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炎性因子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党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9期3493-3494,共2页
目的探究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炎性因子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南阳中心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9例。研究组行... 目的探究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炎性因子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南阳中心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9例。研究组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统计两组预后情况,并对比手术前后炎性因子[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术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IL-2、TNF-α、NSE水平明显较低,IL-4水平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恢复良好率相比,研究组(44.83%)高于对照组(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应用于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中,可显著缓解神经功能缺损,减轻炎性因子对机体损伤,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 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 炎性因子 神经功能 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创伤性脑损伤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聂佑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4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创伤性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126例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76例接受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标准大骨瓣组),50例接受常规骨瓣减压术(常规骨瓣组);术后连续7 d观察两组患者的颅内压...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创伤性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126例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76例接受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标准大骨瓣组),50例接受常规骨瓣减压术(常规骨瓣组);术后连续7 d观察两组患者的颅内压,术后6个月进行GOS评分。结果标准大骨瓣组患者术后第1、2、7天颅内压明显低于常规骨瓣组患者,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大骨瓣组患者GOS评分优良(良好+中残)率为71.1%,显著高于常规骨瓣组的48.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有效降低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颅高压、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 大骨瓣 常规骨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创伤性血气胸的急救与护理配合 被引量:4
3
作者 廖平 金素 詹会智 《临床医药实践》 2013年第12期947-948,共2页
目的:探讨针对重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提出的优质急救与护理措施的临床实际治疗效果,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入院的重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1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临床护理措... 目的:探讨针对重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提出的优质急救与护理措施的临床实际治疗效果,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入院的重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1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临床护理措施后,优质组58例患者中,总满意者54例,总满意率为93.10%;常规组58例患者中,总满意者49例,总满意率为84.48%。总满意度组间比较,优质组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所提出的急救与护理措施,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较高,是临床针对重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实施急救与护理的可靠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创伤性血气胸 急救与护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电刺激联合多感官促醒护理对老年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陈伊娜 《临床医药实践》 2022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电刺激联合多感官促醒护理对老年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STBI)昏迷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收的78例老年STBI昏迷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神经电刺激,观察组给予... 目的:探讨神经电刺激联合多感官促醒护理对老年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STBI)昏迷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收的78例老年STBI昏迷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神经电刺激,观察组给予神经电刺激联合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苏醒时间、格拉斯哥昏迷程度(GCS)评分及残疾评定量表(DR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GCS和DR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STBI昏迷患者给予神经电刺激联合多感官促醒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昏迷状态和功能障碍,缩短苏醒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电刺激 多感官促醒护理 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 昏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呼唤式护理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肖雁萍 徐慰凯 孙蕊容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5期186-187,共2页
目的:探讨对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呼唤式护理的效果。方法:将解放军海军陆战队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呼唤组和比较组。对比较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 目的:探讨对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呼唤式护理的效果。方法:将解放军海军陆战队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呼唤组和比较组。对比较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呼唤组患者进行呼唤式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GCS评分、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1)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相比,P>0.05。接受护理2周后和接受护理4周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升高,且呼唤组患者的GCS评分均高于比较组患者,P<0.05。2)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身体健康的评分、心理健康的评分、社会功能的评分、认知功能的评分相比,P>0.05。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身体健康的评分、心理健康的评分、社会功能的评分、认知功能的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升高,且呼唤组患者身体健康的评分、心理健康的评分、社会功能的评分、认知功能的评分均高于比较组患者,P<0.05。3)呼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高于比较组患者,P<0.05。结论:对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呼唤式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促进其意识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唤式护理 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行气管插管辅助通气的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赖鹏飞 黄慧艳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12期1263-1266,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行气管插管辅助通气的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为临床类似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6月于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行气管... 目的:分析医院行气管插管辅助通气的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为临床类似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6月于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行气管插管辅助通气的s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营养状况、吸烟史、昏迷时间、气管插管时间、胃管留置情况,以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等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94例行气管插管辅助通气的sTBI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的有13例,感染发生率为13.8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行气管插管辅助通气的sTBI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与昏迷时间、气管导管留置时间、有无误吸、是否术后镇痛、是否营养不良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昏迷时间>7 d、气管导管留置时间>2 d、无术后镇痛、营养不良、误吸是行气管插管辅助通气的sTBI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医院行气管插管辅助通气的sTBI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昏迷时间、气管导管留置时间、有无误吸、是否术后镇痛、是否营养不良密切相关,对此临床对高风险患者应积极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避免或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 气管插管 肺部感染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联合应用亚低温疗法和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效果观察
7
作者 李灿 张婷 +3 位作者 陈钇然 邹帅 杨锦平 余娜 《山东医药》 2025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联合应用亚低温疗法和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效果。方法选择96例sTBI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两组均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对照组接受亚低温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联合应用亚低温疗法和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效果。方法选择96例sTBI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两组均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对照组接受亚低温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定[0.4~0.7µg/(kg·h)]静脉注射治疗。分别于术前(T0)、术后1 d(T1)、术后3 d(T2)、术后7 d(T3)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评估两组创伤严重程度,采用脑室外引流装置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检测两组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及脑血流量(CBF),采集两组颈内静脉球部及桡动脉血并测算脑氧代谢指标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_(2))、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AVDO_(2))及脑氧摄取率(CERO_(2)),采集两组外周静脉血并检测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观察两组术后7、30 d死亡及重残情况,记录治疗期间两组心动过缓、低血压、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0相比,两组T1、T2、T3时GC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均<0.05)。与T0相比,两组T1、T2、T3时ICP降低而CPP及CBF升高,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与T0相比,两组T1、T2、T3时SjvO_(2)升高而AVDO_(2)及CERO_(2)降低,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与T0相比,两组T1、T2、T3时血清GFA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病死率、重残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亚低温疗法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用于sTBI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可降低患者ICP、改善脑血流和脑氧代谢,降低血清GFAP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疗法 右美托咪定 重型颅脑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创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3
8
作者 王银生 张中原 +2 位作者 张久蛟 唐元海 郑斯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3期279-281,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创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6月对21例重型颅脑创伤采用硬膜下颅内压监测法对术后颅内压进行动态监测,同时观察生命体征和GCS评分变化。结果术后颅内压正常(<2.0 kPa)4例,轻度增... 目的探讨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创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6月对21例重型颅脑创伤采用硬膜下颅内压监测法对术后颅内压进行动态监测,同时观察生命体征和GCS评分变化。结果术后颅内压正常(<2.0 kPa)4例,轻度增高(2.0~2.7 kPa)5例,中度增高(>2.7~5.5 kPa)6例,重度增高(>5.5 kPa)6例,死亡5例。结论颅内压动态监测有助于对病情变化的正确判断,可为颅脑创伤的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创伤 颅内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中重型颅脑创伤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9
作者 陈东辉 叶沛 +1 位作者 李春国 贾力 《安徽医学》 2017年第6期767-769,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ICP)监测在中重型颅脑创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收治的60例中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根据是否应用持续有创ICP监测进行分为监测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甘...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ICP)监测在中重型颅脑创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收治的60例中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根据是否应用持续有创ICP监测进行分为监测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甘露醇剂量和应用时间、急性肾功能损害(AKI)、手术时间、监护时间及预后等。结果监测组患者甘露醇平均剂量、应用时间为(378.36±152.04)mL和(6.87±3.88)d,监护时间为(11.82±3.54)d,AKI 6例(20.00%),预后良好10例(33.33%),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有创ICP监测可直观评估颅内压,减少甘露醇用量和时间,减少AKI,缩短监护时间,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 监测 重型颅脑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功能锻炼视听光盘的制作与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微微 林家谊 +6 位作者 覃燕群 左冬梅 徐薇 潘锋 江兰 关燕冰 庄美琼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179-1180,共2页
目的通过自制光盘视听教材指导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功能锻炼,促使患者在身体活动水平和社会参与水平上的功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恢复。方法选择50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按入院先后分成两组,先入院的25例为对照组,按常规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后入院... 目的通过自制光盘视听教材指导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功能锻炼,促使患者在身体活动水平和社会参与水平上的功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恢复。方法选择50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按入院先后分成两组,先入院的25例为对照组,按常规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后入院的25例为观察组,除常规锻炼外,配合自制视听光盘指导患者锻炼。结果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优良评定比较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观察组肢体训练动作正确率达92%,坚持锻炼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和72%。结论反复播放视听光盘,同时护士在旁帮助指导患者肢体功能锻炼,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常规护士指导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听光盘 重型颅脑创伤 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加速康复外科行为在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易进科 汤治中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9期110-113,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中医的加速康复外科行为在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根据患者入住病床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积极的加速治疗与传统康复方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服颅压平口服... 目的:观察基于中医的加速康复外科行为在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根据患者入住病床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积极的加速治疗与传统康复方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服颅压平口服液,治疗周期为21天。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干预有效率分别为80.0%和50.0%,观察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2组干预后的ADL与FMA评分都明显增加,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明显,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干预期间患者的肺部感染、脑积水、继发癫痫、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基于中医的加速康复外科行为能促进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重型颅脑损伤 康复 中医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得安改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生存率和神经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欧楚耿 刘斌 杨少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9期184-185,共2页
目的应用前瞻性研究探讨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改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生存率和神经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重型颅脑创伤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心得安持续48 h,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各时间点患者的生存率... 目的应用前瞻性研究探讨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改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生存率和神经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重型颅脑创伤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心得安持续48 h,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各时间点患者的生存率和神经功能缺失状态,同时比较血生化和血气指标等。评估心得安改善颅脑创伤患者生存率和神经功能状态,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两组治疗后去甲肾上腺素、尿儿茶酚胺、氧分压及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状态均较前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得安治疗使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生存率和神经功能状态得到改善,提高了伤者的生命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节约卫生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得安 重型颅脑创伤 生存率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脑膜网状扩大成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涛 翟景光 刘晓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6期116-117,共2页
目的观察硬脑膜网状扩大成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硬脑膜放射状扩大成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硬脑膜网状扩大成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 目的观察硬脑膜网状扩大成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硬脑膜放射状扩大成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硬脑膜网状扩大成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治疗组患者死亡率(8.00%)、植物生存率(4.00%)、致残率(4.00%)、良好率(84.00%)均优于对照组患者(24.00%、20.00%、28.00%、28.00%),治疗组患者在死亡、植物生存、致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3/2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00%(22/2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创伤的患者采用硬脑膜网状扩大成型术治疗能有效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致残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网状扩大成型术 重型颅脑创伤 硬脑膜放射状扩大成型术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和间歇声门下分泌物引流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51例患者回顾性研究
14
作者 周燕 卫妙蓉 马蓉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6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声门下分泌物引流(CSSD)和间歇声门下分泌物引流(ISSD)在重型颅脑创伤(sTB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sTBI患者应用CSSD和ISSD的效果。结果相较于CSSD组,ISSD组患者的日均引流量较少,日均呛咳次数较少,误吸发... 目的探讨持续声门下分泌物引流(CSSD)和间歇声门下分泌物引流(ISSD)在重型颅脑创伤(sTB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sTBI患者应用CSSD和ISSD的效果。结果相较于CSSD组,ISSD组患者的日均引流量较少,日均呛咳次数较少,误吸发生率较高,呼吸道黏膜损伤发生率较低,机械通气时间、NICU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发生时间以及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sTBI患者而言,ISSD可能更优于CSSD,值得在NICU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间歇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持续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重型颅脑创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转出早期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朱冬平 乔跃华 +1 位作者 王海霞 张伟英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6期860-866,共7页
目的:分析ICU转出早期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从上海市某3家综合医院ICU转出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家属共155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 目的:分析ICU转出早期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从上海市某3家综合医院ICU转出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家属共155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家属照顾能力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ICU转出早期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家属迁移应激总分为(60.66±1.64)分;家属的性别、文化程度、ICU探视次数、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是ICU转出早期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共同解释其71.6%的变异水平。结论:ICU转出早期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家属的迁移应激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医护人员应注重评估ICU转出早期家属的心理状况和需求,并根据影响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预防家属迁移应激的发生,或减轻其迁移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应激 重症监护室 重型颅脑创伤 家属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诺西康对重型颅脑创伤颅内高压的影响
16
作者 李晓云 王瑞刚 +2 位作者 郑维国 孙丽霞 浦践一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17,共1页
重型颅脑创伤致残率、致死率高。部分患者颅内压(ICP)迅速升高(〉50 mmHg)并持续较长时间(〉5 min),颅内压监测将此表现称为"高原波"。2006年6月~2008年1月。
关键词 重型颅脑创伤 颅内高压 氯诺西康 颅脑创伤患者 颅内压监测 高原波 致残率 致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创伤后慢性意识障碍促醒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何超 吴海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7期47-50,共4页
重型颅脑创伤后慢性意识障碍是常见的神经外科危重病症,患者“醒不来,死不了”的尴尬境地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重型颅脑创伤后慢性意识障碍促醒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高压氧、针灸、感觉刺激、无创神经调控及手术等。本文就不... 重型颅脑创伤后慢性意识障碍是常见的神经外科危重病症,患者“醒不来,死不了”的尴尬境地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重型颅脑创伤后慢性意识障碍促醒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高压氧、针灸、感觉刺激、无创神经调控及手术等。本文就不同促醒治疗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临床及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创伤 慢性意识障碍 促醒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例重型颅脑创伤后并发应激性溃疡诊治体会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学勤 魏建文 《现代中医药》 CAS 2005年第5期17-17,共1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创伤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诊治情况。方法对我院1998年10月—2004年10月收治28例重型颅脑创伤后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8例中治愈15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67.86%,无效9例。结论早期使用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创伤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诊治情况。方法对我院1998年10月—2004年10月收治28例重型颅脑创伤后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8例中治愈15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67.86%,无效9例。结论早期使用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以及应用中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创伤 应激性溃疡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幕上重型颅脑创伤的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建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3期2367-2368,共2页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幕上重型颅脑创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民权县中医院收治的82例幕上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单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双侧去骨瓣减...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幕上重型颅脑创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民权县中医院收治的82例幕上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单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颅内压和预后效果。结果术后第1、3、5天,两组颅内压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34.15%(14/41)、60.98%(25/41)。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对幕上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颅内压,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上重型颅脑创伤 双侧去骨瓣减压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创伤治疗中早期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文添 吴世强 +2 位作者 骆安林 方挺 袁律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5期295-297,共3页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在早期阶段采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的40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分成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分别实施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结果治疗组患者手...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在早期阶段采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的40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分成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分别实施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0%,高于对照组的70.0%;手术治疗前后颅内压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水平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4例。结论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在早期阶段采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能够大幅度降低颅内压水平,改善脑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治疗的总有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创伤 早期 双侧去骨瓣减压术 颅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