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重型血友病A患者凝血因子Ⅷ药代动力学研究
1
作者 张颖 郭志芳 +10 位作者 王晶晶 卢文亮 郝瑾瑜 王欣 潘芝娟 郭艳茹 郭新蕾 孙佳佳 姜波 李治 郭志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09-1517,共9页
目的:检测成人重型血友病A患者的凝血因子Ⅷ(FⅧ)药代动力学(PK)参数,对PK参数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研究,并对患者进行PK指导下的个体化预防治疗。方法:对23例FⅧ抑制物阴性的成人重型血友病A患者的FⅧPK参数进行检测,分析患者年龄... 目的:检测成人重型血友病A患者的凝血因子Ⅷ(FⅧ)药代动力学(PK)参数,对PK参数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研究,并对患者进行PK指导下的个体化预防治疗。方法:对23例FⅧ抑制物阴性的成人重型血友病A患者的FⅧPK参数进行检测,分析患者年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水平、血型、体重和体重指数(BMI)、FⅧ基因突变对于FⅧPK参数的影响,并根据PK参数推荐个体化预防方案。结果:FⅧ平均半衰期(t_(1/2))为20.6±9.3(11.47-30.12)h。t_(1/2)随着年龄增长(r=0.580)和vWF:Ag水平升高(r=0.814)呈延长趋势。平均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913±399(328-1878)IU·h/dl,与年龄(r=0.557)和vWF:Ag水平(r=0.784)呈正相关。平均驻留时间(MRT)为24.7±12.4(13.2-62.2)h,与年龄(r=0.664)和vWF:Ag水平(r=0.868)呈正相关。FⅧ平均回收率(IVR)为2.59±0.888(1.5-4.29)(IU/dl)/(IU/kg),平均清除率(CL)为3±1.58(0.97-7.18)ml/(kg·h),IVR和CL与年龄及vWF:Ag均无明显相关性。PK指导的个体化给药模式下,15例患者为超低剂量、6例为小剂量、2例为中剂量预防方案。结论:成人重型血友病A患者FⅧ半衰期个体差异较大,患者年龄越大,vWF:Ag水平越高,FⅧ半衰期越长。需要根据FⅧPK参数进行个体化给药,以优化预防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血友病a 凝血因子Ⅷ 成人 药代动力学 半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单中心成人重型血友病A患者的三级预防治疗 被引量:7
2
作者 连小赟 李魁星 +1 位作者 华宝来 赵永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8-401,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重型血友病A患者低剂量血源性Ⅷ因子浓缩物三级预防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血友病中心成人重型血友病A患者22例(18~50岁),所有患者均有一定程度关节病变,先进行1年的按需治疗后进行1年... 目的探讨成人重型血友病A患者低剂量血源性Ⅷ因子浓缩物三级预防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血友病中心成人重型血友病A患者22例(18~50岁),所有患者均有一定程度关节病变,先进行1年的按需治疗后进行1年的三级预防治疗。血源性Ⅷ因子浓缩物的剂量为5~10 U/kg,2~3次/周。对比患者出血频率的变化,并用Gilbert和血友病功能独立性评分评价患者关节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预防治疗年总出血频率(11.1±7.2)次,较按需治疗(39.9±21.5)次相比,下降了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Gilbert总分值由按需治疗的50.5±32.1下降为45.2±2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友病功能独立性评分分值由18.6±5.2上升至21.7±4.1,在预防治疗中显著升高(P〈0.05)。结论成人重型血友病A患者的三级预防治疗可以明显减少出血次数,改善关节状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低剂量预防 重型血友病a 三级预防治疗 凝血因子Ⅷ浓缩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血友病A患儿血清IL-1β、IL-6、外周血T细胞表面CD28及CTLA-4水平与血管内皮损伤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宇晶 赵明明 +4 位作者 刘炎炎 赵红丽 孔德胜 张颖 洪珞珈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4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重型血友病A患儿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外周血T细胞表面CD28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水平与循环内皮细胞(circu... 目的探讨重型血友病A患儿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外周血T细胞表面CD28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水平与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重型血友病A患儿54例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6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IL-1β、IL-6及vWF水平、CD28和CTLA-4阳性细胞百分率、外周血CEC数目,分析血清IL-1β、IL-6、CD28及CTLA-4水平与血管内皮损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重型血友病A患儿血清IL-1β、IL-6、CTLA-4、CEC及vWF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CD28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CEC和vWF水平与IL-1β、IL-6及CTLA-4水平均呈线性正相关(P_均<0.05),与CD28水平均呈线性负相关(P_均<0.05)。结论血清IL-1β、IL-6、CTLA-4、CD28、CEC及vWF可能参与了重型血友病A的发病过程,IL-1β、IL-6、CTLA-4、CEC及vWF促进重型血友病A的发生发展,而CD28抑制重型血友病A的发生发展,检测上述指标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血友病a 白介素-1β 白介素-6 CD28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血管内皮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在重型血友病A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林传明 黄走方 +4 位作者 辛柳燕 李林 杨翔 李婷 陈懿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87-1790,共4页
目的:应用myPKFiT计算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在重型血友病A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血友病A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纳入自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42名应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进行预防治疗的重型血友病A患者,采用myPKFiT计算FⅧ药代... 目的:应用myPKFiT计算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在重型血友病A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血友病A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纳入自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42名应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进行预防治疗的重型血友病A患者,采用myPKFiT计算FⅧ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制定血友病A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42例重型血友病A患者中位年龄31(16-50)岁,平均体重为54.0±9.9 kg,FⅧ的半衰期为12.05±1.6 h,FⅧ活性至基线1%以上的时间为62.3±15.3 h,应用myPKFiT指导后0出血率由39%显著提高至49%,年出血率由3.6±2.5降低至2.1±2.0,年关节出血率由3.2±2.2降低至1.9±0.9,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型血友病A患者通过myPKFiT测定药代动力学参数指导个体化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年出血率和年关节出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血友病a 重组人凝血因子Ⅷ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白介素-18、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对重型血友病A急性关节出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艳彬 陈文昆 +2 位作者 李颖 张佳 李魁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2期59-63,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对重型血友病A急性关节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 目的探究血清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对重型血友病A急性关节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15例重型血友病A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出现急性关节出血将纳入患者分为未出血组(62例)和出血组(53例),另选取5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三组受试者α2纤溶酶抑制剂(α2-antiplasmin,α2-AP)、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FDP)、纤溶酶原(plasminogen,PLG)、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血清乳酸、铁蛋白、IL-18、MMP-9等指标水平,探讨重型血友病A患者急性关节出血的影响因素,并评估其对重型血友病A患者急性关节出血的预测价值。结果三组受试者D-D、FDP、PLG、白细胞计数、铁蛋白、IL-18、MMP-9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均为出血组>未出血组>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患者血清IL-18、MMP-9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但出血组患者血清IL-18、MMP-9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出血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18、MMP-9水平均是重型血友病A患者急性关节出血的高危因素(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显示血清IL-18和MMP-9水平均可预测重型血友病A患者急性关节出血(均P<0.05),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3和0.697,灵敏度分别为79.25%和81.08%,特异度分别为67.94%和68.57%。结论血清IL-18、MMP-9水平与重型血友病A患者急性关节出血密切相关,量化这些指标有助于诊断和识别急性关节出血高风险患者,可能是诊断重型血友病A患者急性关节出血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8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重型血友病a 急性关节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Ⅷ剂量对青少年重型血友病A的关节结构与功能的影响:43例前瞻性队列研究中期随访报告 被引量:6
6
作者 孟蕾 庄金木 +6 位作者 孙雪岩 柳竹琴 周璇 刘昊 周芳 李颖嘉 孙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6-542,共7页
目的运用综合评估手段比较分析不同剂量FⅧ治疗下青少年重型血友病A患者的临床表型、关节结构与功能变化规律。方法43例青少年(4~18岁)重型血友病A患者,分为按需组(n=7),低剂量预防组[FⅧ10~15 U/kg,2~3次/周,且≤30 U/(kg·周),n=1... 目的运用综合评估手段比较分析不同剂量FⅧ治疗下青少年重型血友病A患者的临床表型、关节结构与功能变化规律。方法43例青少年(4~18岁)重型血友病A患者,分为按需组(n=7),低剂量预防组[FⅧ10~15 U/kg,2~3次/周,且≤30 U/(kg·周),n=17],中剂量预防组[FⅧ15~20 U/kg,2~3次/周,且45~60 U/(kg·周),n=19]。比较分析其24月间临床出血表型[年出血率/年关节出血率/最严重单个关节年出血率]、关节影像评分(超声HEAD-US评分,IPSG MRI评分)、血友病关节健康评分量表(HJHS)、血友病功能独立性评分(FISH)及变化规律。使用Kruskal-Wallis检验、Wilcoxon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检验。结果低中剂量组的年出血率较按需组明显减少(P1=0.004,P2=0.000),中剂量较低剂量组减少32.87%。按需组、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年关节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001,P2=0.000,P3=0.001)。按需组、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最严重单个关节年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016,P2=0.000,P3=0.005),按需组出血次数渐快增加,低剂量组维持不变,中剂量组则有减缓趋势。3组患者最严重单个关节影像学评分均有进展。低中剂量组的超声评分变化值进展较按需组延缓(P1=0.002,P2=0.000),按需组评分按原速率增长,低、中剂量组均有减缓趋势。低中剂量组的MRI评分变化值进展较按需组均有延缓(P1=0.041,P2=0.000),按需、低剂量组评分增长加快,中剂量组速率保持不变。按需组的HJHS评分变化值较低中剂量组增加(P1=0.003,P2=0.000);按需组保持原有增长速度,低、中剂量组评分均出现负值趋势。按需组FISH评分降低0.29±3.09分,低中剂量组均回升,与按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000,P2=0.000)。结论两年中期随访结果显示,中国青少年低中剂量FⅧ的预防治疗在保护关节结构和功能方面明显优于按需治疗,中剂量可能稍优于低剂量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血友病a 青少年 关节结构与功能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重型血友病A成人患者低中剂量三级预防治疗突破性出血特点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7
作者 邱石球 庄金木 +5 位作者 周璇 尹瑞雪 柳竹琴 马菲 李颖嘉 孙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91-1395,共5页
目的研究中国重型血友病A成人患者低中剂量三级预防治疗的突破性出血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49例患者(31.53±7.33岁)按照预防剂量分为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评估临床出血表型(Pre-AJBR)、72 h FⅧ谷活性、活动能力(FISH评分),利用&q... 目的研究中国重型血友病A成人患者低中剂量三级预防治疗的突破性出血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49例患者(31.53±7.33岁)按照预防剂量分为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评估临床出血表型(Pre-AJBR)、72 h FⅧ谷活性、活动能力(FISH评分),利用"血友管家"APP前瞻性记录出血与治疗情况,中位随访6月。结果低剂量组15例;中剂量组34例;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关节突破性出血(AJBR)为18.79±13.03次/年和9.28±7.02次/年(P=0.016),自发性出血比例为75.0%和47.7%,存在靶关节患者比例为80%和44%,靶关节出血占比为59%和41%,中位突破性出血出现时间为预防注射后40.08 h和46.08 h(P=0.008),预防注射后0~12 h突破性出血发生率为4.86%和5.18%,72 h FⅧ谷活性<1%比例为44.4%和34.8%;AJBR与预防消耗因子量负相关(r=-0.57,P=0.000,n=49);两组AJBR均与FISH评分负相关,与Pre-AJBR正相关(P<0.05)。结论低中剂量三级预防治疗尚无法使多数中国重型血友病A成人患者获得阻止关节病变进展的目标;因子剂量虽是预防疗效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但通过非因子途径也可能改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血友病a 低中剂量 预防治疗 突破性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中剂量凝血因子Ⅷ预防治疗重型血友病A患儿:关节综合评估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庄金木 孙雪岩 +2 位作者 周璇 柳竹琴 孙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6-501,共6页
目的利用新的关节综合评估手段研究重型血友病A患儿凝血因子Ⅷ(FⅧ)低中剂量预防治疗的疗效。方法 47例接受FⅧ治疗的重型血友病A患儿(FⅧ活性≤2%),其中18例低剂量预防治疗(FⅧ10 U/kg,每周2~3次)、20例中剂量预防治疗(FⅧ15~30 U/kg,... 目的利用新的关节综合评估手段研究重型血友病A患儿凝血因子Ⅷ(FⅧ)低中剂量预防治疗的疗效。方法 47例接受FⅧ治疗的重型血友病A患儿(FⅧ活性≤2%),其中18例低剂量预防治疗(FⅧ10 U/kg,每周2~3次)、20例中剂量预防治疗(FⅧ15~30 U/kg,每周3次)和9例按需治疗(出血时根据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标准输注FⅧ治疗)患儿。随访180 d,观察临床出血表型、关节结构、关节功能、活动能力四方面指标变化并进行相关性研究,使用Kruskal-Wallis、t检验及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低中剂量预防治疗组均较按需治疗组明显改善临床出血表型(P<0.01),且中剂量预防治疗组改善优于低剂量预防治疗组(P<0.05)。而且在关节影像结构及功能综合评估方面,血友病关节健康评分(HJHS)总分变化、血友病功能独立性评分量表(FISH)总分变化,最严重单个靶关节彩超和同一最严重单个靶关节HJHS变化4个指标,低中剂量预防治疗组的变化值有明显小于按需治疗组的优势(均P<0.05),中剂量预防治疗组有可能有优于低剂量预防治疗组的趋势。重型血友病A患儿,年靶关节出血次数(ATJBR)与其彩超评分变化、ATJBR与其HJHS变化、年关节出血次数(AJBR)与FISH总分变化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FⅧ低中剂量预防治疗较按需治疗明显改善临床出血表型及延缓血友病患儿关节损伤的进展,但临床出血表型不足以全面反映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血友病a 预防治疗 关节综合评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重型血友病A成人患者短期足量预防治疗的疗效 被引量:4
9
作者 孙雪岩 庄金木 +3 位作者 周璇 李惠萍 柳竹琴 孙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22-1227,共6页
目的研究中国重型血友病A成人患者短期足量预防治疗下的疗效特点。方法对既往按需或低剂量预防治疗的13例重型血友病A成人患者进行关节评估(靶关节超声、HJHS关节评分),回顾性收集按需或低剂量预防治疗时患者的年出血情况,然后前瞻性观... 目的研究中国重型血友病A成人患者短期足量预防治疗下的疗效特点。方法对既往按需或低剂量预防治疗的13例重型血友病A成人患者进行关节评估(靶关节超声、HJHS关节评分),回顾性收集按需或低剂量预防治疗时患者的年出血情况,然后前瞻性观察短期足量预防治疗下患者出血情况及关节评估状况的变化,同时调查患者平时活动强度(IPAQ短问卷),测量足量预防治疗下患者72 h FVIII:C谷浓度。结果 13位重型血友病A成人患者中位年龄26.0(20.5~29.0)岁,接受短期足量预防治疗的中位剂量31.0(29.1~33.0)U/kg,3次/周,72 h FVⅢ:C谷浓度1.7%(1.3%~3.4%)。随访3月期间,所有患者的年化出血次数、年化关节出血次数较既往明显减少(P=0.001,P=0.001),但仅有4人(30.8%)实现了"零出血",7人(53.8%)实现了关节"零出血",仍有9人(69.2%)存在突破性出血。关节超声与HJHS评分评估6人(46.2%)靶关节损害程度较前加重,7人(53.8%)则无明显进展。相比于关节未进展组,关节进展组患者可能存在关节基线状态较严重、随访前及随访期间的出血次数较高、体力活动强度较高、而FVIII:C的基线活性较低等状况偏差。结论目前短期足量预防治疗虽可以明显减少出血及部分阻止关节损害的进展,但尚无法实现所有中国重型血友病A成人患者的"零出血"目标,亦无法完全阻止其关节的进一步损害。对于不同临床出血表型、关节状态及体力活动强度的成人患者,可能需要更多评估方法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及必要的理疗和手术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量预防治疗 成人 重型血友病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重型血友病A的临床表现异质性及早期预测指标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含 孙竞 +3 位作者 周璇 刘阳 宋晓玲 马庆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4-427,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重型血友病A患者临床表现异质性特点,分析早期预测指标。方法收集223例重型血友病A患者(FⅧ:C≤2%)首次出血年龄、首次关节出血年龄、出血频率、关节畸形数目、体质量指数(BMI)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重型血友病患者首... 目的研究中国重型血友病A患者临床表现异质性特点,分析早期预测指标。方法收集223例重型血友病A患者(FⅧ:C≤2%)首次出血年龄、首次关节出血年龄、出血频率、关节畸形数目、体质量指数(BMI)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重型血友病患者首次出血年龄中位数1岁(0~35岁);首次出血〈1岁、≥2岁和≥6岁者分别为94/212(44.3%)、73/212(34.4%)和23/212(10.8%);首次关节出血年龄中位数2.25岁,首次关节出血年龄≤1岁、≥2岁和≥6岁者分别为24/94(25.5%)、54/94(57.4%)和17/94(18.1%),出生至今未发生过关节出血的7例,占7.4%;年出血频率中位数24次/年(1~120次/年),年出血频率≤6次/年的例数为27例(12.9%);但我国目前无关节畸形的重型患者仅24.7%.分析显示,临床表现较轻者(年出血≤6次/年)和临床表现较重者(年出血〉6次/年)的首次出血年龄中位数分别为2岁和1岁(P=0.002),首次关节出血年龄中位数分别为3岁和2岁(P=0.014),BMI分别为(16.63±2.67)kg/m2和(18.82±4.21)kg/m(2P=0.001)。结论首次出血年龄、首次关节出血年龄和BMI可能是中国人重型血友病A临床表现异质性的早期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A 重型血友病 临床表现异质性 体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血友病A患儿关节出血后IL-1β、IL-6、TNF-α释放与关节病变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国青 陈振萍 +8 位作者 唐凌 吴心怡 甄英姿 李刚 王岩 张宁宁 张纪水 于国霞 吴润晖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4-319,共6页
目的探索重型血友病A患儿关节出血后炎性反应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形成关节病变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开展血友病关节病变... 目的探索重型血友病A患儿关节出血后炎性反应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形成关节病变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开展血友病关节病变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友病门诊就诊、符合入组条件的血友病A患儿,记录患儿关节出血情况,根据患儿关节出血情况进行分组:无关节出血(non-joint bleeding,NJB)组和关节出血(joint bleeding,JB)组,后者包括急性关节出血(acute joint bleeding,AJB)组与慢性关节出血(chronic joint bleeding,CJB)组,留取外周静脉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IL-1β、IL-6及TNF-α的表达水平,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细胞内IL-1β、IL-6、TNF-α的mRNA表达水平,收集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入组患儿47例,其中无关节出血组17例、急性关节出血组17例(有关节病变者8例,无关节病变者9例)、慢性关节出血组13例,入组患儿中位年龄5.5(2~18)岁。急性关节出血组、慢性关节出血组与无关节出血组的TNF-α的细胞内mRNA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急性关节出血组、慢性关节出血组的TNF-α的细胞内mRNA的水平均高于无关节出血组(P<0.05)。急性关节出血组伴关节病变与急性关节出血组不伴关节病变的TNF-α的细胞内mRNA的水平(5.584±3.634 vs 1.680±1.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重型血友病A患儿关节出血急性期IL-1β、IL-6、TNF-α表达升高,以TNF-α升高为主,慢性期只见TNF-α表达升高,伴有关节病变的患儿TNF-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故TNF-α是关节病变形成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血友病a 关节病变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重型血友病行腹腔假性瘤切除的围术期护理
12
作者 李珊珊 张雅琴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8期2424-2425,共2页
血友病是一种因遗传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引起的出血性疾病,以自发或轻度外伤后出血不止,血肿形成及关节出血为特征,其中又以甲型血友病最为常见[1]。部分血友病病人的髋关节或腹腔内反复出血导致血肿伴机化,表现为质硬肿物并逐渐增大,... 血友病是一种因遗传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引起的出血性疾病,以自发或轻度外伤后出血不止,血肿形成及关节出血为特征,其中又以甲型血友病最为常见[1]。部分血友病病人的髋关节或腹腔内反复出血导致血肿伴机化,表现为质硬肿物并逐渐增大,压迫周围脏器,形成血友病性假肿瘤。血友病性假肿瘤最初由Starker于1918年首先描述,在血友病病人中,假性肿瘤的发生率0.5%~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血友病a 血友病假性瘤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