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根霉不同菌丝体形态对重复间歇发酵生产L-乳酸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郑志 杜威 +4 位作者 姜绍通 吴学凤 李兴江 罗水忠 张任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6-170,共5页
研究米根霉在3L发酵罐重复间歇发酵过程中,菌体形态对发酵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絮状米根霉首批发酵产L-乳酸为105.8g/L,葡萄糖转化率88.12%,球状米根霉产L-乳酸105.0g/L,葡萄糖转化率87.50%;在重复间歇发酵过程中,球状米根霉前6批产L-... 研究米根霉在3L发酵罐重复间歇发酵过程中,菌体形态对发酵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絮状米根霉首批发酵产L-乳酸为105.8g/L,葡萄糖转化率88.12%,球状米根霉产L-乳酸105.0g/L,葡萄糖转化率87.50%;在重复间歇发酵过程中,球状米根霉前6批产L-乳酸均保持在80.00g/L以上,第7批产L-乳酸78.60g/L,葡萄糖转化率均高于87.33%,产酸效率最高可达到4.26g/(L·h),而絮状米根霉前4批产L-乳酸可保持在80.00g/L以上,第5批产L-乳酸78.30g/L,第6批产L-乳酸77.40g/L,第7批产L-乳酸70.20g/L,产酸效率最高可达4.07g/(L·h)。研究数据显示,球状米根霉更适于重复间歇发酵生产L-乳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乳酸 米根霉 形态 重复间歇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