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动力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谭永华 李平 杜飞平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41,共12页
针对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对动力技术的需求,评述了国外重复使用火箭动力和组合循环动力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发动机推力深度调节与多次起动技术、宽速域大空域组合循环动力技术、新概念推进与新型推进剂技术等7项关键技术,论述了我国... 针对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对动力技术的需求,评述了国外重复使用火箭动力和组合循环动力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发动机推力深度调节与多次起动技术、宽速域大空域组合循环动力技术、新概念推进与新型推进剂技术等7项关键技术,论述了我国重复使用动力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总结了重复使用动力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火箭动力 组合循环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使用运载器发展趋势及特点 被引量:48
2
作者 杨勇 王小军 +1 位作者 唐一华 李东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5-19,共5页
自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提出重复使用运载器的概念 ,到现在的四五十年里 ,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同时也历经了不少挫折与失败。由于重复使用运载器具有极高的军事和民用价值 ,因此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 自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提出重复使用运载器的概念 ,到现在的四五十年里 ,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同时也历经了不少挫折与失败。由于重复使用运载器具有极高的军事和民用价值 ,因此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当前又掀起了一股新的重复使用运载器研究热潮。本文综合分析了世界各国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发展趋势、特点及从中得到的一些经验教训 ,值得我国发展重复使用运载器时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使用运载器 发展趋势 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航天飞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预计2020年首飞
3
《新疆农垦科技》 2017年第9期55-55,共1页
廉价、便捷地往返天地,一直是航天技术发展的目标。,近年大出风头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正是凭借猎鹰九号火箭的回收和重复使用,在降低航天成本方面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随着我国航天抗术的不断发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廉价、便捷地往返天地,一直是航天技术发展的目标。,近年大出风头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正是凭借猎鹰九号火箭的回收和重复使用,在降低航天成本方面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随着我国航天抗术的不断发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也正联合国内优势机构共同合作研制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并计划于2020年左右首飞、、其最终目标不仅能将单位有效载荷的运输成本降低至现有一次性运载火箭的十分之一,还能大幅缩短发射准备时间,有望像飞机一样实现航班化的天地往返运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使用运载器 航天运载器 首飞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一次性运载火箭 预计 天地往返运输 航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舟十号”飞船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回收 着陆分系统为飞船成功着陆保驾护航
4
作者 刘晖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3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2013年6月26日8时07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乘着醒目的降落伞于内蒙古四子王旗安全着陆,3名航天员健康出舱,标志着神舟载人飞船首次交会对接应用飞行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神舟十号”飞船在轨飞行15天,其间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 2013年6月26日8时07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乘着醒目的降落伞于内蒙古四子王旗安全着陆,3名航天员健康出舱,标志着神舟载人飞船首次交会对接应用飞行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神舟十号”飞船在轨飞行15天,其间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完成了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飞行,是对“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至此,中国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第一阶段完美收工,中国航天从此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的研制阶段。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为“神舟”飞船配套研制的回收着陆分系统,是确保航天员安全着陆、实现飞行任务成功的关键分系统。回收着陆分系统由6个子系统组成,分别是结构子系统、降落伞子系统、着陆缓冲子系统、程序控制子系统、火工子系统、标位子系统,配套设备达84台套,集成了光、机、电、热、高能粒子、柔性特纺材料等多项先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载人飞船 安全着陆 交会对接 回收 控制子系统 护航 飞行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入飞行器高空机动飞行的最优制导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永文 韩小斌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13,共4页
研究了在降弧段进行高空机动的再入飞行器最优制导律。给出了一种新的飞行器运动数学模型和这一模型下的最优制导律以及再入飞行器发动机工作时间、过载系数和估算方法。解算结果表明 ,该模型和制导律可用于再入飞行器的高空机动飞行控制。
关键词 再入飞行器 高空机动飞行 最优制导律 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射短讯
6
《航天器工程》 2013年第4期142-144,共3页
据中国航天网报道,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2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神舟-10载人飞船。中国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乘此飞船出征太空。船箭成功分离后,神舟-10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计划在轨飞行15天,... 据中国航天网报道,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2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神舟-10载人飞船。中国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乘此飞船出征太空。船箭成功分离后,神舟-10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计划在轨飞行15天,进行中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神舟10飞船经过多次变轨,于13日10时48分转入自主控制状态,并阳天宫-1逐步靠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载人飞船 在轨飞行 运载火箭 控制状态 中国 聂海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天情怀 赤子丹心——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椿萱教授
7
作者 黄敏 《人民论坛》 1998年第3期36-38,共3页
北航飞行器设计及应用力学系教授、中国工程院李椿萱院士,1972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博士毕业;1980年回国,曾先后任北航五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航流体力学所所长,国家“863”计划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主题专家组气动力/热责任专... 北航飞行器设计及应用力学系教授、中国工程院李椿萱院士,1972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博士毕业;1980年回国,曾先后任北航五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航流体力学所所长,国家“863”计划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主题专家组气动力/热责任专家, “863”计划航天技术领域气动力/热专题组组长,国家计算流体力学实验室主任等职。因其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国防科工委“863”计划先进工作者、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称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计算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实验室 “863”计划 椿萱 计算空气动力学 航空航天技术 国防科工委 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