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介浅槽分选机应用及研究进展
1
作者 叶贵川 于东皓 +3 位作者 董宪姝 孙玉金 付元鹏 吕宏广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3-182,共10页
为全面掌握重介浅槽分选机应用及研究进展,梳理了重介浅槽分选机在我国煤炭生产企业的应用情况,总结了其分选理论研究进展,详细概括了降低其分选粒度下限的研究进展,并汇总了常见问题及改造成效。结果表明:重介浅槽分选机在动力煤选煤... 为全面掌握重介浅槽分选机应用及研究进展,梳理了重介浅槽分选机在我国煤炭生产企业的应用情况,总结了其分选理论研究进展,详细概括了降低其分选粒度下限的研究进展,并汇总了常见问题及改造成效。结果表明:重介浅槽分选机在动力煤选煤厂中主要作为块煤(200~13 mm)的分选设备,在炼焦煤选煤厂或者井下分选工艺环节中则主要作为块煤(300~50 mm)的预排矸设备;重介浅槽分选理论研究聚焦于流场分布特征及颗粒运动行为的数值模拟,相应的试验研究和动力学分析较为缺乏,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增强;降低重介浅槽分选机的粒度下限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目前的相关举措主要是操作参数改进和上升流系统改进,重介浅槽分选机结构参数与分选粒度下限的适配关系尚未探明;重介浅槽分选系统的智能化建设任重而道远,未来应着重发展煤、水、介、工艺参数的全面智能感知体系,优化悬浮液密度、上升流和水平流流量调控策略;上升流系统堵塞和排料系统故障是重介浅槽分选机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众多选煤厂在实践中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可为其他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介浅槽分选 流场分布 预排矸 粒度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煤重介浅槽分选机在田庄选煤厂的应用 被引量:31
2
作者 曾庆刚 廖祥国 +1 位作者 李平 栗培国 《洁净煤技术》 CAS 2012年第4期7-9,共3页
针对田庄选煤厂块煤再选工艺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选用2台MZC8/54型块煤重介浅槽分选机代替原001再选斜轮分别作为戊组和己组块煤再选设备,在不增加厂房空间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2套独立的块煤主再选系统和主选"直通"选煤工艺,有... 针对田庄选煤厂块煤再选工艺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选用2台MZC8/54型块煤重介浅槽分选机代替原001再选斜轮分别作为戊组和己组块煤再选设备,在不增加厂房空间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2套独立的块煤主再选系统和主选"直通"选煤工艺,有效解决了当前块煤系统的瓶颈,提高了入选产能。阐述了MZC8/54型块煤重介浅槽分选机的结构、技术特征及工作原理,并分析了该设备在田庄选煤厂块煤再选工艺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MZC8/54型块煤重介浅槽分选机投入运行以来,块煤主再选工艺更灵活,块煤再选工艺影响时间从技改前每月2.2 h减少为零;实现了主再选双系统的并行运行,年处理能力由370万t提高至1000万t;厂房布置简洁,煤流顺畅,方便生产管理;增设了"直通"选煤工艺,减少了转载环节对现有生产系统的影响,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改造后田庄选煤厂每年创造效益约280万元,每年节约选煤成本约100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介浅槽分选 块煤 再选斜轮 工作原理 直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重介浅槽分选机介耗的措施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祺 刘春龙 +1 位作者 崔莉莉 姬吉星 《洁净煤技术》 CAS 2011年第6期17-19,共3页
阐述了重介浅槽分选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说明浅槽分选机的介耗与这两者密切相关。通过对浅槽分选机介耗降低途径的研究,从稳定分选环境,采用胶管进行双层筛脱介,优化浅槽结构,加强磁选机管理以及保证入料性质5个方面介绍了降低介耗的技... 阐述了重介浅槽分选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说明浅槽分选机的介耗与这两者密切相关。通过对浅槽分选机介耗降低途径的研究,从稳定分选环境,采用胶管进行双层筛脱介,优化浅槽结构,加强磁选机管理以及保证入料性质5个方面介绍了降低介耗的技术措施;从加强跑冒滴漏管理和磁铁矿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降低介耗的管理措施。介耗是重介选煤厂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介耗技术和管理的控制,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介浅槽分选 工作原理 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拉沟选煤厂重介浅槽分选机入料下限调整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朱子琪 邓小伟 +4 位作者 周瑞通 师亚文 路阳 谷林 张佳彬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7-89,93,共4页
哈拉沟选煤厂平均原煤小时量3000t/h。基本流程为13mm以上块煤经三套浅槽分选,13mm以下末煤进入到末煤系统利用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或直接上仓。考虑到块煤系统吨煤成本比末煤低8.12元/t。将块煤入洗下限由13mm调整至6mm,块煤入洗量增加302... 哈拉沟选煤厂平均原煤小时量3000t/h。基本流程为13mm以上块煤经三套浅槽分选,13mm以下末煤进入到末煤系统利用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或直接上仓。考虑到块煤系统吨煤成本比末煤低8.12元/t。将块煤入洗下限由13mm调整至6mm,块煤入洗量增加302.62t/h,精煤产率85.51%,提高2.17%;精煤灰分4.61%,降低0.23%;数量效率94.62%,提高4.28%,每年可节省成本约四百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煤系统 重介浅槽分选 入料下限 精煤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介浅槽分选系统智能化建设实践 被引量:3
5
作者 曹艳军 柳骁 +4 位作者 刘洋 丁震 白应光 廖志伟 白仁喜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63-65,98,共4页
以哈尔乌素选煤厂重介浅槽分选系统智能化改造为例,介绍重介浅槽分选系统智能化建设实践,系统阐释了重介浅槽分选系统感知及其性能优化、原煤系统与重介浅槽分选系统协同、重介浅槽分选工艺过程智能控制、重介浅槽生产过程智控系统预警... 以哈尔乌素选煤厂重介浅槽分选系统智能化改造为例,介绍重介浅槽分选系统智能化建设实践,系统阐释了重介浅槽分选系统感知及其性能优化、原煤系统与重介浅槽分选系统协同、重介浅槽分选工艺过程智能控制、重介浅槽生产过程智控系统预警4方面建设内容。通过智能化改造,构建重介浅槽分选系统对煤、水、介、工艺参数的全面智能感知体系,可最大限度地实现系统智能操控,减少人工对分选过程的干预,实现生产效率和品质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选煤 重介浅槽分选 智能感知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槽重介分选机上升流系统防堵优化解析
6
作者 李晶晶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73-576,共4页
重介浅槽分选机作为神东洗选中心各选煤厂分选块煤的关键设备,以其大规模处理能力、低能耗、小占地面积和较高的分选精度而广泛应用。聚焦上湾选煤厂305#浅槽工艺系统的技术改进,在初次实施方案不理想的情况下,优化实施方案。经过3个月... 重介浅槽分选机作为神东洗选中心各选煤厂分选块煤的关键设备,以其大规模处理能力、低能耗、小占地面积和较高的分选精度而广泛应用。聚焦上湾选煤厂305#浅槽工艺系统的技术改进,在初次实施方案不理想的情况下,优化实施方案。经过3个月的实施效果追踪,浅槽上升流堵塞的频率较之前降低了80%以上,有效降低了吨煤生产成本,提升了生产组织的可靠性,确保了洗选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并形成了成熟且可靠的技术成果,这些成果能够为集团内其他单位浅槽上升流防堵优化改造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选 上升流系统 防堵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刮板运行速度对浅槽重介分选机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志强 徐春江 +1 位作者 齐正义 黄亚飞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7-119,共3页
为探究浅槽重介分选机在分选过程中内部刮板运动的最佳速度,采用PIV粒子图像技术拍摄了浅槽重介分选机不同刮板速度下的流体粒子运动图像,对其分选流场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浅槽重介分选机在不同刮板速度下的流场形态及运动规律。结果... 为探究浅槽重介分选机在分选过程中内部刮板运动的最佳速度,采用PIV粒子图像技术拍摄了浅槽重介分选机不同刮板速度下的流体粒子运动图像,对其分选流场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浅槽重介分选机在不同刮板速度下的流场形态及运动规律。结果表明,刮板运行速度会给流体运动状态造成严重影响,试验得出刮板运行速度为0.06-0.08m/s时对分选最为有利。刮板速度影响的流场区域尽量控制在底流区以下,以免影响到分选区的流场从而影响煤炭正常分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选 刮板速度 PIV粒子图像技术 选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岱沟煤矿底板煤分选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利波 宋欢 +1 位作者 孙海洋 鲍风亮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749-757,共9页
为加强黑岱沟煤矿底板煤的综合利用率,扩大绿色开采利用规模,推进煤炭资源的高效提取利用,降低矸石固废的排放量,通过煤质特性、筛分、浮沉和转筒泥化试验,对其分选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原煤发热量为8685.80 kJ/kg,属于高灰低硫... 为加强黑岱沟煤矿底板煤的综合利用率,扩大绿色开采利用规模,推进煤炭资源的高效提取利用,降低矸石固废的排放量,通过煤质特性、筛分、浮沉和转筒泥化试验,对其分选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原煤发热量为8685.80 kJ/kg,属于高灰低硫低热的烟煤。对于粒度级为50.0~0.5 mm的原煤,当要求精煤灰分为12%时,自然级与破碎级综合样品的δ±0.1含量为32.87%,原煤可选性等级为难选;当要求精煤灰分为20%时,自然级与破碎级综合样品的δ±0.1含量为41.08%,原煤可选性等级为极难选。对于粒度级为<0.5 mm的原煤,将精煤灰分以20%作为参考,自然级与破碎级综合样品的δ±0.1含量为35.96%,原煤可选性等级为难选。当精煤灰分为12%时,分别使用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和重介浅槽分选,可得精煤产率为5.31%和2.56%,中煤产率为21.74%。为提高精煤产率,将精煤灰分限定在20%时,同样使用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和重介浅槽分选,可得精煤产率为14.39%和6.98%,中煤产率为11.74%。将对黑岱沟底板煤的分选利用提供指导,对其他高含碳量煤矸石的分选提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煤 可选性 精煤 分选方案 旋流器 重介浅槽分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庆梁选煤厂降低块煤入选下限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荆萍 《洁净煤技术》 CAS 2013年第6期21-24,共4页
通过对红庆梁邻近矿井煤质资料的分析,说明红庆梁原煤具有低灰、低硫、低磷、中高发热量的特点。根据红庆梁选煤厂原煤特性及产品方案,提出采用弛张筛对原煤进行深度筛分,有效利用重介浅槽,降低块煤洗选下限的优化思路,最终确定红... 通过对红庆梁邻近矿井煤质资料的分析,说明红庆梁原煤具有低灰、低硫、低磷、中高发热量的特点。根据红庆梁选煤厂原煤特性及产品方案,提出采用弛张筛对原煤进行深度筛分,有效利用重介浅槽,降低块煤洗选下限的优化思路,最终确定红庆梁选煤厂工艺流程为:原煤经弛张筛进行6mm分级,150~6mm入块煤重介浅槽系统洗选,出精煤和矸石产品,-6mm末煤直接作为末煤产品销售。最后对选用工艺的技术可行性进行分析。原煤经重介浅槽分选后+13mm灰分由13.54%降为6.38%,6~10mm灰分由12.86%降为6.43%,说明重介浅槽分选机对13~6mm末煤具有良好分选效果。弛张筛在谢桥选煤厂和张集北选煤厂使用效果很好.分级效率达80%以上.设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选下限 弛张筛 重介浅槽分选 末煤 块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宁三号煤矿选煤厂块煤排矸系统的改造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立法 《洁净煤技术》 CAS 2013年第3期14-17,共4页
论述了济宁三号煤矿选煤厂存在煤中带矸、矸石带煤量大、动筛跳汰机维修量大、块精煤产品限下率得不到保证、块精煤破碎机过粉碎量大等问题,说明动筛跳汰机入料中-25 mm末煤含量高,动筛跳汰机本身的限制,系统不完善是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 论述了济宁三号煤矿选煤厂存在煤中带矸、矸石带煤量大、动筛跳汰机维修量大、块精煤产品限下率得不到保证、块精煤破碎机过粉碎量大等问题,说明动筛跳汰机入料中-25 mm末煤含量高,动筛跳汰机本身的限制,系统不完善是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对块煤系统改造的必要性。通过对重介浅槽分选和重介斜/立轮分选特点和应用范围的对比,选煤厂采用重介浅槽分选取代动筛跳汰排矸系统,将重介浅槽分选机分选上限定为200 mm,块原煤破碎粒度改为200 mm,并最终确定了选煤厂块煤排矸系统的工艺流程。最后对选煤厂块煤系统改造后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说明改造后高附加值块精煤产量增加,每年可创造利润约2100万元,7个月即可收回投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煤排矸系统 重介浅槽分选 动筛跳汰机 分选上限 块精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S智能干选机在双柳煤矿的应用 被引量:18
11
作者 黄邦松 《中国煤炭》 2020年第3期47-50,共4页
介绍了双柳煤矿块煤排矸系统升级改造的必要性,针对双柳煤矿动筛排矸系统矸石带煤率高、精煤损失严重等问题,通过双柳煤矿3+4#原煤的筛分和浮沉试验对煤质进行了分析,对TDS智能干选机、重介浅槽分选机在双柳煤矿块原煤分选的投资和生产... 介绍了双柳煤矿块煤排矸系统升级改造的必要性,针对双柳煤矿动筛排矸系统矸石带煤率高、精煤损失严重等问题,通过双柳煤矿3+4#原煤的筛分和浮沉试验对煤质进行了分析,对TDS智能干选机、重介浅槽分选机在双柳煤矿块原煤分选的投资和生产成本方面进行了对比;经济效益综合比较结果显示,TDS智能干选机分选工艺更有优势。通过TDS智能干选机分选半工业试验和实际分选效果检测结果表明,TDS智能干选机分选粒级300~50 mm块原煤满足合同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柳煤矿 TDS智能干选机 动筛排矸系统 重介浅槽分选 选煤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煤厂生产系统提质增效工艺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宇辉 关海涛 张忠强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696-701,共6页
选煤厂生产系统主要生产工艺为200~13 mm块煤重介浅槽分选,<13 mm末煤不分选。13~6 mm原煤占比高,灰分较低,不分选与末精煤直接作为电煤使用。此工艺存在资源浪费、入选率较低及产品品种单一等问题,极大降低了企业经济效益。本次改... 选煤厂生产系统主要生产工艺为200~13 mm块煤重介浅槽分选,<13 mm末煤不分选。13~6 mm原煤占比高,灰分较低,不分选与末精煤直接作为电煤使用。此工艺存在资源浪费、入选率较低及产品品种单一等问题,极大降低了企业经济效益。本次改造通过煤质分析和技术经济对比,提出工艺改造方案:矿井来煤经6 mm分级筛筛分,筛上物进入重介浅槽分选机,筛下粉煤不分选,粗煤泥由煤泥离心机回收,细煤泥采用加压过滤机回收。主要产品为200~25 mm块精煤、<25 mm末精煤及弛张筛下<6 mm、粗煤泥和细煤泥混合后的混煤产品。本次改造通过降低浅槽分选机入选下限,提高了原煤入选率,稳定了产品质量;通过新增末精煤产品,直接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质增效 弛张筛 重介浅槽分选 入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