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穿刺术治疗重型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45例观察
1
作者 李友仁 卢潘霞 周新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76-977,共2页
关键词 微创穿刺术 重型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玻璃酸酶 血压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引导下微创穿刺引流在中小量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应用
2
作者 吴新宇 甄为 李付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0-365,共6页
目的 比较机器人引导下穿刺引流与药物治疗中小量(15~30 ml)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22年1月~2024年1月我科68例中小量基底节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手术组和药物组,手术组30... 目的 比较机器人引导下穿刺引流与药物治疗中小量(15~30 ml)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22年1月~2024年1月我科68例中小量基底节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手术组和药物组,手术组30例接受机器人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药物组38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比较2组血肿消散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甘露醇使用时间、肺部感染率以及入院即刻和2周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斯坎迪纳维亚卒中量表(Scandinavia Stroke Scale, SSS)评分、入院即刻和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结果 2组住院时间、甘露醇使用时间、肺部感染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组血肿消散时间显著短于药物组[M(P_(25),P_(75)):10.0(8.5,13.0)d vs.28.5(25.0,35.0)d,Z=-4.285,P=0.000];手术组住院费用(77 786.5±21 763.0)元,显著高于药物组(31 843.5±14 514.3)元(t=5.922,P=0.000)。治疗后14 d手术组NIHSS评分(8.5±2.7)分,显著低于药物组(12.0±1.7)分(t=-4.192,P=0.000);治疗后14 d手术组SSS评分(28.7±7.2)分,显著高于药物组(24.2±3.5)分(t=2.164,P=0.041);治疗后3个月手术组mRS评分3.0(2.0,4.0)分,显著低于药物组4.0(4.0,4.2)分(Z=-2.508,P=0.012)。结论 对于中小量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机器人引导下微创穿刺引流较药物治疗加快血肿消散时间,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出血 基底节 机器人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手术治疗重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被引量:7
3
作者 宋清安 陈志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1期938-939,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经侧裂微侵袭入路治疗重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微创组28例,采用经侧裂微侵袭入路手术;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2组近期(1个月)和远期(6个月)的疗效。结果在重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救治... 目的探讨应用经侧裂微侵袭入路治疗重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微创组28例,采用经侧裂微侵袭入路手术;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2组近期(1个月)和远期(6个月)的疗效。结果在重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救治方面,微创组的近期优良率53.6%(15/28)和病死率17.9%(5/28),与对照组近期优良率46.2%(12/26)和病死率15.4%(4/26)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297,P=0.586;χ2=0.000,P=1.000)。但微侵袭组的远期存活患者的生存质量ADLⅠ~Ⅲ级(63.2%,12/19)优于对照组(23.6%,4/17)(z=-2.189,P=0.029)。结论微侵袭手术治疗重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较传统血肿彻底清除术,能提高患者术后存活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基底节出血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导航定向穿刺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颜玉峰 杜嘉瑞 +3 位作者 沈晓 姚慧斌 费力 王尔松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7-461,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定向穿刺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选取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2例,随机分成导航穿刺组和传统手术组进行血肿清除治疗。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定向穿刺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选取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2例,随机分成导航穿刺组和传统手术组进行血肿清除治疗。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斯坎迪纳维亚神经卒中量表(SSS)对患者术前神经功能评分,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SSS量表以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作为患者术后的随访量表,评估神经功能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基线比较上无差别,术后1周S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3),1个月后S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而GOS评分(P=0.212)和BI(P=0.0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后SSS(P=0.027)、GOS(P=0.019)以及BI评分(P=0.006)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复发出血及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导航定向穿刺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易操作性、安全性、患者术后恢复迅速等特点,而且在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存在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出血 高血压 神经导航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期与早期微创手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3
5
作者 刘金辉 王忠安 +4 位作者 龚光辉 廖昆 岑武 李娟 龚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比较超早期和早期微创手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118例中等量基底节区HICH的临床资料,其中超早期组63例(... 目的比较超早期和早期微创手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118例中等量基底节区HICH的临床资料,其中超早期组63例(发病至手术时间<6 h),早期组55例(发病至手术时间6~24 h),随访6个月。比较2组术后1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术后30 d血肿完全清除率、术后30 d内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分级。结果与早期组相比,超早期组术后1周GCS评分高[(12.97±1.38)分vs.(10.42±1.11)分,t=10.954,P=0.000],术后30 d血肿完全清除率高[95.2%(60/63)vs.76.4%(42/55),χ^2=8.925,P=0.003],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率低[12.7%(8/63)vs.30.9%(17/55),χ^2=5.832,P=0.016],术后30 d内死亡率低[1.6%(1/63)vs.12.7%(7/55),χ^2=4.138,P=0.042],术后6个月ADL分级好(Ⅰ、Ⅱ、Ⅲ、Ⅳ、Ⅴ级分别为13、34、11、4、0例vs.6、16、8、14、4例,Z=-3.441,P=0.001)。结论超早期微创手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HICH疗效优于早期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手术 超早期 微创手术 基底节 高血压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弥散张量成像评估中小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9
6
作者 蒋永祥 马颖 +1 位作者 程远 陈维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66-670,共5页
目的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评估中小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以101例中小量(10~40 ml)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微创手术组(52例)和内科治疗组(49例),血肿体... 目的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评估中小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以101例中小量(10~40 ml)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微创手术组(52例)和内科治疗组(49例),血肿体积为15~36(23.36±7.24)ml。所有患者在发病后48 h内和发病后14 d进行DTI扫描,得到双侧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及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tensor tractography,DTT)图像,并根据CST完整性将微创手术组分为A(1~2级,22例)、B(3级,30例)两个亚组,比较微创手术组和内科治疗组之间及A、B亚组之间在以上指标的差异。结果发病后首次DTI扫描显示微创手术组、内科治疗组受累侧的内囊区和大脑脚FA值均降低,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第2次DTI扫描提示,微创手术组的FA值[内囊区(0.49±0.02)、大脑脚(0.47±0.03)]较内科治疗组[内囊区(0.39±0.02)、大脑脚(0.43±0.03)明显升高(P<0.05)],且从DTT图像上可见微创手术组的CST恢复程度明显好于内科治疗组,提示对于这类患者微创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内科治疗。微创手术组的A亚组术后FA值[(0.51±0.02)高于B亚组(0.48±0.02)(P<0.05)],提示CST损伤越小,手术效果越好。结论微创治疗可以提高中小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尤其是DTT显示CST以推移、变形为主者(1~2级)应更为积极采取微创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出血 基底节 微创治疗技术 弥散张量成像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奥美拉唑预防高血压脑出血、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应激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范丹 蒋蓉 +2 位作者 谢先丰 许婷 兰志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63-865,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早期预防性应用奥美拉唑对胃液pH值的影响以及对应激性溃疡(SU)的疗效。方法 30例急诊高血压脑出血、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开颅手术,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于麻醉诱导前予以奥美拉唑40mg,B组和...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早期预防性应用奥美拉唑对胃液pH值的影响以及对应激性溃疡(SU)的疗效。方法 30例急诊高血压脑出血、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开颅手术,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于麻醉诱导前予以奥美拉唑40mg,B组和C组在手术后分别予以奥美拉唑40mg、西咪替丁800mg,观察并记录麻醉前(T0)、手术2h(T1)、术毕(T2)及术后ICU第1天(T3)、第2天(T4)、第3天(T5)各时点胃液pH值、胃液红细胞计数及潜血阳性率变化、血浆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结果 A组胃液pH值在T1~T3时均高于B组和C组(P<0.05),A组血浆ACTH和Cor浓度T1~T3时均低于B组和C组(P<0.05),A组无一例发生SU,B组1例、C组2例发生SU。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尽早应用奥美拉唑可以有效的预防SU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高血压出血 重型损伤 应激性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对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及神经功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小章 钱志茹 +3 位作者 徐兴华 高建亮 龙海成 李晓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1663-1666,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对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92例,随机分两组,各96例,均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 目的:探讨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对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92例,随机分两组,各96例,均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高压氧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高压氧疗法联合复方麝香注射液10~20 m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Barthel指数量表(barthel index,BI)及脑水肿体积、血清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1. 25%低于观察组91. 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量表、BI指数及脑水肿体积、血清AQP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NIHSS量表为(11. 20±3. 25)(7. 35±3. 10),BI指数为(51. 32±8. 94)(60. 55±11. 34),脑水肿体积为(8. 51±4. 23) mL、(5. 65±3. 57) mL,血清AQP4为(0. 11±0. 07)U/mL、(0. 05±0. 04) U/mL,对照组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期间未出现头晕、气压伤、氧中毒、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结论: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对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疗效确切,可降低脑水肿和AQP4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且患者可耐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麝香注射液 高压氧 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出血 水肿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2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唐文元 洪涛 万登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30-1231,共2页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脑出血后,尽快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压,加强对血肿周围脑组织的保护,是挽救生命,恢复神经功能的关键。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存在较大争议,大多数学者主张早期或超早期手术。研究表明,超早...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脑出血后,尽快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压,加强对血肿周围脑组织的保护,是挽救生命,恢复神经功能的关键。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存在较大争议,大多数学者主张早期或超早期手术。研究表明,超早期手术可提高治愈率及生活质量,并不会增加病死率。我院近年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行显微镜下超早期手术治疗28例,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基底节出血 超早期 显微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手术治疗术式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启华 鲁大双 +2 位作者 崔杰 乔柏林 王景春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1258-1259,1263,共3页
目的:探讨青年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手术治疗术式。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5年4月分别采用了开颅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流术两种术式治疗的46例青年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开颅手术28例患者,术后复查头颅... 目的:探讨青年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手术治疗术式。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5年4月分别采用了开颅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流术两种术式治疗的46例青年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开颅手术28例患者,术后复查头颅CT,无再出血病例,残余血肿量2~6mL。钻孔引流术治疗18例患者,1例再出血给予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其余17例无再出血,术后3d17例患者血肿引流彻底。46例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GOS评分轻残9例,中残33例,重残4例,疗效满意。结论:两种术式各有优缺点,青年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需根据患者发病后病情进展速度、入院时患者意识状态及入院时头颅CT测得的血肿量,分别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基底节出血 手术术式 青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志文 马龙义 +1 位作者 曾宪起 刘恩重(点评)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91-293,共3页
随着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如何减少手术操作所致损伤以及提高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院自2002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骨瓣开颅或小骨窗手术,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施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 随着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如何减少手术操作所致损伤以及提高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院自2002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骨瓣开颅或小骨窗手术,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施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24例,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高血压出血 显微手术治疗 外侧裂 入路 岛叶 神经外科技术 神经功能恢复 外科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侧裂微侵袭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被引量:2
12
作者 史强 晏炳元 +1 位作者 周静 王国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基底节出血 经侧裂微侵袭入路 手术治疗 神经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期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 被引量:18
13
作者 潘红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7期504-505,共2页
目的总结超早期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经验。方法2001年3月~2005年2月,我科对33例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6h内超早期手术,采用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镜下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不放引流,... 目的总结超早期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经验。方法2001年3月~2005年2月,我科对33例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6h内超早期手术,采用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镜下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不放引流,术后严格控制高血压。结果术后CT复查血肿清除彻底。术后肺炎2例。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随访3个月,良好23例,中残10例。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清除血肿彻底,并发症和致残率低,恢复功能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出血 基底节 外侧裂入路 显微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重型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与锥颅血肿穿刺引流术配对对比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剑平 宋保华 +2 位作者 张爱娟 郑艳华 周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1284-1285,共2页
目的:回顾性对比分析急症开颅手术(Ⅰ组)与锥颅血肿穿刺碎吸引流术(Ⅱ组)对极重型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筛选Glasgow记分<8分、急症开颅手术和锥颅血肿穿刺碎吸引流术的极重型HICH患者,两组间各个体以出血量、出... 目的:回顾性对比分析急症开颅手术(Ⅰ组)与锥颅血肿穿刺碎吸引流术(Ⅱ组)对极重型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筛选Glasgow记分<8分、急症开颅手术和锥颅血肿穿刺碎吸引流术的极重型HICH患者,两组间各个体以出血量、出血部位、治疗时间窗和Glasgow评分及年龄作为关键词进行顺序配对。治疗后14d为研究终点;以7d死亡率,研究终点死亡率、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和Glasgow记分为指标,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Ⅰ组术后7d死亡17例(23.6%),研究终点应激性溃疡33例(45.8%),死亡42例(58.3%);Ⅱ组术后7d死亡8例(11.1%),至研究终点应激性溃疡29例(40.3%),死亡36例(50.0%)。三项指标两组病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研究终点存活病例Glasgow记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锥颅血肿穿刺碎吸引流术较开颅手术对极重型HICH的近期临床效果更能显示出治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高血压出血 锥颅血肿穿刺引流术 疗效分析 配对 开颅术 GLASGOW评分 碎吸引流术 应激性溃疡 研究终点 近期临床疗效 开颅手术 P〉0.05 近期临床效果 对比分析 HICH 治疗时间窗 出血部位 治疗效果 存活病例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文锐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451-451,共1页
目的分析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3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微... 目的分析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3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8.65±3.25)min,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7.63±5.45)min,2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7例患者术后出现再出血现象,发生率为17.5%,对照组19例患者术后出现再出血现象,发生率为4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其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并且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方面优于常规开颅手术,并且,常规手术后患者会并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微创手术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基底节出血 临床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探讨
16
作者 王加充 罗光华 颜业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162-168,共7页
关键词 高血压出血 外科手术 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创伤和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有创颅内压监测术后早期颅内感染及其危险因素 被引量:66
17
作者 秦梦阳 张文泰 +8 位作者 凌宇辉 李坤航 李立帅 于鸿业 赵丹 王维 杨华林 孙晓伟 包义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86-790,共5页
目的重型颅脑创伤和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备有创颅内压监测指征,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术后早期颅内感染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对226例重型颅脑创伤和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术中有无有创颅内压监测分为监测组和传统手术... 目的重型颅脑创伤和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备有创颅内压监测指征,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术后早期颅内感染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对226例重型颅脑创伤和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术中有无有创颅内压监测分为监测组和传统手术组(对照组)。观察术后1周内早期颅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并对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监测组45例患者中,颅脑创伤30例,高血压脑出血15例;对照组181例患者中,颅脑创伤96例,高血压脑出血85例。术后1周内,监测组颅内感染7例(15.56%),其中颅脑创伤4例(8.89%),高血压脑出血3例(6.67%);对照组颅内感染30例(16.57%),其中颅脑创伤15例(8.29%),高血压脑出血15例(8.29%)。2组比较,术后早期颅内感染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颅底骨折、术后营养指标、术后间断开放脑室型外引流管是监测组发生术后早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而术后间断开放脑室型外引流管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后1周内,在重型颅脑创伤和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有创颅内压监测与传统手术比较不会增加颅内感染的风险,术后尽可能规避间断开放脑室型外引流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有创颅内压监测术后早期颅内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颅内压监测 重型创伤 高血压出血 颅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手术适应证的探讨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浩宇 崔建忠 +7 位作者 魏建强 夏景瑞 孟禄恩 洪铭岩 王宏宇 刘宽 栾小红 王凯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7-92,共6页
目的 探讨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能否从微创手术中获益。方法 回顾性比较我院2018年8月~2021年8月222例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采用颅脑手术头架微创治疗(微创手术组112例)或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110例)的疗效,观察指标包括治疗... 目的 探讨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能否从微创手术中获益。方法 回顾性比较我院2018年8月~2021年8月222例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采用颅脑手术头架微创治疗(微创手术组112例)或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110例)的疗效,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后7 d再出血率,30 d病死率,3、7 d血肿残留量,90、180 d mRS评分,180 d患侧上、下肢肌力。结果 2组术后7 d再出血率与30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3/112)vs.0.9%(1/110),χ^(2)=0.237,P=0.627;2.7%(3/112)vs.4.6%(5/110),log-rank χ^(2)=0.547,P=0.460];微创手术组术后3、7 d血肿残留量中位数明显少于保守治疗组[5.6(4.0,8.0)ml vs. 21.6(19.6,24.3)ml,Z=-12.812,P=0.000;1.8(0.0,3.1)ml vs. 18.6(15.8,21.4)ml,Z=-12.901,P=0.000];微创手术组术后180 d患侧上、下肢肌力明显好于保守治疗组(Z=-2.566,P=0.010;Z=-2.039,P=0.041);微创手术组术后90、180 d mRS评分显著优于保守治疗组(Z=-2.412,P=0.016;Z=-5.559,P=0.000)。结论 对于20~40 ml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微创手术安全性好,早期血肿清除率高,可以改善180 d患侧肌力及神经功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高血压基底节出血 肌力分级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导航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林建虎 陆川 +1 位作者 蔡建勇 孙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512-2513,共2页
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据统计有50%的病死率.幸存者也有约一半遗留显著的后遗症。神经导航在脑出血手术中应用报道较少,我科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75例患者采用导航辅助脑出血手术,现将相关经验报告如下。
关键词 基底节高血压出血 神经导航 手术中 应用 高血压出血 出血手术 治疗效果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护理风险管理——评《微创主动脉瓣手术学》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紫薇 祁竞 刘晓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I0008-I0008,共1页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是高血压病中出现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高血压脑出血常见于男性及年长者,在春季和冬季尤易发生。据数据显示,高血管脑出血的发生概率占脑血管疾病的10%左右,但其导致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仍居于各大脑血管疾病的榜首位...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是高血压病中出现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高血压脑出血常见于男性及年长者,在春季和冬季尤易发生。据数据显示,高血管脑出血的发生概率占脑血管疾病的10%左右,但其导致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仍居于各大脑血管疾病的榜首位置。因此根据适应症及早采取积极手术措施是临床患者治疗中的重中之重。在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方案中,显微技术已随着微创技术和解剖理论的不断深入发展而逐步得到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基底节出血 护理风险管理 高血压出血 手术措施 血管疾病 显微手术治疗 临床患者 显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