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并行产品开发的重叠模型及其仿真优化 被引量:9
1
作者 武照云 李丽 赵韩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2-559,共8页
针对目前并行产品开发过程中重叠规划方法存在的不足,分析了上游活动的信息进展特点,采用信息累积函数与非稳态泊松过程联合描述上游信息的进展模式。根据综合信息影响量的概念,提出了重叠期间的信息交流策略及下游活动的返工影响函数... 针对目前并行产品开发过程中重叠规划方法存在的不足,分析了上游活动的信息进展特点,采用信息累积函数与非稳态泊松过程联合描述上游信息的进展模式。根据综合信息影响量的概念,提出了重叠期间的信息交流策略及下游活动的返工影响函数。针对重叠模型中的两种不同模式,建立了统一的时间计算模型。根据全局收益最大化原则,建立了重叠规划的目标决策模型。采用仿真方法代替传统的数学解析法对重叠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分析了该方法的优点,并给出了仿真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开发 重叠模型 综合信息影响量 仿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重叠模型的新应用
2
作者 胡德银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S1期148-150,共3页
角重叠模型的新应用胡德银(安徽大学化学系合肥230039)角重叠模型是60年代后期为了克服配体场理论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近似MOT,由于它抓住了金属配体相互作用(指金属d轨道与配体。轨通的重叠)的主要特征,简化了MO处... 角重叠模型的新应用胡德银(安徽大学化学系合肥230039)角重叠模型是60年代后期为了克服配体场理论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近似MOT,由于它抓住了金属配体相互作用(指金属d轨道与配体。轨通的重叠)的主要特征,简化了MO处理,给出了中心离子d轨道的分裂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模型 几何构型 配合物 分子轨道能级 稳定化能 电子组态 能级位移 重叠因子 重叠积分 中心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等模型下MPLmS控制平面研究
3
作者 周乃富 朱娜 孙海金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4-586,共3页
光互联网是一种简洁、高效、经济的网络体系结构。光网络的发展需要一个统一的控制面,来完成智能化的资源发现、状态信息散播、通道选择和通道管理。论述了网络模型和统一控制面的需求,指出了重叠模型流量工程的弊端,认为在光互联网中... 光互联网是一种简洁、高效、经济的网络体系结构。光网络的发展需要一个统一的控制面,来完成智能化的资源发现、状态信息散播、通道选择和通道管理。论述了网络模型和统一控制面的需求,指出了重叠模型流量工程的弊端,认为在光互联网中应采取对等模型的流量工程,提出了在对等模型中运用MPLmS(多协议标记波长交换)技术,建立一个MPLmS模型的统一控制面并对控制面中的几个功能模块及结构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协议波长标签交换 重叠模型 对等模型 统一控制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因特网互联模型研究与演进 被引量:1
4
作者 冯首强 纪越峰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37,63,共4页
光因特网是能提供高带宽的下一代因特网,对其互联模型的研究是目前光因特网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文章分析了互联模型由重叠模型向对等模型演进的基本趋势,并在对比固有的3种互联模型———对等模型、重叠模型及增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 光因特网是能提供高带宽的下一代因特网,对其互联模型的研究是目前光因特网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文章分析了互联模型由重叠模型向对等模型演进的基本趋势,并在对比固有的3种互联模型———对等模型、重叠模型及增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演化模型———混合模型,这种模型能够支持对等模型与重叠模型的共存,文章对其实现的原理与机制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因特网 互联模型 对等模型 重叠模型 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条件下的重叠子空间聚类算法 被引量:3
5
作者 邱云飞 费博雯 +1 位作者 刘大千 刘兴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57-662,共6页
现有子空间聚类算法不能很好地平衡子空间数据的稠密性和不同子空间数据稀疏性的关系,且无法处理数据的重叠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稀疏条件下的重叠子空间聚类(OSCSC)算法。算法利用l1范数和Frobenius范数的混合范数表示方法建立... 现有子空间聚类算法不能很好地平衡子空间数据的稠密性和不同子空间数据稀疏性的关系,且无法处理数据的重叠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稀疏条件下的重叠子空间聚类(OSCSC)算法。算法利用l1范数和Frobenius范数的混合范数表示方法建立子空间表示模型,并对l1范数正则项进行加权处理,提高不同子空间的稀疏性和同一子空间的稠密性;然后对划分好的子空间使用一种服从指数族分布的重叠概率模型进行二次校验,判断不同子空间数据的重叠情况,进一步提高聚类的准确率。在人造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分别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OSCSC算法能够获得良好的聚类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子空间聚类 混合范数 重叠概率模型 指数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太客运专线板式无碴轨道两种计算模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玉祥 闫红亮 管吉波 《铁道标准设计》 2007年第11期5-6,共2页
为配合石太客运专线板式无碴轨道结构设计,采用梁板模型和三重叠合梁模型对板式无碴轨道进行力学计算,并对两种模型计算结果作对比分析,发现两种模型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在无碴轨道结构设计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任一种模型进行分析,也可... 为配合石太客运专线板式无碴轨道结构设计,采用梁板模型和三重叠合梁模型对板式无碴轨道进行力学计算,并对两种模型计算结果作对比分析,发现两种模型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在无碴轨道结构设计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任一种模型进行分析,也可以取两种模型计算结果的较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太客运专线 板式无碴轨道 梁板模型 重叠合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rAlO_4中Cu^(2+)的自旋哈密顿参量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魏望和 邬劭轶 +1 位作者 高秀英 颜微子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0-231,301,共3页
根据晶体场理论,利用3d^9离子在四角对称(伸长八面体)中自旋哈密顿参量g因子的四阶微扰公式以及超精细结构常数A因子的三阶微扰公式,对掺Cu^(2+)的LaSrAlO_4晶体的自旋哈密顿参量作出了理论分析。其中的四角晶场参量D_s、D_t由重叠模型... 根据晶体场理论,利用3d^9离子在四角对称(伸长八面体)中自旋哈密顿参量g因子的四阶微扰公式以及超精细结构常数A因子的三阶微扰公式,对掺Cu^(2+)的LaSrAlO_4晶体的自旋哈密顿参量作出了理论分析。其中的四角晶场参量D_s、D_t由重叠模型和杂质中心的局部结构计算,A因子公式中的芯区极化常数κ≈0.286。所得到的计算值与实验符合较好,并从理论上确定了A//为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场理论 电子顺磁共振 自旋哈密顿 重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磷酸盐玻璃掺杂VO^(2+)吸收光谱和EPR谱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超英 黄先恺 +2 位作者 涂虬 王伟杨 郑雪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08-1811,共4页
3d1离子(如VO2+,V4+)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离子,其掺杂电子顺磁共振谱已有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验数据。利用3d1离子在四角压缩八面体对称中EPR参量的高阶微扰公式,计算了锌磷酸盐玻璃晶体中掺杂VO2+的EPR参量(g因子g‖,g⊥和超精细结... 3d1离子(如VO2+,V4+)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离子,其掺杂电子顺磁共振谱已有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验数据。利用3d1离子在四角压缩八面体对称中EPR参量的高阶微扰公式,计算了锌磷酸盐玻璃晶体中掺杂VO2+的EPR参量(g因子g‖,g⊥和超精细结构常数A‖,A⊥)和光吸收谱。由于锌磷酸盐玻璃晶体中掺杂VO2+中配体O2-的自旋-轨道耦合参量ζ0p(≈150cm-1)与中心过渡金属3d1离子V4+的ζ0d(≈248cm-1)相差不太大,故来自配体的自旋-轨道耦合参量ζ0p对EPR参量和光吸收谱的贡献必须予以考虑。采用重叠模型建立了杂质中心结构参数与电子顺磁共振(EPR)参量以及光吸收谱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拟合锌磷酸盐玻璃中V4+中心的EPR参量和光吸收谱理论与试验符合,获得了杂质中心[VO6]8-基团的局域结构;研究发现,[VO6]8-基团的平行和垂直于C4轴的键长分别为:R‖≈0.175nm,R⊥≈0.197nm,即[VO6]8-基团的局域结构为沿C4轴方向呈压缩的八面体结构;所得EPR参量和光吸收谱的理论值与实验符合很好,并对上述结果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这说明微扰法可以用来研究材料中掺杂3d1过渡金属离子的EPR参量和光吸收谱。此外,对超精细结构常数(A‖和A⊥)的研究发现,较大的芯区极化常数κ值说明VO2+中未配对的s电子对超精细结构常数有较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顺磁共振 重叠模型 双旋-轨耦合参量模型 V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 Tunneled Planing Hull in Calm Water
9
作者 WANG Hui ZHU Ren-chuan +2 位作者 LI Guo-huan XU De-kang LI Chao-fan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64-1879,共16页
A tunneled planing hull has unique hybrid hydrodynamic and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a tunnel.In this paper,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s on hydrody namic analysis of a tunneled pl... A tunneled planing hull has unique hybrid hydrodynamic and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a tunnel.In this paper,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s on hydrody namic analysis of a tunneled planing hull are carried out.The resistance tests of models with three dif ferent masses(127.4 kg,159.5 kg,202.9 kg)are conducted for the Froude number in the range of 0.761≤Fn≤1.925.The results of resistance measured by towing tank imply that the tunneled planing hull with a larger displacement has a superior resistance performance.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Reynolds Average Navier Stokes(RANS)equations based on the finite volume method is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hull characteristics in calm water(M=159.5 kg)with two degrees of freedom(sinkage and trim).The numerical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which shows good agreement.Pressure distribution,wave profiles and lift forces obtained by SST k-ωand Realizable k-εturbulence models are compared and discussed.Finally,the local fluid flow of streamline around the hull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region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a tunnel,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behaviors of the conventional planing monohull with prismatic fo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neled planing hull experimental test overset mesh method pressure distribution lift for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Cl_2∶Ag^(2+)晶体局部结构及电子顺磁共振参量的理论研究
10
作者 林季资 肖沛 +2 位作者 赵越 张宝芳 杨圆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0-204,共5页
基于离子簇模型,采用d^9离子在四角伸长八面体对称中电子顺磁共振(EPR)参量的高阶微扰公式,计算了SrCl_2中四角Ag^(2+)中心的EPR参量(g因子g_(//),g_⊥和超精细结构常数A因子A_(//),A_⊥)。由于体系的共价性及配体Cl^-较大的旋轨耦合系... 基于离子簇模型,采用d^9离子在四角伸长八面体对称中电子顺磁共振(EPR)参量的高阶微扰公式,计算了SrCl_2中四角Ag^(2+)中心的EPR参量(g因子g_(//),g_⊥和超精细结构常数A因子A_(//),A_⊥)。由于体系的共价性及配体Cl^-较大的旋轨耦合系数,在这些公式中同时考虑了配体轨道及旋轨耦合作用对EPR参量的贡献。公式里的能级分裂由重叠模型和杂质中心的局部结构确定。研究发现,掺杂后由于尺寸失配,杂质Ag^(2+)沿着C_4轴有一个很大的非中心位移,到最近邻的Cl^-平面距离约为0.060 nm。计算所得的EPR理论值与与实验值符合的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顺磁共振(EPR) 重叠模型 Ag2+ SR 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SiO_4∶Ti^(3+)晶体的电子顺磁共振参量理论研究
11
作者 林季资 肖沛 +2 位作者 赵越 张宝芳 杨圆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85-1589,共5页
基于离子簇模型,采用d^1在四角伸长四面体对称中电子顺磁共振(EPR)参量的高阶微扰公式,计算了ZrSiO_4晶体中处于Si^(4+)位的四角Ti^(3+)中心的EPR参量(g因子g//,g┴和超精细结构常数A因子A//,A┴)。由于配体O_2^-与中心金属离子Ti^(3+)... 基于离子簇模型,采用d^1在四角伸长四面体对称中电子顺磁共振(EPR)参量的高阶微扰公式,计算了ZrSiO_4晶体中处于Si^(4+)位的四角Ti^(3+)中心的EPR参量(g因子g//,g┴和超精细结构常数A因子A//,A┴)。由于配体O_2^-与中心金属离子Ti^(3+)的旋轨耦合系数大小相近,在这些公式中同时考虑了配体p、s轨道及旋轨耦合作用对EPR参量的贡献。公式里的能级分裂由重叠模型和杂质中心的局部结构确定。研究发现,掺杂后形成的四面体团簇[TiO_4]^(5-)相对母体产生了约0.3°的角度畸变。计算所得的EPR理论值与实验值符合的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SiO4∶Ti3+ 四面体 电子顺磁共振(EPR) 重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SH:Ni^(2+)的光谱及其局域结构的研究
12
作者 吴英 任维义 +1 位作者 陈太红 刘国跃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29-532,共4页
采用晶场参量的重叠模型,建立了结构参数与光谱之间的定量关系;利用完全对角化方法,由光谱确定CMSH:Ni2+晶体中[Ni(H2O)6]2+络离子在温度为77 K时的局域结构参数,较好地解释了CMSH:Ni2+晶体的局域结构和光学吸收谱;研究结果发现,CMSH:N... 采用晶场参量的重叠模型,建立了结构参数与光谱之间的定量关系;利用完全对角化方法,由光谱确定CMSH:Ni2+晶体中[Ni(H2O)6]2+络离子在温度为77 K时的局域结构参数,较好地解释了CMSH:Ni2+晶体的局域结构和光学吸收谱;研究结果发现,CMSH:Ni2+晶体中络离子[Ni(H2O)6]2+的键长为R≈0.2047 nm,键角θ≈54.9°;所得光谱的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非常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域结构 光谱 重叠模型 完全对角化 Cs2Mg(SO4)2·6H2O(CM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在晶体K_2Cd(SO_4)_2·6H_2O中的电子顺磁共振参量及局部结构的理论研究
13
作者 李超英 涂虬 +1 位作者 顾磊 郑雪梅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982-2986,共5页
在晶体场理论的基础上,由重叠模型建立了杂质中心结构参数与电子顺磁共振(EPR)参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利用3d9离子正交(D2h)伸长八面体对称EPR参量的高阶微扰公式计算了K2Cd(SO4)2·6H2O∶Cu2+的g因子gi(i=x,y,z)和超精细结构常数Ai。... 在晶体场理论的基础上,由重叠模型建立了杂质中心结构参数与电子顺磁共振(EPR)参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利用3d9离子正交(D2h)伸长八面体对称EPR参量的高阶微扰公式计算了K2Cd(SO4)2·6H2O∶Cu2+的g因子gi(i=x,y,z)和超精细结构常数Ai。研究表明,K2Cd(SO4)2·6H2O晶体中络离子[Cu(H2O)6]2+的Cu2+-H2O键长分别为Rx≈0.181 nm,Ry≈0.199 nm,Rz≈0.232 nm,局域结构为沿C4轴方向呈正交伸长八面体(D2h)结构。所得EPR参量理论计算与实验符合较好,并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顺磁共振 重叠模型 K2Cd(SO4)2·6H2O∶Cu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功能晶体K_5Bi(MoO_4)_4:Yb^(3+)的光谱及晶格结构研究
14
作者 蒋猛 周素梅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3-915,共3页
基于完全对角化方法和重叠模型,计算了在K5Bi(MoO4)4∶Yb3+晶体中掺杂Yb3+的晶格结构和光谱,在计算中,考虑了中心阳离子与配体的键长和键角变化的贡献,计算结果与实验之值符合很好。结果表明:以Yb3+为中心离子的晶格结构,将沿三方对称... 基于完全对角化方法和重叠模型,计算了在K5Bi(MoO4)4∶Yb3+晶体中掺杂Yb3+的晶格结构和光谱,在计算中,考虑了中心阳离子与配体的键长和键角变化的贡献,计算结果与实验之值符合很好。结果表明:以Yb3+为中心离子的晶格结构,将沿三方对称轴向下移动了0.035 nm的距离,在上三方晶格发生伸长畸变和在下三方晶格发生压缩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 晶格结构 完全对角化方法 重叠模型 K5Bi(MoO4)4∶Yb3+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本出色的《理论无机化学》
15
作者 王积涛 《中国大学教学》 1991年第5期29-29,共1页
陈慧兰、余宝源编著的《理论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反映了当前无机化学在理论方面的发展趋势,全书重点介绍群论和化学键理论。分子轨道方法的基本概论在以后几章中反复运用,解释二茂铁。
关键词 分子轨道 二茂铁 二苯铬 化学键理论 重叠模型 振动光谱 群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过渡金属配合物 配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长滚子黏滑接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鹏 汪久根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7-64,共8页
有限长线接触在齿轮传动与滚子轴承中广泛存在,滚子端部的应力集中严重影响机械零件的疲劳寿命.本文中基于矩阵法和重叠半空间模型方法建立了有限长滚子黏滑接触的数值计算模型,利用共轭梯度法和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并... 有限长线接触在齿轮传动与滚子轴承中广泛存在,滚子端部的应力集中严重影响机械零件的疲劳寿命.本文中基于矩阵法和重叠半空间模型方法建立了有限长滚子黏滑接触的数值计算模型,利用共轭梯度法和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并且分析了滚子自由端面和不同切向力对滚子黏滑接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两有限长滚子的自由端面完全重合时,切应力在端面不会出现应力集中现象,端面的黏着区域相比于中间截面的黏着区会缩小.此外,随着切向力的增大,端面黏滑区域的切应力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长接触 自由端面 黏滑 矩阵法 重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4
17
作者 陈琳 吴嘉桦 +4 位作者 辜为怀 林炯 黄文斌 夏泽洋 谭家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3-207,共5页
目的:评价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疗效。方法:选取安氏Ⅱ类错患者15例,平均年龄为25.3岁。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通过重叠磨牙远移前后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并进行三维测量分析评价其远中移动磨牙的疗效。结... 目的:评价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疗效。方法:选取安氏Ⅱ类错患者15例,平均年龄为25.3岁。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通过重叠磨牙远移前后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并进行三维测量分析评价其远中移动磨牙的疗效。结果:双侧第一磨牙均平均向远中移动2.58 mm,左右侧第二磨牙分别平均向远中移动2.57 mm和2.68 mm,双侧中切牙均平均向近中移动0.34 mm。双侧中切牙在水平向上无明显移动,左右侧第一磨牙均平均颊向移动0.96 mm和0.97mm,左右侧第二磨牙平均颊向移动1.01 mm和1.11 mm。双侧中切牙无明显伸长或压低,双侧第一磨牙均平均压低0.26 mm,左右侧第二磨牙分别平均压低O.37 mm和0.36 mm。双侧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均无明显颊腭向旋转。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能有效地远中移动上颌磨牙,但会引起轻微的磨牙压低和前牙支抗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远中移动 无托槽隐形矫治 三维模型重叠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姿态变化的航空频率域电磁法仪器偏置实时校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光 渠晓东 +2 位作者 陈洁 黄玲 方广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917-3926,共10页
磁偶极子的航空频率域电磁法仪器在飞行测量的过程中由于仪器偏置的存在,且仪器偏置会随着外部气压、温度等环境因素以及收发线圈晃动的影响而呈现非线性变化,使得观测数据出现误差,因此需要对仪器偏置进行校正.而传统的在测线飞行前后... 磁偶极子的航空频率域电磁法仪器在飞行测量的过程中由于仪器偏置的存在,且仪器偏置会随着外部气压、温度等环境因素以及收发线圈晃动的影响而呈现非线性变化,使得观测数据出现误差,因此需要对仪器偏置进行校正.而传统的在测线飞行前后将仪器抬至高空的"零场值"标定方法具有成本高、受测区环境影响大以及采用线性插值获取测线飞行过程中仪器偏置的精度低等缺点.本文根据仪器偏置与仪器姿态角变化无关的特性,通过测得仪器的姿态角信息,在满足重叠偶极子模型的条件下,实现对仪器偏置的高精度实时校正.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30m常规飞行高度下,该方法实时测得的仪器偏置精度接近于110m高空测得的精度;校正后仪器偏置的绝对误差与理论二次场的比值即相对误差小于5%,满足反演大地电导率的精度要求.该方法不仅减少了飞行的工作量,降低了飞行成本和飞行难度,而且可更加精确地获得测线飞行过程中仪器偏置的非线性变化值,提高航测数据的观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频率域电磁法 实时 偏置 姿态角 重叠偶极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F和AgCl中四角的V^(2+)中心的缺陷结构研究
19
作者 高秀英 邬劭轶 +1 位作者 魏望和 颜微子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0-502,506,共4页
基于离子簇近似下四角场中3d3离子EPR参量的微扰公式,通过配位场方法对LiF和AgCl中四角V2+中心的缺陷结构和EPR参量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V2+在LiF和AgCl中的缺陷结构模型,即处于杂质离子与C4轴方向上VC间的配体将由于VC的静电排斥作用而... 基于离子簇近似下四角场中3d3离子EPR参量的微扰公式,通过配位场方法对LiF和AgCl中四角V2+中心的缺陷结构和EPR参量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V2+在LiF和AgCl中的缺陷结构模型,即处于杂质离子与C4轴方向上VC间的配体将由于VC的静电排斥作用而朝靠近杂质离子的方向上位移一段距离?Z。根据上述缺陷结构模型得到的EPR参量理论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结构 电子顺磁共振 晶体场和配位场理论 重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频率域电磁法中姿态旋转不变量的姿态校正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光 渠晓东 +1 位作者 黄玲 方广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2-593,共12页
基于磁偶极子的航空频率域电磁法仪器在飞行探测的过程中,由于吊舱姿态角的变化,使得收发线圈与大地之间的耦合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姿态误差。根据误差来源的不同,可以将姿态误差分为方向误差与位置误差两种。为了消除姿态误差的影响,基... 基于磁偶极子的航空频率域电磁法仪器在飞行探测的过程中,由于吊舱姿态角的变化,使得收发线圈与大地之间的耦合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姿态误差。根据误差来源的不同,可以将姿态误差分为方向误差与位置误差两种。为了消除姿态误差的影响,基于层状大地模型,首先推导得到三轴发射、三轴接收线圈架构下的电磁张量姿态旋转不变量,再基于重叠偶极子模型,推导得到吊舱翻滚角及俯仰角的余弦值,进而实现不变量位置误差的校正。与传统的姿态校正算法相比,不变量的姿态误差校正算法无需测量吊舱的姿态角信息。由仿真结果可知,不变量的姿态校正算法可以实现传统姿态校正算法在3种常用线圈架构中的校正效果;在常见的H型与K型三层大地模型下,校正后不变量的相对误差小于0.1%,从而验证了不变量姿态校正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频率域电磁法 姿态误差 电磁张量 姿态旋转不变量 重叠偶极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