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益气养阴祛瘀汤治疗干燥综合征对患者腮腺核素动态显像指标、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治疗的干燥综合征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目的研究益气养阴祛瘀汤治疗干燥综合征对患者腮腺核素动态显像指标、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治疗的干燥综合征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气养阴祛瘀汤治疗,两组用药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的中医症状量化评分,疾病活动度改变[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SS disease activity index,ESSDAI)和EULAR干燥综合征患者报告指数(EULAR SS Patient Reported Index,ESSPRI)],腮腺核素动态显像指标[摄取分数(intake fraction,IF)、排泌分数(excretion fraction,EF)],免疫功能指标[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抗干燥综合征抗原A(Sj9gren's syndrome type A,SSA)抗体、抗干燥综合征抗原B(Sj9gren's syndrome type B,SSB)抗体]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舌红津少、无苔/少苔/花剥、口干欲饮、眼干少泪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72±0.53)(1.96±0.70)(2.03±0.91)(1.70±0.84)分vs(1.98±0.61)(2.36±0.59)(2.89±0.72)(2.13±0.77)分](P<0.05),观察组ESSDAI、EULA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92±1.60)(4.36±1.02)分vs(6.87±1.54)(5.39±0.96)分](P<0.05),腮腺核素动态显像IF、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87±0.26)%、(21.07±4.20)%vs(1.74±0.19)%、(17.96±3.75)%],免疫功能指标ESR、IgG、抗SSA抗体阳性率、抗SSB抗体阳性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19.83±1.84)mm/h、(6.90±1.37)g/L、(41.28±5.69)%、(28.91±4.03)%vs(21.05±1.69)mm/h、(8.81±1.19)g/L、(53.47±5.18)%、(36.28±3.7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与对照组11.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祛瘀汤治疗干燥综合征效果满意,其能够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和腮腺核素动态显像指标,且用药安全性可靠,具有应用价值。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多发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期免疫细胞动态变化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3年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多发伤并发ARDS患者(235例)为研究对象,纳入训练集;根据简易临床肺部感染评分(...目的:探究多发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期免疫细胞动态变化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3年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多发伤并发ARDS患者(235例)为研究对象,纳入训练集;根据简易临床肺部感染评分(sCPIS)分为肺部感染组(94例,>6分)和未感染组(141例,≤6分)。另选多发伤并发ARDS患者(78例)纳入验证集,以验证预测模型的有效性。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淋巴细胞的动态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构建联合模型,利用Cox回归分析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构建简易风险评分模型并评价。结果:随患者病程进展,CD4^(+)、CD8^(+)先下降后上升,发病3~15 d是最低阶段;CD19^(+)逐渐上升;CD16^(+)逐渐下降,并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联合模型显示,CD4^(+)、CD8^(+)、CD19^(+)和CD16^(+)每纵向下降1个/μl,肺部感染的风险分别增加5.6%、4.1%、3.4%和1.3%(P<0.05)。损伤严重度评分(ISS)、以胸部损伤为主、急诊手术、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sTREM-1水平以及发病15 d CD4^(+)、CD8^(+)、CD19^(+)水平,均为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简易风险评分模型的评分在0~36.7分,可划分为低(<16分)、中(16~22分)和高危(>22分)3个风险等级;训练集与验证集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评价结果显示,该预测模型的区分度良好。结论:免疫细胞波动将增加多发伤ARDS患者肺部感染风险;基线CD4^(+)、CD8^(+)以及CD19^(+)水平,均为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控制高水平免疫细胞并维持平稳对预后改善十分重要。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益气养阴祛瘀汤治疗干燥综合征对患者腮腺核素动态显像指标、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治疗的干燥综合征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气养阴祛瘀汤治疗,两组用药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的中医症状量化评分,疾病活动度改变[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SS disease activity index,ESSDAI)和EULAR干燥综合征患者报告指数(EULAR SS Patient Reported Index,ESSPRI)],腮腺核素动态显像指标[摄取分数(intake fraction,IF)、排泌分数(excretion fraction,EF)],免疫功能指标[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抗干燥综合征抗原A(Sj9gren's syndrome type A,SSA)抗体、抗干燥综合征抗原B(Sj9gren's syndrome type B,SSB)抗体]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舌红津少、无苔/少苔/花剥、口干欲饮、眼干少泪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72±0.53)(1.96±0.70)(2.03±0.91)(1.70±0.84)分vs(1.98±0.61)(2.36±0.59)(2.89±0.72)(2.13±0.77)分](P<0.05),观察组ESSDAI、EULA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92±1.60)(4.36±1.02)分vs(6.87±1.54)(5.39±0.96)分](P<0.05),腮腺核素动态显像IF、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87±0.26)%、(21.07±4.20)%vs(1.74±0.19)%、(17.96±3.75)%],免疫功能指标ESR、IgG、抗SSA抗体阳性率、抗SSB抗体阳性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19.83±1.84)mm/h、(6.90±1.37)g/L、(41.28±5.69)%、(28.91±4.03)%vs(21.05±1.69)mm/h、(8.81±1.19)g/L、(53.47±5.18)%、(36.28±3.7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与对照组11.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祛瘀汤治疗干燥综合征效果满意,其能够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和腮腺核素动态显像指标,且用药安全性可靠,具有应用价值。
文摘目的:探究多发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期免疫细胞动态变化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3年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多发伤并发ARDS患者(235例)为研究对象,纳入训练集;根据简易临床肺部感染评分(sCPIS)分为肺部感染组(94例,>6分)和未感染组(141例,≤6分)。另选多发伤并发ARDS患者(78例)纳入验证集,以验证预测模型的有效性。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淋巴细胞的动态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构建联合模型,利用Cox回归分析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构建简易风险评分模型并评价。结果:随患者病程进展,CD4^(+)、CD8^(+)先下降后上升,发病3~15 d是最低阶段;CD19^(+)逐渐上升;CD16^(+)逐渐下降,并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联合模型显示,CD4^(+)、CD8^(+)、CD19^(+)和CD16^(+)每纵向下降1个/μl,肺部感染的风险分别增加5.6%、4.1%、3.4%和1.3%(P<0.05)。损伤严重度评分(ISS)、以胸部损伤为主、急诊手术、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sTREM-1水平以及发病15 d CD4^(+)、CD8^(+)、CD19^(+)水平,均为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简易风险评分模型的评分在0~36.7分,可划分为低(<16分)、中(16~22分)和高危(>22分)3个风险等级;训练集与验证集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评价结果显示,该预测模型的区分度良好。结论:免疫细胞波动将增加多发伤ARDS患者肺部感染风险;基线CD4^(+)、CD8^(+)以及CD19^(+)水平,均为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控制高水平免疫细胞并维持平稳对预后改善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