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果采摘机器人目标识别与采摘点定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石国照 张富贵 +3 位作者 苟园旻 郑乐 蔡景勇 冯池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24,共10页
水果采摘机器人对实现水果自动化采摘具有重要意义,视觉系统是采摘机器人研究的关键。为此,对近几年国内外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按照采摘视觉系统的技术路线,论述采摘视觉系统图像采集技术;总结水果目标识别... 水果采摘机器人对实现水果自动化采摘具有重要意义,视觉系统是采摘机器人研究的关键。为此,对近几年国内外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按照采摘视觉系统的技术路线,论述采摘视觉系统图像采集技术;总结水果目标识别领域常用的目标识别算法:单阶段算法、二阶段算法、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分割和实例分割算法及其改进算法,总结在复杂环境下识别技术应用的关键;并以采摘点的获取方法为轴心,选择水果目标定位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算法。最后探讨采摘视觉系统目前面临算法、硬件、适用环境等方面的局限性,提出未来应该关注多信息融合、深度学习技术、复杂环境下视觉系统等方向的研究,为水果采摘机器人的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 采摘机器人 机器视觉 采摘点定位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UNet模型的油茶果振动采摘点定位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金鹏 何萌 +5 位作者 甄乾广 胡皓若 袁飞 陈苏楠 方宸哲 周宏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1-178,共8页
针对非花果同期油茶果采收效率低这一问题,提出一种侧枝振动采摘点定位方法,通过振动侧枝降低树木损伤并实现高效采收。首先构建数据集,对侧枝分段标注,向UNet中添加CloFormer注意力机制并命名为Clo-UNet,实现侧枝的二维重构。其次,在Cl... 针对非花果同期油茶果采收效率低这一问题,提出一种侧枝振动采摘点定位方法,通过振动侧枝降低树木损伤并实现高效采收。首先构建数据集,对侧枝分段标注,向UNet中添加CloFormer注意力机制并命名为Clo-UNet,实现侧枝的二维重构。其次,在Clo-UNet基础上进一步设计采摘点定位方法并命名为Clo-UNet-Point,该方法优先选择采收离果实最远且最粗的枝条。试验表明,Clo-UNet在验证集上表现优异,其中br_con(连果枝)、danger(危险区)和br_pro(优先采收区域)的平均交并比mIoU分别达到85.36%、86.37%和81.29%,平均像素精度mPA分别达到94.97%、96.17%和89.48%,Clo-UNet在整个数据集上的mIoU和mPA分别比UNet高5.14、6.85个百分点。通过观察验证集647幅图像,Clo-UNet-Point算法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均能定位到采摘点,平均检测一张图像用时0.15 s。该研究可为未来非花果同期类油茶果的自动化振动采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采收 油茶果 UNet语义分割模型 采摘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区域语义分割的苹果采摘点定位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文波 单韵竹 +3 位作者 胡甜甜 顾寄南 朱永民 高艳 《农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72-178,共7页
为提高苹果采摘点的定位精度以及减少算法运算时间,提出一种基于目标区域分割的苹果采摘点高效定位方法。首先,对目标检测框进行裁剪以获取苹果目标区域,采用LabelMe标注工具构建苹果目标区域语义分割数据集。其次,提出苹果目标区域语... 为提高苹果采摘点的定位精度以及减少算法运算时间,提出一种基于目标区域分割的苹果采摘点高效定位方法。首先,对目标检测框进行裁剪以获取苹果目标区域,采用LabelMe标注工具构建苹果目标区域语义分割数据集。其次,提出苹果目标区域语义分割算法MobileViT-Seg,构建轻量级编码器与分层池化解码器,在保持较小模型尺寸和低计算成本的同时保持了对全局上下文信息的有效提取。针对枝叶遮挡和果实重叠导致苹果区域不完整的问题,对分割获取的目标掩膜区域进行圆拟合,并以圆心作为采摘点的位置,并融合RGB-D信息实现对采摘点空间位置的定位。最后,对提出算法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模型实现了一定的轻量化,参数量和计算量分别为:7.18 M、29.93 G,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mIoU)、平均像素准确率(mean pixel accuracy,mPA)、整体准确率(accuracy,Ac)分别达到89.79%、94.46%、94.73%,检测速度达到了100.06帧/s,采摘点定位方法的平均准确率达到了90.80%。研究成果为自动化苹果采摘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采摘点定位 深度学习 MobileV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例分割的大场景下茶叶嫩芽轮廓提取与采摘点定位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翰林 高延峰 +2 位作者 熊根良 李昀谦 杨雅心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35-142,共8页
为了解决野外大场景下茶叶嫩芽识别与采摘点精确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实例分割的Yolov5s-segment改进算法。该算法首先引入P2微小目标检测层,解决原始Yolov5s-segment网络P3、P4、P5检测层对于小目标检测能力不佳的问题。其次,在主... 为了解决野外大场景下茶叶嫩芽识别与采摘点精确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实例分割的Yolov5s-segment改进算法。该算法首先引入P2微小目标检测层,解决原始Yolov5s-segment网络P3、P4、P5检测层对于小目标检测能力不佳的问题。其次,在主干网络末端增加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注意力机制模块,提升模型的抗干扰能力,实现野外自然光照环境下茶叶嫩芽轮廓特征提取。最后,根据嫩芽轮廓特征进行采摘点精确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始Yolov5s-segment模型,改进模型的精确度、召回率、F1分数、平均精度均值mAP50和mAP50-95分别提升了7.0、8.9、8.1、8.3、7.3个百分点。使用该方法可以准确提取大场景下的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三种类型茶叶嫩芽轮廓,并且实现采摘点的精确定位。研究结果为名优茶智能化快速采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识别 茶叶 嫩芽 Yolov5s-segment 轮廓提取 采摘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茶嫩芽分割与采摘点定位方法研究
5
作者 王化佳 顾寄南 +1 位作者 王梦妮 夏子林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6-252,共7页
为实现茶嫩芽快速识别与采摘点定位,研究一种轻量级深度学习网络实现茶嫩芽分割与采摘点定位。采用MobileNetV2主干网络与空洞卷积相结合,较好地平衡茶嫩芽图像分割速度与精度的矛盾,实现较高分割精度的同时,满足茶嫩芽快速识别的要求,... 为实现茶嫩芽快速识别与采摘点定位,研究一种轻量级深度学习网络实现茶嫩芽分割与采摘点定位。采用MobileNetV2主干网络与空洞卷积相结合,较好地平衡茶嫩芽图像分割速度与精度的矛盾,实现较高分割精度的同时,满足茶嫩芽快速识别的要求,并设计外轮廓扫描与面积阈值过滤相结合的采摘点定位方法。试验表明:所提出的茶嫩芽分割算法在单芽尖及一芽一叶数据集中精度优异,平均交并比mIoU分别达到91.65%和91.36%;在保持高精度的同时,模型复杂度低,参数量仅5.81 M、计算量仅39.78 GFOLPs;在单芽尖、一芽一叶及一芽两叶数据集中各随机抽取200张图片进行采摘点定位验证,定位准确率分别达到90.38%、95.26%和96.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嫩芽 深度学习 语义分割 空洞卷积 感受野 采摘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环境下葡萄采摘机器人采摘点的自动定位 被引量:77
6
作者 罗陆锋 邹湘军 +3 位作者 熊俊涛 张宇 彭红星 林桂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21,共8页
针对葡萄果梗颜色复杂多变、轮廓不规则等影响因素使得采摘机器人难以准确对采摘点进行定位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聚类图像分割和点线最小距离约束的采摘点定位新方法。首先通过分析葡萄图像的颜色空间,提取最能突显夏黑葡萄的HS... 针对葡萄果梗颜色复杂多变、轮廓不规则等影响因素使得采摘机器人难以准确对采摘点进行定位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聚类图像分割和点线最小距离约束的采摘点定位新方法。首先通过分析葡萄图像的颜色空间,提取最能突显夏黑葡萄的HSI色彩空间分量H,运用改进的人工蜂群优化模糊聚类方法对葡萄果图像进行分割;然后对分割图像进行形态学去噪处理,提取最大连通区域,计算该区域质心、轮廓极值点、外接矩形;再根据质心坐标与葡萄簇边缘信息确定采摘点的感兴趣区域,在区域内进行累计概率霍夫直线检测,求解所有检测得出的直线到质心之间的距离,最后选取点线距离最小的直线作为采摘点所在线,并取线段中点坐标作为采摘点。以从晴天顺光、晴天遮阴、阴天光照下采集的300幅夏黑葡萄进行分类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采摘点定位准确率达88.33%,平均定位时间为0.3467 s,可满足采摘机器人对采摘点的定位需求,为葡萄采摘机器人提供了一种新的采摘点求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图像分割 定位 葡萄 采摘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扰动柑橘采摘的实时识别与采摘点确定技术 被引量:32
7
作者 熊俊涛 邹湘军 +2 位作者 彭红星 陈文光 林桂潮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8-43,共6页
对成熟柑橘果实在扰动状态下的视觉识别定位技术进行研究。利用ANSYS进行了扰动柑橘的动力学分析,结合图像处理分析结果,确定了微扰动柑橘的运动规律为类单摆运动;对采集的微扰动柑橘视频进行图像处理,设定规则选取视频中的图像,利用改... 对成熟柑橘果实在扰动状态下的视觉识别定位技术进行研究。利用ANSYS进行了扰动柑橘的动力学分析,结合图像处理分析结果,确定了微扰动柑橘的运动规律为类单摆运动;对采集的微扰动柑橘视频进行图像处理,设定规则选取视频中的图像,利用改进的K-means聚类分割法结合优化Hough圆拟合方法实现柑橘果实的分割;根据图像分割结果,对柑橘的二值图像进行Hough直线拟合,结合直线斜率在-0.45~0.45的约束条件,确定扰动柑橘的有效采摘点。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识别自然环境中的微扰动柑橘,确定扰动果实采摘点的准确率达85%,采摘点确定的处理时间在7.58~9.24 s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采摘机械手 扰动 采摘点 动力学分析 视觉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结构环境中扰动葡萄采摘点的视觉定位技术 被引量:23
8
作者 熊俊涛 何志良 +2 位作者 汤林越 林睿 刘振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33,81,共6页
非结构环境下采摘机器人对扰动葡萄采摘点的视觉识别定位有实际应用价值。首先基于"挠性杆-铰链-刚性杆-质量球"模型对葡萄串形态进行分析,将其扰动状态分解为XOY和YOZ 2个平面的类单摆运动,对扰动葡萄进行视频拍摄,通过对视... 非结构环境下采摘机器人对扰动葡萄采摘点的视觉识别定位有实际应用价值。首先基于"挠性杆-铰链-刚性杆-质量球"模型对葡萄串形态进行分析,将其扰动状态分解为XOY和YOZ 2个平面的类单摆运动,对扰动葡萄进行视频拍摄,通过对视频中多帧葡萄图像进行Otsu阈值分割得到果实和果梗,并计算出各帧图像中葡萄串的质心;对各帧图像的葡萄串质心进行曲线拟合,计算出葡萄类单摆运动的周期与摆角,从而确定当前扰动葡萄是否适合视觉定位;对可实现视觉定位的扰动葡萄,选取类单摆中间位置质心点对应的葡萄图像,对葡萄串上方矩形区域进行Canny边缘检测,再利用霍夫直线拟合结合角度约束法实现扰动葡萄采摘点的定位。视觉定位试验结果表明:自然环境中不同光照下扰动葡萄采摘点的视觉定位准确率达80%以上,为采摘机器人应用于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扰动 采摘点 视觉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GB-D信息融合和目标检测的番茄串采摘点识别定位方法 被引量:32
9
作者 张勤 陈建敏 +1 位作者 李彬 徐灿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43-152,共10页
采摘点的识别与定位是智能采摘的关键技术,也是实现高效、适时、无损采摘的重要保证。针对复杂背景下番茄串采摘点识别定位问题,提出基于RGB-D信息融合和目标检测的番茄串采摘点识别定位方法。通过YOLOv4目标检测算法和番茄串与对应果... 采摘点的识别与定位是智能采摘的关键技术,也是实现高效、适时、无损采摘的重要保证。针对复杂背景下番茄串采摘点识别定位问题,提出基于RGB-D信息融合和目标检测的番茄串采摘点识别定位方法。通过YOLOv4目标检测算法和番茄串与对应果梗的连通关系,快速识别番茄串和可采摘果梗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融合RGB-D图像中的深度信息和颜色特征识别采摘点,通过深度分割算法、形态学操作、K-means聚类算法和细化算法提取果梗图像,得到采摘点的图像坐标;匹配果梗深度图和彩色图信息,得到采摘点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精确坐标;引导机器人完成采摘任务。研究和大量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复杂近色背景下,实现番茄串采摘点识别定位,单帧图像平均识别时间为54 ms,采摘点识别成功率为93.83%,采摘点深度误差±3 mm,满足自动采摘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对象识别 提取 番茄串 RGB-D图像 信息融合 目标检测 采摘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葡萄采摘点三维空间定位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西平 李国琴 罗陆锋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77-380,共4页
利用Open CV与VC++语言平台开发了1套基于机器视觉的葡萄采摘点三维空间定位系统,并阐述了运用机器视觉技术实现葡萄目标从相机图像获取到采摘点三维空间数据计算的实现过程。同时利用直线夹角阈值、可信区域、点到直线最小距离与深度... 利用Open CV与VC++语言平台开发了1套基于机器视觉的葡萄采摘点三维空间定位系统,并阐述了运用机器视觉技术实现葡萄目标从相机图像获取到采摘点三维空间数据计算的实现过程。同时利用直线夹角阈值、可信区域、点到直线最小距离与深度间距阈值4个约束条件改进了传统的葡萄采摘点果梗定位方式,使采摘点较好地定于葡萄果梗中部,后经立体匹配与双目视觉三维空间定位原理求取葡萄采摘点的三维坐标,提高了葡萄采摘点定位的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采摘点 双目视觉 三维定位 立体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番茄采摘点的识别方法 被引量:19
11
作者 梁喜凤 章艳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年第11期131-134,149,共5页
为适应番茄果实成串采收、提高农业机器人工作效率和保证果实采摘质量,提出基于提取串番茄果实串连通区域边界的采摘点识别方法。通过图像增强处理获取边界清晰的串番茄图像后,采用多尺度形态学边缘提取法提取串番茄图像边缘;再利用8邻... 为适应番茄果实成串采收、提高农业机器人工作效率和保证果实采摘质量,提出基于提取串番茄果实串连通区域边界的采摘点识别方法。通过图像增强处理获取边界清晰的串番茄图像后,采用多尺度形态学边缘提取法提取串番茄图像边缘;再利用8邻域法对区域填充果实空隙后的边缘图进行边界提取,填充串番茄边界图,获得目标连通区域;计算目标连通区域的最小外接矩形和质心,过质心的垂线与最小外接矩形的交点即可作为串番茄采摘点的参考点。串番茄果实串采摘点识别法对垂直向下的串番茄采摘点识别效果较好,为实际番茄采摘机器人作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采摘点 识别 串番茄 多尺度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识别的葡萄果串采摘点定位方法 被引量:13
12
作者 周馨曌 吴烽云 +3 位作者 邹湘军 蒙贺伟 张芸齐 罗锡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66-177,共12页
为减少采摘点定位不当导致末端碰撞损伤结果枝与果串,致使采摘失败及损伤率提高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与葡萄关键结构多目标识别的采摘点定位方法。首先,通过改进YOLACT++模型对结果枝、果梗、果串等葡萄关键结构进行识别与分... 为减少采摘点定位不当导致末端碰撞损伤结果枝与果串,致使采摘失败及损伤率提高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与葡萄关键结构多目标识别的采摘点定位方法。首先,通过改进YOLACT++模型对结果枝、果梗、果串等葡萄关键结构进行识别与分割;结合关键区域间的相交情况、相对位置,构建同串葡萄关键结构从属判断与合并方法。最后设计了基于结构约束与范围再选的果梗低碰撞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选择方法,并以该区域果梗质心为采摘点。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原始的YOLACT++,G-YOLACT++边界框和掩膜平均精度均值分别提升了0.83与0.88个百分点;对单串果实、多串果实样本关键结构从属判断与合并的正确率分别为88%、90%,对关键结构不完整的果串剔除正确率为92.3%;相较于以ROI中果梗外接矩形的中心、以模型识别果梗的质心作为采摘点的定位方法,该研究采摘点定位方法的成功率分别提升了10.95、81.75个百分点。该研究为葡萄采摘机器人的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持,为非结构化环境中的串类果实采摘机器人的低损收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采摘 机器人 YOLACT++ 多目标识别 关键结构约束与合并 果梗 采摘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蓬采摘点与采摘姿态计算算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梁 薛龙 +2 位作者 郑建鸿 刘木华 黎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6845-6852,共8页
针对研发莲蓬采摘机器人遇到的采摘点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莲蓬采摘点与采摘姿态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you only look once)与Deeplab v3+的二阶段分割网络,并通过Mobilenet v2特征提取网络对算法进行轻量化改进,最后对分割后的... 针对研发莲蓬采摘机器人遇到的采摘点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莲蓬采摘点与采摘姿态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you only look once)与Deeplab v3+的二阶段分割网络,并通过Mobilenet v2特征提取网络对算法进行轻量化改进,最后对分割后的结果进行图像处理,进一步计算得到莲蓬采摘点及采摘姿态。将50幅原始图像进行验证试验的结果表明,算法计算成功率为88.89%,平均帧率为34.41 FPS。得到的算法能够为莲蓬自动化采摘机械提供有效信息,具有轻量化、效率高的特点,促进了计算机视觉与神经网络在现代农业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摘机器人 深度学习 采摘点计算 图像处理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果实串采摘点位置信息获取与试验 被引量:25
14
作者 梁喜凤 金超杞 +1 位作者 倪梅娣 王永维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63-169,共7页
针对番茄收获机器人在采摘过程中果实串采摘点位置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果梗骨架角点计算方法,并利用该算法对番茄果实串果梗采摘点进行位置信息获取:首先采用最大类间方差分割法进行目标果实串分割,通过形态学方法和阈值法去除干... 针对番茄收获机器人在采摘过程中果实串采摘点位置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果梗骨架角点计算方法,并利用该算法对番茄果实串果梗采摘点进行位置信息获取:首先采用最大类间方差分割法进行目标果实串分割,通过形态学方法和阈值法去除干扰,提取出目标果实串分割图像;根据果实串的质心和果串的轮廓边界确定果梗的感兴趣区域,采用快速并行细化算法提取果梗的骨架,利用Harris算法检测得到果实串第一个果实分叉点与植株主干之间果梗骨架角点,通过计算获得采摘点位置信息。然后进行验证试验,利用双目视觉图像采集系统采集了60组果实串图像并获取果梗采摘点位置信息,结果表明,采摘点位置成功率为90%,为采摘机器人提供准确的采摘位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收获机 图像处理 番茄果实串 采摘点位置 果梗骨架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品种鲜食葡萄采摘点定位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惠鹏 李长勇 +1 位作者 李贵宾 陈立新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5-161,F0002,共8页
鲜食葡萄品种多样,具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针对葡萄采摘机器人采摘不同品种鲜食葡萄时采摘点定位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品种鲜食葡萄采摘方法。首先利用PSPNet(MobileNetv2)语义分割模型分割葡萄图像,在葡萄上方设置... 鲜食葡萄品种多样,具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针对葡萄采摘机器人采摘不同品种鲜食葡萄时采摘点定位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品种鲜食葡萄采摘方法。首先利用PSPNet(MobileNetv2)语义分割模型分割葡萄图像,在葡萄上方设置一个兴趣区域,在兴趣区域内使用自适应阈值果梗方向Canny边缘检测提取果梗边缘信息,然后采用霍夫变换检测果梗边缘上的直线段并进行直线拟合。最后将拟合的直线与兴趣区域的水平对称轴的交点作为采摘点。对晴天顺光、晴天逆光、晴天遮阴3种光照条件下的克瑞森、阳光玫瑰、红提和黑金手指4个品种的360幅葡萄图像进行采摘点定位试验。结果显示,采摘点定位准确率为91.94%,定位时间为187.47 ms,在模拟试验中采摘成功率为8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采摘机器人 采摘点定位 语义分割 霍夫变换 边缘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环境中鲜食葡萄快速识别与采摘点自动定位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衍俊 杜文圣 +2 位作者 王春颖 刘平 李祥 《智慧农业(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2期23-34,共12页
[目的/意义]自然环境中鲜食葡萄的快速识别与精准定位是实现鲜食葡萄机器人自动采摘的先决条件。[方法]本研究基于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和轮廓分析法提出一种鲜食葡萄采摘点自动定位的方法。首先,采用加权灰度阈值作为聚类算法相似度... [目的/意义]自然环境中鲜食葡萄的快速识别与精准定位是实现鲜食葡萄机器人自动采摘的先决条件。[方法]本研究基于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和轮廓分析法提出一种鲜食葡萄采摘点自动定位的方法。首先,采用加权灰度阈值作为聚类算法相似度的判定依据,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自适应调整K值的K-means聚类算法,实现鲜食葡萄的快速有效识别检测;然后,利用提出的轮廓分析法获得果梗轴和采摘点感兴趣区域,利用几何方法实现鲜食葡萄采摘点快速准确定位;最后,利用采集的917张鲜食葡萄图像对本研究提出的算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和讨论]本研究提出算法定位的鲜食葡萄采摘点与最优采摘点的误差小于12个像素的成功率为90.51%,平均定位时间为0.87 s,实现鲜食葡萄采摘点的快速准确的定位。在篱壁式种植方式与棚架式种植方式下分别进行50次模拟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篱壁式紫葡萄采摘点定位成功率为86.00%,棚架式紫葡萄识别定位成功率达到92.00%,篱壁式绿葡萄采摘点定位成功率为78.00%,棚架式绿葡萄识别定位成功率为80.00%,整体试验效果较好。[结论]本研究可为鲜食葡萄采摘机器人实现精准采摘葡萄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葡萄 K-MEANS聚类算法 轮廓分析法 果梗轴 采摘点 采摘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嫩芽视觉识别与采摘点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龙樟 姜倩 +3 位作者 王健 朱泓霖 李波 温飞娟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41,45,共4页
茶叶嫩芽识别和采摘点定位是实现精品茶制作过程中机器人选择性自主采摘的前提。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自然场景下茶叶嫩芽视觉识别与采摘点定位方法。通过对茶丛图像特征分析,设计了基于超绿特征的茶叶嫩芽图像分割方法,提取茶丛图... 茶叶嫩芽识别和采摘点定位是实现精品茶制作过程中机器人选择性自主采摘的前提。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自然场景下茶叶嫩芽视觉识别与采摘点定位方法。通过对茶丛图像特征分析,设计了基于超绿特征的茶叶嫩芽图像分割方法,提取茶丛图像的超绿特征,采用大津法(OTSU)进行阈值分割,并通过闭运算去除噪声,经色彩合并获得嫩芽分割图像。设计了结合边缘检测和骨架化处理的嫩芽采摘点定位算法,获得了采摘点在图像中的像素位置,为茶叶嫩芽识别与采摘点定位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茶叶嫩芽识别 图像处理 图像分割 采摘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头自注意力机制的茶叶采摘点语义分割算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宋彦 杨帅 +1 位作者 郑子秋 宁井铭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97-305,共9页
茶叶采摘点定位是茶叶选择性采摘的关键技术之一,在茶树采摘场景中,存在采摘点尺度小、背景干扰大、光照情况复杂等问题,导致准确分割茶叶采摘点成为难题。本研究针对茶园场景下采摘点精确分割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多头自注意力机制结合... 茶叶采摘点定位是茶叶选择性采摘的关键技术之一,在茶树采摘场景中,存在采摘点尺度小、背景干扰大、光照情况复杂等问题,导致准确分割茶叶采摘点成为难题。本研究针对茶园场景下采摘点精确分割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多头自注意力机制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的语义分割算法——RMHSA-NeXt。首先使用ConvNeXt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特征;其次构造基于残差和多头自注意力机制的注意力模块,将模型注意力集中于分割目标,增强重要特征的表达;再次通过多尺度结构(Atrous spatial pyramid pooling,ASPP)将不同尺度的特征进行融合,在其中针对采摘点特性,在融合过程中使用条状池化(Strip pooling),减少无用特征的获取;最后通过卷积以及上采样等操作完成信息的解码,得出分割结果。试验表明,茶园环境下该模型可以对采摘点进行有效分割,模型的像素准确率达到75.20%,平均区域重合度为70.78%,运行速度达到8.97 f/s。基于相同测试集将本文模型与HRNet V2、EfficientUNet++、DeeplabV3+、BiSeNet V2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模型同时具有准确性高、推理速度快、参数量小等优点,能够较好地平衡精度与速度指标。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精准定位茶叶采摘点提供有效可靠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采摘点 语义分割 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臂采茶机器人的协同采摘规划
19
作者 贾江鸣 王翔 +4 位作者 周宇杰 武传宇 陈建能 俞蓉 李昱洁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1-686,共16页
为应对名优茶产业中劳动力短缺、人工成本上升以及采摘精度要求高等问题,多臂采茶机器人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提出了一种动态划分作业空间的采摘点分配方法,结合蚁群算法和采摘点优先级综合优化了机械臂的路径规划,以提高采茶机器... 为应对名优茶产业中劳动力短缺、人工成本上升以及采摘精度要求高等问题,多臂采茶机器人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提出了一种动态划分作业空间的采摘点分配方法,结合蚁群算法和采摘点优先级综合优化了机械臂的路径规划,以提高采茶机器人的作业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单芽采摘平均时间为1.41 s,双臂同步作业时间比为91.95%;相比空间二分法的62.86%覆盖率,该方法实现了作业空间的全覆盖。为解决现有深度相机独立作业模式限制,进一步提出了动态新增采摘点规划方法,实现了深度相机与机械臂的同步作业。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采茶机器人采用动态划分作业空间的采摘点分配方法与动态新增采摘点规划的双臂协同规划方法后,单芽采摘平均时间为1.52 s,整体效率相较于单臂采茶机器人提高了29.95%。该方法不仅提升了采茶机器人的作业效率,还实现了作业空间的全覆盖,确保了高效协同采摘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摘机器人 双机械臂 协同采摘规划 动态新增采摘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优茶智能化采摘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巍 赵帮泰 +3 位作者 杨昌敏 程方平 王义鹏 宋乐见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2-209,216,共9页
茶叶生产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急需标准化和机械化,无论是大宗茶还是名优茶,都需要实现机械化采摘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随着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新技术的发展,智能农机被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综合分析我国名... 茶叶生产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急需标准化和机械化,无论是大宗茶还是名优茶,都需要实现机械化采摘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随着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新技术的发展,智能农机被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综合分析我国名优茶智能化采摘关键技术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重点从嫩芽图像分割技术研究、嫩芽识别及采摘点定位技术研究方面进行介绍,指出目前研究存在分割算法鲁棒性差、识别定位精度低、机艺不融合等问题,提出通过改进算法、技术创新、宜机改良等方法提高采摘精度,旨在为实现名优茶智能化采摘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优茶 智能采摘 图像分割 嫩芽识别 采摘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