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扁球重力场的水准面方程和重力公式 被引量:1
1
作者 丁行斌 《海洋测绘》 1995年第4期14-19,共6页
文章论述了扁球水准面方程和重力公式的级数表示方法。论证了它们和重力位函数的级数展开精度的关系,指出水准面方程和重力公式应取决于重力位的级数展开精度,推导重力公式时必须与重力位保持精度一致.否则将出现矛盾和错误。 文章还讨... 文章论述了扁球水准面方程和重力公式的级数表示方法。论证了它们和重力位函数的级数展开精度的关系,指出水准面方程和重力公式应取决于重力位的级数展开精度,推导重力公式时必须与重力位保持精度一致.否则将出现矛盾和错误。 文章还讨论了扁球水准面形状与正常位系数的关系,指出水准面的中纬度隆起与J_4有关(见文中(17)式),因此Bruns扁球不存在=45°处隆起的问题,Bruns正常重力公式中也不应出现β_1sin^2项,从而对一类正常重力公式的正确性提出了疑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准面 旋转椭球面 正常重力公式 重力 展开精度 二次近似 级数展开式 正常重力 球重 扁球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标中“1985年国际正常重力公式”的存误及WGS84年正常重力公式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训华 《海洋地质动态》 1994年第10期1-3,共3页
本文指出了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海洋调查规范(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试行稿UDC,A45(GB/T13909-92)及1993-10-01实施稿UDC551.46.0(083.7575(GB/... 本文指出了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海洋调查规范(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试行稿UDC,A45(GB/T13909-92)及1993-10-01实施稿UDC551.46.0(083.7575(GB/T13909-92)中1985年国际正常重力公式存在的问题。详细介绍了世界大地测量系统WGS84及由此导出的正常重力公式。这对“八·五”科学技术攻关课题的正确实施和海洋调查规范今后的使用将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GS84 正常重力公式 海洋调查 地球物理调查 大地测量 海洋地质 发布 国际 GB/T 规范
全文增补中
法律解释中的价值判断
3
作者 王志勇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8-193,共16页
法律解释中价值判断的难点在于其何时被运用及如何被运用,前者涉及价值判断在其中的适用条件,后者涉及价值判断在其中的适用方式。概念分析显示,法律解释是一种解决法律文本意义分歧的活动,这必然诉诸超越语义规则、惯习之外的价值判断... 法律解释中价值判断的难点在于其何时被运用及如何被运用,前者涉及价值判断在其中的适用条件,后者涉及价值判断在其中的适用方式。概念分析显示,法律解释是一种解决法律文本意义分歧的活动,这必然诉诸超越语义规则、惯习之外的价值判断,所以价值判断是法律解释的内在构成性特征。由此,价值判断在法律解释中的适用条件实则就是法律解释的发生条件,其中的形式条件为穷尽语义规则、惯习但不得超越文义射程,实质条件为旨在实现个案正义。在已有诸可能进路中,权衡进路为法律解释中的价值判断的理性化提供了更好起点。一种适于法律解释的重力公式可以作为法律解释中价值判断的内部证立方式,而外部证立方式则取决于法律及普遍实践商谈。从最大化可计算空间来看,以重力公式为核心的权衡或许可以作为数字司法的一种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解释 价值判断 权衡 重力公式 数字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定位中扰动重力矢量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董绪荣 宁津生 祝永刚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1991年第2期50-55,31,共7页
惯性定位精度主要取决于惯性元器件的性能和对测线土地球重力场的模型逼近精度。重力场误差(即扰动重力矢量δg)足惯性系统(INS、ISS)的一项主要误差源。本文给出了两个研究δg影响的方法,讨论了不同应用环境中由δg直接及间接引起的各... 惯性定位精度主要取决于惯性元器件的性能和对测线土地球重力场的模型逼近精度。重力场误差(即扰动重力矢量δg)足惯性系统(INS、ISS)的一项主要误差源。本文给出了两个研究δg影响的方法,讨论了不同应用环境中由δg直接及间接引起的各项定位误差的大小及变化规律。最后,讨论了减弱重力场误差影响、提高导航定位精度的几个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矢量 重力场模型 定位精度 主要误差源 地球重力 误差影响 扰动重力 定位误差 逼近精度 正常重力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连续密度分布的重力计算及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楼海 王椿镛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97-301,共5页
给出了基于矩形网格模型的三维连续密度分布的重力解析公式.这种密度模型与一类地震层析算法采用的速度模型有相同的参数化形式.因此,地震层析成像的速度模型可以很方便地通过适当的速度-密度函数转换为密度模型,从而进行地震-重... 给出了基于矩形网格模型的三维连续密度分布的重力解析公式.这种密度模型与一类地震层析算法采用的速度模型有相同的参数化形式.因此,地震层析成像的速度模型可以很方便地通过适当的速度-密度函数转换为密度模型,从而进行地震-重力资料的综合解释.一致性的速度-密度模型还有利于地震-重力资料的联合反演.试验表明,在相同计算精度下,变密度分布情形的线性密度算法比常密度算法要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密度分布 重力解析公式 地震-重力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体系中重力分布规律与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
6
作者 张曼珠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5年第3期77-84,共8页
研究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对地壳运动、大陆漂移、潮汐、地震、大气环流等现象,均有重要意义。因而,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出现了关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原因的各种假说。本文试图通过对旋转体系中重力分布规律的讨论,进而探讨地球自转速... 研究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对地壳运动、大陆漂移、潮汐、地震、大气环流等现象,均有重要意义。因而,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出现了关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原因的各种假说。本文试图通过对旋转体系中重力分布规律的讨论,进而探讨地球自转速率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自转 分布规律 大陆漂移 重力变化 场强度 惯性离心力 地球时 正常重力公式 赤道面 地球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方体模型的大型水库重力变化效应分析——以三峡水库蓄水过程为例
7
作者 邢云鹏 郭金运 +3 位作者 金鑫 刘少明 沈毅 王方建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59-665,共7页
大型水库由蓄水造成的水体质量的增加将对地球内部构造等产生影响,而地球内部构造的改变将会引起重力变化。三峡库区蓄水后形成的河道水库所引起的巨大水体负荷必然会对这种重力变化响应更明显。为了研究这种重力变化的程度,推导了长方... 大型水库由蓄水造成的水体质量的增加将对地球内部构造等产生影响,而地球内部构造的改变将会引起重力变化。三峡库区蓄水后形成的河道水库所引起的巨大水体负荷必然会对这种重力变化响应更明显。为了研究这种重力变化的程度,推导了长方体的重力变化公式,将其用于模拟计算三峡水库在不同蓄水高度下水体荷载变化对地面站的重力影响,同时考虑土壤水变化的影响,并将远处的重力变化内插到水库周边作为其他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方体重力变化公式在蓄水过程中造成的重力变化的模拟中有较好的计算结果,在众多影响因素中,蓄水的影响占主要部分,加入土壤水变化的影响和远处重力变化内插至水库周边作为其他因素影响后,计算精度有了一定的提高,对较近站点处在3个时间段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从7、 10.4和6.5μGal提高到4.3、 8.1和6.1μG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方体重力变化公式 三峡水库 蓄水 质量变化 重力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 被引量:105
8
作者 魏子卿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共5页
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是我国新一代大地坐标系。在扼要叙述我国新一代大地坐标系建立的背景和基本原则之后,详细介绍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和实现,给出参考椭球的定义常数和导出常数,以及相关的正常重力公式,最后对坐标系进行几点说明。
关键词 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CGCS2000) 地心大地坐标系 参考椭球 正常重力公式 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的建议 被引量:58
9
作者 魏子卿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共4页
简述了建议的我国新一代大地坐标系——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和实现,给出了参考椭球的定义常数和导出常数的计算公式及其常数值,以及椭球面及其外部的正常重力公式。
关键词 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 参考椭球的定义常数和导出常数 正常重力公式 定义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权衡理论辩护 被引量:25
10
作者 雷磊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33,共11页
权衡理论目前面对诸多质疑,其中方法论上的反对意见批评它是一种不理性的方法。作为法律原则的典型适用方式,权衡只是一种论证形式,它的作用在于使得产生于特定前提的论据之间形成理性关系,即在结构上符合权衡法则与重力公式。无论是非... 权衡理论目前面对诸多质疑,其中方法论上的反对意见批评它是一种不理性的方法。作为法律原则的典型适用方式,权衡只是一种论证形式,它的作用在于使得产生于特定前提的论据之间形成理性关系,即在结构上符合权衡法则与重力公式。无论是非理性主义的批评(狭义上的非理性主义、主观决断主义与修辞主义),还是不可通约性的批评(缺乏比较中项与特殊主义)都没有根据,都建立在对权衡的误读之上。权衡本身是一种理性的论证过程,只是在运用于个案时需要与具体的实质论据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原则 权衡 论证形式 重力公式 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