整合 旅游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视角下石柱县华溪村乡村振兴策略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泽天 《南方农业》 2022年第24期139-141,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一项重大发展战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成渝地区实现深化合作、协调共生的重要内容。重庆市石柱县华溪村作为成渝特色民族地区,在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具有自身独特的区域优势。为了将地域优势转化成乡村振...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一项重大发展战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成渝地区实现深化合作、协调共生的重要内容。重庆市石柱县华溪村作为成渝特色民族地区,在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具有自身独特的区域优势。为了将地域优势转化成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源泉,需要进一步运用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政策资源,发掘其特有的生态文化等资源优势、重视人才培养、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利用互联网宣传技术等,推动乡村振兴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重庆市石柱县华溪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沿岸将建七大经济圈
16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21-21,共1页
列入“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长江产业带建设综合研究”提出,针对长江沿江地区经济差异明显的特点,建成分工合理、协调发展的七大经济圈。 这七大经济圈是:上海经济圈、南京经济圈、安(庆)九(江)经济圈、武汉经济圈、宜(昌)万(... 列入“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长江产业带建设综合研究”提出,针对长江沿江地区经济差异明显的特点,建成分工合理、协调发展的七大经济圈。 这七大经济圈是:上海经济圈、南京经济圈、安(庆)九(江)经济圈、武汉经济圈、宜(昌)万(县)经济圈、重庆经济圈和攀(枝花)泸(州)经济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沿岸 经济圈 上海经济圈 长江产业带 地区经济差异 武汉经济圈 重庆经济 协调发展 南京经济 山地生态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科技成果推介会成功举办
17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1期16-16,共1页
6月16日,以“专家田间晒成果,农民云端选技术——科技赋能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为主题的202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科技成果推介会在重庆市潼南区成功举办。来自川渝两地的有关部门、科研院所及企业代表100多人汇聚在田间地头,共... 6月16日,以“专家田间晒成果,农民云端选技术——科技赋能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为主题的202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科技成果推介会在重庆市潼南区成功举办。来自川渝两地的有关部门、科研院所及企业代表100多人汇聚在田间地头,共商科技合作,共谋“三农”发展,齐力推进科技支撑服务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 经济圈 成渝 重庆市潼南区 推介会 科研院所 支撑服务 高效特色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遂潼一体化 双城谱新篇——四川遂宁与重庆潼南持续深化毗邻地区林长制合作
18
作者 符超 王意迦 杨戈 《绿色中国》 2024年第17期66-68,共3页
四川省遂宁市与重庆市潼南区,共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轴,两地一衣带水、人文相亲。2023年3月22日,双方在川渝边界举行“遂潼一体化”林长制示范区揭牌仪式,标志着两地跨区域林长制合作的正式启动。一年多来,双方遵循共商、共建、共巡... 四川省遂宁市与重庆市潼南区,共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轴,两地一衣带水、人文相亲。2023年3月22日,双方在川渝边界举行“遂潼一体化”林长制示范区揭牌仪式,标志着两地跨区域林长制合作的正式启动。一年多来,双方遵循共商、共建、共巡、共护、共享原则,持续深化毗邻地区林长制合作,协同解决毗邻地区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睦邻友好情谊在绿水青山中不断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保护 经济圈 四川省遂宁市 重庆市潼南区 林长制 成渝地区 四川遂宁 毗邻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潼南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佳佳 米月茂 +4 位作者 梁国鲁 罗庆熙 宋洪元 王涛 郭启高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5,共5页
重庆市潼南县地处重庆一小时经济圈,交通运输快捷便利,国道319、省道205线交织其间,随着遂渝快速铁路和渝遂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潼南县与成都、重庆市主城区的火车、汽车行程均缩短至1小时内,10余条出县公路连接周边市区县。
关键词 重庆 产业现状 蔬菜 交通运输 高速公路 快速铁路 潼南县 经济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中心城区和主城新区同城化水平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新智 李心怡 张鹏飞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7-109,共13页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要面向新发展阶段、着眼现代化,优化重庆主城和成都功能布局,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综合竞争力.本文以重庆中心城区和主城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耦合协调模型对其同城化水平...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要面向新发展阶段、着眼现代化,优化重庆主城和成都功能布局,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综合竞争力.本文以重庆中心城区和主城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耦合协调模型对其同城化水平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同城化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表明:重庆中心城区和主城新区具备同城化发展所需要的经济基础条件和地理位置优势,然而整体同城化水平不高,协调程度为轻度失调或中度失调.影响其同城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生态环境质量不佳则严重制约了其同城化的进一步发展.重庆中心城区和主城新区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真正实现其同城化发展还需要政府间加强合作、协调推进,促进各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同发展,形成高效和高度的有序化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城化 重庆 耦合协调模型 灰色关联分析法 成渝双城经济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