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位钻孔与采空区埋管瓦斯抽放技术对比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陈磊 袁和勇 +1 位作者 薛韦一 闫金鹏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98-102,共5页
为了采取合理的瓦斯抽采技术,实现矿井安全高效开采,对朱集煤矿13-1煤层实行高位钻孔以及上隅角采空区埋管作为抽采瓦斯实验方案。通过对现场工程实践以及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应用高位钻孔瓦斯抽采技术的抽... 为了采取合理的瓦斯抽采技术,实现矿井安全高效开采,对朱集煤矿13-1煤层实行高位钻孔以及上隅角采空区埋管作为抽采瓦斯实验方案。通过对现场工程实践以及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应用高位钻孔瓦斯抽采技术的抽采效果十分明显,且工程施工费用较低,易于生产管理,该抽采技术适用于朱集煤矿采空区瓦斯抽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钻孔 采空区埋管 瓦斯抽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复合采空区覆岩采动裂隙分区特征及其治理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汪北方 吕元昊 张晶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2,共12页
神东矿区浅埋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裂隙发育,漏风条件复杂,遗煤自燃隐患突出,严重制约矿井安全、高效生产。为此,采用相似试验和数值模拟划定浅埋复合采空区覆岩采动裂隙分区,运用分形几何理论量化分区裂隙,基于“关键层理论”分析裂隙分... 神东矿区浅埋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裂隙发育,漏风条件复杂,遗煤自燃隐患突出,严重制约矿井安全、高效生产。为此,采用相似试验和数值模拟划定浅埋复合采空区覆岩采动裂隙分区,运用分形几何理论量化分区裂隙,基于“关键层理论”分析裂隙分区诱因并针对性提出治理技术方案。结果表明:31114工作面开采覆岩裂隙循环张开、闭合,地表滞后工作面周期性产生倾向动态裂缝。浅埋复合采空区覆岩裂隙呈“M”状分布,划为垮落带不规则裂隙区Ⅰ,裂隙带斜向破断裂隙区Ⅱ、Ⅲ和斜向离层裂隙区Ⅳ,地表边界内侧形成边缘裂缝。其中,裂隙区Ⅰ空隙发育、分布复杂,裂隙网络分形维数最大为1.569,裂隙区Ⅱ、Ⅲ和Ⅳ分形维数依次为1.531、1.396和1.438。建立浅埋复合采空区覆岩关键岩块“砌体梁”结构力学模型及失稳判据,阐释覆岩基本顶关键层“砌体梁”结构回转变形失稳导致裂隙区Ⅱ和Ⅲ斜向破断裂隙张开,基本顶关键层和层间关键层“砌体梁”结构组合承载作用致使裂隙区Ⅳ斜向离层裂隙发育。提出浅埋复合采空区覆岩斜向裂隙和地表裂缝井上、下协同治理技术,增加工作面进、出上覆采空区和末采阶段推进速度至14 m/d,辅以裂隙区Ⅱ、Ⅲ和Ⅳ及边界地表回填风积沙、覆盖黄土。SF6示踪技术测试表明浅埋复合采空区地表漏风量小,覆岩采动裂隙治理效果良好,为遗煤自然发火防治提供重要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 裂隙分 分形几何理论 “砌体梁”结构 裂隙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煤层采空区直流电法探测水槽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解海军 屈婷婷 李志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0-166,共7页
浅埋煤层采空区因其埋藏浅,易造成地表塌陷,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直流电法探测是查明其分布状况的有效手段,浅埋煤层采空区直流电法探测电性响应特征研究可有效指导野外生产并提高探测精度。以直流电法的探测理论为基础,以水... 浅埋煤层采空区因其埋藏浅,易造成地表塌陷,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直流电法探测是查明其分布状况的有效手段,浅埋煤层采空区直流电法探测电性响应特征研究可有效指导野外生产并提高探测精度。以直流电法的探测理论为基础,以水槽模拟为研究手段,选用不同介质模拟充气高阻浅埋煤层采空区和积水低阻浅埋煤层采空区,根据相似准则建立了浅埋煤层采空区的地电模型,通过水槽模拟研究了直流电法温纳装置、施伦贝谢装置和单边三极装置下浅埋煤层采空区的地电场响应,通过不同图件对比分析了高阻、低阻采空区在直流电法3种不同装置上的响应特征。水槽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浅埋煤层采空区在直流电法不同装置上均有明显的电性差异,四极测深和三极测深均能较好地反映出高、低阻采空异常体在平面上的位置;温纳装置对高、低阻采空区反应都较好,且垂向分辨率较高;施伦贝谢装置随探测深度加大分辨率会降低;单边三极装置对采空异常反应最为灵敏,但异常位置稍有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直流电法探测 水槽模拟 响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高密度电法探测浅埋深采空区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牟义 李卫伟 高卫富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2-157,共6页
通过在鄂尔多斯范家村煤矿已知采空区采用分布式高密度电阻率法进行装置形式、电压等参数试验,并对相应剖面曲线、典型剖面、立体切片等进行了电性响应特征分析,系统分析最佳试验参数和采空区识别特征,用于探测、识别未知采空区。结果表... 通过在鄂尔多斯范家村煤矿已知采空区采用分布式高密度电阻率法进行装置形式、电压等参数试验,并对相应剖面曲线、典型剖面、立体切片等进行了电性响应特征分析,系统分析最佳试验参数和采空区识别特征,用于探测、识别未知采空区。结果表明:通过分布式高密度电阻率法优化试验,并对相应的曲线、二维剖面、三维切片等响应规律分析,形成浅埋深采空区高密度电阻率法精细探测体系,且验证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高密度电阻率法 视电阻率曲线 参数优化 温纳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采空区瞬变电磁法响应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牟义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3-208,共6页
为了查明浅埋深采空区的瞬变电磁法响应特征,在鄂尔多斯矿区选取有代表性的已知浅埋深采空区,进行不同线框尺寸、发射电流、发射频率、增益等参数条件下单支曲线电磁响应特征的分析,并在典型剖面中进行已知采空区与正常煤层视电阻率对比... 为了查明浅埋深采空区的瞬变电磁法响应特征,在鄂尔多斯矿区选取有代表性的已知浅埋深采空区,进行不同线框尺寸、发射电流、发射频率、增益等参数条件下单支曲线电磁响应特征的分析,并在典型剖面中进行已知采空区与正常煤层视电阻率对比,总结浅埋深采空区的判识标志。研究结果表明:对埋深小于150 m的采空区,选择发射线框不宜大于180 m、发射电流宜大于12 A、频率不宜小于25 Hz、24~26左右增益的参数组合,采集的试验数据信噪比高。将参数优化结果应用到实际探测中,采空区附近测点归一化电位曲线与正常岩层相比有明显差异,采空区附近测点归一化电位衰减更快,表现在视电阻率断面图上,采空区边界误差不超过10 m,可实现浅埋深采空区精细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电位曲线 参数优化 干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浅埋采空区的地面注浆处理技术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斗群 周华群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5-37,共3页
通过注浆技术加固煤矿浅埋采空区,河北金牛能源水泥厂在采空区地表建设日产2 500 t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取得圆满成功,为煤矿采空区的治理与使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介绍了浅埋采空区注浆方案设计及施工技术。
关键词 注浆 地表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采空区顶板应力变形与地表沉降的动态关系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任敏 朱万成 +3 位作者 贾瀚文 程关文 李斓堃 代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6-192,共7页
地下采空区引起的地表沉降逐渐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为避免该类灾害发生,越来越多的监测技术与监测设备应运而生,但是目前对于监测数据的分析利用却并不充分。利用弓长岭露天铁矿浅埋空区顶板的锚杆应力计、多点位移计、液压水准... 地下采空区引起的地表沉降逐渐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为避免该类灾害发生,越来越多的监测技术与监测设备应运而生,但是目前对于监测数据的分析利用却并不充分。利用弓长岭露天铁矿浅埋空区顶板的锚杆应力计、多点位移计、液压水准仪的多传感器联合监测结果,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utoregressive Distributed Lag,ARDL)对地表沉降与采空区顶板岩体内的应力、位移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估计结果表明,浅埋采空区的顶板岩体内产生的应力、位移与地表沉降之间存在长期和短期的影响,且滞后1期的应力、位移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最为显著。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多传感器监测信息融合与预测模型构建的对策建议,即可以由采空区顶板岩体内滞后的应力、位移时间序列数据预测地表沉降,由机器学习等算法建立3个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函数关系,进而构建预测模型,可以有效体现出地表沉降过程中浅埋采空区顶板岩体的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开 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地表沉降 应力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季节条件下浅埋煤层采空区地表垂直漏风规律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朱兴攀 王洋 +5 位作者 任晓伟 晏立 张林江 刘文永 金永飞 陈玉良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4-109,共6页
在采动影响下浅埋煤层综放工作面上覆岩层垮落形成与地表贯通的裂隙,这些裂隙导致的地表垂直漏风对采空区煤自燃有重要影响。为研究不同季节条件下浅埋煤层采空区地表垂直漏风规律,分别在冬、春、夏、秋4个季节利用SF_(6)气体示踪法对... 在采动影响下浅埋煤层综放工作面上覆岩层垮落形成与地表贯通的裂隙,这些裂隙导致的地表垂直漏风对采空区煤自燃有重要影响。为研究不同季节条件下浅埋煤层采空区地表垂直漏风规律,分别在冬、春、夏、秋4个季节利用SF_(6)气体示踪法对陕西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122108工作面进行地表垂直漏风测定,分析了不同季节地表和井下采空区的温度、大气压强及漏风速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冬季工作面地表和井下采空区之间的温差相对较大,最大温差可达37.7℃,夏季工作面地表和井下采空区之间的温差相对较小,最小温差仅为0.9℃;冬季工作面地表和井下采空区之间的最大气压差达40.37hPa,夏季工作面地表和井下采空区之间的最大气压差为22.47hPa;春季和秋季工作面地表和井下采空区之间的温差、气压差则相差不大。②冬季漏风速率相对较大,平均最大漏风速率达8.364m/min;夏季漏风速率相对较小,平均最大漏风速率为6.918m/min;春季与秋季的漏风速率相差不大。③距工作面较近时,漏风速率较大。根据地表垂直漏风规律,可采取井下均压、进回风隅角封堵及地表裂隙覆盖等措施,以保证122108工作面安全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地表垂直漏风 煤自燃 SF_(6)气体示踪法 漏风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覆公路浅埋采空区群稳定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仕教 王志会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9年第4期505-512,共8页
某采石场开采形成了浅埋采空区群,且空区群上覆有一条县级公路。为确保上覆公路和采石场的安全运行,对采空区和上覆公路的稳定性进行了综合分析。首先,对采空区现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了调查;通过开展现场点荷载试验和室内岩石力... 某采石场开采形成了浅埋采空区群,且空区群上覆有一条县级公路。为确保上覆公路和采石场的安全运行,对采空区和上覆公路的稳定性进行了综合分析。首先,对采空区现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了调查;通过开展现场点荷载试验和室内岩石力学试验,获得了围岩的基本力学参数;随后,采用Heok-Brown准则及其强度参数的估计法,将岩石力学参数转化为岩体力学参数;接着,基于转换的力学参数,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采空区和上覆公路进行了模拟分析,并探讨了采空区及行车荷载对上覆公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处于稳定状态,对上覆公路影响较小;公路总体稳定,但公路与采空区的相对空间位置引起的地表不均匀沉降带来的局部离层对于公路有一定的危害。根据分析结果,建议充填4#采空区以降低采空区暴露面积,减少采空区分布的不均匀性以减少对公路离层区的影响,对于公路的局部离层区可采取注浆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参数 稳定性 数值模拟 地表沉陷 公路离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施工荷载作用下采空区顶板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玉飞 叶义成 +3 位作者 刘晓云 胡南燕 罗斌玉 元宙昊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3-138,共6页
为保证采空区上方作业人员和采掘设备安全,采用力学分析方法,将浅埋采空区顶板概化为固支梁力学结构模型,建立地面机械施工荷载-采空区顶板系统总势能方程。基于突变理论,构建采空区顶板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获得采空区顶板突变失稳判据... 为保证采空区上方作业人员和采掘设备安全,采用力学分析方法,将浅埋采空区顶板概化为固支梁力学结构模型,建立地面机械施工荷载-采空区顶板系统总势能方程。基于突变理论,构建采空区顶板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获得采空区顶板突变失稳判据,建立采空区顶板保持稳定情况下机械施工荷载计算模型,并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采空区顶板岩梁所受侧向水平推力越大,岩梁弹性模量越小,采空区跨距越大,采空区顶板越容易发生突变失稳,其失稳的必要条件取决于顶板内部特性,与外部作用无关;地面施工荷载作用下采空区顶板失稳的充要条件取决于顶板内部特性和外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理论 地面荷载 顶板岩梁 势能方程 失稳判据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抽采效果及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志刚 刘俊 +1 位作者 郑三龙 刘军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66,70,共5页
针对乌东煤矿5754502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治理问题,根据井下实测瓦斯抽采数据对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空区埋管抽采和顶板走向高位钻孔抽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取采空区埋管和顶板走向高位钻孔进行瓦斯抽采能明显降低工作面回风巷及... 针对乌东煤矿5754502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治理问题,根据井下实测瓦斯抽采数据对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空区埋管抽采和顶板走向高位钻孔抽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取采空区埋管和顶板走向高位钻孔进行瓦斯抽采能明显降低工作面回风巷及上隅角的瓦斯浓度,特别是采空区埋管抽采措施对工作面瓦斯治理效果显著。通过对采空区埋管长度进行分析,得出45#煤层工作面采空区埋管合理深度为10.35m,建议尽量不要超过35m,最多不能超过100m,以利于控制采空区火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综放工作面 采空区埋管 高位钻孔 瓦斯抽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岩汇煤矿综合瓦斯抽采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宁 戴广龙 尹海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4-96,104,共4页
针对黄岩汇煤矿15102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上隅角有瓦斯超限的倾向且部分区域有突出危险性的问题,在15102工作面采用本煤层顺层钻孔抽瓦斯,高抽巷抽瓦斯,顶板走向钻孔及采空区埋管抽采瓦斯综合治理措施。在该煤层预抽瓦斯后本煤层瓦... 针对黄岩汇煤矿15102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上隅角有瓦斯超限的倾向且部分区域有突出危险性的问题,在15102工作面采用本煤层顺层钻孔抽瓦斯,高抽巷抽瓦斯,顶板走向钻孔及采空区埋管抽采瓦斯综合治理措施。在该煤层预抽瓦斯后本煤层瓦斯含量降至2.05~7.01m3/t,全区域平均4.27m3/t,基本消除15102工作面具有突出危险性的问题;高抽巷抽采浓度平均在40%,抽采纯量25m3/min。在邻近层钻孔与采空区埋管抽采瓦斯措施实施后,上隅角瓦斯浓度在0.64%以下,较好防止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 高抽巷 采空区埋管 瓦斯 邻近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瓦斯矿井综合瓦斯抽采技术实践 被引量:36
13
作者 许太山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2-54,96,共4页
针对赵庄煤矿1263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上隅角瓦斯浓度高的问题,在12号煤层采用本煤层预抽、高位抽采及采空区埋管抽采相结合的综合瓦斯抽采方法,通过采用本煤层预抽,瓦斯抽采量较常规的布孔方式提高了0.46~1.02倍;高位钻孔抽采瓦斯后... 针对赵庄煤矿1263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上隅角瓦斯浓度高的问题,在12号煤层采用本煤层预抽、高位抽采及采空区埋管抽采相结合的综合瓦斯抽采方法,通过采用本煤层预抽,瓦斯抽采量较常规的布孔方式提高了0.46~1.02倍;高位钻孔抽采瓦斯后,邻近煤层的瓦斯相对涌出量由4.38~10.17 m3/t降为1.46~3.16 m3/t;采空区埋管抽采确保煤矿采空区的瓦斯体积分数保持在0.7%~0.9%,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瓦斯体积分数在1.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煤层预抽 高位钻孔抽 采空区埋管 瓦斯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上下联合抽采瓦斯技术在岳城矿的应用 被引量:28
14
作者 郭亮 付军辉 李日富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9-61,65,共4页
为解决采空区瓦斯大量涌出严重制约综采工作面生产的技术难题,针对岳城煤矿1302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高的情况,基于煤炭开采时空接替、瓦斯抽采关系,提出适合高瓦斯煤矿瓦斯治理的井上下联合抽采采空区瓦斯技术模式。实践表明:该技术模式... 为解决采空区瓦斯大量涌出严重制约综采工作面生产的技术难题,针对岳城煤矿1302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高的情况,基于煤炭开采时空接替、瓦斯抽采关系,提出适合高瓦斯煤矿瓦斯治理的井上下联合抽采采空区瓦斯技术模式。实践表明:该技术模式能够大幅度降低工作面瓦斯超限的威胁,有效抽采高瓦斯矿井采空区积聚瓦斯,提高了高瓦斯煤矿瓦斯抽采水平和安全生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 联合抽 高位钻孔抽 地面井抽 采空区埋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邢建国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8-121,15,共5页
针对陶二煤矿2214工作面瓦斯赋存特征、煤层赋存状态及巷道布置方式,采用顺层钻孔预抽回采区域煤层瓦斯、高位钻场顶板走向钻孔抽采邻近层卸压瓦斯、采空区埋管抽放、沿空留巷Y型通风相结合的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并以精细化管理为保障,区... 针对陶二煤矿2214工作面瓦斯赋存特征、煤层赋存状态及巷道布置方式,采用顺层钻孔预抽回采区域煤层瓦斯、高位钻场顶板走向钻孔抽采邻近层卸压瓦斯、采空区埋管抽放、沿空留巷Y型通风相结合的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并以精细化管理为保障,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和区域验证指标均小于临界值,回采期间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控制在0.45%以下,回风瓦斯浓度控制在0.35%以下,杜绝了瓦斯超限事故,保证了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顺层钻孔 顶板走向钻孔 采空区埋管 沿留巷 Y型通风 域措施 气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突松软煤层群综采面瓦斯立体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炜光 徐书荣 +2 位作者 李希建 尹鑫 刘尚平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0-85,共6页
针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松软煤层群开采的瓦斯治理难点,以贵州青龙矿井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强突松软煤层群综采工作面瓦斯立体治理技术。采取了底板岩巷穿层钻孔抽采、本煤层顺层钻孔抽采、走向高抽钻孔抽采、采空区埋管抽采及沿空留巷Y型... 针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松软煤层群开采的瓦斯治理难点,以贵州青龙矿井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强突松软煤层群综采工作面瓦斯立体治理技术。采取了底板岩巷穿层钻孔抽采、本煤层顺层钻孔抽采、走向高抽钻孔抽采、采空区埋管抽采及沿空留巷Y型通风治理上隅角瓦斯等综合瓦斯立体治理技术。现场试验表明,立体治理瓦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解决了回采时工作面瓦斯超限问题,实现了强突松软煤层群综采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松软煤层群 穿层钻孔 顺层钻孔 走向高抽钻孔 采空区埋管 沿留巷Y型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河矿3号煤层回采工作面瓦斯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韩真理 李晓华 李臣武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1-63,共3页
为了解决近距离高瓦斯突出煤层开采瓦斯问题,文章以松河矿3号煤层开采为例,通过认真分析煤层及瓦斯赋存特点,采用穿层钻孔预抽、本煤层抽采、高位巷抽采、采空区埋管抽采、高位钻孔抽采、穿层钻孔拦截卸压瓦斯等瓦斯综合治理技术,使回... 为了解决近距离高瓦斯突出煤层开采瓦斯问题,文章以松河矿3号煤层开采为例,通过认真分析煤层及瓦斯赋存特点,采用穿层钻孔预抽、本煤层抽采、高位巷抽采、采空区埋管抽采、高位钻孔抽采、穿层钻孔拦截卸压瓦斯等瓦斯综合治理技术,使回采工作面得到了有效消突,上隅角瓦斯浓度稳定在0.43% ~0.58%,工作面瓦斯抽采率达到80%,解决了近距离高瓦斯突出煤层开采的瓦斯治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层钻孔 高位巷 采空区埋管 卸压瓦斯 高位钻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连城煤矿首采煤层瓦斯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秀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72,共3页
介绍了八连城煤矿19#煤层赋存及开采条件,分析了煤层开采过程中的瓦斯来源,针对瓦斯分布特点,确定工作面风量,并对21906工作面采取仰角钻孔瓦斯抽采技术、天井尾巷埋管抽采技术、采空区埋管抽采及浮抽技术,并在工作面上、下尾巷采取尾... 介绍了八连城煤矿19#煤层赋存及开采条件,分析了煤层开采过程中的瓦斯来源,针对瓦斯分布特点,确定工作面风量,并对21906工作面采取仰角钻孔瓦斯抽采技术、天井尾巷埋管抽采技术、采空区埋管抽采及浮抽技术,并在工作面上、下尾巷采取尾巷充填以及对顶板进行预裂爆破等措施,有效防止了瓦斯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瓦斯防治 采空区埋管 天井 预裂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兰矿10503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金社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0-41,72,共3页
合理利用通风系统,采用Y型通风,采空区埋管抽放,下邻近层瓦斯抽放,上邻近层瓦斯抽放,解决10503工作面、上隅角、采空区瓦斯超限问题。实现本煤层煤与瓦斯共采,在抽采本工作面采空区瓦斯的同时抽采相邻煤层瓦斯,根据工作面瓦斯赋存及涌... 合理利用通风系统,采用Y型通风,采空区埋管抽放,下邻近层瓦斯抽放,上邻近层瓦斯抽放,解决10503工作面、上隅角、采空区瓦斯超限问题。实现本煤层煤与瓦斯共采,在抽采本工作面采空区瓦斯的同时抽采相邻煤层瓦斯,根据工作面瓦斯赋存及涌出规律,通过对2种通风方式的比较,选择Y型通风方式,配合沿空留巷补打隔离墙来解决10503工作面的瓦斯问题,确保工作面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控制 Y型通风 瓦斯超限 采空区埋管抽放 邻近层瓦斯抽放 本煤层瓦斯抽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综合抽放技术在朱庄煤矿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桂义 李仲勋 +1 位作者 李绍泉 李仲科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0-52,88,共4页
为了更有效解决朱庄煤矿Ⅲ4414综采工作面瓦斯长期超限问题,提出了在该工作面采用包括在采空区上隅角埋管抽放与顶板走向高位钻孔抽放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瓦斯抽放。通过对采空区抽放埋管位置以及采空区裂隙带的高度分布范围进行分析,确立... 为了更有效解决朱庄煤矿Ⅲ4414综采工作面瓦斯长期超限问题,提出了在该工作面采用包括在采空区上隅角埋管抽放与顶板走向高位钻孔抽放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瓦斯抽放。通过对采空区抽放埋管位置以及采空区裂隙带的高度分布范围进行分析,确立了最佳抽放埋管位置和终孔位置。瓦斯抽放结果表明:该技术有效地降低了Ⅲ4414综采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解决了该工作面上隅角瓦斯长期超限问题,使工作面在生产高峰时,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始终控制在0.4%左右,确保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 综合抽放 采空区埋管 高位钻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