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指数变动及压力释放效果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万超 靳玉英 《财贸研究》 CSSCI 2010年第2期82-88,共7页
根据汇率变动的压力来源,引入包括名义汇率、外汇储备、国际利差、通胀水平差、远期升贴水、双边贸易差额等在内的六个因素构建外汇市场压力指数,综合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压力来源。结果显示:人民币的升值压力除... 根据汇率变动的压力来源,引入包括名义汇率、外汇储备、国际利差、通胀水平差、远期升贴水、双边贸易差额等在内的六个因素构建外汇市场压力指数,综合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压力来源。结果显示:人民币的升值压力除了在汇改之初小幅下降外,在其他考察时间段内基本都表现出明显的升值趋势,且各个阶段的汇率走势和压力源贡献分解也体现出差异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外汇市场压力指数 压力分解 压力释放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械激振方式进行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应力释放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建斌 李新宇 +1 位作者 朱英 唐小微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61-1268,共8页
为解决高地应力软岩隧道的应力释放现有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超前应力释放方法。该方法采用机械激振的方式来对岩体进行预处理,完成应力的超前释放,从而减小隧道后续支护结构的变形。采用FLAC3D分析机械激振高地应力释放方法的... 为解决高地应力软岩隧道的应力释放现有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超前应力释放方法。该方法采用机械激振的方式来对岩体进行预处理,完成应力的超前释放,从而减小隧道后续支护结构的变形。采用FLAC3D分析机械激振高地应力释放方法的实际适用情况,揭示激振方式、激振频率、激振幅值和激振时长4个因素对应力释放效果的影响规律。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比隧道变形量,比选出双边错峰激振这一最优激振方式。2)激振频率为系统共振频率时,应力释放效果达到最佳,并随着激振幅值增大而增大;但当超过某一限值之后,应力释放效果略微下降并保持稳定。3)在激振一定时间后,振动影响范围内岩体所具有的地应力已充分释放完毕,此时继续激振并不会增大卸荷的影响范围。4)综合得出应力释放效果最优工况,通过组合激振参数,进一步验证了此种工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隧道 台阶法 机械激振 高地应力 应力释放效果 激振方式 激振频率 激振幅值 激振时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地区烟蚜茧蜂本地繁育技术及释放效果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曾惠宇 伍绍龙 +9 位作者 詹良 范才银 李建华 张卓 杨会超 李天艺 安然 刘亮 颜勋锐 罗井清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6期122-123,125,共3页
为了探索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有效性,2015年湖南地区采用3级不同繁蚜方法,且繁蚜以后采用接种僵蚜苗的方法进行接蜂繁蜂效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繁蚜速率方面,一级扩繁15 d后,单株蚜量达到1 800头以上;二级扩繁17 d后,单株蚜量达到300头... 为了探索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有效性,2015年湖南地区采用3级不同繁蚜方法,且繁蚜以后采用接种僵蚜苗的方法进行接蜂繁蜂效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繁蚜速率方面,一级扩繁15 d后,单株蚜量达到1 800头以上;二级扩繁17 d后,单株蚜量达到300头以上;三级扩繁21 d后,单株蚜量达到251头,扩繁蚜速率一级最大、二级居中、三级最低。扩繁僵蚜数量方面,一、二级在接蜂15 d以后快速增加,而三级则在接蜂13 d后快速增加。在扩繁接蜂17 d单株僵蚜量,一级达936.6头,二级达72.1头,三级达97.1头。放蜂后蚜虫增长速率降低,放蜂5、10、15 d后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6.23%、51.80%、75.12%,烟蚜防治效果较显著,虽然烟田蚜虫数量还是呈现出增长趋势,但是蚜虫的增长速率显著低于未放蜂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 烟蚜茧蜂 本地繁育 僵蚜 释放效果 湖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植物控制湖泊底泥营养盐释放的效果与机理 被引量:91
4
作者 童昌华 杨肖娥 濮培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73-676,共4页
通过人工模拟的方法,进行了用狐尾藻、凤眼莲2种水生植物来控制湖泊底泥营养盐释放的研究。结果表明,水生植物能有效抑制底泥中TN、TP、硝态氮和氨态氮的释放;沉水植物狐尾藻比漂浮植物凤眼莲的效果好。底泥采取物理处理(塑料包被)后在... 通过人工模拟的方法,进行了用狐尾藻、凤眼莲2种水生植物来控制湖泊底泥营养盐释放的研究。结果表明,水生植物能有效抑制底泥中TN、TP、硝态氮和氨态氮的释放;沉水植物狐尾藻比漂浮植物凤眼莲的效果好。底泥采取物理处理(塑料包被)后在短期内(15~20d)能暂时控制底泥中营养盐的释放,但不能保持长久,并在随后表现出一定的“补偿效应”。物理措施如底泥包被不是控制底泥营养盐释放的有效方法和根本途径,水生植物修复才能有效抑制底泥中营养盐的释放,今后将成为控制底泥中营养盐释放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湖泊 底泥营养盐 释放效果 释放机理 人工模拟 狐尾藻 凤眼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型幼鱼释放装置在张网渔具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健 王忠秋 +1 位作者 张新峰 金宇锋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6-73,共8页
近年来,张网渔具渔获中幼鱼比重大的问题突出,而使用放大网目等传统手段在一些场合下并不适用。本研究设计制作了一种新型刚性幼鱼释放装置,该装置由3个框架组合构成、框架使用铰链连接、外型呈Y型,并通过2014年冬季海上测试,分析这一... 近年来,张网渔具渔获中幼鱼比重大的问题突出,而使用放大网目等传统手段在一些场合下并不适用。本研究设计制作了一种新型刚性幼鱼释放装置,该装置由3个框架组合构成、框架使用铰链连接、外型呈Y型,并通过2014年冬季海上测试,分析这一装置对幼鱼的释放效果。海上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安装于张网囊头网部、不锈钢材料、栅栏间距2 cm、分隔框架与来流方向呈60°的装置能释放90%的幼鱼并同时保留大部分大个体渔获。该Y型幼鱼释放装置角度可调等特点使其功能得以扩展、适用性增大,可为今后开展过滤性渔具幼鱼释放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网 幼鱼 刚性 释放装置 释放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双船有翼单囊拖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仁杰 李显森 +2 位作者 樊钢洲 赵宪勇 张国胜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8-264,共7页
为支撑《全国海洋捕捞渔具目录》的实施与管理,针对黄海双船有翼单囊拖网的网目选择性,于2017年8月在黄海南部的海州湾水域进行了不同网囊网目尺寸(40、54、60、70、90 mm)的套网法拖网试验,通过分析不同网目尺寸(40、54、60、70、90 mm... 为支撑《全国海洋捕捞渔具目录》的实施与管理,针对黄海双船有翼单囊拖网的网目选择性,于2017年8月在黄海南部的海州湾水域进行了不同网囊网目尺寸(40、54、60、70、90 mm)的套网法拖网试验,通过分析不同网目尺寸(40、54、60、70、90 mm)下主要渔获的逃逸率与幼鱼的释放效果,并结合数学建模方法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权衡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网囊网目尺寸的增大,渔获逃逸率逐渐增加,对幼鱼的释放效果显著,从生态保护方面考虑,根据目前的资源状况,网囊网目尺寸可放大至80 mm以上;当网囊网目尺寸小于56 mm时,释放效果显著,当网目尺寸大于56 mm时,经济效益损失显著。研究表明,为了权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议将56 mm作为制定黄海双船有翼单囊拖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的参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船有翼单囊拖网 幼鱼比例 逃逸率 释放效果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最小网目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针织物负氧离子整理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门明峰 孟家光 +1 位作者 张琳玫 邬德雄 《针织工业》 2016年第1期39-42,共4页
阐述了负氧离子产生的机理及意义。针对空气中负氧离子缺乏以及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负氧离子纤维上等问题,文中采用自制的负氧离子整理剂对毛针织物进行后整理以获得负氧离子纺织品。测试并分析了整理前后毛针织物的负氧离子释放效果,... 阐述了负氧离子产生的机理及意义。针对空气中负氧离子缺乏以及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负氧离子纤维上等问题,文中采用自制的负氧离子整理剂对毛针织物进行后整理以获得负氧离子纺织品。测试并分析了整理前后毛针织物的负氧离子释放效果,探讨了负氧离子整理对毛针织物耐洗性、透气性、顶破强力以及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负氧离子整理剂处理后的毛针织物释放负氧离子平均浓度为4 000~5 000个/cm^3,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人体的微环境;整理后毛针织物经过40次洗涤,其负氧离子释放效果较好,基本达到乡村环境的负氧离子浓度;整理后毛针织物的透气性、顶破强力及抗起毛起球性能均符合服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针织物 负氧离子整理 负氧离子释放效果 耐洗性 透气性 顶破强力 抗起毛起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