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提高厚煤层采区回采率的途径
- 1
-
-
作者
吴忠仁
-
机构
阳泉矿务局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3年第10期2-5,59,共5页
-
文摘
合理开采和充分利用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是煤炭工业的一项重要技术政策。采区回采率的提高,对于改善矿井的技术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拟通过阳泉四矿的生产实践,谈谈缓倾斜厚煤层采区回采率提高的途径。
-
关键词
采区回采率
厚煤层开采
技术经济效益
资源回收率
采煤方法
中巷
倾斜分层
顺槽
巷道布置
煤炭资源
-
分类号
TD82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
-
题名对推广无煤柱开采的几点意见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李栖凤
童有德
丁焜
-
机构
煤炭工业部技术委员会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2年第3期10-11,59,共3页
-
文摘
总结了无煤柱开采技术推广中的经验和问题,提出今后进行这一工作应注意的问题和研究方向等。
-
关键词
无煤柱开采
沿空留巷
技术推广
大巷
巷道维护
采区回采率
技术经济效益
煤层群
跨采
掘进率
-
分类号
TD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
-
题名近距离薄煤层采用八字形掩护支架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陈中明
-
机构
中梁山煤矿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2年第10期9-,共1页
-
文摘
我矿自在近距离薄煤层K3、K4内推行7字形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以来,由于该支架存在啃底、翘脚和串矸等问题,目前又采用八字形伪斜柔性掩护支架。八字形支架采用9号矿用工字钢,其支长比和夹角由要求形成的空间大小而定。支架的铺设从采区边界沿回风巷在棚上打上斜撑,砍掉下段棚腿并采出0.5米深的地沟。
-
关键词
薄煤层
柔性掩护支架
采区边界
采煤方法
斜撑
回采工艺
万吨掘进率
采区回采率
回风巷
近距离煤层
-
分类号
TD82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
-
题名认真执行开采技术政策 努力提高资源回收率
- 4
-
-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77年第10期12-,共1页
-
文摘
双鸭山矿务局岭西煤矿,在薄煤层多,局部可采层多,地质构造复杂(一平方公里内较大的断层和火成岩岩墙就达18条,小断层120余个)的条件下,坚持按开采政策办事,严格执行开采程序,厚薄煤层按比例配采,努力减少各种煤量损失,
-
关键词
资源回收率
薄煤层
开采程序
配采
技术政策
岩墙
采区回采率
煤量
边角煤
煤炭资源
-
分类号
TD82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
-
题名挖潜中应扩大矿井资源和提高资源回收率
- 5
-
-
作者
单洪范
袁训富
-
机构
淄博矿务局洪山煤矿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1年第3期21-23,62,共4页
-
文摘
阐述了该矿在老井挖潜中扩大矿井资源达185.6%的具体作法和措施。
-
关键词
资源回收率
矿井资源
井田面积
采煤队
煤炭资源
煤炭生产
找煤
采区回采率
沿空留巷
开采技术条件
-
分类号
TD82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
-
题名西山矿务局综采经济效益的分析
- 6
-
-
作者
丁杰
任连贵
-
机构
西山矿务局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4年第9期26-28,共3页
-
文摘
我局现有煤层赋存条件好,倾角为4°~7°,均适合综合机械化采煤。目前综采设备已由1974年的2套发展到1983年的14套,产量也由8877t,到1983年发展为4558080t,占总产的41.3%。单产由1974年的9257t,1983年提高为17781t;回采效率由2.908吨/工提高到6.362吨/工。
-
关键词
综合机械化采煤
综采设备
煤层赋存条件
采区回采率
掘进率
顶板条件
配风量
国产设备
支撑掩护式支架
垛式支架
-
分类号
TD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
-
题名水力采煤概况及适用范围
- 7
-
-
作者
林一麟
阎鹏
-
机构
煤炭科研院唐山分院
-
出处
《煤炭工程》
1984年第10期7-11,共5页
-
文摘
一、概况水力采煤发展规模较大的是苏联和我国,其次为日本、加拿大、波兰、捷克和西德,这些国家分别于五十年代中期和六十年代以后,试验了水力机械化采煤技术,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煤层的地质条件选择得不合适,造成经济效益差而被迫中断.最近波兰通过对我国水采试验的考察,准备在倾斜、缓倾斜的部份厚煤层中重新试验水采工艺;西德为开发哥伦比亚煤田和非洲津巴布韦煤田,亦准备采用水采工艺,且再次来华考察;加拿大正在帮助美国煤田采用水力采煤的可行性调研。
-
关键词
水力采煤
机械化采煤
五十年代
发展规模
厚煤层
急倾斜
煤层条件
煤厚变化
采区回采率
缓倾斜
-
分类号
TD82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
-
题名无煤柱开采易燃煤层防治自然发火技术的发展
- 8
-
-
作者
丁焜
童有德
-
机构
煤炭部技术咨询委员会
-
出处
《煤炭工程》
1987年第4期1-6,共6页
-
文摘
本文阐述了无煤柱开采的优越性,并以生产矿井为例与有煤柱开采作了主要技术经济比较。从煤的自然机理分析,找出规律性,提出无煤柱开采易燃煤层防治自然发火技术:①应用风压调节,抑制采空区漏风;②向“二道一线”及采空区进行注浆;③建立早期预报自然发火的监测系统;④要采用相适应的巷道布置等。
-
关键词
自然发火
易燃煤层
无煤柱开采
采空区漏风
早期预报
巷道布置
沿空掘巷
采区回采率
停采线
回风巷
-
分类号
TD7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
-
题名安徽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 及问题分析
- 9
-
-
作者
刘春
曹亮
-
机构
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
-
出处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25,共6页
-
文摘
为了掌握安徽省煤炭资源“三率”情况和综合利用水平,协助管理部门建立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体系,以2023年度安徽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试点工作为基础,梳理了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果,并对当前煤矿开发利用及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三率”考核指标存在局限性,不能全面真实反映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二是煤炭采出率较低,存在资源浪费问题;三是煤矿资源储量不够明确,管理存在欠缺;四是管理部门和煤矿企业技术力量有待加强;五是煤矿综合利用率指标有待进一步优化。此外,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建议。
-
关键词
煤炭资源
开发利用
“三率”指标
采区回采率
评价体系
-
Keywords
co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three rates”index
recovery rate of mining area
evaluation system
-
分类号
TD98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用水力采煤法开采急倾斜特厚煤层
- 10
-
-
-
机构
南票矿务局小凌河矿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77年第11期14-15,共2页
-
文摘
我矿1970年后在急倾斜特厚煤层成功地使用了水采,并取得较好效果(见表)。主采煤层厚3.3~33米,倾角43°~48°,煤层顶部较硬f=1.62,底部较软f=1.25,顶板为碳质页岩、页岩和砂岩厚5.6~10.6米。Ⅱ级瓦斯矿井,自然发火期4~6个月。
-
关键词
特厚煤层
急倾斜
水力采煤法
自然发火期
瓦斯矿井
回风顺槽
碳质页岩
采区回采率
伪顶
中巷
-
分类号
TD82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
-
题名矿井地质条件分类初探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李文钟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3年第2期35-38,共4页
-
文摘
一、分类的目的和问题的提出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矿井遍布全国,矿床地质条件千差万别。可是迄今为止尚无适当的矿井地质条件分类,面临煤炭工业新的发展形势,作为先行和基础的矿井地质工作,为了抓住矿井地质条件的特征,有的放矢地选择工作手段,确定工程点和观测点密度,查明矿井和工作面的地质条件。
-
关键词
矿井地质条件
煤炭资源
工作手段
煤层组
工程点
采煤方法
采区回采率
地质说明书
较稳定煤层
节理裂隙
-
分类号
TD1
[矿业工程—矿山地质测量]
-
-
题名消息
- 12
-
-
作者
陈长渊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4年第7期25-,共1页
-
文摘
加强矿井地质工作和储量管理工作,合理回收煤炭资源。淮北矿务局由于把煤炭资源回收工作作为企业整顿考核验收内容之一,1983年全局12对生产矿井采区回采率平均达到了87%,比1982年提高1.9%,超过了煤炭部规定标准的7%。一年内共减少煤炭损失90余万吨,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其具体做法是:
-
关键词
煤炭资源回收
储量管理
企业整顿
矿井地质
淮北矿务局
煤炭损失
采区回采率
采煤量
地质资料
技术经济效果
-
分类号
TD82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
-
题名乡镇煤矿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
- 13
-
-
作者
孙喜云
-
出处
《经济问题》
1986年第11期18-20,共3页
-
文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央“有水快流”的方针指引下,我省乡镇煤矿数量猛增,截至一九八五年底,我省乡镇煤矿已经发展到七千六百余个,仅一九八五年一年就批准新办了一千六百零六个。“六五”期问,全省乡镇煤矿共生产煤炭二万九千五百九十七点五六万吨,占到全省煤炭产量的百分之四十六。
-
关键词
乡镇煤矿
煤炭产量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共生产
煤炭资源
发展到
小煤窑
采区回采率
贫困山区
国营煤矿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关于矿井三个煤量若干问题的讨论意见
- 14
-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0年第7期5-10,33,共7页
-
文摘
矿井三量,即开拓、准备与回采煤量,是衡量矿井采掘比例关系与产量衔接的一个重要指标。近一、两年来,本刊收到不少读者来信、来稿,就当前执行三量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商讨和见解。为了进一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编辑部于3月25日至28日邀请开滦、大同、淮南、鸡西、枣庄和煤炭部生产司的有关同志进行了座谈讨论,并委托孙茂也、丁嘉栋、朱美丽三位同志,就讨论意见作了汇总,现发表如下。这个讨论意见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有些不一定很恰当,甚至有谬误,提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以便在贯彻执行煤炭部有关三量的现行规定中不断总结经验,从而完善规定,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
关键词
煤量
讨论意见
采区回采率
采煤法
采区石门
座谈讨论
采煤方法
厚煤层开采
运输大巷
煤层地质条件
-
分类号
F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