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触发式自释放喜树碱聚合物前药的合成与释放调控
1
作者 白皓宇 周珠贤 申有青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0-578,共9页
精准控制药物释放是提高药物疗效并降低毒副作用的关键。触发式自释放系统可用于药物的程控和定点释放。研究构建一种触发式自释放的喜树碱(CPT)聚合物前药平台。通过开环易位聚合,合成一系列分子质量相近但氨基链长短/数量不同的聚合... 精准控制药物释放是提高药物疗效并降低毒副作用的关键。触发式自释放系统可用于药物的程控和定点释放。研究构建一种触发式自释放的喜树碱(CPT)聚合物前药平台。通过开环易位聚合,合成一系列分子质量相近但氨基链长短/数量不同的聚合物前药(PEG_(n)-E_(m)-CPT_(2)和PEG_(n)-D_(m)-CPT_(2)),重点探究氨基链长短/数量对CPT自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链长短、数量和pH均可以改变CPT的释放行为。通过控制氨基数量,PEG_(n)-E_(m)-CPT_(2)和PEG_(n)-D_(m)-CPT_(2)在180 h的释放量可分别从10%调控至89%或62%。此外,利用酸敏感性β-羧酸酰胺修饰氨基可实现酸触发CPT释放。该研究报道了利用邻近侧链氨基催化分子内水解现象来调控药物的释放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发式自释放 聚合物前药 喜树碱 释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释放体系中沉淀的预防及利用配体交换反应调控CO释放速率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俊蝶 姜秀娟 +3 位作者 肖志音 陈丽梅 王雪梅 刘小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93-1600,共8页
采用3个含巯基基团的水溶性化合物(硫普罗宁、巯基乙胺和巯基甘油)来诱导二铁羰基化合物[Fe_(2)(μ-SCH_(2)CH(OH)CH_(2)(OH))_(2)(CO)_(6)](1)释放CO。为了解决在CO释放过程中形成沉淀的问题,研究了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分解产物的溶... 采用3个含巯基基团的水溶性化合物(硫普罗宁、巯基乙胺和巯基甘油)来诱导二铁羰基化合物[Fe_(2)(μ-SCH_(2)CH(OH)CH_(2)(OH))_(2)(CO)_(6)](1)释放CO。为了解决在CO释放过程中形成沉淀的问题,研究了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分解产物的溶解作用。结果表明EDTA不仅可以成功地预防CO释放体系中沉淀的生成,还可以协同促进化合物1分解释放CO。虽然所选择的配体都含有巯基功能基团,但其对化合物1释放CO的促进作用不同,据此可用于CO释放速率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释放分子 二铁羰基化合物 配体交换反应 预防沉淀 一氧化碳释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调控释放型尿素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王二旦 刘吉生 +7 位作者 刘巧兰 吕佳颖 王吉东 杨占涛 比莎娜·阿扎提 阿拉依古丽·托合塔别克 都文 李胜利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523-6533,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生物调控释放型尿素(BRRU)替代饲粮中不同比例的豆粕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胎次[(2.67±1.04)胎]、泌乳天数[(187.97±33.87)d]和7日平均产奶量[(35.84±4.70)kg/d]... 本试验旨在研究生物调控释放型尿素(BRRU)替代饲粮中不同比例的豆粕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胎次[(2.67±1.04)胎]、泌乳天数[(187.97±33.87)d]和7日平均产奶量[(35.84±4.70)kg/d]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36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头。对照组饲喂豆粕含量为6.79%的基础饲粮,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饲喂用BRRU替代基础饲粮中12.5%和25.0%豆粕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4 d,正试期45 d。结果表明:1)试验1组整个正试期(第1~45天)的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了0.34 kg/d(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整个正试期的乳脂率和4%乳脂矫正乳(FCM)产量比对照组均有所提高(P>0.05)。2)试验1组正试期第15天的瘤胃液氨态氮(NH_(3)-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正试期第15、30天以及整个正试期的瘤胃液NH_(3)-N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第15、30和45天的瘤胃液微生物蛋白(MC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整个正试期的瘤胃液乙酸、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以及乙酸/丙酸均无显著差异(P>0.05)。3)各组整个正试期的血清尿素氮(UN)、甘油三酯(TG)、β-羟丁酸(BHBA)以及非酯化脂肪酸(NEFA)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牛奶收入分别增加了6.00和4.20元/(d·头),经济效益分别增加了6.28和4.82元/(d·头)。综上所述,用BRRU替代饲粮中12.5%豆粕饲喂奶牛,产奶量提高了0.34 kg/d,4%FCM产量提高了1.43 kg/d,瘤胃液MCP含量升高,增加了牧场经济效益,饲喂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调控释放型尿素 豆粕 产奶量 瘤胃发酵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保护性施氮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5
4
作者 吕晓波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8-140,共3页
关键词 大豆 保护性施氮技术 理论 生育需求 氮肥释放时间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羟基脂肪酸酯作为农药载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歌 许春丽 +5 位作者 徐博 冉刚超 曹冲 赵鹏跃 曹立冬 黄啟良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71-882,共12页
利用先进的材料和技术,改善农药剂型,提高农药叶面沉积及剂量转移效率,调控农药释放,是提高农药有效性与安全性的重要途径。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是由一种微生物合成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热加工性能... 利用先进的材料和技术,改善农药剂型,提高农药叶面沉积及剂量转移效率,调控农药释放,是提高农药有效性与安全性的重要途径。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是由一种微生物合成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热加工性能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农业等领域,已成为生物材料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热点之一。聚羟基脂肪酸酯可以在土壤中自然降解,非常适宜应用于农业领域,尤其是农药的负载和控制释放。本文综述了聚羟基脂肪酸酯负载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3个方向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从载药体系的制备方法、形态表征、缓释性能、生物活性及其对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当前聚羟基脂肪酸酯作为农药载体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脂肪酸酯 农药载体 农药剂型加工 调控释放机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