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北盆地复杂小断块油藏注CO2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陈祖华 吴公益 +5 位作者 钱卫明 王军 马涛 王海妹 郑永旺 熊欣雅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2-162,共11页
针对苏北盆地复杂小断块油藏"碎、小、低、薄、深"的地质特征以及"三低、三高"的开发特征,探索形成了CO2驱/吞吐室内物模实验、CO2驱/吞吐适宜度评价、CO2驱方案设计与适时优化调整、CO2驱混相判识和CO2驱开发效果... 针对苏北盆地复杂小断块油藏"碎、小、低、薄、深"的地质特征以及"三低、三高"的开发特征,探索形成了CO2驱/吞吐室内物模实验、CO2驱/吞吐适宜度评价、CO2驱方案设计与适时优化调整、CO2驱混相判识和CO2驱开发效果评价等5项开发技术,以及采集、净化、集输、注入、采油、回收等6项配套工艺技术。在低油价形势下,围绕成本和效益2个关键因素,通过深入研究和技术进步,将注CO2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范围从低渗透油藏逐步扩大到中高渗透油藏,从单一驱/吞吐向组合驱/吞吐发展,为苏北盆地稳产上产和效益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盆地 华东油气田 复杂小断块 CO2驱 提高采收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内生气提高采收率技术在中原断块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国萍 肖良 +1 位作者 胡艳霞 陈永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0-61,共2页
介绍了层内生气提高采收率技术机理、室内岩心模拟实验,并对典型区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现场应用21井次,区块平均注水压力下降9.5MPa,单井平均增加注水量5321.9m3,累积增加注水量111759m3,油井累积增油15187.49t。矿场试验表明,层内生... 介绍了层内生气提高采收率技术机理、室内岩心模拟实验,并对典型区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现场应用21井次,区块平均注水压力下降9.5MPa,单井平均增加注水量5321.9m3,累积增加注水量111759m3,油井累积增油15187.49t。矿场试验表明,层内生气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对部分区块和井组控水稳油、控制自然递减起到了积极作用,是一项有应用前景的提高采收率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采收率技术 区块 断块油田 注水量 控水稳油 增油 注水压力 岩心 加注 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后热化学沉淀调剖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范森 侯吉瑞 +2 位作者 李宜强 吴文祥 张云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6-68,共3页
在探讨聚合物驱油后油层物性变化及剩余油分布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利用热化学沉淀进行油藏深部调剖提 高采收率的方法。该方法的调剖原理不同于传统的调剖,主要通过缩小孔隙体积而达到降低高渗透层渗透率的目 的。初步的物理模拟研究表明... 在探讨聚合物驱油后油层物性变化及剩余油分布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利用热化学沉淀进行油藏深部调剖提 高采收率的方法。该方法的调剖原理不同于传统的调剖,主要通过缩小孔隙体积而达到降低高渗透层渗透率的目 的。初步的物理模拟研究表明,选用硼酸钠溶液进行结晶沉淀,可以明显降低高渗透层的渗透率,且在10倍孔隙 体积水洗后渗透率降低幅度仍可保持在55.8%~60.2%,并且"堵而不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调剖。在二维纵向 非均质模型上的热化学沉淀调剖驱油实验表明,在聚合物驱后可继续提高采收率7.8%-9.2%,效果同于聚合物 凝胶,并且具有注入粘度低、可进入残余油不连续分布的油藏深处等特点,尤其适合于温度适中的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沉淀 提高采收率技术 孔隙体积 聚合物驱油 非均质模型 聚合物凝胶 渗透率 分布特点 油层物性 深部调剖 模拟研究 驱油实验 连续分布 渗透层 剩余油 油藏 硼酸钠 低幅度 残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析气田开发和提高采收率技术 被引量:6
4
作者 史云清 王国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凝析气田开发 提高采收率技术 衰竭式开采 注水开采 循环注气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驱后“正电胶调剖+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被引量:7
5
作者 曹瑞波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61,67,共5页
为了提高聚驱后油藏采收率,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聚驱后"正电胶调剖+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结果表明,正电胶可与油层中存留的聚合物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生成絮状络合物堵塞高渗层,起到调整油层非均质性的作用。该技术发挥... 为了提高聚驱后油藏采收率,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聚驱后"正电胶调剖+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结果表明,正电胶可与油层中存留的聚合物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生成絮状络合物堵塞高渗层,起到调整油层非均质性的作用。该技术发挥了正电胶调剖扩大波及体积、三元复合驱提高驱油效率的双重作用,实现了"调、堵、驱"相结合。应用该技术,物理模型聚驱实验可提高采收率14.5%,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采收率技术 正电胶 调剖机理 三元复合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油田承办“五省(市、区)提高采收率技术研讨会”
6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5-815,共1页
为推动各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同时也为了给该领域的专家们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交流和提高的机会,河南、天津、新疆、黑龙江、山东等石油学会于2019年8月21-22日在河南郑州联合举办了第五届"五省(市、区)提高采收率技术... 为推动各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同时也为了给该领域的专家们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交流和提高的机会,河南、天津、新疆、黑龙江、山东等石油学会于2019年8月21-22日在河南郑州联合举办了第五届"五省(市、区)提高采收率技术研讨会"。会议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创新意识、增强生产实效"为主题,从地质和工艺两方面,就不同地质条件及不同油藏类型的油藏工程技术、采油工艺和油气检测技术等方面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现场应用进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学会 采油工艺 中原油田 提高采收率技术 油藏工程技术 油藏类型 河南郑州 油气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深层稠油油藏火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7
作者 冯天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火烧油层(火驱,In-situ Combustion)是一种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具有驱油效率高、采收率高、热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等特点。火驱技术利用原油中重质组分为燃料,空气或富氧气体为助燃剂,采取人工点火等方法点燃油层并持续燃烧,加热油层... 火烧油层(火驱,In-situ Combustion)是一种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具有驱油效率高、采收率高、热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等特点。火驱技术利用原油中重质组分为燃料,空气或富氧气体为助燃剂,采取人工点火等方法点燃油层并持续燃烧,加热油层温度至600〜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油层 油层温度 火驱 重质组分 驱油效率 助燃剂 提高采收率技术 中深层稠油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后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8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27,共1页
通过聚合物及泡沫在石英砂模型中形成的封堵能力比较、聚合物与泡沫体系驱油能力比较及聚合物驱后泡沫驱油试验,证明泡沫驱在多孔介质中具有良好的封堵调剖能力,并且在油藏中能够选择性封堵高渗层,对聚合物驱后未能波及的低渗层具有... 通过聚合物及泡沫在石英砂模型中形成的封堵能力比较、聚合物与泡沫体系驱油能力比较及聚合物驱后泡沫驱油试验,证明泡沫驱在多孔介质中具有良好的封堵调剖能力,并且在油藏中能够选择性封堵高渗层,对聚合物驱后未能波及的低渗层具有良好的驱油能力,是聚合物驱后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试验可以看出,泡沫体系的阻力因子是聚合物的数倍以上。表观粘度大,具有较强的封堵调剖能力,其注采压差明显高于同浓度聚合物溶液。试验证明,聚合物驱后单一聚合物的二次注入效果较差,经济风险大,而强化泡沫的多次注入效果良好,累计段塞达到1PV时提高采收率高达34%;在聚合物驱后残余油含量较低且剩余油分布不均匀的条件下,仍然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原油采收率,提高幅度达10%,特别是对于低渗层提高采收率的能力明显优于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采收率技术 聚合物驱 泡沫驱 提高原油采收率 封堵能力 驱油试验 驱油能力 泡沫体系 选择性封堵 聚合物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9
作者 焦念友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0-150,共1页
关键词 结合技术 提高原油采收率 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技成果鉴定 石油大学(华东) 石油工程学院 博士生导师 中石化股份公司 提高采收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10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主要讨论“油气勘探开发新理论、新方法”和“提高油气采收率技术”。一、文稿格式:凡拟投本刊之文稿,务请参照本刊近期刊文格式。来稿全文一般为8000字左右,综述性文章一般为10000字以上。1.题名:题名应紧扣...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主要讨论“油气勘探开发新理论、新方法”和“提高油气采收率技术”。一、文稿格式:凡拟投本刊之文稿,务请参照本刊近期刊文格式。来稿全文一般为8000字左右,综述性文章一般为10000字以上。1.题名:题名应紧扣文稿主题,不宜超过25个汉字。2.作者及所属单位:作者姓名、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3.摘要:摘要应是对全文学术和技术要点的高度总结,按照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以第三人称的形式编写,以500字以上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理论 油气勘探 新方法 油气地质 提高采收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提高采收率理论基础、技术方法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20
11
作者 马新华 何东博 +2 位作者 位云生 郭建林 贾成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共12页
中国大部分主力气田相继进入开发中后期且整体采收率不高,天然气提高采收率研究与实践形势迫切。为了促进天然气提高采收率理论技术进步和开发水平提高,建立了统一、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天然气采收率评价模型,分析了影响天然气采收率的关... 中国大部分主力气田相继进入开发中后期且整体采收率不高,天然气提高采收率研究与实践形势迫切。为了促进天然气提高采收率理论技术进步和开发水平提高,建立了统一、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天然气采收率评价模型,分析了影响天然气采收率的关键因素,明确了天然气提高采收率发展前景与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储量利用程度、压降波及系数和压力衰竭效率是影响天然气采收率的3个关键因素,天然气采收率是3个关键因素对应系数的乘积;②结合安岳气田龙王庙组气藏、克拉2气田、苏里格气田和川南页岩气等开发实践,针对常规水驱气藏、致密气和页岩气等非常规气,通过提高储量利用程度、压降波及系数和压力衰竭效率预计可提高采收率6~15个百分点;③提出了天然气提高采收率理论技术攻关方向,包括明确气藏提高采收率机理、研发提高采收率新方法、加强提高采收率技术现场试验。结论认为,研究结果奠定了天然气提高采收率理论基础,系统形成了不同类型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方法,为已开发气田提高采收率和持续稳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并可促进我国天然气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开发 天然气采收率 天然气提高采收率 采收率理论 采收率技术 水驱气藏 致密气 页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学科优势 构建研究平台 凝聚团队力量 推动技术进步——西南石油大学提高采收率重点研究室简介
12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1-184,共4页
关键词 提高采收率技术 技术进步 学科优势 研究平台 石油大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油气田开发工程 研究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编委简介
13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0-134,共5页
关键词 提高采收率技术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油气地质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 石油勘探开发 科学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近海油气勘探开发成套技术初步形成
14
作者 谭蓉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油气勘探开发 成套技术 近海 油田勘探开发 “863”计划 提高采收率技术 旋转导向钻井 安全保障技术 自主知识产权 专项经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改变渗透率剖面(MPPM)技术
15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7-87,共1页
微生物改变渗透率剖面(MPPM)技术不同于大多数的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它不是直接将培养的微生物注人油藏,而是在水驱时将含氮、磷的微生物培养基加人到注入水中后注入油藏,使微生物就地生长,形成微生物群,从而改变注入水的流动... 微生物改变渗透率剖面(MPPM)技术不同于大多数的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它不是直接将培养的微生物注人油藏,而是在水驱时将含氮、磷的微生物培养基加人到注入水中后注入油藏,使微生物就地生长,形成微生物群,从而改变注入水的流动方向,使其从渗透性好的区域流向未波及的新的含油孔道,以此来提高水驱的波及系数,从而提高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采收率技术 微生物培养基 渗透率 剖面 注入水 微生物群 流动方向 波及系数 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油田空气泡沫调驱技术效果显著
16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3-113,共1页
当前,中原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甚至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如何提高剩余油采收率对于提高油田的整体开发效益至关重要。在水驱开发中后期,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及不利的水油流度比,使水驱后的残余储量仍然很大,利用气驱和泡沫驱可进一步提... 当前,中原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甚至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如何提高剩余油采收率对于提高油田的整体开发效益至关重要。在水驱开发中后期,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及不利的水油流度比,使水驱后的残余储量仍然很大,利用气驱和泡沫驱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为此,中原油田进行了空气泡沫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及现场试验,对胡12块的中高渗、高含水、严重非均质油藏进行了原油氧化动力学试验研究,确定了氧含量安全警戒值和甲烷的爆炸极限,初步形成了空气泡沫调驱注入参数、注入集输流程工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油田 空气泡沫 技术效果 特高含水开发阶段 调驱 提高采收率技术 开发中后期 动力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示踪剂监测方法跟踪评价聚合物驱效果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建华 唐长久 +1 位作者 刘鹏程 王晓冬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3期83-84,共2页
运用"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开展了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在改善高含水油田二次及三次采油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以中原油田卫18 4井井组为实例,详细介绍了该技术在先导试验效果评价中的作用和成果,并可为其它相同类型... 运用"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开展了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在改善高含水油田二次及三次采油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以中原油田卫18 4井井组为实例,详细介绍了该技术在先导试验效果评价中的作用和成果,并可为其它相同类型的油田和区块注聚合物提高采收率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 提高采收率技术 中原油田 聚合物 监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CO2驱油最小混相压力化学体系研发 被引量:11
18
作者 仉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49,共5页
CO2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由于兼具高效、节能减排等优势在中外发展迅速,但胜利油田滩坝砂油藏CO2驱最小混相压力高,混相驱替难以进行,驱油效率较低。为此设计了一种兼顾增效和增溶作用的化学体系,可以显著降低CO2与原油之间的最小混相压... CO2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由于兼具高效、节能减排等优势在中外发展迅速,但胜利油田滩坝砂油藏CO2驱最小混相压力高,混相驱替难以进行,驱油效率较低。为此设计了一种兼顾增效和增溶作用的化学体系,可以显著降低CO2与原油之间的最小混相压力,改善非混相驱替效果。首先通过测定CO2中原油的抽提量及原油中CO2的溶解量,筛选出相应的增效剂DYJ-13和增溶剂S6。进一步对两种化学剂进行复配,系统考察了不同配比对CO2萃取抽提原油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体系中DYJ-13质量分数的增加,增效因子先上升后下降,增溶因子变化不大,从而确定出最优的化学体系DYJ-13∶S6=3∶7。最后采用长细管驱替实验方法,测定了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复配化学体系后,试验区原油与CO2之间最小混相压力由31.65 MPa降至24.60 MPa,降低幅度达22%。所研发的化学体系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建议开展单井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 提高采收率技术 复配化学体系 最小混相压力 特低渗透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HAT IS AFTER WATER FLOODING IN DAQING OILFIELD 被引量:3
19
作者 WANG De-min LIAO Guang-zhi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13,共5页
Many EOR methods have been tested after water flooding in Daqing Oilfield.CO\-2,natural gas, micellar, microbial, steam, polymer and ASP flooding have been tested in the lab and field (some field tests have been perfo... Many EOR methods have been tested after water flooding in Daqing Oilfield.CO\-2,natural gas, micellar, microbial, steam, polymer and ASP flooding have been tested in the lab and field (some field tests have been performed). Most of the results are good. CO\-2,natural gas,micellar are not suitable to be used in Daqing Oilfield. Polymer flooding of pilots and industrial scale have been successful. The results of polymer flooding are related closely to the injection parameters and injection methods. The incremental oil production are 100 to 140 tons of oil per ton of polymer injected. The oil recovery increased 10% to 14%OOIP. ASP flooding is successful. The cost of chemicals per barrel of incremental oil is $4 0 to $6 2.The incremental recovery is 18% to 20% OOIP over water floo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综述 王德民 廖广态 大庆油田 原油 采收率 化学驱油 混相驱油 驱油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大学研究残留聚合物深部调驱提升采油率
20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1-271,共1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完成的聚驱后地层残留聚合物再利用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专家鉴定。科研人员在系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聚驱后利用地层残留聚合物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包括地层残留聚合物存在状态和性能分...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完成的聚驱后地层残留聚合物再利用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专家鉴定。科研人员在系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聚驱后利用地层残留聚合物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包括地层残留聚合物存在状态和性能分析技术、再利用剂剂型配方的优选技术、深部调驱性能评价技术、再利用剂作用机理实验研究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油大学 深部调驱 聚合物 残留 提高采收率技术 采油率 石油大学(华东)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