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帝之死和虚无主义——尼采价值重估的语境和工具 被引量:5
1
作者 何仁富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6-50,共5页
在西方,上帝的存在是以理性、信仰、道德“三位一体”表现出来的。哥白尼、达尔文使信仰的上帝死亡,康德使理性的上帝死亡,而尼采要完成的则是使道德的上帝死亡。这使基督教及其相应道德价值也将死亡,带来虚无主义;同时,也使人类... 在西方,上帝的存在是以理性、信仰、道德“三位一体”表现出来的。哥白尼、达尔文使信仰的上帝死亡,康德使理性的上帝死亡,而尼采要完成的则是使道德的上帝死亡。这使基督教及其相应道德价值也将死亡,带来虚无主义;同时,也使人类有机会拟定新的价值。“上帝死了”和“虚无主义”是同一命题的两种不同表达式,而“虚无主义”分消极的和积极的。尼采坚持积极的虚无主义,通过否定一切价值和重估一切价值两个环节来创造新的价值。因此,上帝之死构成尼采价值重估的“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帝之死 价值 消极虚无主义 积极虚无主义 尼采 “上帝死了” 重估一切价值 语境 最高价值 基督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随你自己
2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4-25,共2页
尼采最著名的两句话是:“上帝死了”和“重估一切价值”(均出自《快乐的科学》)。但这两句话的重要性与它们的著名程度是不相称的。比如“上帝死了”这句话,就有相当的哗众取宠成分。但未必是尼采想哗众取宠,真正的哗众取宠者是众... 尼采最著名的两句话是:“上帝死了”和“重估一切价值”(均出自《快乐的科学》)。但这两句话的重要性与它们的著名程度是不相称的。比如“上帝死了”这句话,就有相当的哗众取宠成分。但未必是尼采想哗众取宠,真正的哗众取宠者是众多的传述者。从语言哲学的观点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你自己” 尼采 重估一切价值 前现代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上帝死了” 虚概念 绝对价值 现代文明 上帝之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