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港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采补平衡与作物种植制度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孟雨 王新元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79-84,共6页
对各种熟制的耗水和水分利用率进行了分析,用不同方法对地下水的合理来量进行了计算,提出了黑龙港地区种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压缩小麦~夏玉米两熟制种植面积,增加棉花、红薯的种植面积,尤其是发展红薯的生产非常重要,这样不仅能... 对各种熟制的耗水和水分利用率进行了分析,用不同方法对地下水的合理来量进行了计算,提出了黑龙港地区种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压缩小麦~夏玉米两熟制种植面积,增加棉花、红薯的种植面积,尤其是发展红薯的生产非常重要,这样不仅能维持本地区地下水采补平衡,而且增加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采补平衡 耕作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春浇一水”限水灌溉模式对浅层地下水采补平衡的影响--以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张雪靓 丁蓓蓓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0,共10页
【目的】在粮食生产与水资源支撑能力高度矛盾的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定量探讨冬小麦生育期“春浇一水”限水灌溉模式可否实现浅层地下水采补平衡。【方法】应用改进的SWAT模型对灌溉量相异的8种情景进行模拟,并对不同灌溉方案的压采... 【目的】在粮食生产与水资源支撑能力高度矛盾的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定量探讨冬小麦生育期“春浇一水”限水灌溉模式可否实现浅层地下水采补平衡。【方法】应用改进的SWAT模型对灌溉量相异的8种情景进行模拟,并对不同灌溉方案的压采与节水效应进行了定量评估,在此基础上针对浅层地下水位止降回升这一约束条件,以冬小麦减产最小为目标,结合0-1规划,在22个子流域对灌溉方案进行了优选。【结果】①冬小麦“春浇一水”方案能使得研究区的浅层地下水位下降速度平均减缓至0.34 m/a以内,但这将以冬小麦平均减产大约25%~40%为代价。②在空间分布上,位于研究区北部的大清河淀西平原具有相对较好的地下水涵养效果,而南部的子牙河平原内冬小麦产量相对更高。③优化后“春浇一水”模式的具体区划为:在保定地区的大部分县(市)域,主要推荐实施灌溉定额为50 mm的方案;在邢台和邯郸地区,主要推荐实施灌溉定额为40 mm方案;在石家庄地区的西南部,主要推荐实施灌溉定额为30 mm的方案。【结论】在研究区内大约70%的面积上可通过实施“春浇一水”方案实现浅层地下水采补平衡,本文可为这个浅层地下水严重超采的井灌区为压采而实施冬小麦“春浇一水”限水灌溉模式提供定量化的科学支撑和差异化的推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水灌溉 浅层地下水 采补平衡 作物产量 SWAT模型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廊坊市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的对策研究
3
作者 昝朝静 《河北水利》 2016年第7期35-35,共1页
根据廊坊市水资源现状,以及地下水超采带来的问题,提出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的对策。
关键词 水资源现状 问题 采补平衡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城镇力争2022年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
4
《建筑技术开发》 2019年第9期113-113,共1页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制定发布了《国家节水行动方案》,以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国家水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其中在地下水开采方面,方案提出,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实施轮作休耕,适度退减灌溉面积,严格限制开采深层地下...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制定发布了《国家节水行动方案》,以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国家水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其中在地下水开采方面,方案提出,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实施轮作休耕,适度退减灌溉面积,严格限制开采深层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开 采补平衡 国家发展改革委 城镇 资源利用效率 深层地下水 行动方案 灌溉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基于地下水补排平衡的适宜水稻种植规模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镇江 孙青言 +3 位作者 陆垂裕 秦紫东 郭辉 杨晶亮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6,共8页
三江平原水稻面积变化及其引发的地下水开发利用活动对当地地下水动态变化产生了严重影响。为明确三江平原地下水补排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基于2000-2014年变化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构建动态水循环模型,在其他参数和假设不变的情况下,建立逐... 三江平原水稻面积变化及其引发的地下水开发利用活动对当地地下水动态变化产生了严重影响。为明确三江平原地下水补排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基于2000-2014年变化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构建动态水循环模型,在其他参数和假设不变的情况下,建立逐年的静态水循环模型及预测水文模型,模拟在各土地利用情景和规划水稻种植规模下的水文过程,对比各情景下的地下水通量,探求地下水补排平衡下的水稻种植规模。结果显示:基于动态水循环现状模型分析,三江平原地下水超采严重,年均地下水蓄变量为-3.13亿m^(3);对现状水资源配置格局下各静态土地利用模型对比,在2005年的水稻种植规模下,年均地下水蓄变量为-0.25亿m^(3),实现了地下水补排平衡;建立在水资源配置新格局下的预测模型,对各子流域中的水稻面积同比放大,确定在水稻种植规模为304.1万hm^(2)时,地下水年均蓄变量为-0.84亿m^(3),三江平原实现了地下水补排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水量平衡 适宜水稻面积 MODCYCLE 三江平原 地下水采补平衡 水稻种植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建管措施实施的分析与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雪英 王微 徐力猛 《河北水利》 2015年第12期31-32,共2页
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河北省于2014年实施了以衡水等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区为试点范围的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系统工程。该项工程以实施地下水采补平衡为首要目标,以节约用水为重点,逐步... 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河北省于2014年实施了以衡水等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区为试点范围的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系统工程。该项工程以实施地下水采补平衡为首要目标,以节约用水为重点,逐步构建适合水发展的农业种植体系、高效节水的灌溉工程体系、引排得当的水系连通体系、健全高效的管理服务体系、实时可靠的水资源监控考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超 地下水采补平衡 深层地下水 灌溉工程 管理服务体系 资源监控 节约用水 治水思路 考评体系 空间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浅层地下水超采问题探讨(一) 被引量:4
7
作者 高洋 杜绍敏 +3 位作者 金志钢 袁斌 杨伟清 姚章村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7年第4期24-27,共4页
三江平原地下水是否超采,争议已久。笔者经过“九五”期间国家三江攻关和垦区科技攻关研究(主要为1997~1998年),又经过近10a的追踪反馈研究分析,尤其地下水动态分析,认定三江平原地下水从宏观而论,没有超采,仍有很大开发潜力... 三江平原地下水是否超采,争议已久。笔者经过“九五”期间国家三江攻关和垦区科技攻关研究(主要为1997~1998年),又经过近10a的追踪反馈研究分析,尤其地下水动态分析,认定三江平原地下水从宏观而论,没有超采,仍有很大开发潜力,尤其如友谊、萝北各农场及沿江潜水地区(包括引提自流灌区)。其中建三江弱承压水地区,至今虽尚未超采,但今后还要大面积发展水田的情况下,应在调蓄利用当地丰富降水资源(提高利用率和增加对地下水补给率)和在地下水开采后周边大江大河可能增加激发补给量的分析研究计算上下功夫,从而判断或避免是否可能超采。至今三江平原地下水没有超采,就是生产实践对“九五”期间国家与垦区攻关科技成果的最好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补平衡 地下水位下降 激发 农业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开采强度法计算地下水的开采量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国昌 庞健 +1 位作者 郎景波 周媛 《水利科技与经济》 1998年第2期72-73,共2页
在开采利用地下水工作中.合理的确定开采量是十分重要的。用地下水开采强度计算方法,可得到满意的结果。即根据不同类型灌区和不同水文年条件.分别算出采补平衡时和允许超采地下水位下降深度时.得出地下水开采强度。
关键词 地下水开 地下水位下降 降深 利用 水文 水工 采补平衡 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业灌溉水源置换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6
9
作者 张红梅 《河北水利》 2022年第3期28-28,30,共2页
河北省地下水超采区面积近7万k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7%。超采区范围涉及除承德外的10个设区市以及定州、辛集市和雄安新区,共127个县(市、区),主要集中在冀中南平原区,地下水超采时间长、范围广、亏空大,是京津冀3省任务量最重的省份... 河北省地下水超采区面积近7万k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7%。超采区范围涉及除承德外的10个设区市以及定州、辛集市和雄安新区,共127个县(市、区),主要集中在冀中南平原区,地下水超采时间长、范围广、亏空大,是京津冀3省任务量最重的省份。2014年,国家启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以来,河北结合全省实际,以节水为核心,充分利用当地地表水、外调水等替代水源,通过“节、引、调、补、蓄、管”等综合措施,形成了从水源到田间、从工程到农艺、从建设到运行的综合治理体系,大力实施农业灌溉水源置换工程,为减少地下水开采,实现采补平衡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超 地下水开 水源置换 农业灌溉 采补平衡 雄安新区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50农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采利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金志刚 刘学金 +1 位作者 贾庆丰 姚章村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9年第1期8-11,共4页
850农场是三江平原地下水开采强度最大农场之一,井灌面积占平原面积57.7%,现地下水埋深约5 m,处理想埋深中,地下水用量约405 m3/hm2.a,产量还略高于本场渠灌稻。本地区井灌面积达2.07×104hm2,只要在节水灌溉上下功夫,可达采补平衡... 850农场是三江平原地下水开采强度最大农场之一,井灌面积占平原面积57.7%,现地下水埋深约5 m,处理想埋深中,地下水用量约405 m3/hm2.a,产量还略高于本场渠灌稻。本地区井灌面积达2.07×104hm2,只要在节水灌溉上下功夫,可达采补平衡。若在雨洪资源化上下功夫,"西水东调"和建河滩"漏水库",还可发展水田,水田比例由现0.577上升到0.60以上,故此850农场地下水可持续开采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埋深 采补平衡 节水灌溉 雨洪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沧州在行动 被引量:2
11
作者 董骏马 张立发 伊明 《河北水利》 2017年第4期36-36,共1页
2014年以来,沧州市18个县(市、区)先后成为国家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沧州市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围绕“水从哪里来、向哪里放、往哪里用”,以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和水资源可持... 2014年以来,沧州市18个县(市、区)先后成为国家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沧州市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围绕“水从哪里来、向哪里放、往哪里用”,以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目标,着力做好引、蓄、节、治、管5篇“水文章”,确立了“确权定价、控管结合、内节外引、综合施策”的治理模式,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治理工作 地下水超 沧州市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水利工作 采补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彦军 《河北水利》 2017年第5期16-16,共1页
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衡水市紧紧抓住被列为国家和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的契机,围绕“群众可接受、财政可承受、运行可持续、经验可推广”的目标,“先建机制、后建工程”,“节、引、蓄、调、管”系统治理... 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衡水市紧紧抓住被列为国家和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的契机,围绕“群众可接受、财政可承受、运行可持续、经验可推广”的目标,“先建机制、后建工程”,“节、引、蓄、调、管”系统治理,初步建立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制度体系和工程体系。预计到2020年,可基本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超 治理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工程体系 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 制度体系 采补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港流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文 《河北水利》 2020年第5期44-44,共1页
黑龙港流域是河北省水资源最匮乏的地区、深层承压水地下水严重超采区,是全省地下水治理任务最重、治理难度最大的地区,分析该流域水资源及地下水超采现状,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提出用足用好外调水、合理开发浅层地下水和微咸水... 黑龙港流域是河北省水资源最匮乏的地区、深层承压水地下水严重超采区,是全省地下水治理任务最重、治理难度最大的地区,分析该流域水资源及地下水超采现状,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提出用足用好外调水、合理开发浅层地下水和微咸水、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等治理措施,促进压减地下水超采量、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能力 综合治理对策 黑龙港流域 地下水超 采补平衡 深层承压水 农业种植结构 刚性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水压采——地下水生态修复的里程碑 被引量:1
14
作者 本刊评论员 《河北水利》 2015年第3期1-1,共1页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是保护资源、改善生态、保障民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水资源短缺问题、地下水问题,从实现长治久安的高度和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省是典型的资源性缺水...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是保护资源、改善生态、保障民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水资源短缺问题、地下水问题,从实现长治久安的高度和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省是典型的资源性缺水省份,地下水超采量和超采面积均为全国的1/3,是全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地下水超采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和地质灾害问题,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刻不容缓。2014年我省被国家列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超 资源性缺水 水生态修复 地质灾害问题 地下水漏斗 水资源短缺 深层地下水 地下水问题 地下水采补平衡 治水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启动新一轮地下水超采区划定
15
《河南科技》 2021年第23期6-6,共1页
水利部近日启动了新一轮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工作,力争用1年半的时间完成地下水超采区及地下水开发利用临界区划定,督促各省份明确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水利部启动新一轮地下水超采区划定,目的是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严格地下水管理与保... 水利部近日启动了新一轮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工作,力争用1年半的时间完成地下水超采区及地下水开发利用临界区划定,督促各省份明确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水利部启动新一轮地下水超采区划定,目的是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严格地下水管理与保护,逐步削减地下水超采量,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超 地下水开发利用 刚性约束 临界区 采补平衡 管理与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加快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设——确保主体工程10月底前完工
16
作者 赵红梅 齐婕 《河北水利》 2017年第5期13-13,共1页
下大力推进雄安新区及周边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从省水利厅学习贯彻中央设立雄安新区重大决策部署精神宣讲会上获悉,省水利厅将积极推进雄安新区水利规划建设各项任务,围绕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 下大力推进雄安新区及周边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从省水利厅学习贯彻中央设立雄安新区重大决策部署精神宣讲会上获悉,省水利厅将积极推进雄安新区水利规划建设各项任务,围绕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不断提升雄安新区水安全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工程 河北省 安全保障能力 地下水超 引黄 采补平衡 水利规划 防洪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心组织 攻坚克难 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17
《河北水利》 2015年第3期45-46,共2页
为推进我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有效遏制超采,修复地下水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河北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研究院作为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技术总负责单位,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圆满... 为推进我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有效遏制超采,修复地下水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河北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研究院作为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技术总负责单位,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建设"三个河北",促进我省水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1.迅速行动打响超采治理攻坚战按照财政部《关于推进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超 方案编制 地下水环境 生态文明 黑龙港流域 水生态 实施方案 持续发展 地下水采补平衡 典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方案》发布
18
《山西水利》 2022年第1期27-27,共1页
1月13日消息,《山西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方案》正式对外发布。其中提出,到2025年,累计压减地下水开采量2.9亿立方米,将全省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27亿立方米以内,基本实现全省地下水采补平衡。
关键词 《山西省地下水超综合治理行动方案》 采补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泓清水入沧来
19
作者 张连卿 《河北水利》 2024年第1期25-25,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而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养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沧州并未毗邻黄河,但通过引调黄河水,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30年来,沧州市已引调黄河水约3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而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养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沧州并未毗邻黄河,但通过引调黄河水,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30年来,沧州市已引调黄河水约30亿m^(3),到2022年圆满完成省定8.48亿m^(3)压采任务,基本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从根本上解决了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问题。农业地表水源置换,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河湖面貌持续改善等,都离不开黄河水的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之本 持续改善 苦咸水 一泓清水 高氟水 采补平衡 高质量发展 沧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水位对灌溉的响应——以北京南部灌区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树芳 韩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8期13925-13928,共4页
北京地区的地下水为满足农业灌溉,保障粮食生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开采的急剧增加,地下水位出现了连续下降的趋势。为掌握地下水水位对农业灌溉的响应,选取了主要受农业灌溉影响为主的一眼地下水监测井,通过对比地下水水位... 北京地区的地下水为满足农业灌溉,保障粮食生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开采的急剧增加,地下水位出现了连续下降的趋势。为掌握地下水水位对农业灌溉的响应,选取了主要受农业灌溉影响为主的一眼地下水监测井,通过对比地下水水位的日变化量与大气降水以及本地区冬小麦降水耦合度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地下水水位与冬小麦灌溉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冬小麦灌溉各个阶段,地下水水位相应下降,显示出两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冬灌后至返青前,地下水得到了充分有效的补给,水位可以恢复到冬灌之前的水平;但是由于返青-拔节和灌浆期灌溉需水量较大而且降水量较少,地下水不能得到充分有效补给,静储量被消耗,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在返青-拔节和灌浆期采用节水措施或者引用其他水源,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可以达到采补平衡,实现地下水的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灌溉 地下水水位 降水耦合度 采补平衡 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