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卢氏油松种子园开花物候重叠指数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华新 卢国美 李占和 《河北林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99-205,共7页
应用Askew和Blush的针叶树种子园开花物候重叠指数模型,在1987~1989年,对卢氏油松种子园31个无性系的花期物候观侧数据,做了异交、自交的重叠指数和种子园重叠指数的计算,为新建种子园时亲本的优化组配和现有... 应用Askew和Blush的针叶树种子园开花物候重叠指数模型,在1987~1989年,对卢氏油松种子园31个无性系的花期物候观侧数据,做了异交、自交的重叠指数和种子园重叠指数的计算,为新建种子园时亲本的优化组配和现有种子园的去劣疏伐提供了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种子园 开花物候 异交 自交 重叠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湾水库鱼类群落结构及主要鱼类的生态位
2
作者 伦峰 檀晨曦 +3 位作者 苏超群 杨铁柱 马原野 李峥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9-166,共8页
为了解南湾水库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和种间关系,分别于2022年11月(秋季)和2023年5月(春季)开展鱼类资源调查,分析其群落组成、鱼类多样性及时空生态位特征[包括生态位宽度指数(Bi)和重叠指数(Qik)]。结果表明,2次调查共捕获鱼类1903尾,隶属... 为了解南湾水库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和种间关系,分别于2022年11月(秋季)和2023年5月(春季)开展鱼类资源调查,分析其群落组成、鱼类多样性及时空生态位特征[包括生态位宽度指数(Bi)和重叠指数(Qik)]。结果表明,2次调查共捕获鱼类1903尾,隶属于4目6科22属24种。综合分析表明,南湾水库优势种为䱗、似鱎和黄尾鲴,根据PINKAS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确定主要鱼类共10种。南湾水库鱼类多样性存在一定的时空差异,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春季(2.78)稍高于秋季(2.67),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为秋季明显高于春季,库区中部鱼类多样性更高。时空生态位分析表明,达氏鲌(1.254)、黄尾鲴(1.073)和红鳍鳈(1.024)具有中等生态位宽度指数,其余物种生态位宽度指数较窄;时空生态位重叠指数中,高重叠指数(Qik>0.6)的有18组,占总组数的40.0%,重叠指数低于0.3的有11组,占总组数的24.4%。时空重叠度最高的是麦穗鱼与鲫(0.922),而麦穗鱼与生态习性更相似的似鱎重叠指数反而较低(0.249)。综上,在南湾水库食性和生活水层具有明显差异的优势鱼种表现出更稳定的群落结构;食性相似但生活空间不同的鱼种时空重叠指数较高;而食性和生活水层均相似的鱼种可能因生态位竞争导致时空重叠指数降低,并伴随明显的种群数量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湾水库 群落结构 生态位宽度指数 生态位重叠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轴承变工况故障数据AMO-VMD处理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心荻 姜斌 +2 位作者 肖玲斐 马磊明 陈勇兴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13-2022,共10页
针对高速轴承故障信号噪声无法完全剔除导致变工况故障诊断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高速轴承变工况故障数据AMO-VMD处理方法,并从多个维度验证所提算法对降噪性能的提升效果.首先,提出了降噪相邻模态重叠指数(AMO)确定变分模态分解(VMD... 针对高速轴承故障信号噪声无法完全剔除导致变工况故障诊断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高速轴承变工况故障数据AMO-VMD处理方法,并从多个维度验证所提算法对降噪性能的提升效果.首先,提出了降噪相邻模态重叠指数(AMO)确定变分模态分解(VMD)的最优分解层数,可以充分发挥VMD频域分析的优势;其次,设计了基于包络谱熵最大原则的分量筛选降噪方法,提高了故障信号频域信息表达准确度;然后,结合直流分量分离技术与绝对中位差(MAD)去异方法,构建了针对高速轴承故障数据的数据清洗系统;最后,分别基于典型轴承故障仿真信号和高速试验台轴承故障信号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较传统数据处理方法具有更高的故障信息甄别能力,能够显著提高轴承变工况故障诊断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处理 模态分解 故障检测 高速轴承 相邻模态重叠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平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优势种的生态位研究
4
作者 巩俊霞 张金路 +6 位作者 李壮 张明磊 许国晶 王志忠 杜兴华 郑慧丽 陈秀丽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70-76,共7页
为了解山东省中西部的东平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优势种的生态位情况,分别于2018年、2019年的枯水期(5月)、丰水期(8月)采样4次调查东平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优势种的生态位,采用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优势度、生态位宽度和生态... 为了解山东省中西部的东平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优势种的生态位情况,分别于2018年、2019年的枯水期(5月)、丰水期(8月)采样4次调查东平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优势种的生态位,采用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优势度、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数对浮游植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较高,均值大于3,均匀度均值大于0.3,表明东平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较稳定,分布较均匀,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2019年优于2018年,丰水期(8月)均优于枯水期(5月);东平湖浮游植物优势种以中生态位种类为主;浮游植物生态位重叠指数大于0.6的分别占59.10%、75.00%、61.50%和74.10%,表明东平湖浮游植物生态位重叠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特征 优势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贺兰山同域分布阿拉善马鹿和岩羊活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刘鹏 刘振生 +3 位作者 高惠 李宗智 张致荣 滕丽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9365-9372,共8页
为了探究同域分布的阿拉善马鹿(Cervur alashanicus)与岩羊(Pseudois nayaur)的日活动节律,及两者在时间生态位上的分化情况。于2014.10—2015.10,在贺兰山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两者进行野外监测。相关监测数据,在R软件中利用“overlap... 为了探究同域分布的阿拉善马鹿(Cervur alashanicus)与岩羊(Pseudois nayaur)的日活动节律,及两者在时间生态位上的分化情况。于2014.10—2015.10,在贺兰山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两者进行野外监测。相关监测数据,在R软件中利用“overlap”统计包,采取核密度估计(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重叠指数(Coefficient of overlap):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马鹿日活动节律模式属于晨昏活动类型(日活动高峰期:5:00—10:00、16:00—21:00),存在季节性变化(冷暖季日活动节律重叠指数Δ=0.77),由暖季到冷季晨昏活动高峰期均向中午移动(暖季:4:00—8:00、16:00—22:00,冷季:6:00—11:00、15:00—20:00),昼间活动强度大于暖季,而夜间低于暖季。岩羊日活动节律为主要在昼间活动的模式,其活动高峰期在8:00—10:00、13:00—15:00两个时间段。由暖季到冷季存在季节性变化特征(Δ=0.74),昼间活动高峰期向后推迟(暖季7:00—9:00、12:00—14:00,冷季9:00—11:00、13:00—17:00),夜间活动降低。两者在日活动节律模式上的相似度较高(Δ=0.67),存在冷季(Δ=0.66)高于暖季(Δ=0.61)的季节变化。在日活动节律模式分离特征为:马鹿为晨昏活动模式,岩羊为昼间活动模式;前者昼间活动强度低于后者,而夜间强于后者;两者活动在高峰期上大体错开。本研究不仅提供了马鹿与岩羊的日活动节律模式,而且还分析了两者在时间生态位上的分化方式和共存机制,并为两者行为生态学研究的深入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鹿 岩羊 贺兰山 红外相机 日活动节律 核密度估计 重叠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典型森林沼泽类型地表土壤动物群落与生态位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林英华 贾旭东 +6 位作者 徐演鹏 李慧仁 刘学爽 徐永波 韦昌雷 刘三章 王立中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3-62,共10页
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和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驱动因子,研究自然因素与人为活动干扰对大兴安岭典型森林沼泽地表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与生态位的影响,可为进一步揭示土壤生物多样性在森林沼泽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中的作用提... 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和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驱动因子,研究自然因素与人为活动干扰对大兴安岭典型森林沼泽地表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与生态位的影响,可为进一步揭示土壤生物多样性在森林沼泽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8月下旬与2013年8月下旬,采用陷阱法对大兴安岭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5种典型的森林沼泽类型,即兴安落叶松-狭叶杜香-藓类沼泽(落叶松-杜香)、兴安落叶松-兴安杜鹃-藓类沼泽(落叶松-杜鹃)、兴安落叶松+白桦-苔草沼泽(落叶松+白桦),以及研究区域内2006年经过重度火烧的落叶松-杜鹃和中度火烧的落叶松+白桦2种典型干扰类型的地表土壤动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在150个陷阱中,共采集到地表土壤动物67类11 079只,未鉴定16只,隶属8纲18目3亚目62科,其中:大型土壤动物6纲16目52类,优势类群为蚁科,占采集到的大型土壤动物总数的40.82%;中小型土壤动物3纲2目3亚目15类,优势类为疣跳科,占采集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总数的85.03%。地表土壤动物营养功能团以植食性和捕食性为主。落叶松+白桦中地表土壤动物个体数与类群数最多,地表土壤动物个体数与类群数最少的分别是落叶松-杜鹃和落叶松-杜香。与未受干扰的同一类型沼泽相比,中强度火干扰增加了地表土壤动物类群总数与个体总数,但火干扰强度增强导致地表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与均匀性下降。研究时段、地表土壤动物个体数与类群数与群落多样性指数年际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低于地表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相似性。地表土壤动物对研究区域资源的利用差异性显著(P<0.01),其中,落叶松-杜鹃地表土壤动物可共同利用资源最多,中度火烧的落叶松+白桦因地表土壤动物可共同利用资源最少而类群优势现象明显。火干扰后,同一沼泽类型地表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较低,地表主要土壤动物类群因可利用资源减少而导致生态位普遍重叠值指数下降。【结论】地表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与沼泽类型火干扰相关,其群落变化主要受研究区域环境因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沼泽类型 群落分布 生态位重叠指数 判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日本鲟和三疣梭子蟹食性的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姜卫民 孟田湘 +1 位作者 陈瑞盛 韦晟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1998年第1期53-59,共7页
运用出现频率(F%)、尾数百分比(N%)、食物重叠指数(P)以及生境宽度(B)等指标分析了渤海日本和三疣梭子蟹的食性。结果表明,日本和三疣梭子蟹都属于底栖动物食性。主要饵料包括双壳类、底栖甲壳类、鱼类和头足类。日本碍食物... 运用出现频率(F%)、尾数百分比(N%)、食物重叠指数(P)以及生境宽度(B)等指标分析了渤海日本和三疣梭子蟹的食性。结果表明,日本和三疣梭子蟹都属于底栖动物食性。主要饵料包括双壳类、底栖甲壳类、鱼类和头足类。日本碍食物生境宽度高于三疣梭子蟹。二者在各季节的食物重叠指数波动在0.39~0.53之间,属于中等重叠水平。摄食率都比较高,多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日本XUN 三疣梭子蟹 食物组成 重叠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岛湖水源涵养林优势树种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余树全 李翠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23,共6页
以群落样地作为资源状态 ,以树种的重要值作为树种对资源位计测依据 ,用Shannon Wienner、Levins和Schoener的生态位计测公式 ,分析了千岛湖水源涵养林 2 6个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重叠指数 .结果表明①该地区... 以群落样地作为资源状态 ,以树种的重要值作为树种对资源位计测依据 ,用Shannon Wienner、Levins和Schoener的生态位计测公式 ,分析了千岛湖水源涵养林 2 6个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重叠指数 .结果表明①该地区主要乔木树种以马尾松、苦槠、青冈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大 ,其Bsw 值依次为 0 6 3、0 5 7、0 5 6 ,BL 值为0 6 4、0 5 0、0 32 ;灌木树种以木、格药柃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大 ,其Bsw值为 0 6 0、0 6 1,BL 值为 0 5 7,0 76 .②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指数较高 ,生态位重叠与资源竞争有一定的关系 ,但不能等同起来 ,水平空间上的重叠而垂直空间上的分化并不够成竞争 ,反而是一种互惠关系 .该文的研究结果可望为千岛湖水源涵养林的种质资源和景观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目标管理以及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岛湖水源涵养林 优势树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相似性比例 生态重叠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真菌对连作花生土壤尖孢镰刀菌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刘贵友 邹瑶 +1 位作者 顾杨霞 戴传超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1-174,共4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3种内生真菌对连作花生土壤尖孢镰刀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拟茎点霉NJ4.1菌株、拟茎点霉B3菌株和角担子菌B6菌株对花生根腐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均有拮抗作用,其中拟茎点霉NJ4.1菌株对尖孢镰刀菌抑制作用明显,抑菌率...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3种内生真菌对连作花生土壤尖孢镰刀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拟茎点霉NJ4.1菌株、拟茎点霉B3菌株和角担子菌B6菌株对花生根腐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均有拮抗作用,其中拟茎点霉NJ4.1菌株对尖孢镰刀菌抑制作用明显,抑菌率为38.93%,与尖孢镰刀菌生态位重叠指数为1/3;拟茎点霉NJ4.1菌株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挥发物对尖孢镰刀菌抑菌率为18.15%,拟茎点霉NJ4.1菌株发酵液对尖孢镰刀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明显小于挥发物对尖孢镰刀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花生根腐病 尖孢镰刀菌 拮抗作用 生态位重叠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蟒河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龙涛 高润梅 石晓东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8-73,共6页
基于对蟒河自然保护区内南方红豆杉分布群落的样地调查,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南方红豆杉群落的生态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南方红豆杉在群落中的重要值、Levins生态位宽度值以及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值均较大,表明其环境适应... 基于对蟒河自然保护区内南方红豆杉分布群落的样地调查,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南方红豆杉群落的生态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南方红豆杉在群落中的重要值、Levins生态位宽度值以及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值均较大,表明其环境适应能力强,资源利用充分,在资源轴上的优势地位显著;2)南方红豆杉与其所处群落中生态位较宽的海州常山、鹅耳枥以及连翘的生态位相似性较大,但与它们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却不是很大,表明南方红豆杉与群落中其他物种在资源利用上呈现共享趋势,且不存在激烈的竞争;3)南方红豆杉群落中,其他物种之间存的竞争关系也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相似性比例 生态位重叠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4种头足类的食性和营养级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黄美珍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31-340,共10页
本文研究中国枪乌贼、杜氏枪乌贼、目乌贼和短蛸4种头足类的食性与营养级.结果表明,中国枪乌贼和杜氏枪乌贼整年摄食率都高,目乌贼在春、夏季高,短蛸则在秋季摄食率高.4种头足类胃饱满系数皆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中国枪乌贼属游泳生物食... 本文研究中国枪乌贼、杜氏枪乌贼、目乌贼和短蛸4种头足类的食性与营养级.结果表明,中国枪乌贼和杜氏枪乌贼整年摄食率都高,目乌贼在春、夏季高,短蛸则在秋季摄食率高.4种头足类胃饱满系数皆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中国枪乌贼属游泳生物食性类型,杜氏枪乌贼和目乌贼属游泳动物和底栖动物混合食性类型,短蛸属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食性类型.4种头足类混合饵料的营养级分别为2.62、2.85、2.88和2.04级,均处于第三营养层次.其食物的重叠指数均超过0.7,食物重叠明显,对该海域的鱼类、甲壳动物(长尾类和短尾类)、头足类、糠虾类、端足类、樱虾类、腹足类等饵料生物存在激烈的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 水产学 头足类 分析研究 食性 营养级 重叠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海区拥剑梭子蟹、红星梭子蟹和锈斑蟳的食性与营养级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黄美珍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9-166,共8页
本文主要研究福建海区拥剑梭子蟹、红星梭子蟹和锈斑虫寻3种经济蟹类的食性与营养级.结果表明,3种蟹类胃饱满系数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拥剑梭子蟹、红星梭子蟹和锈斑虫寻胃饱满系数高峰分别出现在秋季、春季和冬季;3种蟹类皆为摄食混合... 本文主要研究福建海区拥剑梭子蟹、红星梭子蟹和锈斑虫寻3种经济蟹类的食性与营养级.结果表明,3种蟹类胃饱满系数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拥剑梭子蟹、红星梭子蟹和锈斑虫寻胃饱满系数高峰分别出现在秋季、春季和冬季;3种蟹类皆为摄食混合饵料的动物,甲壳类和鱼类是它们的主要食物,其食性的生态类型较为接近,拥剑梭子蟹、红星梭子蟹属较典型的底栖生物食性类型,而锈斑虫寻的食性相对较杂.其混合饵料的营养级分别为2.38、2.59和2.60,均处于第三营养层次(低级肉食性动物).3种蟹类之间的食物的重叠指数均超过0.7,它们的食物重叠显著,对该海域的甲壳动物(主要是长尾类和短尾类)、鱼类、珊瑚虫、腹足类、底栖藻类等饵料资源存在激烈的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水产学 食性 营养级 拥剑梭子蟹 红星梭子蟹 锈斑鲟 重叠指数 饵料资源 甲壳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北部湾城市群城市生态位测度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毛蒋兴 古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4-186,共13页
以环北部湾城市群内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法、城市生态位宽度模型和生态位重叠指数模型分析研究城市群内城市生态位的空间分布和发展变化,探究城市群发展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从生态位宽度来看,城市群内形成以南宁市为发展核心,东... 以环北部湾城市群内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法、城市生态位宽度模型和生态位重叠指数模型分析研究城市群内城市生态位的空间分布和发展变化,探究城市群发展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从生态位宽度来看,城市群内形成以南宁市为发展核心,东部地区为发展活跃区的空间布局形态;从发展变化来看,沿海经济成为城市群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生态位重叠指数方面,除海口、三亚外,各城市间数值较高,城市间竞争大于合作,区域合作体系尚未建立。最后基于研究成果,本文提出环北部湾城市群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北部湾城市群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印出口商品技术结构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齐玮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1-196,共6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印度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地提高。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两国出口商品竞争程度,以及两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本文通过按技术构成对产品进行分类,并借鉴有些学者计算产品附加值的方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印度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地提高。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两国出口商品竞争程度,以及两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本文通过按技术构成对产品进行分类,并借鉴有些学者计算产品附加值的方法,出口产品重叠指数和技术高度指数等指标,比较分析了中国和印度自1990年以来出口商品的结构变化,以期为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示性技术附加值 出口重叠指数 技术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子湖6种凶猛鱼饵料相似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学芬 谢从新 杨瑞斌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8,共2页
对梁子湖6种凶猛鱼间的饵料相似性作了研究。以饵料组成的更正重量百分比为基础,计算营养位宽度、营养位重叠指数及食物重叠指数。结果表明:红鳍原鱼白、青梢鱼白、翘嘴鱼白3种鱼白间及鳜、鲇、黄颡鱼间的饵料相似程度较高。依据食物重... 对梁子湖6种凶猛鱼间的饵料相似性作了研究。以饵料组成的更正重量百分比为基础,计算营养位宽度、营养位重叠指数及食物重叠指数。结果表明:红鳍原鱼白、青梢鱼白、翘嘴鱼白3种鱼白间及鳜、鲇、黄颡鱼间的饵料相似程度较高。依据食物重叠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可以把6种凶猛鱼类划分为2个类型,红鳍原鱼白、青梢鱼白、翘嘴鱼白属中上层摄食类型,鳜、鲇、黄颡鱼属中下层摄食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猛鱼 梁子湖 铒料相似性 食物重叠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浯溪口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的变化及种间联结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学平 陈子悦 +3 位作者 何国庆 廖伟东 姚元勋 秦朗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68,共8页
为研究昌江流域浯溪口水利枢纽蓄水后3种水情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趋势,对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种间联结性和水质变化动态进行研究,在2021年3月(平水期)、6月(丰水期)、11月(枯水期)对9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浮游... 为研究昌江流域浯溪口水利枢纽蓄水后3种水情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趋势,对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种间联结性和水质变化动态进行研究,在2021年3月(平水期)、6月(丰水期)、11月(枯水期)对9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优势种4门27种,其中,颗粒直链藻在3个水情期中均为优势种;11月调查出现的分歧锥囊藻指示水质状态为οs型,可能出现水质呈贫营养的变化动态,但整体来看流域呈中营养状态;根据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数,划分为3类对资源利用能力不同的藻种。此外,根据统计量检验结果显示,浮游植物总体呈显著正相关,联结性显著的有11对,关联显著率为6.18%,可能是由于蓄水对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使得群落结构处在初、中期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指数 种间联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羚牛(Budorcastibetanus)活动节律及季节变化 被引量:9
17
作者 肖梅 何芳 +4 位作者 杨旭 蔡丽君 谌利民 杨彪 李生强 《四川林业科技》 2022年第3期36-43,共8页
2017年7月—2018年6月,利用红外相机对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四川羚牛(Budorcas tibetanus)开展持续监测并分析其活动节律。研究累计16 840个有效相机工作日,共在62个相机位点拍摄到四川羚牛活动,共获得独立有效记录1 455次(春季... 2017年7月—2018年6月,利用红外相机对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四川羚牛(Budorcas tibetanus)开展持续监测并分析其活动节律。研究累计16 840个有效相机工作日,共在62个相机位点拍摄到四川羚牛活动,共获得独立有效记录1 455次(春季267次、夏季158次、秋季823次、冬季207次)。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和重叠指数(Coefficient of overlap)来分析数据,结果显示:四川羚牛在不同季节的日活动节律均有2个活动高峰(春季:06:50—09:10, 14:50—19:50;夏季:06:50—08:00,14:50—20:10;秋季:07:10—10:00, 15:30—19:00;冬季:08:50—09:40,14:40—19:50),均主要在晨昏活动。四川羚牛在早上的活动高峰期秋季(2.83 h)>春季(2.33 h)>夏季(1.67 h)>冬季(0.83 h),而傍晚的活动高峰期夏季(5.33 h)>冬季(5.17 h)>春季(5 h)>秋季(3.5 h)。四川羚牛的活动节律存在季节性变化,其中春季和秋季、春季和夏季、夏季和秋季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其余季节间无显著差异,重叠指数上春季和夏季最高(Δ=0.922),而秋季和冬季最低(Δ=0.829)。四川羚牛活动具有昼行性,主要在白天活动,夜间仅有少量的活动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羚牛 唐家河保护区 红外相机 活动节律 核密度估计 重叠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域分布水鹿和毛冠鹿活动节律的比较研究——基于红外相机数据 被引量:8
18
作者 贾国清 杨旭 +5 位作者 李永东 王宇 郑笑傲 蒋勇 杨彪 李生强 《四川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38-46,共9页
为了探究同域分布的水鹿(Cervus equinus)与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的日活动节律、时间生态位分化及共存机制,于2017年5月-2018年4月,在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利用红外相机对二者进行持续监测。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Kernel... 为了探究同域分布的水鹿(Cervus equinus)与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的日活动节律、时间生态位分化及共存机制,于2017年5月-2018年4月,在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利用红外相机对二者进行持续监测。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和重叠指数(Coefficient of overlap)来对比分析二者的日活动节律。结果表明:水鹿与毛冠鹿均偏向于晨昏活动,但二者的日活动节律相似度较低(Δ=0.80,P<0.01),水鹿日活动节律有3个活动高峰,分别在03:30-04:00、06:00-08:00、18:00-23:30,而毛冠鹿仅有2个活动高峰,分别在07:00-12:00与17:00-21:30。水鹿早上的活动高峰明显比毛冠鹿提前,而晚高峰结束时间比毛冠鹿晚2 h。二者在旱雨季间的日活动节律差异显著(水鹿:Δ=0.93,P=0.03;毛冠鹿:Δ=0.88,P<0.01),二者在旱季早上的活动峰值较雨季晚半小时,毛冠鹿傍晚(19:00)活动峰值比雨季(20:00)提前1h。和雨季相比,二者均在旱季傍晚的活动高峰值更大、活动高峰期更长,而在雨季的活动高峰值和活动高峰期二者之间呈现出相反的趋势。二者间的日活动节律重叠指数较低(Δ=0.80),且旱季的重叠指数(Δ=0.83)和最大活动高峰值(0.12)均高于雨季(Δ=0.74;高峰值为0.10),但整体上和季节间均差异显著(P<0.01)。本研究表明同域分布水鹿和毛冠鹿可以通过时间生态位上的分化来减少二者在食物、空间与时间资源上的竞争以实现共存。研究结果可为同域分布下近缘物种的更深入的共存机制研究和针对性保护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鹿 毛冠鹿 贡嘎山保护区 红外相机 日活动节律 核密度估计 重叠指数 时间生态位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田食虫蝽类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曲耀训 高孝华 +1 位作者 孙士宗 牟少敏 《山东农业科学》 2002年第3期34-36,共3页
通过对不同生态类型豆田的系统调查与模拟分析 ,明确了春、夏豆田食虫蝽类的各项生态位参数 :生态位宽度指数分别以小花蝽 (0 6 6 81)和华姬猎蝽 (0 0 80 2 )最高 ;生态位重叠指数分别以黑食蚜盲蝽对大眼蝉长蝽 (0 0 80 2 )和小花蝽... 通过对不同生态类型豆田的系统调查与模拟分析 ,明确了春、夏豆田食虫蝽类的各项生态位参数 :生态位宽度指数分别以小花蝽 (0 6 6 81)和华姬猎蝽 (0 0 80 2 )最高 ;生态位重叠指数分别以黑食蚜盲蝽对大眼蝉长蝽 (0 0 80 2 )和小花蝽对华姬猎蝽 (0 1171)最高 ;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指数分别以华姬猎蝽对小花蝽(0 76 0 5 )和小花蝽对黑食蚜盲蝽 (0 74 17)最高。应用生态位概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田 食虫蝽 生态位 天敌 生态位宽度指数 生态位重叠指数 生态位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田天敌昆虫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曲耀训 高孝华 +3 位作者 牟少敏 李风云 赵洪斌 王霞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25-129,共5页
本文研究了豆田天敌昆虫的生态位。春豆田 :生态位宽度指数以食蚜蝇类最高 ( 0 .84 1 9) ;生态位重叠指数以寄生蜂类对食蚜蝇类最高 ( 0 .1 0 1 7) ;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指数以食蚜蝇类对寄生蜂类最高( 0 .81 2 7)。夏豆田 :生态位宽度指... 本文研究了豆田天敌昆虫的生态位。春豆田 :生态位宽度指数以食蚜蝇类最高 ( 0 .84 1 9) ;生态位重叠指数以寄生蜂类对食蚜蝇类最高 ( 0 .1 0 1 7) ;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指数以食蚜蝇类对寄生蜂类最高( 0 .81 2 7)。夏豆田 :生态位宽度指数以草蛉类最高 ( 0 .691 9) ;生态位重叠指数以寄生蜂类对草蛉类最高 ( 0 .1 1 4 6) ;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指数以食虫蝽类对瓢虫类最高 ( 0 .7838)。应用生态位概念分析了各类群的发生数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田 天敌 昆虫 生态位 密度指数 重叠指数 相似性比例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