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TOPSIS-AISM模型的重大线性工程沿线生态风险评估
1
作者
张静晓
董方雨
+1 位作者
曾赛星
雷渊媛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89,共7页
重大线性工程建设多集中于生态脆弱区,其沿线生态风险的影响因素及程度仍缺乏系统分析与科学归类。本文提出重大线性工程沿线生态风险太阳花模型,构建含有五大指标的生态风险评价体系,以2016—2020年Y段公路建设为重大线性工程实例,运...
重大线性工程建设多集中于生态脆弱区,其沿线生态风险的影响因素及程度仍缺乏系统分析与科学归类。本文提出重大线性工程沿线生态风险太阳花模型,构建含有五大指标的生态风险评价体系,以2016—2020年Y段公路建设为重大线性工程实例,运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确定影响生态环境的高权重指标,并采用对抗解释结构模型(AISM)划分重大线性工程沿线不同景观类型的优劣层级与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景观干扰度是重大线性工程沿线生态风险的主要评价指标;不同景观类型重大线性工程建设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其中,耕地受影响最大,未利用地最小,建设用地、水域、草地、林地依次递减。本研究可提升重大线性工程建设沿线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品质,推进“生态链、工程链与创新链”三链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线性工程
生态风险评估
太阳花模型
TOPSIS-AIS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大线性工程建设下山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变
被引量:
16
2
作者
王健
王健
+1 位作者
吴文良
刘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36-246,共11页
区域重大线性工程建设对传统山区乡村聚落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乡村聚落发展步伐被打断或加快,驱动乡村聚落发展演变与重构,对这一影响和演变过程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区域重大线性工程与社会经济对传统山区乡村发展产生的外部性,为...
区域重大线性工程建设对传统山区乡村聚落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乡村聚落发展步伐被打断或加快,驱动乡村聚落发展演变与重构,对这一影响和演变过程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区域重大线性工程与社会经济对传统山区乡村发展产生的外部性,为山区乡村振兴政策制定与发展策略选择提供参考。该研究以河北省赤城县大海陀乡为研究对象,基于1999、2009、2019年3期遥感影像数据,结合空间分析、景观格局指数、Voronoi图及Logistic回归模型,科学识别重大线性工程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大海陀乡的乡村聚落在高速公路建设前后两个阶段表现出散乱式的斑块数量增长型扩张、集聚式的斑块面积增大型扩张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重大线性工程建设加快了乡村聚落的扩张速度,促进了村庄聚落的内部集聚。2)重大线性工程的建设为构建聚落环境提供社会经济支撑,具有瞬时性与外界强干扰性,驱使大海陀乡乡村聚落从自然资源依附到经济社会依附的演变,形成跨域式的影响效应。3)大海陀乡乡村聚落呈现出"要素—结构—功能"的循环演变机制,内外因素的作用下主体行为的多元模式、自然发展演变与外界力量冲击下三生系统的耦合关系是乡村聚落演变的主要驱动力。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重大线性工程建设是加强城乡要素流通与转变村民生产生活观念的基石,需统筹城乡资源,加强规划引导与整治措施,促进村镇体系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地区
聚落
空间演变
重大线性工程
景观格局指数
空间分析
二元LOGISTIC回归
大海陀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TOPSIS-AISM模型的重大线性工程沿线生态风险评估
1
作者
张静晓
董方雨
曾赛星
雷渊媛
机构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8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71942006-4)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3R001)
+1 种基金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科研资助项目(2020-zlkj-04)
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资助项目(2019-MS5-100)。
文摘
重大线性工程建设多集中于生态脆弱区,其沿线生态风险的影响因素及程度仍缺乏系统分析与科学归类。本文提出重大线性工程沿线生态风险太阳花模型,构建含有五大指标的生态风险评价体系,以2016—2020年Y段公路建设为重大线性工程实例,运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确定影响生态环境的高权重指标,并采用对抗解释结构模型(AISM)划分重大线性工程沿线不同景观类型的优劣层级与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景观干扰度是重大线性工程沿线生态风险的主要评价指标;不同景观类型重大线性工程建设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其中,耕地受影响最大,未利用地最小,建设用地、水域、草地、林地依次递减。本研究可提升重大线性工程建设沿线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品质,推进“生态链、工程链与创新链”三链融合。
关键词
重大线性工程
生态风险评估
太阳花模型
TOPSIS-AISM模型
Keywords
major linear project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sunflower model
TOPSIS-AISM model
分类号
X8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大线性工程建设下山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变
被引量:
16
2
作者
王健
王健
吴文良
刘奎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36-246,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自选项目(18CJL041)。
文摘
区域重大线性工程建设对传统山区乡村聚落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乡村聚落发展步伐被打断或加快,驱动乡村聚落发展演变与重构,对这一影响和演变过程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区域重大线性工程与社会经济对传统山区乡村发展产生的外部性,为山区乡村振兴政策制定与发展策略选择提供参考。该研究以河北省赤城县大海陀乡为研究对象,基于1999、2009、2019年3期遥感影像数据,结合空间分析、景观格局指数、Voronoi图及Logistic回归模型,科学识别重大线性工程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大海陀乡的乡村聚落在高速公路建设前后两个阶段表现出散乱式的斑块数量增长型扩张、集聚式的斑块面积增大型扩张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重大线性工程建设加快了乡村聚落的扩张速度,促进了村庄聚落的内部集聚。2)重大线性工程的建设为构建聚落环境提供社会经济支撑,具有瞬时性与外界强干扰性,驱使大海陀乡乡村聚落从自然资源依附到经济社会依附的演变,形成跨域式的影响效应。3)大海陀乡乡村聚落呈现出"要素—结构—功能"的循环演变机制,内外因素的作用下主体行为的多元模式、自然发展演变与外界力量冲击下三生系统的耦合关系是乡村聚落演变的主要驱动力。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重大线性工程建设是加强城乡要素流通与转变村民生产生活观念的基石,需统筹城乡资源,加强规划引导与整治措施,促进村镇体系重构。
关键词
农村地区
聚落
空间演变
重大线性工程
景观格局指数
空间分析
二元LOGISTIC回归
大海陀乡
Keywords
rural areas
settlement
spatial evolution
major linear project
landscape pattern index
spatial analysis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Dahaituo Town
分类号
K901.8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TOPSIS-AISM模型的重大线性工程沿线生态风险评估
张静晓
董方雨
曾赛星
雷渊媛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重大线性工程建设下山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变
王健
王健
吴文良
刘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