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旁侧引物提高重叠延伸PCR定点突变效率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柳月 李慧美 +3 位作者 马梦琪 梁明星 贺如阳 陈华波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6-202,共7页
平行模板法简化重叠延伸PCR定点突变流程的思路不能成立,靠近DNA末端的低效限制性酶切才是制约其突变效率的核心原因。故以旁侧引物法提高DNA产物的酶切效率,增加定点突变的成功率。将上、下游引物匹配位点由两侧酶切位点外延50-100 bp... 平行模板法简化重叠延伸PCR定点突变流程的思路不能成立,靠近DNA末端的低效限制性酶切才是制约其突变效率的核心原因。故以旁侧引物法提高DNA产物的酶切效率,增加定点突变的成功率。将上、下游引物匹配位点由两侧酶切位点外延50-100 bp,使目标基因两端的酶切位点处于第二轮PCR产物的两端近侧,而非末端。由此提高随后的酶切效率,节省反应时间。由于此时酶切会明显缩短DNA长度,凝胶电泳结果显示仅1 h就完成了对PCR产物的充分酶切。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后形成的克隆数也明显增加,且阳性率由33%-70%提高至100%。经对比检测,旁侧引物法既节省了工作时间,也极大地提高了重叠延伸PCR定点突变过程中的菌落形成数与突变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延伸pcr 定点突变 旁侧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物悬挂延伸PCR扩增白藜芦醇合酶cDNA 被引量:5
2
作者 刘蕾 尉亚辉 +2 位作者 荆西刚 郭芝光 张儒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6-440,共5页
为了得到葡萄白藜芦醇合酶 RS 基因的 c DNA,实验以葡萄叶片为材料 ,利用引物悬挂延伸 PCR法 ,以葡萄总 DNA为模板 ,先分别扩增得到编码白藜芦醇合酶的第一外显子和第二外显子的序列 ,再以这两个序列为模板 ,进行第二轮的 PCR,得到大小... 为了得到葡萄白藜芦醇合酶 RS 基因的 c DNA,实验以葡萄叶片为材料 ,利用引物悬挂延伸 PCR法 ,以葡萄总 DNA为模板 ,先分别扩增得到编码白藜芦醇合酶的第一外显子和第二外显子的序列 ,再以这两个序列为模板 ,进行第二轮的 PCR,得到大小与 RS基因大小相同的片段 ,经 PCR产物测序证明 ,两个外显子已经准确无误地拼接 ,此片段就是 RS基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黎芦醇合酶基因 引物延伸pcr 外显子 白藜芦醇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优化的OE-PCR法构建CⅡTA中间缺失突变体 被引量:3
3
作者 管政 沈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14-1017,共4页
目的:以构建缺失第109~226位氨基酸密码子的MHCII类分子反式激活因子(MHCclass Ⅱ molecule transactivator,CIITA)突变体为例探索一种简便、稳定的构建中间缺失突变体的方法。方法:首先按照传统重叠延伸PCR方法的原理扩增缺失片... 目的:以构建缺失第109~226位氨基酸密码子的MHCII类分子反式激活因子(MHCclass Ⅱ molecule transactivator,CIITA)突变体为例探索一种简便、稳定的构建中间缺失突变体的方法。方法:首先按照传统重叠延伸PCR方法的原理扩增缺失片段两端的基因片段,再将两片段混合,在不加入外围引物的情况下进行8次PCR循环以有效完成重叠延伸,然后再加入引物进行目的片段指数扩增,将扩增产物直接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IRES。结果:成功地构建出缺失第109~226位氨基酸密码子的CⅡTA突变体。结论:优化后的重叠延伸PCR法(OE—PCR)克服了传统方法的诸多弊端,非常适合于构建中间缺失突变体,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延伸pcr 中间缺失突变体 MHCⅡ类分子反式激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PCR为基础的定点诱变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黃春晓 段学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8,共4页
以PCR为基础的定点诱变技术是近年来得到极大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不仅用于基因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基础研究,还用于定点改造目的基因。综述了以PCR为基础的定点诱变的各种方法,并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并分析了单管... 以PCR为基础的定点诱变技术是近年来得到极大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不仅用于基因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基础研究,还用于定点改造目的基因。综述了以PCR为基础的定点诱变的各种方法,并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并分析了单管大引物法、一步重叠延伸PCR、多位点环状诱变PCR及TAMS定点诱变等新方法,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定点诱变 重叠延伸 引物 多位点环状诱变 TAM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有性PCR法
5
作者 孙雷心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1-12,共2页
Affymax研究所的Willem Stemmer提出了一种作为产生基因突变体文库并使之经受自然选择压力的技术的“有性聚合酶链反应(Sexual PCR)”法。Stemmer制备了β-内酰胺酶基因突变体并通过有性PCR产生了抗生素抗性水平比原始克隆高16000倍的... Affymax研究所的Willem Stemmer提出了一种作为产生基因突变体文库并使之经受自然选择压力的技术的“有性聚合酶链反应(Sexual PCR)”法。Stemmer制备了β-内酰胺酶基因突变体并通过有性PCR产生了抗生素抗性水平比原始克隆高16000倍的克隆。 PCR是一系列DNA复制循环,包括三个步骤:使DNA链解离的变性作用、使引物寡核苷酸与解离链杂交的退火、及使引物延伸的聚合作用。复制分子从最初群体开始向下遗传的情况可由分枝树表示,每一分枝点代表在变性步骤中的两链分离。事实上,聚合作用的中断或早熟都会导致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基因突变体 聚合作用 有性 寡核苷酸 抗生素抗性 沉默突变 初群体 选择压力 引物延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线虫致病杆菌Xna基因同源重组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6
作者 魏明敏 邱德文 +3 位作者 曾洪梅 黄建新 杨秀芬 袁京京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94,102,共5页
构建嗜线虫致病杆菌Xna基因的同源重组载体和建立该细菌的遗传转化体系。扩增嗜线虫致病杆菌XNA基因的左右同源片段及质粒PEASY-T1上的卡那抗性基因Km;利用重叠延伸引物PCR法将这3个片段连接起来,然后将其克隆至自杀性载体PJQ200。采用... 构建嗜线虫致病杆菌Xna基因的同源重组载体和建立该细菌的遗传转化体系。扩增嗜线虫致病杆菌XNA基因的左右同源片段及质粒PEASY-T1上的卡那抗性基因Km;利用重叠延伸引物PCR法将这3个片段连接起来,然后将其克隆至自杀性载体PJQ200。采用电激法将同源重组载体DNA转化到供体细菌,再利用二亲本结合转移方法将供体细菌中的载体转化到受体细菌CB6菌株。结果成功地扩增了Xna基因的左右同源臂及卡那抗性基因的全长融合片段、构建了Xna基因的同源重组载体,并建立了嗜线虫致病杆菌北京变种的遗传转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线虫致病杆菌 同源重组载体 重叠延伸引物pcr法 结合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快速诊断儿童型脊肌萎缩症 被引量:3
7
作者 郐艳荣 汪朝晖 +5 位作者 宋昉 杨艳玲 张晓 李座祥 李晓红 马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792-795,共4页
目的 建立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 DHPLC) 快速诊断儿童型脊肌萎缩症(spinalmuscularatrophy, SMA) 的新方法。方法 (1)用二重聚合酶链反应(PCR) 扩增运动神经元成活基因(survivalmotorneur... 目的 建立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 DHPLC) 快速诊断儿童型脊肌萎缩症(spinalmuscularatrophy, SMA) 的新方法。方法 (1)用二重聚合酶链反应(PCR) 扩增运动神经元成活基因(survivalmotorneurongene, SMN) 外显子7、8及周围部分内含子序列; (2) 纯化PCR产物以除去其中的引物、dNTP及缓冲液中的盐粒子等成分; (3) 采用多重引物延伸反应特异性检测能将SMN1基因与SMN2基因区分开的3个特异性位点; (4) 将延伸反应的产物用DHPLC在完全变性的条件下分析。结果 将建立的新方法与传统的PCR-酶切法进行盲法对比试验, 检测了30例标本(包含20例SMA患儿和10例正常人群外周血基因组标本) 以验证新方法的特异性和可靠性, 其诊断结果与PCR-酶切法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多重引物延伸反应结合DHPLC分析技术是一种可用于临床SMA基因诊断、产前诊断及胚胎种植前遗传学诊断的高效、灵敏、可靠、快速、简便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脊肌萎缩症 快速诊断 儿童型 performance 聚合酶链反应(pcr) 胚胎种植前遗传学诊断 pcr-酶切 DHPLC neuron 引物延伸 运动神经元 pcr产物 特异性检测 high gene 外显子7 对比试验 正常人群 基因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