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采煤沉陷区建筑物抗变形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
夏军武
周宇
王玉婧
杨晗
|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光伏覆盖下采煤沉陷水域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 流动特征——基于Ecopath模型分析 |
高衍雪
陈孝杨
陈永春
徐燕飞
段金铭
孙晶玉
宋雅慧
|
《绿色科技》
|
2025 |
0 |
|
3
|
基于水库调洪演算模型的朱芦沉陷区蓄滞洪预测模型初探 |
郑佳重
朱梅
周婷
王振龙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
2016 |
3
|
|
4
|
模糊物元模型在采煤沉陷区稳定性综合评判中的应用 |
李凡月
刘文生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5
|
基于Usher时间函数的采空区地表动态沉陷预测模型研究 |
王玉涛
刘小平
毛旭阁
曹晓毅
田延哲
|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8
|
|
6
|
采煤沉陷区土地破坏程度预测及分析 |
张俊芳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5 |
2
|
|
7
|
分布式“河道-沉陷区-地下水”水循环耦合模型——Ⅰ.模型原理与开发 |
李慧
陆垂裕
孙青言
王浩
严聆嘉
张博
|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8
|
采煤沉陷区输电铁塔复合防护板基础抗变形性能及其板厚取值研究 |
舒前进
袁广林
郭广礼
张云飞
|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4
|
|
9
|
采动区地表动态沉降预测的Richards模型 |
王正帅
邓喀中
|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47
|
|
10
|
缓倾斜煤层矩形采空区地表沉陷盆地模型 |
刘玉成
曹树刚
刘延保
|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
2008 |
10
|
|
11
|
山西省采煤沉陷区EES协调发展时空演化规律研究 |
李启庚
吉子晋
张洪潮
|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
2021 |
6
|
|
12
|
用ArcGIS的Python脚本计算采煤沉陷区土地损毁程度 |
朱宝才
王文龙
梁文俊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16 |
2
|
|
13
|
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积水时空演化特征研究——以安徽省矿区为例 |
孙茹
朱晓峻
张鹏飞
梁明
张鑫
宁正源
彭雪妮
刘辉
杨晓玉
黄文山
颜宇
段长征
|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9
|
|
14
|
基于SVM的地下采煤区沉陷灾害发育敏感性分区研究 |
薛永安
邹友峰
张文志
张明媚
柳广春
宋明伟
|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15
|
基于事件响应模型监测煤矿区地表沉陷 |
董雪园
郑南山
狄利娟
|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6
|
陕北采煤沉陷区黄土基注浆材料性能试验及配比优选 |
曹晓毅
王玉涛
刘小平
曹祖宝
武博强
|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17
|
基于智能无人船技术与GIS的采煤沉陷区水下地形构建方法研究 |
李兵
张传才
陈永春
|
《中国煤炭》
|
2020 |
9
|
|
18
|
淮北煤矿沉陷区溶解性有机物构成特征研究 |
陆旭
陈振生
|
《绿色科技》
|
2024 |
0 |
|
19
|
凤台县煤粮复合区耕地演变预测及影响 |
陈景平
胡振琪
袁冬竹
张瑞娅
许涛
|
《矿业科学学报》
|
2018 |
1
|
|
20
|
基于多光谱遥感的矿区积水区水深反演 |
吴双
武瑞杰
吴侃
王瑞
周大伟
|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
2020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