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采动裂隙分布及其演化特征的采厚效应
被引量:63
- 1
-
-
作者
杨科
谢广祥
-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92-1096,共5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基金资助项目(2005cb2215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4003)
安徽省优秀青年基金资助项目(08040106839)
-
文摘
基于长壁工作面非对称布置特点,以谢桥矿1151(3)综放工作面地质和开采条件为背景,采用实验室相似材料模拟、计算机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综合方法,研究不同采厚采动裂隙分布及其演化的特征.研究表明,不同采厚覆岩垮落角变化不大,随工作面推进覆岩采动裂隙表现为"∩"型高帽状、前低后高驼峰状、前后基本持平驼峰状、前高后低的驼峰状4阶段演化特征,采动裂隙发育高度呈梯级跃升并逐渐趋于稳定,工作面围岩采动裂隙发育具有非对称性,工作面上部塑性区范围大于工作面中、下部;采动裂隙发育高度、工作面前方塑性区宽度、走向工作面后方围岩塑性区边界与采空区方向的夹角和倾向下山方向围岩塑性区边界与煤层夹角与一次采厚呈非线性正比,采动裂隙发育高度与一次采厚的比值和走向工作面前方围岩塑性区边界与推进方向的夹角与一次采厚成非线性反比,整体揭示了一次采厚变化对采动裂隙分布及其演化特征影响的采厚效应.
-
关键词
采动裂隙
演化特征
采厚效应
综放开采
非对称布置
-
Keywords
mining induced fracture
evolving characteristic
mining thickness effect
fully mechanized top-coal caving
unsymmetrical disposal
-
分类号
TD823.97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
-
题名综放工作面煤层及围岩破坏特征的采厚效应
被引量:22
- 2
-
-
作者
谢广祥
王磊
-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7-181,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4003)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资助项目(2008BAB36B01)
+1 种基金
煤炭深部开采中的动力灾害机理与防治基础研究(2010CB226806)
安徽理工大学优秀创新学术团队资助项目
-
文摘
综合采用数值模拟、相似材料模拟和现场实测的方法,着重研究采厚变化对综放工作面煤层及围岩破坏特征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工作面煤层及顶煤的破坏范围与采厚成非线性正比,即煤层和顶煤的破坏范围随着采厚的增大而增加;工作面前端煤层破坏最为发育,同一采厚顶煤中的破坏范围明显大于工作面内煤层的破坏范围;采空区煤柱侧巷道破坏区明显大于工作面实体煤侧巷道,且留设的窄小煤柱临近工作面全部进入破坏状态,因此综放工作面回采巷道稳定性应从控制变形角度重点加强采空区煤柱侧的巷道支护。
-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围岩
破坏特征
采厚效应
-
Keywords
fully mechanized top-coal caving face
surrounding rock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caving thickness effects
-
分类号
TD32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
-
题名大采高综放面倾向支承压力分布的采厚效应
被引量:7
- 3
-
-
作者
孔德中
王兆会
王颜亮
范苑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5-168,共4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3CB2279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04109)
+1 种基金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KLCRSM11KFB0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0QZ02)
-
文摘
为了确定大采高综放面倾向支承压力分布与采厚的关系,在现场实测的基础上,应用弹塑性极限平衡理论计算不同采厚下倾向支承压力峰值点大小、位置;采用FLAC3D数值模拟不同采厚下工作面推进过程中支承压力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大采高综放工作面支承压力峰值点大小与一次采厚近似成反比关系,峰值点距离与一次采厚成非线性正比关系。由于开采扰动,使得理论计算的结果偏小,需要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修正。
-
关键词
大采高综放
倾向支承压力
采厚效应
理论分析
数值计算
-
Keywords
high cutting fully mechanized top coal caving mining
inclined support pressure
mining thickness effect
theoretical analysis
numerical calculation
-
分类号
TD823.49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
-
题名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矿压显现规律的采厚效应研究
被引量:16
- 4
-
-
作者
樊克松
申宝宏
-
机构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分院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9-243,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0413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5ZYJ001)
-
文摘
针对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强烈,且对于矿压显现与煤层采厚间关系认识不足的问题。以芦子沟煤矿3106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为背景展开研究,首先对采厚为17 m和30 m两种特厚煤层高强度开采条件下支架工作阻力进行了监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种条件下矿压显现规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通过室内物理相似模拟试验建立了2种采厚条件下大空间采场覆岩结构力学模型,并分析了其对矿压显现的作用机制,指出采厚30 m时覆岩呈"下位直接顶悬臂梁-上位直接顶简支梁-基本顶铰接岩梁"的结构特征,使得直接顶和基本顶回转变形对支架作用力不增反减,导致矿压显现规律并没有随煤层厚度增加而变得强烈。
-
关键词
特厚煤层综放
矿压显现
采厚效应
相似模拟试验
采场覆岩结构
-
Keywords
fully-mechanized caving mining in extra thick coal seam
underground pressure behavior
mining thickness effect
similar simulation experiment
structure of overlaying rock
-
分类号
TD823.49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
-
题名综放工作面顶板运移规律的采厚效应
被引量:6
- 5
-
-
作者
于雷
-
机构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4-97,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4115)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基金项目(KJ-2014-TDGJ-02)
-
文摘
采用现场观测与相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相同割煤高度、不同煤层厚度一次采全厚综放工作面的顶板运移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煤层厚度越大,围岩活动范围在综放工作面的横向与纵向越广,支承压力分布范围越大、峰值点前移,支承压力集中系数随采厚的增加而减小;当煤层厚度较小时,综放工作面来压强度比较缓和,但随煤层厚度的增大矿压显现逐渐增强,即综放开采一次采出的煤层厚度应有上限值。基于《煤矿安全规程》相关条款及综放支架工作阻力对采厚的影响,提出了综放开采上限值的确定方法。
-
关键词
特厚煤层
综放开采
采厚效应
开采上限
-
Keywords
extra-thick coal seam
fully mechanized top-coal caving mining
mining thickness effect
upper limit of mining
-
分类号
TD823.254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
-
题名深部采煤工作面支承应力分布规律的采厚效应研究
被引量:4
- 6
-
-
作者
吕嘉锟
宁杉
邓磊
朱柳
-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
-
出处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7-31,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9116
51574156)
山东科技大学2017年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SDKDYC170204)
-
文摘
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高家堡煤矿41103工作面深井煤层开采厚度变化过程中支承应力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层由厚变薄条件下煤体的超前支承应力峰值位于工作面前方13 m左右,受采掘活动影响的超前距离为58 m;采厚变化区域应力变化速率加快,超前支承应力峰值增大,由38.7 MPa增加到46.2 MPa;工作面侧向支承应力峰值位于工作面前方12 m处的巷帮深部5~11 m内,应力集中系数达到2.4,需在超前支护的基础上在工作面前方12 m区域内加强支护。
-
关键词
深井
采煤工作面
采厚效应
支承应力
分布规律
数值模拟
-
Keywords
deep coal mine
coal mining face
mining thickness effect
abutment pressure
distribution regularity
numerical simulation
-
分类号
TD32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
-
题名双向渐厚综放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研究
- 7
-
-
作者
崔晚
杨柳
许成富
-
机构
河南焦煤能源有限公司九里山矿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
放顶煤开采煤炭行业工程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3-157,共5页
-
基金
自然基金面上项目资助(编号:51574244)。
-
文摘
基于九里山矿15081孤岛综放工作面煤层厚度不均的现场情况,采用理论计算、FLAC3D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的方法,对该面的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峰值大小及峰值位置进行确定,验证了支承压力的变化具有"采厚效应",同时发现了支承压力不仅与一次采厚相关,还与一定范围内的煤厚变化率相关,不仅为指导工作面安全放煤提供了理论依据,还为研究支承压力提供了新思路。
-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支承压力
采厚效应
煤厚变化率
-
Keywords
top-coal caving face
abutment pressure
effect of mining thickness
change rate of coal thickness
-
分类号
TD32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