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铝温压燃料爆炸抛撒过程中能量释放效率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裴明敬 毛根旺 +2 位作者 吴婉娥 郑开伟 陈立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6-283,共8页
通过研究不同含铝、镁、硼燃料试样在氧气、空气和氩气环境中燃烧热值的不同,分析金属添加剂种类、含量和颗粒度对燃料爆炸过程中能量释放效率的影响.同时根据不同燃料试样爆炸冲击波强度、爆炸火球的亮度和高温火球持续时间定性分析不... 通过研究不同含铝、镁、硼燃料试样在氧气、空气和氩气环境中燃烧热值的不同,分析金属添加剂种类、含量和颗粒度对燃料爆炸过程中能量释放效率的影响.同时根据不同燃料试样爆炸冲击波强度、爆炸火球的亮度和高温火球持续时间定性分析不同燃料添加剂在爆炸过程中能量的释放速率.结果表明,金属添加剂的物理化学性能、形状和颗粒度对能量释放效率具有重要影响;超细片状铝粉在爆炸过程中能量释放效率和能量释放速率均较高,是温压燃料配方的理想高能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压燃料 燃烧热 能量释放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务治理机制体系构建及其效率释放机理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荣武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2-56,共5页
公司财务的本质是产权价值流,产权价值流集中体现为财务价值链,而财务价值链的有效传导和流转离不开财务治理机制体系的协同运作。首先构建了以财务战略决策机制、财务激励创新机制、财务监督制衡机制为核心机制,以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 公司财务的本质是产权价值流,产权价值流集中体现为财务价值链,而财务价值链的有效传导和流转离不开财务治理机制体系的协同运作。首先构建了以财务战略决策机制、财务激励创新机制、财务监督制衡机制为核心机制,以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耦合机制为动态协调机制,以财务信息披露机制为保障机制的财务治理机制体系;其次,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各治理机制促进财务治理效率强劲释放的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治理机制 效率释放 机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盘火热释放率影响细水雾灭火特性试验 被引量:5
3
作者 杨立军 廖圣洁 +1 位作者 富庆飞 王向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7-540,共4页
为了研究细水雾针对不同热释放率条件下的灭火特性及规律,采用7种不同尺寸油盘火模型和正庚烷燃料,在4.6m×3.2m×4 m的空间内,进行了单喷头和四喷头灭火试验,试验过程中采用热电偶树和气体分析仪对火焰温度及火场氧浓度进行了... 为了研究细水雾针对不同热释放率条件下的灭火特性及规律,采用7种不同尺寸油盘火模型和正庚烷燃料,在4.6m×3.2m×4 m的空间内,进行了单喷头和四喷头灭火试验,试验过程中采用热电偶树和气体分析仪对火焰温度及火场氧浓度进行了测量,得到了不同热释放率条件下的细水雾灭火特性规律和灭火过程中火场温度场的变化规律,为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检验标准制定及细水雾灭火产品开发提供了相应的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水雾 灭火 油盘火 释放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巷道磨料射流泄压增透新方法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斌 黄中伟 +4 位作者 杨睿月 李学臣 李敬彬 陈健翔 秦小舟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46,77,共8页
针对坚硬煤层纯水射流冲孔泄压破岩效率低、施工操作复杂等难题,依据磨料射流高效破岩机理和石油工程钻采工艺,提出了煤矿巷道井下磨料射流深穿透泄压增透技术和连续送进磨料射流径向钻孔泄压增透技术2种新方法,并结合理论分析和试验研... 针对坚硬煤层纯水射流冲孔泄压破岩效率低、施工操作复杂等难题,依据磨料射流高效破岩机理和石油工程钻采工艺,提出了煤矿巷道井下磨料射流深穿透泄压增透技术和连续送进磨料射流径向钻孔泄压增透技术2种新方法,并结合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等方法探讨了工艺的可行性,通过自主搭建的高压磨料射流试验系统,开展了旋转磨料射流破岩室内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旋转磨料射流在坚固性系数为2的煤层及顶板致密砂岩中均可高效破岩钻孔;在喷射压力为30 MPa的条件下,可形成直径为50~60 mm的孔眼,且孔壁光滑、形状规则、孔眼结构稳定;层理对煤岩的成孔特征和破坏模式影响较为显著。研究结果可为坚硬煤层水力冲孔高效泄压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开采 磨料射流 泄压增透 成孔特点 深穿透 连续管 瓦斯释放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性淀粉微胶囊壁材在生物功能活性物质传递系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妍 马蓁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8-248,共11页
生物功能活性物质对机体有益,在启动、塑造和调节肠道微生物群中可发挥关键作用,采用以抗性淀粉为壁材的微胶囊包埋技术可有效解决生物功能活性物质体内利用率低及稳定性差等问题,同时具有不易被酶解、精准释放等良好特性。文章总结了... 生物功能活性物质对机体有益,在启动、塑造和调节肠道微生物群中可发挥关键作用,采用以抗性淀粉为壁材的微胶囊包埋技术可有效解决生物功能活性物质体内利用率低及稳定性差等问题,同时具有不易被酶解、精准释放等良好特性。文章总结了抗性淀粉微胶囊的常用制备方法及优势,简述抗性淀粉在不同生物功能活性物质传递系统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影响生物功能活性物质释放的因素,为后续抗性淀粉微胶囊的有关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性淀粉 微胶囊 生物功能活性物质 释放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