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面沉降地区重复重力测量资料使用探讨
1
作者 董运洪 杜雪松 +3 位作者 韩月萍 刘峡 塔拉 陈阜超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19,23,共5页
用首都圈2001、2005和2009年的精密水准测量资料,计算出该区域2001—2009年因地面沉降引起的重力点高程变化量,通过此高程变化量,利用重力布格改正公式计算出该网2001—2009年重力点位因地面沉降产生的重力变化值。计算结果表明:使用精... 用首都圈2001、2005和2009年的精密水准测量资料,计算出该区域2001—2009年因地面沉降引起的重力点高程变化量,通过此高程变化量,利用重力布格改正公式计算出该网2001—2009年重力点位因地面沉降产生的重力变化值。计算结果表明:使用精密水准资料,可以准确计算重力测量点因地面沉降产生的重力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重复重力测量 水准测量 布格改正 高程变化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重复测量资料预处理的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杜燕林 秦建增 +1 位作者 李德庆 杨磊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8期57-60,共4页
通过完备的数据关系和功能模块实现了数据的编译,建立了重力重复测量资料预处理系统。试验及实践结果表明:该系统处理数据速度快、计算正确、汉显与各项技术功能稳定可靠、操作简捷方便,能较好地实现重力重复测量资料的预处理。
关键词 重力重复测量 数据预处理 数据库 可视化 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大地测量学中的垂线偏差 被引量:5
3
作者 丁一帆 李月锋 丁行斌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5-119,共5页
从大地测量学的角度论述了垂线偏差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和演变,比较全面地探讨了现代垂线偏差的含义和测定方法。通过对垂线偏差量级和误差大小的具体分析,得出结论一般长周期的、幅度较小的非潮汐变化要小于潮汐变化,但短周期的、... 从大地测量学的角度论述了垂线偏差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和演变,比较全面地探讨了现代垂线偏差的含义和测定方法。通过对垂线偏差量级和误差大小的具体分析,得出结论一般长周期的、幅度较小的非潮汐变化要小于潮汐变化,但短周期的、幅度较大的非潮汐变化则可能与潮汐变化相当,个别地区甚至还会超过潮汐变化,这种情况完全可以用重复重力测量的方法检测到,这也说明重复测量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大地测量 垂线偏差 测定精度 重复重力测量 重力场的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江7.0级地震前后地壳密度动态变化三维反演 被引量:4
4
作者 玄松柏 申重阳 李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20,共7页
利用滇西实验场1994—1996年6期重复重力观测数据,经平差处理得到重力场差分动态变化,运用块体生长模式和遗传反演方法反演了该区地下物质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该区地下物质密度变化图像基本反映了丽江7.0级地震前后震中南部区域地下... 利用滇西实验场1994—1996年6期重复重力观测数据,经平差处理得到重力场差分动态变化,运用块体生长模式和遗传反演方法反演了该区地下物质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该区地下物质密度变化图像基本反映了丽江7.0级地震前后震中南部区域地下物质密度动态演化过程;近震中区地震前后密度变化趋势为减小-加速减小-减速减小-发震-增大-加速增大;震源区南部地震前后密度变化经历了相对稳定-增大-减小-加速减小-发震-增大的过程,证实了震前存在扩容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地震 重复重力测量 密度变化 三维反演 扩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