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采诗制度及其与元白新乐府创作的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左汉林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52,共6页
唐代存在太常卿采诗和风俗使采诗两种形式的采诗活动,盛唐和中晚唐可能也存在太常卿采诗制度,唐无采诗之说不确。元白创作新乐府,其直接背景即是初唐既已存在的采诗制度,白居易希望在中唐恢复采诗制度,以使其新乐府在流传到民间后为朝... 唐代存在太常卿采诗和风俗使采诗两种形式的采诗活动,盛唐和中晚唐可能也存在太常卿采诗制度,唐无采诗之说不确。元白创作新乐府,其直接背景即是初唐既已存在的采诗制度,白居易希望在中唐恢复采诗制度,以使其新乐府在流传到民间后为朝廷所采集,从而起到讽谏的作用。但元白新乐府最终未曾入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采诗制度 白居易 元稹 新乐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古代的民意调查——采诗制度 被引量:2
2
作者 高歌今 《统计研究》 1984年第1期80-81,共2页
一般讲民意调查史的人,总是从美国谈起。这是因为,早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被称为“丑闻报导者”的《大西洋月刊》和《北美评论》就开始对人民意见进行调查,主要是揭露社会的黑暗面。二十世纪前后,民意调查朝着政治态度调查的方向发展... 一般讲民意调查史的人,总是从美国谈起。这是因为,早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被称为“丑闻报导者”的《大西洋月刊》和《北美评论》就开始对人民意见进行调查,主要是揭露社会的黑暗面。二十世纪前后,民意调查朝着政治态度调查的方向发展。《纽约先驱报》、《芝加哥人报》、《文摘》等,都搞过所谓“假投票”,测验公众对候选人的反应。1935年以后,由乔治·盖洛普领导的美国民意调查所,大大地扩展调查的内容,除测验公众对候选人的反应外,还测验公众对于立法和其他政府措施的态度。时至今日,盖洛普测验已经成为民意调查的同义词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诗制度 民意调查 我国古代 乐府 民歌 美国民意 报导者 芝加哥人 候选人 政府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诗观风:古代中国的乐政与乐治 被引量:3
3
作者 曹胜高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10-112,共3页
采诗是由外交、行政和乐官等行政体系参与的制度性设计,借助歌诗可以深入了解地方风俗、观察百姓好恶、反馈行政得失,形成借助礼乐考察政治得失的施政理念。通过整理、演唱所采之诗,不仅形成了自下而上的社会反馈机制,而且塑造了文学艺... 采诗是由外交、行政和乐官等行政体系参与的制度性设计,借助歌诗可以深入了解地方风俗、观察百姓好恶、反馈行政得失,形成借助礼乐考察政治得失的施政理念。通过整理、演唱所采之诗,不仅形成了自下而上的社会反馈机制,而且塑造了文学艺术关注现实的鲜活面目,建构了文艺参与国家治理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诗制度 采诗 艺术创新 社会反馈 国家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古采诗与汉乐府民歌
4
作者 洛保生 《河北学刊》 CSSCI 1998年第3期79-81,共3页
上古采诗与汉乐府民歌洛保生在对汉乐府民歌的研究中,最为通行的观点是“采诗娱乐说”。持此说的论者认为乐府采诗是“因为当时统治阶级如此爱好‘俗乐’,所以才大量采集民歌。”①“收集俗乐,作为娱乐而已。”②甚至认为“乐府俗乐... 上古采诗与汉乐府民歌洛保生在对汉乐府民歌的研究中,最为通行的观点是“采诗娱乐说”。持此说的论者认为乐府采诗是“因为当时统治阶级如此爱好‘俗乐’,所以才大量采集民歌。”①“收集俗乐,作为娱乐而已。”②甚至认为“乐府俗乐不仅在宫廷的日常享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 汉乐府民歌 采诗娱乐说 采诗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初采诗之风辨正 被引量:2
5
作者 江合友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沈松勤 北宋 采诗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子“《诗》亡然后《春秋》作”重诂 被引量:16
6
作者 马银琴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74-79,共6页
《孟子·离娄下》云:“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这是关于中国历史学起源与性质的最早论述。本文认为,孟子之“诗”,是在指代讽谏劝正之辞的意义上使用的。因此,“迹熄诗亡”之说实质上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周室寝微... 《孟子·离娄下》云:“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这是关于中国历史学起源与性质的最早论述。本文认为,孟子之“诗”,是在指代讽谏劝正之辞的意义上使用的。因此,“迹熄诗亡”之说实质上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周室寝微,政由方伯,公卿列士献诗讽谏制度荡然不存,讽谏劝正之辞不再被陈于王廷并因此走向衰亡;讽谏之诗衰亡了,以微言立大旨、寓损贬之义于其中的《春秋》于是产生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亡然后《春秋》作 孟子 《诗经》 《春秋》 采诗制度 意义 "诗"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居易美学思想分析
7
作者 刘世忠 朱企泰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1年第3期183-187,共5页
本文作者对白居易的美学思想作了新的探讨和研究,提出了在李白、杜甫之后,白居易通过说诗、论诗、评诗和写诗表达了他对于艺术与现实的关系,鲜明地亮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美学主张。
关键词 白居易 美学思想 采诗制度 美学主张 诗歌 歌诗 美学原则 六义 陈子昂 文学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论争中的中国民间文学史写作 被引量:1
8
作者 吕微 《河北学刊》 CSSCI 1998年第6期99-107,共9页
1“民间文学史”是依据“民间文学”的观念对民间文学的历史形态及发展逻辑所作的描述与建构。自从新文化运动引进了西方的“民间文学”学术观念以来,经过长时间的尝试与积累,如今,中国民间文学史已从中国文学史的特定组成部分逐渐... 1“民间文学史”是依据“民间文学”的观念对民间文学的历史形态及发展逻辑所作的描述与建构。自从新文化运动引进了西方的“民间文学”学术观念以来,经过长时间的尝试与积累,如今,中国民间文学史已从中国文学史的特定组成部分逐渐生成为一种独立的学术样式。在引进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中国民间文学史 《礼记·王制》 采诗制度 民间文学 历史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居易美学思想述略
9
作者 郁源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70-76,共7页
新乐府运动是唐代中期稍后于古文运动的一个进步的文艺思潮运动.当时白居易、元稹、李绅、张籍、王建等一批诗人,他们以革新诗歌内容为主旨,用新乐府的形式,写了大量反映民间疾苦、揭露现实问题的讽谕诗,在创作上形成了一个流派.白居易... 新乐府运动是唐代中期稍后于古文运动的一个进步的文艺思潮运动.当时白居易、元稹、李绅、张籍、王建等一批诗人,他们以革新诗歌内容为主旨,用新乐府的形式,写了大量反映民间疾苦、揭露现实问题的讽谕诗,在创作上形成了一个流派.白居易是其中杰出的诗人和理论家.他的美学思想以《与元九书》为代表,是新乐府运动在理论上的集中反映.为“时”、为“事”的创作原则提倡新乐府运动的那些作家的诗歌创作,是以促进政治改革为目的的.这个运动在文艺思潮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把文艺与政治紧密地连结在一起,强调二者的互相沟通,互相作用.白居易认为,无论是音乐还是诗歌,都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这种精神活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从社会生活中产生的.社会政治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诗歌或音乐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状况:“臣闻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情者系于政.盖政和则情和,情和则声和,而安乐之音由是作焉.政失则情失,情失则声失,而哀淫之声由是作焉.斯所谓音声之道与政通矣.”音乐和诗歌是通过创作的情感因素与政治相通的.“情者系于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白居易 美刺 六义 美学思想 采诗制度 《新乐府》 《与元九书》 新乐府运动 风雅比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