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深度报道的理念创新--以《南方周末》“肉感写作”为例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李芳
张超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7-99,共3页
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和比较法,以《南方周末》"肉感写作"的弹性报道理念为切入点,详细论述深度报道在新闻思维、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三方面具体的操作技法。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希望对报纸深度报道的发展提供建议,为...
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和比较法,以《南方周末》"肉感写作"的弹性报道理念为切入点,详细论述深度报道在新闻思维、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三方面具体的操作技法。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希望对报纸深度报道的发展提供建议,为平面媒体应对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体竞争寻求切实可行的突围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报道
肉感写作
南方周末
新闻思维
采写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精确新闻
被引量:
2
2
作者
郑亚楠
《求是学刊》
CSSCI
1998年第2期95-97,共3页
论精确新闻郑亚楠进入90年代,我们突然发现,以往的“新闻通讯”这一概念已远远涵盖不了纷繁的社会现象了。随着媒体大战、节目栏目化的兴起,一批初具规模与特色的专刊、专稿出现了,它们悄然改变着传统新闻话语的文化视角。这其中...
论精确新闻郑亚楠进入90年代,我们突然发现,以往的“新闻通讯”这一概念已远远涵盖不了纷繁的社会现象了。随着媒体大战、节目栏目化的兴起,一批初具规模与特色的专刊、专稿出现了,它们悄然改变着传统新闻话语的文化视角。这其中,以探索事实真相、评析事实理脉、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新闻
社会问题
预警系统
新闻传播业
最高价值
新闻
采写技巧
现代化进程
主体间性
统计抽样方法
社会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尚志新闻作品研究
3
作者
慎海雄
梁建伟
《浙江学刊》
CSSCI
1998年第3期124-127,共4页
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一些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用他们手中的笔热情讴歌着社会的大转折,潜移默化地推进着历史的变革。他们既记录着历史,也被历史所记录。新华社资深记者李尚志就是其中的一位。研读李尚志的新闻作品,我们不难发现,2...
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一些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用他们手中的笔热情讴歌着社会的大转折,潜移默化地推进着历史的变革。他们既记录着历史,也被历史所记录。新华社资深记者李尚志就是其中的一位。研读李尚志的新闻作品,我们不难发现,20多年来我们这个时代的巨大变迁都浓缩在他那饱含激情的笔端了;而在巨变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作品
尚志
采写技巧
新闻传播
政治报道
艺术个性
灾后反思
全景式
无产阶级革命家
邓小平同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深度报道的理念创新--以《南方周末》“肉感写作”为例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李芳
张超
机构
沈阳体育学院
出处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7-99,共3页
文摘
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和比较法,以《南方周末》"肉感写作"的弹性报道理念为切入点,详细论述深度报道在新闻思维、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三方面具体的操作技法。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希望对报纸深度报道的发展提供建议,为平面媒体应对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体竞争寻求切实可行的突围之路。
关键词
深度报道
肉感写作
南方周末
新闻思维
采写技巧
分类号
G210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精确新闻
被引量:
2
2
作者
郑亚楠
机构
黑龙江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1998年第2期95-97,共3页
文摘
论精确新闻郑亚楠进入90年代,我们突然发现,以往的“新闻通讯”这一概念已远远涵盖不了纷繁的社会现象了。随着媒体大战、节目栏目化的兴起,一批初具规模与特色的专刊、专稿出现了,它们悄然改变着传统新闻话语的文化视角。这其中,以探索事实真相、评析事实理脉、劝...
关键词
精确新闻
社会问题
预警系统
新闻传播业
最高价值
新闻
采写技巧
现代化进程
主体间性
统计抽样方法
社会调查
分类号
G210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尚志新闻作品研究
3
作者
慎海雄
梁建伟
机构
杭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1998年第3期124-127,共4页
文摘
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一些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用他们手中的笔热情讴歌着社会的大转折,潜移默化地推进着历史的变革。他们既记录着历史,也被历史所记录。新华社资深记者李尚志就是其中的一位。研读李尚志的新闻作品,我们不难发现,20多年来我们这个时代的巨大变迁都浓缩在他那饱含激情的笔端了;而在巨变过程中。
关键词
新闻作品
尚志
采写技巧
新闻传播
政治报道
艺术个性
灾后反思
全景式
无产阶级革命家
邓小平同志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深度报道的理念创新--以《南方周末》“肉感写作”为例
李芳
张超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精确新闻
郑亚楠
《求是学刊》
CSSCI
199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李尚志新闻作品研究
慎海雄
梁建伟
《浙江学刊》
CSSCI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