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篮球运动对学龄前孤独症儿童重复刻板行为及脑灰质体积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董晓晓 陈爱国 +3 位作者 刘智妹 王金贵 蔡可龙 熊轩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5-31,共7页
目的:探讨12周小篮球运动对学龄前孤独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重复刻板行为及脑灰质体积的影响,为揭示小篮球运动改善学龄前ASD儿童重复刻板行为及神经机制提供新的证据。方法:筛选30名学龄前ASD儿童,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 目的:探讨12周小篮球运动对学龄前孤独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重复刻板行为及脑灰质体积的影响,为揭示小篮球运动改善学龄前ASD儿童重复刻板行为及神经机制提供新的证据。方法:筛选30名学龄前ASD儿童,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行为康复的基础上,开展小篮球运动干预(每次40 min,每周5次,12周),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行为康复干预,利用重复刻板行为检查表评价两组学龄前ASD儿童实验前、后的重复刻板行为变化,同时利用结构磁共振成像技术考察两组儿童实验前、后脑灰质体积的变化。结果:1)小篮球运动改善了学龄前ASD儿童的重复刻板行为及其刻板、自伤和限制3个子维度的行为表现;2)小篮球运动增加了学龄前ASD儿童右侧小脑8区、右侧梭状回的灰质体积;3)小篮球运动所致的学龄前ASD儿童重复刻板行为表现减轻与其右侧小脑8区灰质体积增加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12周小篮球运动可以改善学龄前ASD儿童的重复刻板行为,神经机制涉及右侧小脑8区灰质体积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篮球运动 学龄前ASD儿童 重复刻板行为 灰质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纹状体异常时空发育参与孤独症重复刻板行为研究进展
2
作者 周章盈 董安琴 +9 位作者 徐红艳 崔鑫鑫 贺婷丽 胡文静 张哲 韩雅男 程单梦 李立国 汤有才 董献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25年第6期167-176,共10页
孤独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核心症状之重复刻板行为,难于根治,原因在于发病机理不清。纹状体是控制运动行为的一个重要脑区,具有独特的mosaic镶嵌结构。其神经起源复杂且发育进程受到精细调控,极易受到遗传与环境影响。临床及基础研究均... 孤独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核心症状之重复刻板行为,难于根治,原因在于发病机理不清。纹状体是控制运动行为的一个重要脑区,具有独特的mosaic镶嵌结构。其神经起源复杂且发育进程受到精细调控,极易受到遗传与环境影响。临床及基础研究均显示纹状体核团发育异常可能参与孤独症重复刻板行为发病过程。既往临床影像资料只能显示核团大体轮廓等显著的变异,而无法确定核团内部细胞和亚细胞结构的改变。通过梳理纹状体异常时空发育参与孤独症重复刻板行为研究进展,可为进一步的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刻板行为 孤独症 纹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感知觉异常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唐昊宇 代英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8-172,共5页
感知觉异常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儿症状之一,对患儿的社交、学习和整体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ASD感知觉异常的临床特征包括感觉高敏感性和感觉低敏感性,涉及的感知觉有听知觉、视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 感知觉异常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儿症状之一,对患儿的社交、学习和整体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ASD感知觉异常的临床特征包括感觉高敏感性和感觉低敏感性,涉及的感知觉有听知觉、视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知觉、前庭功能。ASD感知觉的发生机制可能与执行功能缺陷、基因组学异常、兴奋抑制平衡失调及唤醒学说有关。本文为临床早期识别ASD患儿感知觉异常提供依据,以促进ASD患儿感知觉功能改善和生活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感知觉异常 重复刻板行为 感觉高敏感性 感觉低敏感性 执行功能 兴奋/抑制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发育神经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方玲玲 高慧 +3 位作者 吴德 桂金贵 李恩耀 唐久来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3-617,共5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是一类以社会交流障碍为主,伴有重复刻板行为及兴趣狭窄等为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是疾病产生的内在规律,对指导科学研究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发育神经生物学 发育障碍性疾病 交流障碍 发病机制 科学研究 重复刻板行为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儿童血浆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庞伟 康倩倩 +2 位作者 郭岚敏 王景涛 姜志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8期742-744,共3页
目的探讨孤独症儿童血浆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水平及其与孤独症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对30名孤独症儿童和20名正常儿童血浆n-3 PUFAs水平进行测定;选用Conner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和孤独症刻板重复行为量... 目的探讨孤独症儿童血浆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水平及其与孤独症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对30名孤独症儿童和20名正常儿童血浆n-3 PUFAs水平进行测定;选用Conner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和孤独症刻板重复行为量表(RBS-R)对其临床特征进行评定,分析n-3 PUFAs含量与患儿行为间的关系。结果 孤独症组儿童血浆中亚麻酸(AL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以及总n-3 PUFAs水平较正常儿童下降(P<0.05),其中尤以DHA含量下降最为明显(P<0.01);n-6PUFAs水平无明显变化。孤独症儿童血DHA及总n-3 PUFAs水平与冲动-多动、多动指数、学习问题、焦虑、刻板行为、自伤行为、强迫行为、仪式行为和固定行为呈负相关。结论孤独症儿童血浆PUFAs水平比正常儿童低并与孤独症临床特征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多不饱和脂肪酸 二十二碳六烯酸 孤独症刻板重复行为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