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力分离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备陶瓷内衬复合弯管的热力学计算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晓军 夏天东 +1 位作者 刘天佐 赵文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6-27,30,共3页
通过热力学计算 ,发现存在临界料管比 x*;当实际料管比 x大于 x*时 ,弯管容易烧穿 ,小于 x*时 ,正常燃烧反应。然而 ,常用的增加弯管壁厚和添加稀释剂的方法都很难圆满解决大管径陶瓷内衬复合弯管制备时的烧穿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大... 通过热力学计算 ,发现存在临界料管比 x*;当实际料管比 x大于 x*时 ,弯管容易烧穿 ,小于 x*时 ,正常燃烧反应。然而 ,常用的增加弯管壁厚和添加稀释剂的方法都很难圆满解决大管径陶瓷内衬复合弯管制备时的烧穿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大管径弯管的芯部安装芯子的新制备方法 ,成功地解决了大管径陶瓷内衬复合弯管的制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分离自蔓延高温合成法 制备 陶瓷内衬复合弯管 热力学计算 临界料管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均匀设计法研究重力分离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的燃烧速度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晓军 石建繁 +2 位作者 夏天东 马宝玉 赵文军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8-11,共4页
采用均匀设计方法 ,研究了 Si O2 ,Cr O3添加剂对重力分离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造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的燃烧速度的影响 ,并回归出一个方程式 .通过分析和验证该方程式 ,发现 Si O2 对燃烧速度的影响没有 Cr O3 的明显 ,Cr
关键词 重力分离 自蔓延高温合成 燃烧速度 均匀设计 陶瓷内衬复合钢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蔓延高温合成氢化−脱氢制备钛粉工艺优化
3
作者 周可心 杨占鑫 +3 位作者 王俊博 母敏萱 陈健 齐国超 《粉末冶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5,共7页
为优化自蔓延高温合成法氢化脱氢制备钛粉工艺过程,改变传统钢球球磨为闭环气流研磨,改变传统抽空脱氢工艺为减压点燃工艺,研究了优化工艺下自蔓延高温合成法氢化和脱氢前后样品微观结构、物相组成、化学成分和粒度分布。结果表明,自蔓... 为优化自蔓延高温合成法氢化脱氢制备钛粉工艺过程,改变传统钢球球磨为闭环气流研磨,改变传统抽空脱氢工艺为减压点燃工艺,研究了优化工艺下自蔓延高温合成法氢化和脱氢前后样品微观结构、物相组成、化学成分和粒度分布。结果表明,自蔓延高温合成氢化制得的氢化钛氢含量较高(4.662%,质量分数),闭环气流研磨氢化后样品粒度均匀,粒度分布范围为40~250μm。与传统抽空脱氢工艺相比,减压点燃脱氢工艺有助于控制钛粉样品中N、O、C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合成 氢化−脱氢工艺 氢化钛 钛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加入量对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法大规模制备的超细二硼化钛粉体性能的影响(英文)
4
作者 喇培清 欧玉静 +2 位作者 韩少博 卢学峰 魏玉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20,共7页
以TiO2、B2O3、Mg粉为原料,引入稀释剂NaCl,通过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法宏量制备了亚微米TiB2粉体,并对其进行了SEM(扫描电镜)、EDS(能谱)、XRD(X射线衍射)和粒度分析。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了浸出产物TiB2粉体中杂质Mg,O的含量。结果表明:... 以TiO2、B2O3、Mg粉为原料,引入稀释剂NaCl,通过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法宏量制备了亚微米TiB2粉体,并对其进行了SEM(扫描电镜)、EDS(能谱)、XRD(X射线衍射)和粒度分析。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了浸出产物TiB2粉体中杂质Mg,O的含量。结果表明:稀释剂加入量对样品形貌、粒度、物相有明显影响。随着NaCl含量的增加,制备的TiB2粉体的平均颗粒尺寸从496nm降低到268nm。产物浸出前主要由MgO,NaCl,TiB2和少量Mg3B2O6组成;浸出后前两相消失,产物为TiB2和少量Mg3B2O6。当原料中NaCl加入量k=0.5,1.0,1.5,2.0mol时,浸出产物中Mg3B2O6杂质含量极少,产品纯度均超过98%。稀释剂可以降低颗粒尺寸,提高产物纯度。采用此种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法可以大规模制备超细TiB2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TiB2粉体 稀释剂 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法制备CeWTiO_x催化剂及其NH_3-SCR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卢朋 鲁卫哲 +2 位作者 李欢 陈银飞 张泽凯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86-992,共7页
采用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法制备了CeWTiO_x系列催化剂并考察了其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NH_3-SCR)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N_2吸附-脱附、H_2程序升温还原、X射线光电子能谱、NH_3程序升温脱附表征和分析了催化剂晶相、结构、氧化还原能力... 采用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法制备了CeWTiO_x系列催化剂并考察了其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NH_3-SCR)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N_2吸附-脱附、H_2程序升温还原、X射线光电子能谱、NH_3程序升温脱附表征和分析了催化剂晶相、结构、氧化还原能力和酸性强度与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Ce_(40)W_(10)TiO_x催化剂在150-430℃NO转化率可达80%以上,含硫条件下200℃NO转化率可保持在97%左右。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和抗硫性能主要与W的掺杂有关。钨的存在减弱了Ce-O键的强度,降低了CeO2的结晶度和减小了晶粒粒径,增加了催化剂表面活性氧含量和酸量,提高了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 CeWTiOx 抗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蔓延高温合成La-Zn掺杂锶铁氧体改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乔梁 蒋梅燕 +2 位作者 郑精武 游李顺 姜力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0-23,共4页
采用高温自蔓延(SHS)方法制备了化学组成为Sr1-xLaxFe12-xZnxO19(x=0~0.4)的La-Zn联合掺杂的锶铁氧体,并研究了晶体结构与离子掺杂量对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根据相关的热力学数据,分析了合成过程中产生不同氧化物杂质的热力学... 采用高温自蔓延(SHS)方法制备了化学组成为Sr1-xLaxFe12-xZnxO19(x=0~0.4)的La-Zn联合掺杂的锶铁氧体,并研究了晶体结构与离子掺杂量对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根据相关的热力学数据,分析了合成过程中产生不同氧化物杂质的热力学机制,结果显示,通过合适控制反应体系中的Fe粉含量,可以合成单一的M型铁氧体相。SEM表明SHS方法制备的样品比传统方法制备的样品结晶更完整,粉体颗粒呈明显的六角平板状,颗粒尺寸基本分布在0.5~1.2μm之间。La^3+,Zn^2+的加入能够明显地提高试样的综合磁性能,相比于未掺杂的试样,在未取向情况下其剩磁提高了14.4%,Hcb提高了15.3%,(BH)m提高了30.7%,并且与传统制备方法相比,采用SHS方法获得的样品的内禀矫顽力Hcj提高尤为明显,最高可达322k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合成 铁氧体 取代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蔓延高温合成层状Ti_3SiC_2陶瓷的显微组织演变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建伟 肖国庆 王晓峰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0-32,16,共4页
本文采用燃烧波前沿淬熄法研究了层状Ti3SiC2陶瓷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过程中的显微组织转变过程。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SHS反应中其显微组织的转变过程,用能谱仪分析了各微区的成分变化,测量了燃烧温度TC,并通过XRD分析了燃烧产物... 本文采用燃烧波前沿淬熄法研究了层状Ti3SiC2陶瓷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过程中的显微组织转变过程。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SHS反应中其显微组织的转变过程,用能谱仪分析了各微区的成分变化,测量了燃烧温度TC,并通过XRD分析了燃烧产物的相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层状Ti3SiC2陶瓷自蔓延高温合成(SHS)的反应机理为溶解—析出机制,Ti粉与Si粉的固态扩散导致低熔点Ti-Si溶液形成,Ti、Si、C粉粒逐渐向Ti-Si溶液中溶解,当溶液中的Ti、Si、C浓度饱和时,从中析出TiC、SiC颗粒。最后TiC和SiC与剩余的熔融Ti通过固—液反应转化生成最终产物Ti3SiC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合成 Ti3SiC2陶瓷 燃烧波前沿淬熄 显微组织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铝热自蔓延高温合成(SHS)陶瓷涂层的组织结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仝健民 李继红 王春 《表面工程》 CSCD 1996年第1期20-23,共4页
本文研究了静态、铝热SHS钢管内表面不同组成陶瓷涂层的组织结构和孔隙分布,并分析了其形成条件和绝热温度。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合成 陶瓷涂层 结构 SHS 铝热 孔隙分布 绝热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蔓延高温合成Al/Mg_2Si复合材料的淬熄试验 被引量:3
9
作者 周琦 李福祥 +2 位作者 南雪丽 高海棠 孟倩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共3页
采用燃烧波前沿淬熄法研究Al/Mg2Si复合材料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过程中的显微组织演变规律.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淬熄试样中的显微组织,通过XRD分析合成产物的相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反应直接生成了Mg2Si而没有中间产物,Mg-Si可... 采用燃烧波前沿淬熄法研究Al/Mg2Si复合材料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过程中的显微组织演变规律.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淬熄试样中的显微组织,通过XRD分析合成产物的相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反应直接生成了Mg2Si而没有中间产物,Mg-Si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固-固反应生成Mg2Si;在淬熄合成过程中Al始终没有参与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合成 Al/Mg2Si复合材料 燃烧波前沿淬熄 显微组织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热——自蔓延高温合成钢管内表面陶瓷涂层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仝健民 李继红 《表面工程》 CSCD 1995年第2期7-11,共5页
本文研究静态、铝热—自蔓延高温合成方法形成钢管内表面陶瓷涂层的工艺,确定了影响涂层质量的工艺因素,并分析了陶瓷涂层的组织和硬度分布。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合成 铝热 陶瓷涂层 SHS 钢管 组织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蔓延-重力法表面强化风口耐火涂层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晓煜 廖相巍 《炼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48,共2页
在研究高温自蔓延合成工艺特点的基础上,将高温自蔓延合成工艺应用于高炉风口节能涂层。结果表明:采用自蔓延-重力法表面强化风口耐火隔热涂层具有结合强度高、耐热性和阻热性好等特点,其节能效果在生产试验中亦得到了证实。
关键词 风口 耐火涂层 自蔓延-重力 合成工艺 节能涂层 结合强度 耐热性 阻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章桥新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2年第1期13-16,共4页
本文综合介绍了近几年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材料制备新方法——自蔓延高温合成的一般概念,基本原理和特征,结合加压技术,使材料的合成和密实化一步完成。并在制备陶瓷涂层,复合材料等方面具有独特优点和应用前景。今后应充分进行反应特性... 本文综合介绍了近几年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材料制备新方法——自蔓延高温合成的一般概念,基本原理和特征,结合加压技术,使材料的合成和密实化一步完成。并在制备陶瓷涂层,复合材料等方面具有独特优点和应用前景。今后应充分进行反应特性及与其它技术结合应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 合成 材料 高温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Mg-TiO_2体系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的影响
13
作者 张鹏林 闫丽静 +2 位作者 夏天东 赵文军 刘天佐 《有色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39,共5页
研究物料配比、反应环境真空度、压坯压力、压坯直径等工艺参数对Mg-TiO2自蔓延高温合成过程的影响。根据热力学计算,2Mg+TiO2=Ti+2MgO反应的绝热温度介于2068~2148K之间,易发生自蔓延反应。研究表明,Mg-TiO2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为固-... 研究物料配比、反应环境真空度、压坯压力、压坯直径等工艺参数对Mg-TiO2自蔓延高温合成过程的影响。根据热力学计算,2Mg+TiO2=Ti+2MgO反应的绝热温度介于2068~2148K之间,易发生自蔓延反应。研究表明,Mg-TiO2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为固-固反应。在试验条件下,Mg与TiO2的摩尔比达到2.9∶1时才有金属Ti生成,反应环境的真空度越高反应越完全,压坯压力为250MPa时燃烧温度最高,燃烧波速度随着压坯压力的增大而升高,压坯直径越大燃烧温度越高,当直径超过20mm时基本恒定,此时燃烧速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TI 自蔓延高温合成 Mg热 绝热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及其在煤炭工业的应用
14
作者 符寒光 杜建铭 +1 位作者 陈松 邢建东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47-50,53,共5页
介绍了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的特点 ,着重讨论了离心法和重力分离法制备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的原理及陶瓷复合钢管的性能 ,对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在煤炭工业的应用现状及展望进行了评述 。
关键词 自蔓延合成 离心 重力分离 复合钢管 煤炭工业 陶瓷内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内衬复合管的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静 汪琦 杨大正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5-67,69,共4页
介绍了自蔓延高温合成(SHS)的离心技术和重力分离技术,着重阐述了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的合成机理。认为陶瓷内衬的自蔓延高温合成过程需要经历铝热燃烧过程、液相分离过程和陶瓷内衬凝固过程,合理地控制这 3个基本过程,就可以极大地改善复... 介绍了自蔓延高温合成(SHS)的离心技术和重力分离技术,着重阐述了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的合成机理。认为陶瓷内衬的自蔓延高温合成过程需要经历铝热燃烧过程、液相分离过程和陶瓷内衬凝固过程,合理地控制这 3个基本过程,就可以极大地改善复合管的组织结构。同时,还对影响合成陶瓷内衬致密化的因素 (预热温度、燃烧合成温度、稀释剂和化学激活剂)进行了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内衬复合管 凝固过程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 重力分离 陶瓷内衬复合钢管 液相分离 预热温度 化学激活剂 合成机理 稀释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的机理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晓军 范群成 +3 位作者 夏天东 陈学定 顾美转 肖国庆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24,共3页
用燃烧波淬熄法研究了大颗粒Ti粉和Al粉制备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机理.通过电镜观察和能谱分析发现:反应过程可用毛细铺展 界面反应机制解释.熔融的Al在整个反应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首先熔融的Al液通过Ti粉间的毛细管... 用燃烧波淬熄法研究了大颗粒Ti粉和Al粉制备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机理.通过电镜观察和能谱分析发现:反应过程可用毛细铺展 界面反应机制解释.熔融的Al在整个反应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首先熔融的Al液通过Ti粉间的毛细管作用以薄膜的形式铺展在Ti粉表面,并在接触面生成TiAl3.反应放出的热量有利于加速反应的进行,促使TiAl3与Ti进一步反应生成TiAl.但是生成的TiAl3层阻碍了Al液与Ti粉的接触,制约了反应的进行.最后,在试样中可以同时看到完全反应的Ti粉和未完全反应的Ti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铝化合物 金属间化合物 自蔓延高温合成 反应机理 燃烧波淬熄 毛细铺展-界面反应机制 熔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铝热自蔓延高温合成陶瓷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健民 王敏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9-93,共5页
研究了静态铝热SHS陶瓷涂层,分析了涂层的成分、组织形态、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添加RE或SiO2,可以改善涂层的组织及其分布,减少孔隙,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
关键词 静态铝热 自蔓延高温合成 陶瓷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纤维模板自蔓延高温合成ZrB_2/Al_2O_3复合粉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权 肖国庆 +1 位作者 丁冬海 张薇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39-1344,共6页
ZrB_2纤维或含ZrB_2纤维复合粉的制备对于发展纤维增强超高温结构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以ZrO_2纤维、B_2O_3和Al粉为原料,通过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备了含ZrB_2纤维的ZrB_2/Al_2O_3复合粉。通过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ZrB_2纤维或含ZrB_2纤维复合粉的制备对于发展纤维增强超高温结构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以ZrO_2纤维、B_2O_3和Al粉为原料,通过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备了含ZrB_2纤维的ZrB_2/Al_2O_3复合粉。通过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对产物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及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表征,用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分析研究了原料混合粉在加热过程中的反应过程。研究了氩气压力对燃烧合成产物的物相组成及ZrB_2纤维结构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产物中ZrB_2的存在状态。结果表明:氩气压力为1.5 MPa下,产物相组成为ZrB_2和Al_2O_3。部分ZrB_2以ZrO_2纤维为模板形成ZrB_2纤维;部分ZrB_2以颗粒形式分散在ZrB_2/Al_2O_3复合粉中。生成的ZrB_2纤维,表面粗糙,结构较为完整,直径约为1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合成 模板 氧化锆纤维 硼化锆纤维 复合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S/PHIP法合成TiB_2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强 张幸红 +1 位作者 曲伟 韩杰才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8期71-74,共4页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结合准热等静压 (SHS/PHIP)工艺制备了TiB2 陶瓷材料 ,并进行了X射线衍射 (XRD)、扫描电镜 (SEM)、力学性能等实验研究。XRD结果表明反应生成了高纯度的TiB2 ,没有其他相生成 ,这与热力学计算结果相吻合。材料SEM分...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结合准热等静压 (SHS/PHIP)工艺制备了TiB2 陶瓷材料 ,并进行了X射线衍射 (XRD)、扫描电镜 (SEM)、力学性能等实验研究。XRD结果表明反应生成了高纯度的TiB2 ,没有其他相生成 ,这与热力学计算结果相吻合。材料SEM分析发现 ,TiB2 陶瓷颗粒形貌为近等轴状 ,尺寸细小且较均匀 ,在TiB2 陶瓷颗粒间还存在“烧结颈” ,由于SHS反应所产生的高温 ,造成了TiB2 陶瓷颗粒表面的圆化。合成产物的致密度较低 ,气孔主要存在于TiB2 陶瓷颗粒交界处 ,较低的致密性导致了材料具有较低的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S/PHIP 自蔓延高温合成 准热等静压 TIB2陶瓷 硼化钛陶瓷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SHS法制备陶瓷衬层的组织与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桑可正 范力 +1 位作者 郭吉 李红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7-120,共4页
采用预置芯等方法对重力SHS法制备的陶瓷内衬层厚度进行控制,研究预置芯大小、SiO_2添加量等对陶瓷层厚度与组织的影响,考察冷却工艺对陶瓷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预置芯直径增大,陶瓷层厚度先增大后减小;在预置芯直径... 采用预置芯等方法对重力SHS法制备的陶瓷内衬层厚度进行控制,研究预置芯大小、SiO_2添加量等对陶瓷层厚度与组织的影响,考察冷却工艺对陶瓷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预置芯直径增大,陶瓷层厚度先增大后减小;在预置芯直径一定的情况下,随着SiO_2含量的增加,陶瓷层厚度增加。添加适宜的SiO_2有利于获得组织细小而致密的陶瓷层。冷却速度快,凝固组织细化,陶瓷层硬度高;冷却速度慢,熔体分离充分,陶瓷层组织均匀,陶瓷层和钢管结合更加紧密,抗热震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自蔓延高温合成 厚度 组织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