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氧甲烷重复使用运载器关键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平军 赵胜 +1 位作者 王飞 蔡巧言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23,共5页
基于液氧甲烷发动机的重复使用运载器在重复使用和使用维护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成本更低。世界各国正在加速开展相关研究及工程研制,典型代表包括火神运载火箭、朱雀二号运载火箭等。对基于液氧甲烷发动机的重复使用运载器的技术特点、... 基于液氧甲烷发动机的重复使用运载器在重复使用和使用维护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成本更低。世界各国正在加速开展相关研究及工程研制,典型代表包括火神运载火箭、朱雀二号运载火箭等。对基于液氧甲烷发动机的重复使用运载器的技术特点、面临的技术挑战进行分析,并基于此提出后续重点研究内容,包括重复使用总体设计与评估技术、上升再入返回着陆一体化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大尺寸轻质结构与制造技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技术、健康管理预测与重复使用运行维护技术、重复使用热防护技术等,为后续开展液氧甲烷重复使用运载器工程研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使用运载 液氧甲烷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滑二阶滑模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有限时间再入姿态控制 被引量:7
2
作者 董琦 宗群 +1 位作者 王芳 田栢苓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8-455,共8页
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eusable launch vehicle,RLV)的六自由度再入模型,考虑模型不确定和外界干扰对再入姿态控制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非线性鲁棒控制策略.首先,根据多时间尺度特性将RLV的再入姿态模型分为姿态角子系统和姿态角速率子系... 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eusable launch vehicle,RLV)的六自由度再入模型,考虑模型不确定和外界干扰对再入姿态控制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非线性鲁棒控制策略.首先,根据多时间尺度特性将RLV的再入姿态模型分为姿态角子系统和姿态角速率子系统.其次,对每个子系统分别设计光滑二阶滑模控制器和滑模干扰观测器实现子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利用干扰观测器可以实现对不确定和外界干扰的精确估计,从而对控制器进行有效的补偿.进而,基于Lyapunov理论证明了整个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提出的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使用运载(rlv) 再入姿态控制 二阶滑模控制 干扰观测 多时间尺度 有限时间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变结构姿态控制算法设计 被引量:5
3
作者 呼卫军 周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2-96,共5页
详细介绍了混合使用气动舵面和反作用控制系统的变结构姿态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该控制算法用于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对于具有高空域大马赫飞行、机动明显、通路间耦合严重的非线性不确定时为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精度和抗干扰鲁棒性。同时... 详细介绍了混合使用气动舵面和反作用控制系统的变结构姿态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该控制算法用于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对于具有高空域大马赫飞行、机动明显、通路间耦合严重的非线性不确定时为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精度和抗干扰鲁棒性。同时基于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空间飞行轨迹、使用执行机构特性等因素,进行数学模型和控制律的简化设计和相应处理。仿真结果初步显示了基于变结构设计的PLV姿态控制算法可以确保对指令精确、鲁棒和解耦的跟踪能力,姿态误差小于1°,姿态响应超调量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作用控制系(RCS) 重复使用运载(rlv) 控制分配 变结构姿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CS修正脉冲调宽算法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呼卫军 周军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3-316,共4页
主要结合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特殊工作环境、任务需求和实际的工程硬件的可实现性提出了修正脉冲调宽RCS系统指令处理逻辑,使用具有离散性能的推力器对控制律给出的线性变化控制量进行近似拟和,与常规的基于死区的处理方法相比较,既保证... 主要结合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特殊工作环境、任务需求和实际的工程硬件的可实现性提出了修正脉冲调宽RCS系统指令处理逻辑,使用具有离散性能的推力器对控制律给出的线性变化控制量进行近似拟和,与常规的基于死区的处理方法相比较,既保证了姿态控制系统对指令姿态的跟踪能力,稳定性能达到期望要求,同时姿态角速度和角度的振荡频率降低到1Hz以下,RCS系统燃料消耗降低57%,也不会对推力器性能产生苛刻的要求。最终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作用推力系统(RCS) 脉冲调宽 重复使用运载(rl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级数选择 被引量:11
5
作者 罗世彬 罗文彩 +1 位作者 张海联 王振国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3,共5页
建立了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全寿命周期费用模型 ,并利用该费用模型分析了不同级数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方案的全寿命周期费用 ,对全寿命周期费用的各部分组成比例及其随级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级入轨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方... 建立了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全寿命周期费用模型 ,并利用该费用模型分析了不同级数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方案的全寿命周期费用 ,对全寿命周期费用的各部分组成比例及其随级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级入轨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方案全寿命周期费用最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用模型 重复使用运载 级数选择 经济性分析 全寿命周期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轨道重复使用运载器总体多学科优化方法 被引量:12
6
作者 龚春林 谷良贤 粟华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0,16,共7页
针对亚轨道运载器总体设计多学科耦合的特点,从任务规划、学科建模、集成和求解策略等方面对多学科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以助推亚轨道飞行器为对象,确定了学科模块组成、功能和数据耦合关系。建立了与总体设计过程相适应的7个学科模型,... 针对亚轨道运载器总体设计多学科耦合的特点,从任务规划、学科建模、集成和求解策略等方面对多学科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以助推亚轨道飞行器为对象,确定了学科模块组成、功能和数据耦合关系。建立了与总体设计过程相适应的7个学科模型,包括几何主模型、气动、推进、弹道、气动热、传热/热防护系统、结构。结合飞行器任务要求和基准方案,从系统级定义了多学科优化问题,包括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和设计变量。基于多学科软件框架集成学科模型,采用多学科可行法作为求解框架,建立了亚轨道飞行器多学科优化系统,选择SQP算法完成了以起飞总重为目标的优化。结果显示,优化后,发动机结构、热防护系统有所增加,但结构质量和燃油消耗减小,综合作用使总重减小2.4%,体现了多学科优化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轨道 重复使用运载 多学科优化 总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使用运载器发展趋势及特点 被引量:48
7
作者 杨勇 王小军 +1 位作者 唐一华 李东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5-19,共5页
自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提出重复使用运载器的概念 ,到现在的四五十年里 ,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同时也历经了不少挫折与失败。由于重复使用运载器具有极高的军事和民用价值 ,因此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 自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提出重复使用运载器的概念 ,到现在的四五十年里 ,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同时也历经了不少挫折与失败。由于重复使用运载器具有极高的军事和民用价值 ,因此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当前又掀起了一股新的重复使用运载器研究热潮。本文综合分析了世界各国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发展趋势、特点及从中得到的一些经验教训 ,值得我国发展重复使用运载器时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使用运载 发展趋势 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航天飞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使用运载器末端能量管理段轨迹线设计 被引量:15
8
作者 孙春贞 黄一敏 郭锁凤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09-914,共6页
为了研究重复使用运载器末端能量管理段的下滑轨迹线设计,给出了基于高度和动压的质点动力学的设计方法。首先,将基于时间历程的质点动力学方程转化为基于高度剖面的质点动力学方程,同时利用动压代替速度,使轨迹形状直接和动压约束相关... 为了研究重复使用运载器末端能量管理段的下滑轨迹线设计,给出了基于高度和动压的质点动力学的设计方法。首先,将基于时间历程的质点动力学方程转化为基于高度剖面的质点动力学方程,同时利用动压代替速度,使轨迹形状直接和动压约束相关。接着,利用基于动压和高度剖面的质点动力学方程,结合末端能量管理段制导与控制的特点,将不同的轨迹设计问题转化为不同的数学优化问题,并且给出了轨迹设计的数学方法和步骤,主要包括:最陡下滑、最大升阻比下滑和参考下滑轨迹剖面的设计。最后利用上述方法,针对所研究的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对象特性,设计了具体的轨迹剖面和能量走廊。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工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导与控制 轨迹线设计 质点动力学 末端能量管理 重复使用运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代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及其再入制导技术 被引量:18
9
作者 汤一华 余梦伦 +1 位作者 杨勇 谢泽兵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31,共6页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是未来航天运输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各大国正围绕其关键技术开展积极的研究。第2代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对再入制导技术的自主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了各国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发展概况,给出了可重复使...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是未来航天运输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各大国正围绕其关键技术开展积极的研究。第2代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对再入制导技术的自主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了各国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发展概况,给出了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再入的特点。重点综述了针对第2代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开发的各种新型再入制导方法,并讨论了有待深入研究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再入制导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使用运载 再入 制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使用运载器陶瓷热防护系统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思青 张长瑞 +3 位作者 周新贵 程海峰 冯坚 曹英斌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41,共5页
热防护系统是航天飞行器 ,特别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关键技术之一。该系统要求材料具有隔热效果好、重量轻、结构简单、安装和更换容易、寿命长等特点。本文介绍了重复使用航天飞行器的陶瓷热防护系统的材料组成、性能、制备及构件的安装。
关键词 重复使用运载 热防护系统 隔热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大姿态机动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8
11
作者 崔乃刚 张亮 +1 位作者 韦常柱 韩鹏鑫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7-394,共8页
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大俯仰角或偏航角转弯机动而产生的姿态角奇异的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四元数的自抗扰控制方法。通过两级跟踪微分器从期望四元数中逐步得到三通道解耦的角加速度信号,然后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观测模型中的不确定项,... 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大俯仰角或偏航角转弯机动而产生的姿态角奇异的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四元数的自抗扰控制方法。通过两级跟踪微分器从期望四元数中逐步得到三通道解耦的角加速度信号,然后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观测模型中的不确定项,最终采用动态逆得到解耦的三通道发动机等效摆角或RCS(Reaction Control System)等控制信号,并设计了数字滤波器对弹性振动与液体晃动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考虑到系统模型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11阶弹性振动、一阶液体晃动、风干扰和气动偏差等多种外部扰动条件,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从主动段到再入飞行段进行了非线性六自由度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四元数的自抗扰姿态控制器具有快速、平稳、超调量小、抗干扰能力强、无系统抖振且控制参数较少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使用运载 自抗扰控制 弹振晃耦合 四元数 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机翼外形优化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允良 张勇 +1 位作者 李为吉 唐伟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8-491,共4页
研究了有翼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机翼平面外形参数优化设计问题。在高超声速配平和低速水平着陆性能等约束条件下,利用混合遗传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来选择最优机翼外形参数,使机翼重量最小化。在已知的不同质心位置下求得相应的最小重量机... 研究了有翼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机翼平面外形参数优化设计问题。在高超声速配平和低速水平着陆性能等约束条件下,利用混合遗传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来选择最优机翼外形参数,使机翼重量最小化。在已知的不同质心位置下求得相应的最小重量机翼外形。亚声速气动力采用面源法计算,高超声速气动力采用修正的牛顿流理论计算。为了降低计算耗费,使用均匀设计和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低速气动力回归模型。整个优化过程在Matlab集成环境下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使用运载 机翼外形优化 遗传算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均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自适应伪谱法的组合动力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轨迹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宏宇 王小刚 +1 位作者 崔乃刚 郎博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2-837,共6页
针对传统化学火箭难以重复使用、发射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水平起飞/降落的新一代可重复使用运载器飞行方案,并对其动力模式设计和上升段轨迹优化方法等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设计了一种涡轮\冲压发动机结合火箭\冲压发动机的组合... 针对传统化学火箭难以重复使用、发射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水平起飞/降落的新一代可重复使用运载器飞行方案,并对其动力模式设计和上升段轨迹优化方法等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设计了一种涡轮\冲压发动机结合火箭\冲压发动机的组合动力模式,建立了发动机推力与高度、马赫数等变量间的耦合模型,根据动力形式将上升段轨迹分为两段并采用全局搜索法确定动力切换的最佳时机。根据分段结果,分别以燃料最省和终端速度最大为指标,利用hp自适应伪谱法对两段进行轨迹优化设计。该算法基于双层策略求解最优控制问题,兼备伪谱法和有限元法的优点,与打靶法、伪谱法和间接法相比,初值更易选取,收敛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自适应伪谱法 组合动力 重复使用运载 轨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RCS姿态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贺成龙 陈欣 吴了泥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53,57,共4页
反作用控制系统作为可重复使用运载器高空的姿态控制手段,其力矩特性不同于常规的气动操纵面,因此设计适合高空姿态控制特点与要求的控制系统是非常必要的。文中采用了一种带死区的乒乓控制方式,设计了俯仰、滚转和偏航的反馈控制律,采... 反作用控制系统作为可重复使用运载器高空的姿态控制手段,其力矩特性不同于常规的气动操纵面,因此设计适合高空姿态控制特点与要求的控制系统是非常必要的。文中采用了一种带死区的乒乓控制方式,设计了俯仰、滚转和偏航的反馈控制律,采用描述函数法在频率上分析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系统能较好的满足高空姿态控制要求,最后对姿态控制效果和反作用控制系统喷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使用运载 反作用控制系统 姿态控制 乒乓控制 描述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重复使用运载器推进系统方案 被引量:4
15
作者 丁丰年 张恩昭 +1 位作者 张小平 樊根民 《火箭推进》 CAS 2004年第3期13-18,共6页
根据美国NASA的X-33计划的终止、2002年SLI的改变等事实,论述我国重复使用运载器分步走的发展思路,探讨我国重复使用运载器推进系统方案,阐述了我国首先发展两级重复使用运载器的优势和推进系统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重复使用运载 推进系统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运载器重复使用液体动力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蒙正 张玫 《火箭推进》 CAS 2019年第4期9-15,共7页
重复使用是大幅度降低航天运输成本的主要途径,动力系统的重复使用是关键,也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目前重复使用运载器动力装置发展的主要途径是研制重复使用、低成本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和开发以水平起降一级动力装置为目标的组合循环发动... 重复使用是大幅度降低航天运输成本的主要途径,动力系统的重复使用是关键,也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目前重复使用运载器动力装置发展的主要途径是研制重复使用、低成本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和开发以水平起降一级动力装置为目标的组合循环发动机。液体火箭发动机的重复使用应革新设计理念,从设计方法、推进剂选型、材料选取及能力的适度运用、生产工艺、维修等方面综合考虑。基于组合循环动力的水平起降飞行器是降低运输成本的重要途径,也是重复使用运载器发展的重要方向,应借鉴航空发动机等动力重复使用设计理念,在方案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阶段就考虑重复使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运载 重复使用 液体火箭发动机 组合循环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使用运载器末端区域能量管理段三维制导轨迹在线推演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军 黄一敏 杨一栋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47,共7页
研究了重复使用运载器(RLV)末端区域能量管理段(TAEM)三维制导轨迹在线推演算法。根据RLV当前动压、位置和航向,规划动压参考剖面和横侧向参考轨迹,采用基于高度的质点动力学方程在线推演出满足过载、动压约束以及终点动压、位置和航向... 研究了重复使用运载器(RLV)末端区域能量管理段(TAEM)三维制导轨迹在线推演算法。根据RLV当前动压、位置和航向,规划动压参考剖面和横侧向参考轨迹,采用基于高度的质点动力学方程在线推演出满足过载、动压约束以及终点动压、位置和航向要求的三维轨迹。横侧向参考轨迹规划分为2个阶段,即消除横向位置误差兼顾减小纵向位置误差阶段和消除纵向位置误差阶段,提出了组合使用3种模态消除纵向位置误差的新方法。对于三维轨迹推演,提出了采用航迹倾斜角补偿法二次推演三维轨迹的新算法,修正终点位置误差超过自动着陆(ALI)容许范围的三维制导轨迹,使误差进入容许范围。仿真计算结果显示,该三维轨迹在线推演算法具有快速、准确、对初始点位置和航向分布鲁棒性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控制、导航技术 重复使用运载 末端区域能量管理段 三维制导轨迹 在线推演 横侧向参考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再入段喷气选择逻辑重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及鹏飞 周军 呼卫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4-799,共6页
针对反作用控制系统(RCS)推力器开机失效后的喷气选择逻辑(JSL)重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2种实现JSL重构的方法:①基于组合逻辑检索的方法;②基于冲量矩控制的线性规划方法。RCS是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再入过程中控制姿态的主要执行机... 针对反作用控制系统(RCS)推力器开机失效后的喷气选择逻辑(JSL)重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2种实现JSL重构的方法:①基于组合逻辑检索的方法;②基于冲量矩控制的线性规划方法。RCS是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再入过程中控制姿态的主要执行机构,所以RCS能否正常工作关系到RLV能否成功再入返回。为了提高RCS的可靠性,必须考虑RCS推力器开机失效后的喷气选择逻辑(JSL)重构问题。基于美国X-34技术验证机后部RCS配置方案的仿真试验证明了在出现推力器开机失效时,应用这两种JSL重构方法后,虽然控制效果有所降低,偏航、滚转角与角速度出现了振荡,但仍能满足系统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使用运载 反作用控制系统 喷气选择逻辑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闭环解析解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轨迹在线生成方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昭莹 黄兴李 李惠峰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55-762,共8页
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轨迹设计问题,在高度-速度空间中分析了再入飞行中的热流、动压和过载三种过程约束与速度的关系,通过求导变换和积分得到了具有统一形式的过程约束的数学规律,基于该规律及相关特性得到了闭环解析解,并应用该解析... 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轨迹设计问题,在高度-速度空间中分析了再入飞行中的热流、动压和过载三种过程约束与速度的关系,通过求导变换和积分得到了具有统一形式的过程约束的数学规律,基于该规律及相关特性得到了闭环解析解,并应用该解析解提出了一种再入轨迹在线生成方法。该方法考虑纵向和横向耦合运动,能够充分发挥再入飞行能力并保证满足过程约束,通过对大、中、小纵程轨迹设计问题分别进行测试,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轨迹生成方法的可行性,对飞行任务具有适应性,并在处理过程约束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使用运载 轨迹生成 过程约束 闭环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再入在线制导方法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汤一华 余梦伦 +1 位作者 杨勇 谢泽兵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共4页
为提高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再入制导方法的精度和鲁棒性,研究了一种再入在线制导方法。该制导方法在每个制导周期内通过数值方法实时在线预测终端距离误差,迭代得到倾侧角控制量的增量,与预先设计的标准控制量叠加后形成控制指令,用于实际... 为提高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再入制导方法的精度和鲁棒性,研究了一种再入在线制导方法。该制导方法在每个制导周期内通过数值方法实时在线预测终端距离误差,迭代得到倾侧角控制量的增量,与预先设计的标准控制量叠加后形成控制指令,用于实际再入过程的制导。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方法对于初始状态误差和各种参数摄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并具有较高的精度,便于工程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使用运载 再入制导 在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