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幸运”与“不幸”的相对性——《老王》教学解读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华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6-39,共4页
杨绛《老王》是一篇检验语文教师文本解读水平的散文,切忌浮在文本表面、跑到文本外面,一定要"向内转",潜入文本深处,抓住"症候"(反常规、反常情、反常理之处[1]),结合语境进行具体分析,理解作者运用语言文字之奥妙,尤其要注意从... 杨绛《老王》是一篇检验语文教师文本解读水平的散文,切忌浮在文本表面、跑到文本外面,一定要"向内转",潜入文本深处,抓住"症候"(反常规、反常情、反常理之处[1]),结合语境进行具体分析,理解作者运用语言文字之奥妙,尤其要注意从"幸运"与"不幸"的相对性角度去理解作者的"愧怍"。散文重在表现"我之心",解读重心就在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字 重在表现 特定地点 特定场合 杨绛 语言运用 整体性原则 不幸者 最底层 常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情赋彩 笔简意深——评苏天赐油画作品《早春》
2
作者 李澜 《艺苑(美术版)》 1990年第4期76-,73,共2页
《早春》是著名画家苏天赐教授在"七届全国美展"中的获奖作品。画面描绘了画家记忆里的江南水乡初春的自然美景,抒发了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早春》重在表现这个"早"字。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严冬刚过,大地复苏时... 《早春》是著名画家苏天赐教授在"七届全国美展"中的获奖作品。画面描绘了画家记忆里的江南水乡初春的自然美景,抒发了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早春》重在表现这个"早"字。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严冬刚过,大地复苏时的一个优美、静谧的片段。寓动于静,意在揭示自然界潜藏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美景 重在表现 不经心 一幅画 笔墨技法 欣赏习惯 近三 线描 泥土气息 艺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篇扣人心弦的通讯——《毛主席永远和我们在一起》试析
3
作者 颜鞠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4期92-96,共5页
庄严巍峨的毛主席纪念堂,屹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气势宏伟,雄视千古。以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后,于一九七六年十月八日作出的第一项决定,就是兴建毛主席纪念堂。华主席亲自审定纪念堂的设计方案,亲自领导和指挥... 庄严巍峨的毛主席纪念堂,屹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气势宏伟,雄视千古。以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后,于一九七六年十月八日作出的第一项决定,就是兴建毛主席纪念堂。华主席亲自审定纪念堂的设计方案,亲自领导和指挥工程建设,并于一九七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为纪念堂奠基,在花岗岩的基石旁培第一锹土。从此,在华主席、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全国亿万人民大力支援下,参加这项庄严工程的建设者怀着对毛主席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投入了光荣的建筑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挥工程 粉碎“四人帮” 设计方案 一九 革命事业 万众欢腾 福建前线 革命历史 重在表现 种下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