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形容词的一种重叠形式——东至话“老A巴A的”、“稀A巴A的”和“BA巴A的”的结构形态及不平衡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戴红亮 杨书俊 《语言科学》 2004年第2期99-105,共7页
本文讨论了安徽东至话中一种形容词重叠形式“老 A 巴 A 的”、“稀 A 巴 A 的”和“BA 巴 A 的”结构形态、成立的条件及其不对称性,并试图从语义的角度解释其不对称的原因和补偿方式。
关键词 形容词 安徽 东至话 重叠形式 汉语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罗田方言中“差”的重叠形式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志华 《汉语学报》 2005年第3期37-44,共8页
本文主要考察湖北罗田方言中“差”的重叠形式。湖北罗田方言中“差”有两种基本重叠形式:“差 X 差”和“差差 X”,文章分析总结了它们各自的语义和语用规律。
关键词 罗田方言 "差" 重叠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话非名词词类的重叠形式 被引量:4
3
作者 喻遂生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3期48-52,共5页
重叠是普通话和方言中较普遍的现象。但重庆话单音词(或语素)的AA式重叠的分布,正好和普通话呈相反的格局:从总体上说,普通话动词、形容词、量词能够重叠,名词不能重叠;而重庆话名词能够重叠,动词、形容词、量词不能重叠。这一点,前辈学... 重叠是普通话和方言中较普遍的现象。但重庆话单音词(或语素)的AA式重叠的分布,正好和普通话呈相反的格局:从总体上说,普通话动词、形容词、量词能够重叠,名词不能重叠;而重庆话名词能够重叠,动词、形容词、量词不能重叠。这一点,前辈学者,特别是范继淹先生《重庆方言名词的重叠和儿化》一文曾作过深入的研究。但是,前人多把重庆话名词重叠看作一种表示小称意义的修辞性的构词手段。有鉴于此,笔者作有《重庆话名词的重叠构词法》,对前人成说有所补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话 普通话 状态形容词 名词重叠 重叠形式 重叠 量词 词类 构词法 动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形容词ABB重叠形式的读音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廉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22-25,共4页
形容词中有ABB的重叠形式,《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对ABB重叠形式BB的注音,许多本音为非阴平的,却注为阴平,另有一些注本音,还有一些阴平和本音兼注,没有一定规律。这里准备讨论的是BB本音为非阴平时该怎么念。现先将《现汉... 形容词中有ABB的重叠形式,《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对ABB重叠形式BB的注音,许多本音为非阴平的,却注为阴平,另有一些注本音,还有一些阴平和本音兼注,没有一定规律。这里准备讨论的是BB本音为非阴平时该怎么念。现先将《现汉》所收BB本音非阴平的55个词例的注音情况分列于下: BB注为阴平的43个: 白晃晃白茫茫白蒙蒙碧油油沉甸甸孤零零黑沉沉黑洞洞黑糊糊黑油油黑黝黝红彤彤黄澄澄灰蒙蒙火辣辣金煌煌(金晃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形式 ABB 本音 现代汉语词典 词例 变音 注本 重叠 语音系统 汉语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容词的重叠构形试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振兰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94-98,共5页
形容词的重叠构形试析杨振兰本文讨论形容词的重叠问题,基于以下几个前提。第一,所谓“重叠”是指重叠构形而非重叠构词。如“漂漂亮亮”与“花花绿绿”,同是两个音节分别重叠,但前者属于构形形态,而后者则属于构词方式,前者才是... 形容词的重叠构形试析杨振兰本文讨论形容词的重叠问题,基于以下几个前提。第一,所谓“重叠”是指重叠构形而非重叠构词。如“漂漂亮亮”与“花花绿绿”,同是两个音节分别重叠,但前者属于构形形态,而后者则属于构词方式,前者才是我们所要探讨的。这不同于诸多谈论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音形容词 词的重叠 语法意义 重叠形式 形容词重叠 色彩意义 联合式 偏正式 派生词 双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双音节形容词AABB重叠式的语法功能考察 被引量:5
6
作者 禹和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127-131,共5页
形容词是汉语实词中一个具有形态变化的词类,它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重叠,重叠后的形容词具有不同的语法意义。
关键词 重叠形式 使用范围 词汇意义 语法意义 句法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词重叠能否与数量补语同现? 被引量:6
7
作者 贺卫国 《汉语学报》 2006年第2期76-77,共2页
汉语语法学界普遍认为,动词重叠形式与数量成分不能相容,即动词重叠后不能与数量补语同现。如李宇明(1998)认为,“动词在一般情况下都可受数量词语修饰,但重叠之后却都不能再接受数量词语修饰,哪怕是动词重叠式处在非谓语的位置... 汉语语法学界普遍认为,动词重叠形式与数量成分不能相容,即动词重叠后不能与数量补语同现。如李宇明(1998)认为,“动词在一般情况下都可受数量词语修饰,但重叠之后却都不能再接受数量词语修饰,哪怕是动词重叠式处在非谓语的位置上”。王建军(1988)认为,动词之后若带有数量等补语,则不能重叠。赵新(1993)指出,如果动词后已有表示动作时量、动量等意义的语法成分——补语,则该动词不能重叠。毛修敬(1985)认为,带有数量等补语的动词不能重叠。此外,陈立民(2005)等也持类似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重叠 补语 数量词语 语法成分 重叠形式 法学界 李宇明 王建军 修饰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子语类》重叠式副词的类型 被引量:3
8
作者 唐贤清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547-551,共5页
《朱子语类》重叠式副词,从形式类型来说,只有AA式,不见AABB式、ABAB式、ABB式,这是与其他词类不一致的。并且,在AA式内部,A为副词的占多数。从副词的意义类型来看,在《朱子语类》中除否定副词外其他类别的副词都有重叠现象,这反映了汉... 《朱子语类》重叠式副词,从形式类型来说,只有AA式,不见AABB式、ABAB式、ABB式,这是与其他词类不一致的。并且,在AA式内部,A为副词的占多数。从副词的意义类型来看,在《朱子语类》中除否定副词外其他类别的副词都有重叠现象,这反映了汉语重叠式副词的一般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语类》 副词 重叠形式 古代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义、结构、语境影响和制约着动词的重叠 被引量:9
9
作者 李运龙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46-51,共6页
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这是许多语法论著和讲语法的著作都谈到了的问题,不过大都语焉不详。我们对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动词用法词典》中所收集到的动词进行了考察。该词典共收动词1328个,除两个三音节动词外,能重叠的单音节、双音节动... 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这是许多语法论著和讲语法的著作都谈到了的问题,不过大都语焉不详。我们对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动词用法词典》中所收集到的动词进行了考察。该词典共收动词1328个,除两个三音节动词外,能重叠的单音节、双音节动词有675个,占整个动词的50%多一点。其中单音节动词共有638个,能重叠的就有401个,占单音节动词的62%,双音节动词共有688个,能重叠的只有274个,占整个双音节动词的40%。但是象闪烁、加工、活跃、反复、吵闹、粉饰、盘问、开导、晃荡、安顿、敷衍、颤抖、哆嗦、唠叨、享受、试探、错落、挑剔、摆弄、思索、勾搭、抽咽、拉拢、挤搡、缝补、较量、开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的重叠 双音节动词 语境影响 ABAB式 重叠形式 动词重叠 语素 动作性 复合动词 语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叠方式在安多藏语中的运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仁增旺姆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70-74,共5页
重叠方式是指利用词根的重叠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方式,是综合式语法方式的一种。在藏语中,重叠方式的运用比较广泛,一定意义的字词,经过多种形式的重叠后,便可表达出丰富的语法意义,从而提高语言的表述能力。由于方言的差异,藏语各方... 重叠方式是指利用词根的重叠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方式,是综合式语法方式的一种。在藏语中,重叠方式的运用比较广泛,一定意义的字词,经过多种形式的重叠后,便可表达出丰富的语法意义,从而提高语言的表述能力。由于方言的差异,藏语各方言在重叠方式的具体运用上有所不同。本文仅就安多口语中重叠方式的运用情况作一初步的探讨。安多藏语口语中可以重叠的词类有动词、形容词、名词、代词和象声词等。下面分别对它们的格式和语法意义加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方式 语法意义 形容词 重叠形式 重叠动词 藏语 安多 象声词 格式 口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词语AABB重叠式再思考 被引量:3
11
作者 禹和平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1998年第2期57-61,共5页
汉语词语重叠式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重叠后的词语在语义和句法功能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语言的发展,词语重叠的数量及范围在语言实践中不断扩大,一个词能否重叠或以什么形式重叠,超出了以词类为依据的“规范”
关键词 重叠形式 语义功能 句法功能 语言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蒙古语几类词的重叠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玉明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34-45,30,共13页
在现代蒙古语里,有一些词语可以重叠使用。例如从上述例子看来,无论名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动词、副词、代词,都有可能重叠使用。据此,我们能不能就得出结论说,这几类词都可以重叠使用呢?当然不能。
关键词 形容词 重叠使用 附加意义 蒙古语 重叠形式 专有名词 叠用 副词 句子成分 复合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重叠现象于篇章中的多维考察——以《荷塘月色》为例
13
作者 钱爱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Z期1-2,共2页
重叠现象在汉语中非常普遍,本文选取现代文学脍炙人口的佳作《荷塘月色》,对其大量的叠音词形式意义关联问题作全面的剖析,能较为直观地认识汉语重叠式的构造方式、句法分布及语法意义。我们尝试从语篇角度探讨叠音词的功能及语法知识... 重叠现象在汉语中非常普遍,本文选取现代文学脍炙人口的佳作《荷塘月色》,对其大量的叠音词形式意义关联问题作全面的剖析,能较为直观地认识汉语重叠式的构造方式、句法分布及语法意义。我们尝试从语篇角度探讨叠音词的功能及语法知识的学习,对汉语教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形式 修饰语 语用功能 语法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注《西厢记》词语新探
14
作者 卢甲文 《中州学刊》 1987年第5期95-98,共4页
元杂剧《西厢记》是我国优秀的古典戏曲作品之一。为了帮助读者阅读或研究《西厢记》,王季思先生对它做了大量的校注工作。他校注的《西厢记》,—版再版,说明深受读者的欢迎。王先生的注释,大多数是确切的,但是,也有少数欠妥。我们不妨... 元杂剧《西厢记》是我国优秀的古典戏曲作品之一。为了帮助读者阅读或研究《西厢记》,王季思先生对它做了大量的校注工作。他校注的《西厢记》,—版再版,说明深受读者的欢迎。王先生的注释,大多数是确切的,但是,也有少数欠妥。我们不妨大胆地提出来,一方面就教于王先生,另一方面也可能对广大读者有所裨益。 1.俺 王先生注:“俺 集韵:‘北人谓我曰俺。’一般带有倨傲语气,并多用在独白时。”(见此书第2页注[三]) 这个注释,我们撇开“多用在独白时”不谈,有两个问题值得商榷;一是“俺”一般不带“倨傲语气”;二是“俺”不仅表示“我”,还表示“我们”的意思。例如: ①因俺孩儿父丧未满,未得成合。(《西厢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厢记》 词语 宋元语言词典 语气 《元曲选》 北方话 《西厢记诸宫调》 小姐 重叠形式 董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描写与解释并重 理念和方法先行——评《汉语史研究琐论》
15
作者 刘云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8-159,共2页
石锓教授的学术论文自选集《汉语史研究琐论》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在论文的选择和编排上,著作以时间为经,以汉语史各分支门类为纬。纵向时间经度上,以2004年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主要专注于以元代为主的近代汉语助... 石锓教授的学术论文自选集《汉语史研究琐论》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在论文的选择和编排上,著作以时间为经,以汉语史各分支门类为纬。纵向时间经度上,以2004年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主要专注于以元代为主的近代汉语助词研究;后期则是汉语形容词重叠的历史发展演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史研究 汉语形容词 近代汉语 学术论文 自选集 状态形容词 汉语语法 前沿理论 语言演变 重叠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法规范中的语言系统问题 被引量:7
16
作者 汪大昌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10,8,共3页
语法规范中的语言系统问题汪大昌现代汉语书面语,从"五·四"算起,虽已有七十余年的历史,但至今尚未能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备的、可操作的语法规范。在不少报刊上,常见到人们为一个具体用法是否规范而意见不一。我们认为,在讨论... 语法规范中的语言系统问题汪大昌现代汉语书面语,从"五·四"算起,虽已有七十余年的历史,但至今尚未能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备的、可操作的语法规范。在不少报刊上,常见到人们为一个具体用法是否规范而意见不一。我们认为,在讨论语法规范问题时,应当充分注意到现代汉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规范 现代汉语 汉语书面语 重叠形式 语法成分 汪大 名动词 《语法讲义》 汉语语法体系 朱德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言的性质与释义问题——从“桃之夭夭”说起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广祁 《文史哲》 1986年第3期74-76,共3页
《文史哲》一九八五年第五期发表了吴秋辉先生的《“桃之夭夭”解》一文。吴氏认为“夭夭”实为“天夭”之误。窃以为此说不能成立。“夭夭”与“天夭”,确有形近致误的可能。但对古书文字正误的判断必须十分慎重,绝对不能以臆必来下结... 《文史哲》一九八五年第五期发表了吴秋辉先生的《“桃之夭夭”解》一文。吴氏认为“夭夭”实为“天夭”之误。窃以为此说不能成立。“夭夭”与“天夭”,确有形近致误的可能。但对古书文字正误的判断必须十分慎重,绝对不能以臆必来下结论。象“桃之夭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传 单音词 释义 诗经 文史哲 重叠形式 古书 形近 经典释文 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话语流音变探幽三题 被引量:3
18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34-37,共4页
普通话语流音变探幽三题殷作炎任何复杂的事物都有它幽深之处,精微而深妙,普通话的语流音变就是这种事物:它的某些变化规律还没有总结出来;某些既定的变化规则用于实际操作的时候,很不简单。因此,研习普通话语音不能满足于一知半... 普通话语流音变探幽三题殷作炎任何复杂的事物都有它幽深之处,精微而深妙,普通话的语流音变就是这种事物:它的某些变化规律还没有总结出来;某些既定的变化规则用于实际操作的时候,很不简单。因此,研习普通话语音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多年来,不少有关著述,包括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流音变 普通话 “一” 双音节 《现代汉语词典》 单音节形容词 重叠形式 双音词 一个音节 儿化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话的一些语法特点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正彦 《学习与探索》 1981年第2期122-125,共4页
哈尔滨话属于东北方言,但东北方言的内容也并不一致,南部和北部确有很大差别,譬如大连话和哈尔滨话就是这样。而它们与共同语之间的差异也就各成系统。这里只就哈尔滨话语法方面的一些特点作点介绍,供研究东北方言以及北方方言的内部情... 哈尔滨话属于东北方言,但东北方言的内容也并不一致,南部和北部确有很大差别,譬如大连话和哈尔滨话就是这样。而它们与共同语之间的差异也就各成系统。这里只就哈尔滨话语法方面的一些特点作点介绍,供研究东北方言以及北方方言的内部情况作参考,为推广普通话工作提供一些条件。一、构形法哈尔滨话词的构形方式的种类与普通话大体相同。比方普通话中词的重叠、词的曲折变化等方式,哈尔滨话中都有,而且也很发达,只是在具体的语言结构中其变化方式不同。这里就其不同的变化方式,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广普通话 哈尔滨 东北方言 形容词 变化方式 重叠形式 构形方式 副词 语言结构 表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词典》二题 被引量:1
20
作者 劳臣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成语 熟语 叠用 《现代汉语词典》 自出机杼 重叠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