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再论露天矿群开采-采排复一体化协同采矿技术
被引量:
18
1
作者
赵红泽
郭锦桦
+2 位作者
刘元旭
杜海瑞
林泽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7-55,共9页
我国大型矿田上一般同时存在多个相邻露天矿,针对相邻露天矿山独立开采时常存在边帮压煤、内排土场空间不足,以及土地复垦滞后等诸多问题,基于笔者提出的露天矿群协调开采技术,通过运用露天采矿学的基本原理,引入协同理论,提出了露天矿...
我国大型矿田上一般同时存在多个相邻露天矿,针对相邻露天矿山独立开采时常存在边帮压煤、内排土场空间不足,以及土地复垦滞后等诸多问题,基于笔者提出的露天矿群协调开采技术,通过运用露天采矿学的基本原理,引入协同理论,提出了露天矿群开采-采排复一体化协同采矿技术的概念,详细阐述技术理念及内涵,重点研究了露天矿群开采、排土、复垦3个环节及协同作业的关键技术内容,并将其用于卡布其露天矿群。具体包括:借助3DMine软件构建卡布其露天矿群三维地质模型,根据卡布其矿区三矿开采推进的时空关系,确定露天矿群协调开采模式为同向协调开采,平行布置工作线,贯通相邻采场,优化总平面布局,让压帮煤随工作线推进顺利回采,合理分配与利用排土空间,提出共享排土场的方法以减少剥离物外排,缩短运距;在露天矿群开采方案的基础上制定协同复垦方案,建立露天矿群分期开采-内排-土地复垦一体化时空模型。实例证明:卡布其矿群在运用露天矿群开采-采排复一体化协同采矿技术后可有效增加煤炭资源采出率,降低剥采比,增加内排空间,实现矿群采剥工程与复垦工程的协调统一,降低复垦成本,提高露天矿直接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群
协同
采
矿
采排复一体化
开
采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露天矿内排土场近自然地貌重塑研究——以新疆黑山露天矿为例
被引量:
8
2
作者
夏嘉南
李根生
+3 位作者
卞正富
雷少刚
宫传刚
李恒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13-221,共9页
露天开采作为我国矿产资源的主要开发形式,其长期高强度人为扰动形成的传统“梯田式”内排土场面临占地面积大、景观破碎等问题。近自然地貌重塑作为矿区修复的重要手段,具有融合矿区内外景观的独特优势。为设计与周边自然地貌相融合的...
露天开采作为我国矿产资源的主要开发形式,其长期高强度人为扰动形成的传统“梯田式”内排土场面临占地面积大、景观破碎等问题。近自然地貌重塑作为矿区修复的重要手段,具有融合矿区内外景观的独特优势。为设计与周边自然地貌相融合的露天矿内排土场地貌,在现有开采工艺基础上,提出一种采排复一体下基于调整曲面的内排土场近自然地貌重塑模型;以新疆黑山露天矿为例,构建内排土场近自然设计地貌,及区域原始地貌和传统设计地貌2个对照组,结合CLiDE演化模型,模拟并评价10 a内近自然设计地貌的抗水蚀效果。结果表明:①地貌设计上,近自然地貌重塑模型在采排复一体化过程中可依据采复子区采前地表、矿层顶板及底板数字高程数据,自动求解复填可用土方量,获取复填子区地表高程近自然设计结果;②土方调配上,近自然设计地貌土方平均运距较传统设计地貌高0.49 m/m^(3),较后者高约0.06%,两者土方平均运距极为接近;③视觉上,近自然设计地貌能够与周边自然景观相融合,相较传统“梯田式”地貌,其与周边自然地貌间无明显拼接痕迹;④土壤水蚀模拟上,近自然设计地貌较传统“梯田式”地貌10 a可减少约39.07%的土壤水蚀量,其可显著提高内排土场表土抗水蚀能力;⑤土壤运移演化上,近自然设计地貌表土流失及堆积区的空间位置与自然原始地貌重叠率达57.27%,较传统设计地貌高2.96%,其区域表土运移特征与采前自然地貌更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开
采
近自然修
复
土地整形
采排复一体化
内
排
土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文保留曲面下草原露天矿内排土场地貌近自然重塑
被引量:
6
3
作者
夏嘉南
李根生
+2 位作者
卞正富
雷少刚
金慧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756-2767,共12页
露天开采作为草原矿区开采的重要方式,采排复过程中形成的“梯田式”内排土场传统地貌面临占地面积大、景观破碎、水土侵蚀等问题。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可以自然地貌为师,具有融合矿区原始景观的独特优势。为构建与周边自然地貌相...
露天开采作为草原矿区开采的重要方式,采排复过程中形成的“梯田式”内排土场传统地貌面临占地面积大、景观破碎、水土侵蚀等问题。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可以自然地貌为师,具有融合矿区原始景观的独特优势。为构建与周边自然地貌相融合的内排土场地貌,在现有工艺和团队已有成果上,提出一种采排复一体情景下,基于水文保留曲面(HPCS)的内排土场近自然地貌重塑模型,以新疆黑山露天矿内排土场为例,构建HPCS下近自然设计地貌(NNDL_HPCS)为实验组,地表调整曲面下近自然设计地貌(NNDL_SAS)、原始自然地貌(PNL)和传统设计地貌(TDL)3者为对照组,结合GIS空间分析软件与CLiDE演化模型,模拟并评价NNDL_HPCS在地貌融合、土方调配与土壤抗水蚀3方面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地貌设计上,基于HPCS的内排土场近自然地貌重塑模型可依据预设采复周期下采复子区采前地表、矿层顶板和矿层底板3者的数字高程数据(DEM),自动求解复填可用土方量,获取复填子区地表高程设计结果;地貌融合上,NNDL_HPCS较NNDL_SAS和TDL视觉上更接近于PNL,其相对PNL的高程总方差较后两者分别低50.37%和37.92%,且其自然水文保留率较后两者分别高出2.85%和8.53%;土方调配上,NNDL_HPCS土方运移成本小幅增加,其土方平均运距分别较NNDL_SAS和TDL分别高出约4.99%和5.05%;土壤抗水蚀上,NNDL_HPCS较NNDL_SAS 10 a可减少约55%的表土水蚀总量,较TDL减少约72.6%,可显著提高内排土场表土抗水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
排
土场
水文保留曲面
近自然修
复
采排复一体化
NBS
土地整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开发的生态影响与修复技术
被引量:
31
4
作者
李全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625-3635,共11页
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是我国东部能源保障的重要基地,且位于国家“两屏三带”的北方防沙带东部,区位能源供应和生态功能均十分重要。为实现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国家于2016年启动实施了“东部草原区大型...
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是我国东部能源保障的重要基地,且位于国家“两屏三带”的北方防沙带东部,区位能源供应和生态功能均十分重要。为实现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国家于2016年启动实施了“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技术及示范研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针对煤电基地开发对区域生态要素(水、土、植被)的影响边界与累积效应机理认识不清,急需开发矿区生态修复技术的问题,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和工程示范。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提出了煤电基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内涵,构建了基于采矿源头主动减损、涵盖采前、采中、采后和闭坑的采矿全生命周期的主动生态减损理念,以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损伤最小化为目标,实现水、土、植被指标达到或优于采前生态本底值,从基础理论、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与区域调控模式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具体包括:一是基础理论研究,厘清了煤炭开采对地下水、土壤理化性质、植被覆盖度的影响边界和程度,提出了景观与区域生态评价方法。二是关键技术研发,提出了基于生态减损的采排复一体化技术,构建了地面和地下相结合的露天矿立体储水技术体系,掌握了覆岩导水裂隙的发育类型及其导水流动特性,提出了井工开采地下水原位保护方法;优化设计了露天矿排土场边坡整形技术,开展了表土替代材料研究;筛选得到适应于东部草原区的本土植被种类,提出了土壤提质增容有机生物改良技术,优化设计了区域景观分布。初步构建了东部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技术体系,并在典型矿区应用示范,将为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助推东部草原区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草原区
煤炭开发
生态修
复
采排复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论露天矿群开采-采排复一体化协同采矿技术
被引量:
18
1
作者
赵红泽
郭锦桦
刘元旭
杜海瑞
林泽辰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石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7-55,共9页
基金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资助项目(SKLGDUEK1923)。
文摘
我国大型矿田上一般同时存在多个相邻露天矿,针对相邻露天矿山独立开采时常存在边帮压煤、内排土场空间不足,以及土地复垦滞后等诸多问题,基于笔者提出的露天矿群协调开采技术,通过运用露天采矿学的基本原理,引入协同理论,提出了露天矿群开采-采排复一体化协同采矿技术的概念,详细阐述技术理念及内涵,重点研究了露天矿群开采、排土、复垦3个环节及协同作业的关键技术内容,并将其用于卡布其露天矿群。具体包括:借助3DMine软件构建卡布其露天矿群三维地质模型,根据卡布其矿区三矿开采推进的时空关系,确定露天矿群协调开采模式为同向协调开采,平行布置工作线,贯通相邻采场,优化总平面布局,让压帮煤随工作线推进顺利回采,合理分配与利用排土空间,提出共享排土场的方法以减少剥离物外排,缩短运距;在露天矿群开采方案的基础上制定协同复垦方案,建立露天矿群分期开采-内排-土地复垦一体化时空模型。实例证明:卡布其矿群在运用露天矿群开采-采排复一体化协同采矿技术后可有效增加煤炭资源采出率,降低剥采比,增加内排空间,实现矿群采剥工程与复垦工程的协调统一,降低复垦成本,提高露天矿直接经济效益。
关键词
露天矿群
协同
采
矿
采排复一体化
开
采
方法
Keywords
open-pit mine group
coordinative mining
integration of mining-dumping-reclaimin
mining methods
分类号
TD804 [矿业工程—矿山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露天矿内排土场近自然地貌重塑研究——以新疆黑山露天矿为例
被引量:
8
2
作者
夏嘉南
李根生
卞正富
雷少刚
宫传刚
李恒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矿山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山东省采煤塌陷地和采空区治理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13-22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联合基金资助项目(U190320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C0501107)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助项目(2014FY110800)。
文摘
露天开采作为我国矿产资源的主要开发形式,其长期高强度人为扰动形成的传统“梯田式”内排土场面临占地面积大、景观破碎等问题。近自然地貌重塑作为矿区修复的重要手段,具有融合矿区内外景观的独特优势。为设计与周边自然地貌相融合的露天矿内排土场地貌,在现有开采工艺基础上,提出一种采排复一体下基于调整曲面的内排土场近自然地貌重塑模型;以新疆黑山露天矿为例,构建内排土场近自然设计地貌,及区域原始地貌和传统设计地貌2个对照组,结合CLiDE演化模型,模拟并评价10 a内近自然设计地貌的抗水蚀效果。结果表明:①地貌设计上,近自然地貌重塑模型在采排复一体化过程中可依据采复子区采前地表、矿层顶板及底板数字高程数据,自动求解复填可用土方量,获取复填子区地表高程近自然设计结果;②土方调配上,近自然设计地貌土方平均运距较传统设计地貌高0.49 m/m^(3),较后者高约0.06%,两者土方平均运距极为接近;③视觉上,近自然设计地貌能够与周边自然景观相融合,相较传统“梯田式”地貌,其与周边自然地貌间无明显拼接痕迹;④土壤水蚀模拟上,近自然设计地貌较传统“梯田式”地貌10 a可减少约39.07%的土壤水蚀量,其可显著提高内排土场表土抗水蚀能力;⑤土壤运移演化上,近自然设计地貌表土流失及堆积区的空间位置与自然原始地貌重叠率达57.27%,较传统设计地貌高2.96%,其区域表土运移特征与采前自然地貌更为接近。
关键词
露天开
采
近自然修
复
土地整形
采排复一体化
内
排
土场
Keywords
open-pit mining
near-natural restoration
land reshaping
integration of mining
dumping and restoration
internal dump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文保留曲面下草原露天矿内排土场地貌近自然重塑
被引量:
6
3
作者
夏嘉南
李根生
卞正富
雷少刚
金慧霞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矿山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756-2767,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联合基金资助项目(U190320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C0501107)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助项目(2014FY110800)。
文摘
露天开采作为草原矿区开采的重要方式,采排复过程中形成的“梯田式”内排土场传统地貌面临占地面积大、景观破碎、水土侵蚀等问题。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可以自然地貌为师,具有融合矿区原始景观的独特优势。为构建与周边自然地貌相融合的内排土场地貌,在现有工艺和团队已有成果上,提出一种采排复一体情景下,基于水文保留曲面(HPCS)的内排土场近自然地貌重塑模型,以新疆黑山露天矿内排土场为例,构建HPCS下近自然设计地貌(NNDL_HPCS)为实验组,地表调整曲面下近自然设计地貌(NNDL_SAS)、原始自然地貌(PNL)和传统设计地貌(TDL)3者为对照组,结合GIS空间分析软件与CLiDE演化模型,模拟并评价NNDL_HPCS在地貌融合、土方调配与土壤抗水蚀3方面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地貌设计上,基于HPCS的内排土场近自然地貌重塑模型可依据预设采复周期下采复子区采前地表、矿层顶板和矿层底板3者的数字高程数据(DEM),自动求解复填可用土方量,获取复填子区地表高程设计结果;地貌融合上,NNDL_HPCS较NNDL_SAS和TDL视觉上更接近于PNL,其相对PNL的高程总方差较后两者分别低50.37%和37.92%,且其自然水文保留率较后两者分别高出2.85%和8.53%;土方调配上,NNDL_HPCS土方运移成本小幅增加,其土方平均运距分别较NNDL_SAS和TDL分别高出约4.99%和5.05%;土壤抗水蚀上,NNDL_HPCS较NNDL_SAS 10 a可减少约55%的表土水蚀总量,较TDL减少约72.6%,可显著提高内排土场表土抗水蚀能力。
关键词
内
排
土场
水文保留曲面
近自然修
复
采排复一体化
NBS
土地整形
Keywords
internal dumping site
HPCS
near-natural restoration
mining-dumping-reclaiming of open-pit
nature-based solutions
land reshaping
分类号
TD88 [矿业工程—矿山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开发的生态影响与修复技术
被引量:
31
4
作者
李全生
机构
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625-3635,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C0501100)
文摘
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是我国东部能源保障的重要基地,且位于国家“两屏三带”的北方防沙带东部,区位能源供应和生态功能均十分重要。为实现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国家于2016年启动实施了“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技术及示范研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针对煤电基地开发对区域生态要素(水、土、植被)的影响边界与累积效应机理认识不清,急需开发矿区生态修复技术的问题,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和工程示范。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提出了煤电基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内涵,构建了基于采矿源头主动减损、涵盖采前、采中、采后和闭坑的采矿全生命周期的主动生态减损理念,以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损伤最小化为目标,实现水、土、植被指标达到或优于采前生态本底值,从基础理论、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与区域调控模式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具体包括:一是基础理论研究,厘清了煤炭开采对地下水、土壤理化性质、植被覆盖度的影响边界和程度,提出了景观与区域生态评价方法。二是关键技术研发,提出了基于生态减损的采排复一体化技术,构建了地面和地下相结合的露天矿立体储水技术体系,掌握了覆岩导水裂隙的发育类型及其导水流动特性,提出了井工开采地下水原位保护方法;优化设计了露天矿排土场边坡整形技术,开展了表土替代材料研究;筛选得到适应于东部草原区的本土植被种类,提出了土壤提质增容有机生物改良技术,优化设计了区域景观分布。初步构建了东部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技术体系,并在典型矿区应用示范,将为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助推东部草原区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
东部草原区
煤炭开发
生态修
复
采排复一体化
Keywords
eastern grassland area
coal mining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tegration of mining
soil drainage and land reclamation
分类号
TD824.8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TD88 [矿业工程—矿山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再论露天矿群开采-采排复一体化协同采矿技术
赵红泽
郭锦桦
刘元旭
杜海瑞
林泽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露天矿内排土场近自然地貌重塑研究——以新疆黑山露天矿为例
夏嘉南
李根生
卞正富
雷少刚
宫传刚
李恒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水文保留曲面下草原露天矿内排土场地貌近自然重塑
夏嘉南
李根生
卞正富
雷少刚
金慧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开发的生态影响与修复技术
李全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