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醒脑通络汤结合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疗效、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建业 杨先清 李道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究醒脑通络汤结合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疗效、神经功能影响。方法研究纳入85例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均由该院近3年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予以对照组患者(42例)西医治疗,予... 目的探究醒脑通络汤结合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疗效、神经功能影响。方法研究纳入85例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均由该院近3年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予以对照组患者(42例)西医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43例)西医治疗+醒脑通络汤结合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变化及中医症状(意识障碍、谵妄乱语、低热或无发热、气息粗短、舌黯红或瘀点等)积分变化、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变化、脑灌注指标变化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意识障碍、谵妄乱语、低热或无发热、气息粗短、舌黯红或瘀点等中医症状积分、GCS评分、NIHSS及ADL评分、脑血流量(CBF)及脑血容量(CBV)等脑灌注指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意识障碍、谵妄乱语、低热或无发热、气息粗短、舌黯红或瘀点等等中医症状积分、GCS评分、NIHSS及ADL评分、CBF、CBV、TNF-α、IL-1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组患者意识障碍、谵妄乱语、低热或无发热、气息粗短、舌黯红或瘀点等等中医症状积分、GCS评分、NIHSS及ADL评分、CBF、CBV、TNF-α、IL-1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醒脑通络汤结合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疗效佳,患者恢复好,日常生活能力提升,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 醒脑通络汤 正中神经电刺激 疗效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感诱发电位在重型颅脑损伤长期意识障碍患者清醒预测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徐伟伟 王向宇 +2 位作者 姜晓丹 周月玲 柯以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31-334,共4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长期意识障碍成人患者清醒的影响因素及清醒预测。方法收集47例重度颅脑损伤后(Glasgow coma scale,GCS<8)意识障碍超过2周的患者的病例资料,选择5个预后因子:年龄、性别、受伤...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长期意识障碍成人患者清醒的影响因素及清醒预测。方法收集47例重度颅脑损伤后(Glasgow coma scale,GCS<8)意识障碍超过2周的患者的病例资料,选择5个预后因子:年龄、性别、受伤机制、去骨瓣减压手术、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表现方式等分析与清醒结果的关系,将体感诱发电位分为3个等级:Ⅰ级,双侧N20-P25都存在,①双侧CCT正常且对称,N20-P25波幅正常;②至少一侧CCT延长低于其正常均值一倍且N20-P25波幅>0.8μV。Ⅱ级,至少有一项达到下列指标,①双侧CCT延长超过其正常均值一倍;②双侧N20-P25波幅<0.8μV;③一侧N20-P25消失,另一侧存在。Ⅲ级,双侧N20-P25消失。结果判定以外伤后6个月患者是否清醒为标准。结果 SEP分级与重型颅脑损伤长期意识障碍患者清醒的机率有显著相关性(P=0.002),其对清醒的预测准确率可达87.2%。结论 SEP分级可客观、准确地评估患者的预后及预测患者的清醒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诱发电位 颅脑损伤 意识障碍 清醒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长期意识障碍患者颅脑MRI表现与清醒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叶立双 马康平 +1 位作者 卞立松 王志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631-2632,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TB I)长期意识障碍患者的颅脑磁共振成像(MR I)表现与清醒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3—2009年在北京海淀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重型TB I致长期意识障碍的53例患者的颅脑MR I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影响清醒预后的因素。结...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TB I)长期意识障碍患者的颅脑磁共振成像(MR I)表现与清醒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3—2009年在北京海淀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重型TB I致长期意识障碍的53例患者的颅脑MR I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影响清醒预后的因素。结果 53例重型TB I患者6个月后清醒22例,清醒率为41.5%。MR I显示脑干背侧、双侧丘脑、胼胝体及额叶损伤患者的清醒率明显低于无损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创伤患者颅脑MR I表现与半年后的预后密切相关,MR I显示脑干背侧、双侧丘脑、胼胝体及额叶有损伤灶的患者难以清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意识障碍 清醒 预后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波谱分析评估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损伤后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疗效 被引量:4
4
作者 吴超瑜 欧阳奕安 +5 位作者 薛正彪 赖纪英 欧阳松茂 王树生 苏子慧 朱宏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4-560,共7页
目的基于磁共振波谱对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重症颅脑损伤后慢性意识障碍的促醒疗效进行评估分析。方法回顾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6例重症颅脑损伤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进行1∶1匹配。对照组接受常... 目的基于磁共振波谱对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重症颅脑损伤后慢性意识障碍的促醒疗效进行评估分析。方法回顾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6例重症颅脑损伤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进行1∶1匹配。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接受以M1作为刺激靶点的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每组各含53例。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头颅磁共振波谱(MRS)检查。比较两组脑代谢指标[N乙酰天冬氨酸(NAA)/肌酸(Cr)值、胆碱复合物(Cho)/Cr值]、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脑电图(EEG)分级、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分级、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SEP)分级及脑血流灌注指标[脑血流容积(CBV)、脑血流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流量(CBF)]。结果治疗后,两组丘脑、脑干NAA/Cr数值升高,Cho/Cr数值降低,且观察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GCS评分、CRS-R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BAEP分级、EEG分级、SSEP分级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CBF、CBV均升高,MTT下降,且观察组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重症颅脑损伤后慢性意识障碍患者促醒效果明显,分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脑组织血流速度及脑内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 经颅磁刺激 重症颅脑损伤 意识障碍 促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脑电监测在成人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康复诊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0
5
作者 黄莎 刘元 +2 位作者 肖波 姜海燕 彭金鑫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71-1076,共6页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成人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连续脑电监测结果,探讨连续脑电监测在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康复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成人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106例,应用动态脑电设备进行连...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成人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连续脑电监测结果,探讨连续脑电监测在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康复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成人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106例,应用动态脑电设备进行连续脑电监测,依照Young氏分级标准对患者的脑电结果进行EEG分级,并结合脑电反应性检查及相关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方法和χ^2检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106例成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持续植物状态、微弱意识状态等意识障碍类型,与不同脑电分级具有负相关性(r=-0.253),其相关性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意识障碍转归的包括好转、无改善、恶化及患者死亡,与不同脑电分级具有正相关性(r=0.327),其相关性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脑电反应性检查与意识障碍预后转归结果显示,有脑电反应意识障碍患者预后转归优于无反应者,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④意识障碍康复治疗中发作性事件的性质判定,连续脑电监测可提供诊断依据。结论:连续脑电监测有助于判断重症颅脑损伤后患者意识障碍类型、判定发作性事件性质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脑电监测 颅脑损伤 意识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精神障碍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浚 钟天安 +4 位作者 许亦群 贾军 赖连枪 周路球 叶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74-475,共2页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与精神障碍的关系。方法 :分析 1993年 9月至 2 0 0 1年 2月间收治的 15 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精神障碍的情况 ,并与 2 0例无精神症状的重型颅脑损伤者对比分析。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伴精神障碍患者 ,占同...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与精神障碍的关系。方法 :分析 1993年 9月至 2 0 0 1年 2月间收治的 15 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精神障碍的情况 ,并与 2 0例无精神症状的重型颅脑损伤者对比分析。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伴精神障碍患者 ,占同期重型颅脑损伤病例的 2 0 8% ,占同期全部脑外伤的 5 2 %。 15 0例重型颅脑损伤伴精神障碍患者中 ,10 7例 (71 3 % )有下腔出血 ;2 7例 (18% )颅底骨折 ,而与同期无精神障碍的重型颅脑外伤者相比 ,精神症状的出现与外伤的严重程度有关 ;脑外伤伴意识障碍、谵妄是早期精神障碍的特征 ;记忆力障碍、情感障碍是其主要表现形式。结论 :出血性脑挫裂伤或脑挫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与精神障碍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精神障碍 临床表现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本极 陈如杰 +4 位作者 庄荣 程碧环 金胜威 童洪飞 林孟相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7期1696-1698,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经验和帮助。方法:将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符合条件的92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术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n=48)和对照组(n=44),治疗组予鼻饲吗丁啉混悬液,复方丁... 目的:观察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经验和帮助。方法:将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符合条件的92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术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n=48)和对照组(n=44),治疗组予鼻饲吗丁啉混悬液,复方丁香开胃贴外贴神阙穴,对照组仅鼻饲吗丁啉悬液,余治疗均相同,观察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血清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瘦素(leptin)水平变化情况以及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了解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肠鸣音、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血清CCK水平均下降,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率较对照组低(P均<0.05),但血leptin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复方丁香开胃贴贴敷神阙穴可明显改善颅脑损伤术后病人的胃肠功能障碍,并有效减少消化道并发症,血清CCK可能参与这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胃肠功能障碍 复方丁香开胃贴 神阙穴 胆囊收缩素 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氧舱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敏 吴致德 蒋宇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8-549,共2页
高压氧治疗分为氧气加压舱和空气加压舱治疗两种。自我院引进多人空气加压舱后,作者通过对应用两种不同氧舱进行高压氧治疗的257例颅脑外伤患者意识障碍改善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空气加压舱治疗组患者意识障碍的改善程度明显优... 高压氧治疗分为氧气加压舱和空气加压舱治疗两种。自我院引进多人空气加压舱后,作者通过对应用两种不同氧舱进行高压氧治疗的257例颅脑外伤患者意识障碍改善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空气加压舱治疗组患者意识障碍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单人纯氧加压舱治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障碍患者 高压氧治疗 疗效观察 颅脑损伤 氧舱 空气加压舱 氧气加压舱 脑外伤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精准康复 被引量:41
9
作者 吴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9-252,共4页
1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损伤,是世界上年轻人致死致残的首要因素,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交通事故增多,TBI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关键词 颅脑损伤后 意识障碍 康复 重症 BRAIN 发展中国家 间接作用 交通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杆菌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胃肠动力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敏 朱京慈 尹华华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3期581-584,共4页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胃肠动力障碍的影响。[方法]建立重型颅脑损伤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肠内营养组给予三九全营素,乳酸杆菌组给予三九全营素加乳酸杆菌,合生元组给予三九全营素加乳酸杆菌、纤维素,假手术组...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胃肠动力障碍的影响。[方法]建立重型颅脑损伤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肠内营养组给予三九全营素,乳酸杆菌组给予三九全营素加乳酸杆菌,合生元组给予三九全营素加乳酸杆菌、纤维素,假手术组给予正常饮食,于伤后第1天、第3天、第7天通过灌服葡聚糖兰-2000,检测大鼠胃排空、小肠推进功能,并动态观察大鼠的体重变化。[结果]肠内营养组于伤后第1天、第3天及乳酸杆菌组、合生元组于伤后第1天胃排空率和小肠传输率较假手术组显著下降(P<0.01或P<0.05),但伤后第3天,乳酸杆菌组的胃排空率和肠传输速率都已接近假手术组水平(P>0.05),而合生元组肠传输率仍低于假手术组(P<0.05);乳酸杆菌组、合生元组伤后第3天胃排空率和肠传输率速率较肠内营养组显著加快(P<0.05);伤后第7天,4组间的胃排空及肠传输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致伤大鼠体重在1周内均持续下降。[结论]乳酸杆菌对重型颅脑伤大鼠的早期胃肠动力障碍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乳酸杆菌 合生元 胃肠动力障碍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雪 鲜继淑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8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呼吸功能障碍的观察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对67例并发呼吸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和中晚期观察,早期重点观察呼吸节律与频率异常,神经源性肺水肿;中晚期重点观察肺部感染,肺水肿,同时予护理干预。结...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呼吸功能障碍的观察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对67例并发呼吸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和中晚期观察,早期重点观察呼吸节律与频率异常,神经源性肺水肿;中晚期重点观察肺部感染,肺水肿,同时予护理干预。结果 54例患者好转出院,13例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呼吸功能的变化是重型颅脑损伤的重要指标,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护理中应密切观察呼吸频率与节律的变化;在晚期护理中,应预防肺部感染,警惕肺栓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呼吸功能障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精神障碍7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于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4期1546-154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与精神障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急诊手术治疗。结果:术后3d出现精神障碍者48例,4~7d出现者28例,精神障碍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与伤后昏迷的程度与速度相关... 目的:探讨急性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与精神障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急诊手术治疗。结果:术后3d出现精神障碍者48例,4~7d出现者28例,精神障碍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与伤后昏迷的程度与速度相关,多在1个月内症状明显好转。结论:急性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全部有精神障碍,经过扩张脑血管改善微循环和神经营养等综合治疗,可以取得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急性闭合性 术后精神障碍 临床分析 颅脑损伤患者 急诊手术治疗 回顾性分析 精神障碍 等综合治疗 改善微循环 扩张脑血管 临床资料 持续时间 出现时间 神经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促醒疗效 被引量:28
13
作者 沈龙彬 欧阳辉 +4 位作者 杨承佑 林珍萍 牟志伟 王红 陈卓铭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11-1417,共7页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促醒疗效。方法: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将我院康复科、神经外科56例重症颅脑损伤后持续植物状态(VS)/无反应觉醒综合征(UWS)意识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8)和试验...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促醒疗效。方法: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将我院康复科、神经外科56例重症颅脑损伤后持续植物状态(VS)/无反应觉醒综合征(UWS)意识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8)和试验组(n=28)。试验组按频率3Hz的rTMS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给假r TMS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每天1次,每周5天,rTMS时间20min,共治疗20次。治疗前后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改良昏迷恢复量表(CRS-R)量表评估,脑电图(EEG)、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SEP)神经电生理检查,评估患者能否从VS/UWS进入微弱意识状态(MCS)。结果:共55例患者完成试验。①治疗组GCS的评分较对照组有改善(P<0.05);②治疗组CRS-R的评分较对照组有改善(P<0.05);③治疗组脑电图慢波减少,出现α节律或α波波幅增高(P<0.05);④上肢SSEP波间潜伏期缩短,出现N20波或波幅增高(P<0.05)。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有效帮助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患者从VS/UWS进入MCS,对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意识障碍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康复 促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证据应用审查及障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郭文超 滕娇 +3 位作者 刘嘉龙 孙建 王忠丽 秦寒枝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2-95,103,共5页
目的了解成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证据临床应用现状,分析循证护理实践中的障碍因素、促进因素,为证据的临床转化提供依据。方法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理论指导,检索、评价及汇总最佳证据,制定审查指标,根据基线审查... 目的了解成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证据临床应用现状,分析循证护理实践中的障碍因素、促进因素,为证据的临床转化提供依据。方法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理论指导,检索、评价及汇总最佳证据,制定审查指标,根据基线审查结果分析障碍及促进因素。结果根据11条最佳证据制定18条审查指标,12条指标依从率<60%,其中6条指标依从率为0。障碍因素主要为缺乏规范化流程、医护人员相关知识欠缺、培训不足等。结论本研究基于最佳证据制定的质量审查指标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及可操作性,可针对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实施临床变革及管理改进,促进证据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肠内营养 循证护理 审查指标 障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后颅外因素致意识障碍加重的护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云英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6期19-20,共2页
1335例颅脑损伤病人中135例(10.1%)因颅外因素(癔病、乙醇中毒、呼吸道梗阻、急性尿潴留、高热、休克)诱发或加重意识障碍。经及时抢救与对症护理,122例痊愈,13例死亡。提示在护理过程中对意识的观察不但要充分考虑颅内因素还要注意排... 1335例颅脑损伤病人中135例(10.1%)因颅外因素(癔病、乙醇中毒、呼吸道梗阻、急性尿潴留、高热、休克)诱发或加重意识障碍。经及时抢救与对症护理,122例痊愈,13例死亡。提示在护理过程中对意识的观察不但要充分考虑颅内因素还要注意排除颅外因素,以防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意识障碍 颅外因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呼吸功能监测的意义 被引量:18
16
作者 郑丰任 袁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24-326,共3页
目的 探讨系统的呼吸功能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意义。方法 对87 例重型颅脑损伤(GCS≤8 分)行系统的呼吸功能监测( 包括血气分析、经皮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据此对持续低氧血症48 例行气管... 目的 探讨系统的呼吸功能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意义。方法 对87 例重型颅脑损伤(GCS≤8 分)行系统的呼吸功能监测( 包括血气分析、经皮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据此对持续低氧血症48 例行气管切开,28 例随后再行机械通气治疗。将其疗效与无系统呼吸监测的传统治疗组(94 例) 比较。结果 监测组有呼吸功能障碍的56 例中死亡18 例(32-1 % ) ,传统治疗组有呼吸功能障碍的69 例死亡32 例(46-4 % ),前者病死率明显降低( P<0-05) 。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者系统的呼吸功能监测有利于及早发现呼吸功能障碍,指导和及时调整治疗措施,对于降低此类伤员的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 颅脑损伤 呼吸功能障碍 监测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气管切开在重型颅脑损伤抢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杜秀玉 殷尚炯 +1 位作者 刘洪泉 王立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6期570-571,共2页
关键词 微创气管切开术 重型颅脑损伤 经皮微创 抢救 应用 保持呼吸道通畅 意识不清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的辅助治疗
18
作者 郭成庆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1-461,共1页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辅助治疗 急性期 颅脑损伤患者 GCS评分 致伤原因 入院时间 意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评估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熊婧 冯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1-234,共4页
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发生率为0.03%,其中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占总数的26%,其死亡比例高达0.05%^([1])。而重型TBI患者多伴随意识障碍,大多数在长期治疗后转变为持续性植物状态甚至死亡,对患者家... 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发生率为0.03%,其中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占总数的26%,其死亡比例高达0.05%^([1])。而重型TBI患者多伴随意识障碍,大多数在长期治疗后转变为持续性植物状态甚至死亡,对患者家庭和社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2])。因此,选择一种合适的、有效的检测手段在早期对TBI患者预后进行评估,从而为临床治疗手段的选择和调整提供依据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持续性植物状态 意识障碍 颅脑损伤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预后评估 TBI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意识障碍的静息态脑网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印澄莹 王正阁 朱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755-2758,共4页
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外部机械力造成的一种非变性、非先天性的大脑损伤,可导致认知,身体和心理功能永久或暂时性的损害,同时伴有意识程度的改变。目前我国TBI发病率已超过100/10万人口,成为患者意识障碍(di... 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外部机械力造成的一种非变性、非先天性的大脑损伤,可导致认知,身体和心理功能永久或暂时性的损害,同时伴有意识程度的改变。目前我国TBI发病率已超过100/10万人口,成为患者意识障碍(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DOC)的主要原因之一[1]。此外,感染、中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 患者意识障碍 创伤性颅脑损伤 创伤性脑损伤 意识程度 CONSCIOUSNESS 心理功能 TRAUMATIC 功能连接 闭锁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