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形容词重叠式“好好”作定语的句式语义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黑维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1-167,共7页
形容词重叠式"好好"常作定语。从调查的语料来看,"好好"作定语的用例95%以上蕴涵转折语义。凡有转折语义的用例,句子中的动作行为都必须为已然体;相反,没有表转折者语义,其动作行为都非已然体,二者形成鲜明对比。... 形容词重叠式"好好"常作定语。从调查的语料来看,"好好"作定语的用例95%以上蕴涵转折语义。凡有转折语义的用例,句子中的动作行为都必须为已然体;相反,没有表转折者语义,其动作行为都非已然体,二者形成鲜明对比。考察汉语发展史,形容词重叠式"好好"产生于唐五代,最初只作状语,明代始作定语。定语产生之时,"好好"句式就蕴涵了转折语义这一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容词重叠式 定语 转折语义 语义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容词AABB重叠式的习得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吴继峰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1-95,共5页
本文通过对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形容词AABB重叠式的考察,总结归纳外国留学生使用此语法形式产生的偏误类型和产生偏误的原因,并结合近几十年来现代汉语形容词AABB重叠式的三个平面的研究成果,对外国留学生习得该结构语法项... 本文通过对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形容词AABB重叠式的考察,总结归纳外国留学生使用此语法形式产生的偏误类型和产生偏误的原因,并结合近几十年来现代汉语形容词AABB重叠式的三个平面的研究成果,对外国留学生习得该结构语法项目产生的偏误加以纠正,并对对外汉语教学中形容词AABB重叠式的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容词AABB重叠式 三个平面 偏误 教学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话形容词的重叠式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若云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83,共3页
文章探讨惠州话形容词的重叠式,认为惠州话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有三种格式:A→AA,A→AA(?),A→A’A。生动形式AXX,X可归纳为三种类型:X1是具有形容词A所表示的性状特征的一种有典型性的物体;X2是与形容词A有某种联系的动作;X3没有实在意... 文章探讨惠州话形容词的重叠式,认为惠州话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有三种格式:A→AA,A→AA(?),A→A’A。生动形式AXX,X可归纳为三种类型:X1是具有形容词A所表示的性状特征的一种有典型性的物体;X2是与形容词A有某种联系的动作;X3没有实在意义。双音节形容词重叠有两种格式:AB→AABB,AB→A’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容词重叠式 单音节 双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方言中形容词重叠式的评价意义分析
4
作者 李鸿春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7-169,共3页
重叠是现代汉语一个重要的语法现象及语法手段,长期以来得到了极其细致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方言中的这类用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突破传统的研究方法,运用功能语法学家马丁的评价理论,尝试性地分析了西宁方言中形容词重叠... 重叠是现代汉语一个重要的语法现象及语法手段,长期以来得到了极其细致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方言中的这类用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突破传统的研究方法,运用功能语法学家马丁的评价理论,尝试性地分析了西宁方言中形容词重叠式的评价意义,认为西宁方言中的形容词重叠用法是说话者表达评价的丰富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方言形容词重叠式 评价理论 评价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动词、形容词重叠形式的词性 被引量:5
5
作者 简铭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6-17,共2页
一般语法书上都谈到动词重叠和形容词重叠的现象,但不说明动词重叠式和形容词重叠式的词性。它们分别为什么词性?根据是什么? 动词重叠式还是动词,最主要的根据是(1)能受“不”的修饰,例如: 你怎么不问问? 他们为什么不讨论讨论?动... 一般语法书上都谈到动词重叠和形容词重叠的现象,但不说明动词重叠式和形容词重叠式的词性。它们分别为什么词性?根据是什么? 动词重叠式还是动词,最主要的根据是(1)能受“不”的修饰,例如: 你怎么不问问? 他们为什么不讨论讨论?动词重叠式受“不”修饰只限于反问句。(2)能带宾语,例如: 我每天只是看看报,听听收音机。 你们也讨论讨论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容词重叠 形容词重叠式 词性 动词重叠式 性质形容词 单音节形容词 “不” 状态形容词 谓语 衣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容词否定的不平行性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宇明 《汉语学习》 CSSCI 1998年第3期1-5,共5页
形容词否定的不平行性李宇明肯定和否定是任何语言都存在的两个互有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来说,否定是以肯定为基础的,但是两者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平行性。本文以形容词为例来探讨肯定和否定的不平行性与“不”和“没”的否定差异。... 形容词否定的不平行性李宇明肯定和否定是任何语言都存在的两个互有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来说,否定是以肯定为基础的,但是两者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平行性。本文以形容词为例来探讨肯定和否定的不平行性与“不”和“没”的否定差异。一、各类形容词否定的不平行根据能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容词重叠式 性质形容词 否定式 “没” 参照点 程度副词 李宇明 状态形容词 语气副词 修饰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藏缅语形容词重叠式的特殊用法
7
作者 丁崇明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5期188-191,共4页
汉语和藏缅语中有的语言或方言一般的形容词重叠式具有特殊表义功能。还有一些形式特殊的形容词重叠式 ,如形容词重叠式之间加入中缀或其他词、带后缀或前缀、词根部分重叠等 ,则表示程度更深、程度降低 ,经常或反复 ,多数等语义。
关键词 藏缅语 汉语 形容词重叠式 特殊用法 表义功能 单音节形容词 双音节形容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吴文义的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评介
8
作者 方方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1-62,共2页
韩国吴文义的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评介方方吴文义的《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在以往汉语形容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包括古今对比)考察了现代汉语形容词,对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文章中有关汉韩语同语素形容词的对比是... 韩国吴文义的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评介方方吴文义的《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在以往汉语形容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包括古今对比)考察了现代汉语形容词,对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文章中有关汉韩语同语素形容词的对比是别人未曾深入研究过的内容,这部分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形容词 重叠式形容词 研究评介 韩国语 复合趋向补语 形容词谓语句 句法功能 动态助词 语用特点 褒贬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词类二题
9
作者 卢英顺 《汉语学习》 CSSCI 1997年第5期17-19,共3页
现代汉语词类二题卢英顺现代汉语词类问题从“文法革新”时期起,到50年代展开了一场大的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以后,近几年汉语的词类问题又重新提了出来。词类的划分是根据词与词之间的相互结合能力和结合关系(形态),有的称... 现代汉语词类二题卢英顺现代汉语词类问题从“文法革新”时期起,到50年代展开了一场大的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以后,近几年汉语的词类问题又重新提了出来。词类的划分是根据词与词之间的相互结合能力和结合关系(形态),有的称之为句法功能。但是在汉语词类划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词 汉语词类 形容词重叠式 状态形容词 状态词 句法成分 句法功能 江苏教育出版社 方光焘 形态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个+形/动”结构分析——兼与游汝杰同志商榷 被引量:64
10
作者 邵敬敏 《汉语学习》 1984年第2期50-54,共5页
“动+个+形/动”结构的特点是:动词后面跟的语言单位为“个+谓词或谓词性词组”,它可能是形容词、形容词重叠式、形容词词组、动词、动词词组或谓词性成语。例如: (1) 撒下一阵巨大的圆石,把贼船砸个粉碎,挽救了渔民。(《八十年代散文... “动+个+形/动”结构的特点是:动词后面跟的语言单位为“个+谓词或谓词性词组”,它可能是形容词、形容词重叠式、形容词词组、动词、动词词组或谓词性成语。例如: (1) 撒下一阵巨大的圆石,把贼船砸个粉碎,挽救了渔民。(《八十年代散文选》86) (2) 他放了热水,把胡须剃了个干干净净。(《蝴蝶》) (3)我吊在外面这棵树上,打了个半死。(《新儿女英雄续传》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 结果宾语 补语 “得” 结构分析 谓词性成分 体词性 动宾结构 形容词重叠式 联接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言的性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文 《高校教育管理》 1997年第1期65-70,共6页
关键词 双音词 形容词重叠式 《诗经》 汉语词汇 象声词 单纯词 《说文》 复音词 词素 单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还坛神》语言特色及其他 被引量:4
12
作者 谭峰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48-51,共4页
浅谈《还坛神》语言特色及其他谭峰“还坛神”这种活动是解放前流行于湖北恩施一带的酬神祭祖.驱疫消灾.以求人畜安康.财运亨通的一种还愿仪式。在其迷信的外衣下.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方面的内容.举凡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神话传... 浅谈《还坛神》语言特色及其他谭峰“还坛神”这种活动是解放前流行于湖北恩施一带的酬神祭祖.驱疫消灾.以求人畜安康.财运亨通的一种还愿仪式。在其迷信的外衣下.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方面的内容.举凡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神话传说、民间文学、音乐舞蹈乃至政治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特色 恩施土家族 民间文学 “还坛神” 方言词语 音乐性 语言形式 土家语 形容词重叠式 修辞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征答
13
作者 进明 《汉语学习》 1988年第6期45-45,共1页
问题一 许多书上都说,“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意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位”。根据这个定义我还是说不清楚“啤酒”里的“啤”到底是不是语素。请帮助回答,并说明理由。 问题二 一般都说,形容词的特点之一能受程度副词“很”的修... 问题一 许多书上都说,“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意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位”。根据这个定义我还是说不清楚“啤酒”里的“啤”到底是不是语素。请帮助回答,并说明理由。 问题二 一般都说,形容词的特点之一能受程度副词“很”的修饰。“喜欢、讨厌、同意,赞成、想”等也能受“很”修饰(很喜欢、很讨厌、很同意、很赞成、很想),可是一般都不把它们划入形容词,而都把它们划入动词,为什么? 问题三 一般语法书上都谈到动词重叠和形容词重叠的观象,但不说明动词重叠式和形容词重叠式的词性。请问:动词重叠形式和形容词重叠形式分别是什么词性的?根据是什么? (以上三题的出题人:北京 进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重叠 形容词重叠式 程度副词 词性 语言 动词重叠式 说明理由 结合体 语法单位 语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