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的:为解决富水区红层黏土路基含水率高、无法压实等问题,本文通过向原状土中掺入一定粒径配比的弱风化红层泥岩碎石,制成不同级配和含水率的改良填料,然后进行重型击实试验、大型直接剪切试验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以获得满足铁...研究目的:为解决富水区红层黏土路基含水率高、无法压实等问题,本文通过向原状土中掺入一定粒径配比的弱风化红层泥岩碎石,制成不同级配和含水率的改良填料,然后进行重型击实试验、大型直接剪切试验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以获得满足铁路路基填筑要求的填料方案。研究结论:(1)红层原状土通过掺入弱风化泥岩碎石可有效降低原状土的含水率,改良填料的最优含水率为10.26%,最大干密度为2.22 g/cm^3;(2)最优含水率时改良填料的黏聚力c为29.336 k Pa,内摩擦角φ为32.86°,相较于红层天然原状土抗剪强度有明显的提高;(3)改良填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在含水率为8.85%时最大,达到518.80 k Pa,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其逐渐降低;(4)通过混合弱风化红层泥岩碎石与红层黏土的改良填料,不仅没有改变红层黏土特性,而且能有效降低原状土填料含水率,增加抗剪强度和抗变形能力,改良后填料的含水率和压实性能满足《铁路路基设计规范》要求;(5)该改良方案可为西南富水红层地区铁路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工程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首先对襄荆高速公路路面基层材料做了物理特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初步设计。并采用重型击实法确定最大干密度的最佳含水量,然后在混合料中外掺10%,15%,20%的石屑(粒径4.75 mm 以下)进行击实,最终得到理想的最大...首先对襄荆高速公路路面基层材料做了物理特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初步设计。并采用重型击实法确定最大干密度的最佳含水量,然后在混合料中外掺10%,15%,20%的石屑(粒径4.75 mm 以下)进行击实,最终得到理想的最大干密度。通过对以上具体试验的分析,得出了水泥稳定碎石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方法及原则,确定了一个比较合理的石屑掺量,对其它的路面基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研究目的:为解决富水区红层黏土路基含水率高、无法压实等问题,本文通过向原状土中掺入一定粒径配比的弱风化红层泥岩碎石,制成不同级配和含水率的改良填料,然后进行重型击实试验、大型直接剪切试验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以获得满足铁路路基填筑要求的填料方案。研究结论:(1)红层原状土通过掺入弱风化泥岩碎石可有效降低原状土的含水率,改良填料的最优含水率为10.26%,最大干密度为2.22 g/cm^3;(2)最优含水率时改良填料的黏聚力c为29.336 k Pa,内摩擦角φ为32.86°,相较于红层天然原状土抗剪强度有明显的提高;(3)改良填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在含水率为8.85%时最大,达到518.80 k Pa,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其逐渐降低;(4)通过混合弱风化红层泥岩碎石与红层黏土的改良填料,不仅没有改变红层黏土特性,而且能有效降低原状土填料含水率,增加抗剪强度和抗变形能力,改良后填料的含水率和压实性能满足《铁路路基设计规范》要求;(5)该改良方案可为西南富水红层地区铁路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工程提供参考。
文摘首先对襄荆高速公路路面基层材料做了物理特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初步设计。并采用重型击实法确定最大干密度的最佳含水量,然后在混合料中外掺10%,15%,20%的石屑(粒径4.75 mm 以下)进行击实,最终得到理想的最大干密度。通过对以上具体试验的分析,得出了水泥稳定碎石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方法及原则,确定了一个比较合理的石屑掺量,对其它的路面基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