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醋酸纤维素-聚丙烯复合膜固定化转谷氨酰胺酶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时敏 王雪 +1 位作者 马丽娜 于殿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5-158,共4页
通过醋酸纤维素-聚丙烯复合膜对转谷氨酰胺酶进行固定,以酶活力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酶液质量浓度、吸附时间、戊二醛添加量、戊二醛交联时间对转谷氨酰胺酶活力的影响,确定最佳固定化条件为:酶液质量浓度15mg/mL、吸附时间3h、... 通过醋酸纤维素-聚丙烯复合膜对转谷氨酰胺酶进行固定,以酶活力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酶液质量浓度、吸附时间、戊二醛添加量、戊二醛交联时间对转谷氨酰胺酶活力的影响,确定最佳固定化条件为:酶液质量浓度15mg/mL、吸附时间3h、戊二醛添加量0.3g/100mL、戊二醛交联时间4h。在最佳固定化条件下固定的酶活力可达16.1U/g膜。对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的酶学性质进行比较,得出游离酶最适温度为35~40℃,而固定化酶膜最适温度为45~50℃;游离酶最适pH值为6~7,固定化酶膜最适pH值为5~6,固定化酶比游离酶向酸性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素-聚丙烯复合膜 转谷氨酰胺酶 酶活力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共混超滤膜的研制与改性 被引量:15
2
作者 续曙光 胡晓松 刘忠洲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12,共3页
研究了聚丙烯腈 /二醋酸纤维素 (PAN/CA)共混超滤膜的性能与聚合物共混比、聚合物质量分数等的关系 .结果表明 ,加有氯化锂 (LiCl)的二甲基乙酰胺 (DMAC)是PAN/CA共混体系的良溶剂 .当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为 14 % ,PAN/CA共混比为 5 0 / 5 ... 研究了聚丙烯腈 /二醋酸纤维素 (PAN/CA)共混超滤膜的性能与聚合物共混比、聚合物质量分数等的关系 .结果表明 ,加有氯化锂 (LiCl)的二甲基乙酰胺 (DMAC)是PAN/CA共混体系的良溶剂 .当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为 14 % ,PAN/CA共混比为 5 0 / 5 0时 ,所制得的共混超滤膜的性能较好 .对共混超滤膜进行水解改性的实验发现 :膜的截留率上升 ,水通量下降 .用酱油、药酒为料液的超滤实验表明 :共混膜和水解改性膜的耐污染性能优于聚丙烯腈 (PAN)、聚砜 (PS)和磺化聚砜 (S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醋酸纤维 共混超滤 研制 改性 醋酸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纤维素-聚四氟乙烯复合膜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梁单琼 周晓丹 +2 位作者 时敏 王雪 于殿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71-176,共6页
以醋酸纤维素(CA)和聚四氟乙烯(PTFE)为材料制备醋酸纤维素-聚四氟乙烯复合膜,采用吸附-交联相结合的固定化方法,用该复合膜固定化脂肪酶。研究温度、吸附时间、酶液质量浓度、交联时间和交联剂体积分数对脂肪酶固定化效率和催化效果的... 以醋酸纤维素(CA)和聚四氟乙烯(PTFE)为材料制备醋酸纤维素-聚四氟乙烯复合膜,采用吸附-交联相结合的固定化方法,用该复合膜固定化脂肪酶。研究温度、吸附时间、酶液质量浓度、交联时间和交联剂体积分数对脂肪酶固定化效率和催化效果的影响,并对固定化酶膜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得到最佳的固定化条件为:温度25℃、吸附时间2h、酶液质量浓度0.02g/mL、交联时间3h、交联剂(戊二醛)体积分数0.2%,固定化酶最大酶活力为17.2U/cm2。固定化酶膜的酶学性质为:最适温度35℃,比游离酶降低了5℃;最适pH8.5,与游离酶相比pH值向碱性偏移1.0;经10次(10h/次)重复使用后,固定化酶相对酶活力为55.5%。SEM结果显示CA-PTFE复合膜能较好的固定化脂肪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聚四氟乙烯复合 脂肪酶 固定化 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油酸甘油酯-醋酸纤维素复合膜萃取水体中痕量有机氯农药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柯润辉 许宜平 王子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2-345,共4页
以三油酸甘油酯醋酸纤维素复合膜(TECAM)萃取作为监测水体中痕量有机氯农药的方法.探讨分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优化条件,结果表明,膜萃取分析方法对17种有机氯农药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53%—111%,对强疏水性污染物表现出较高的回收率.利... 以三油酸甘油酯醋酸纤维素复合膜(TECAM)萃取作为监测水体中痕量有机氯农药的方法.探讨分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优化条件,结果表明,膜萃取分析方法对17种有机氯农药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53%—111%,对强疏水性污染物表现出较高的回收率.利用该方法在南方某自来水厂各工艺段水体中检测出了滴滴涕及其代谢产物、六六六等五种有机氯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油酸甘油酯-醋酸纤维复合 TECAM 水体 痕量有机氯农药 萃取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三油酸甘油酯-醋酸纤维素复合膜评价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生物可利用性 被引量:3
5
作者 陶玉强 张淑贞 +1 位作者 许宜平 王子健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84-291,共8页
将一种新型被动式采样器——三油酸甘油酯-醋酸纤维素复合膜(TECAMs)暴露于10种人工老化土壤中富集萘、菲、芘和苯并[a]芘4种多环芳烃(PAHs),并与土壤模型动物——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tida)进行比较以研究该采样器用于评价土壤中多环... 将一种新型被动式采样器——三油酸甘油酯-醋酸纤维素复合膜(TECAMs)暴露于10种人工老化土壤中富集萘、菲、芘和苯并[a]芘4种多环芳烃(PAHs),并与土壤模型动物——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tida)进行比较以研究该采样器用于评价土壤中多环芳烃生物可利用性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TECAMs能有效富集土壤中萘、菲、芘和苯并[a]芘,并在48h内基本达到平衡,远快于赤子爱胜蚓的21d平衡时间.TECAMs内PAHs含量与土壤溶解有机碳(DOC)含量呈正相关(p<0.05),而与土壤中总有机质(TOM)含量呈负相关(p<0.05),土壤pH对TECAMs富集PAHs的影响不显著(p<0.05).TECAMs内PAHs含量与土壤中PAHs含量、赤子爱胜蚓体内PAHs含量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5,p<0.01).研究结果表明TECAMs有可能应用于评价土壤中PAHs的生物可利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油酸甘油酯-醋酸纤维复合 被动式采样器 多环芳烃 赤子爱胜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胺-磺化苯胺共聚物/二醋酸纤维素纳米复合膜 被引量:2
6
作者 吕秋丰 黄美荣 李新贵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2-506,共5页
将平均粒径为58nm的盐酸掺杂苯胺-磺化苯胺(PANSA)纳米颗粒悬浮液与二醋酸纤维素(CDA)溶液共混,采用悬浮液浇铸法,制备了透明度高、柔韧性好、逾渗阈值(PANSA纳米颗粒的体积分数)低的PANSA/CDA纳米复合膜(简称复合膜)。PANS... 将平均粒径为58nm的盐酸掺杂苯胺-磺化苯胺(PANSA)纳米颗粒悬浮液与二醋酸纤维素(CDA)溶液共混,采用悬浮液浇铸法,制备了透明度高、柔韧性好、逾渗阈值(PANSA纳米颗粒的体积分数)低的PANSA/CDA纳米复合膜(简称复合膜)。PANSA纳米颗粒通过化学氧化聚合法,在无乳化剂或稳定剂存在下,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在1.0mol/L盐酸水溶液中由苯胺与2-甲氧基苯胺-5-磺酸合成得到。所得复合膜的逾渗阈值很低,当逾渗阈值为0.08%时,复合膜的可见光透过率、拉伸强度和电导率分别是CDA均质膜的83%~89%,98%,10^8倍。PANSA纳米颗粒的体积分数由0.10%增至9.00%时,复合膜的电导率由9.43×10^-9S/cm增至1.35×10^-3S/cm,达到了防静电材料的要求。同时,复合膜的导电性在150℃以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 磺化苯胺 共聚物 醋酸纤维 纳米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在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复合纤维染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刘艳春 白刚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4-98,104,共6页
为拓展小檗碱的应用领域,对小檗碱理化性能进行研究,并将小檗碱应用于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复合纤维染色。通过正交试验对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复合纤维小檗碱染色工艺进行优化,测定了上染速率曲线和吸附等温线,并测试了染色后聚丙烯腈/... 为拓展小檗碱的应用领域,对小檗碱理化性能进行研究,并将小檗碱应用于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复合纤维染色。通过正交试验对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复合纤维小檗碱染色工艺进行优化,测定了上染速率曲线和吸附等温线,并测试了染色后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复合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小檗碱能溶于水,在p H值3~11范围内耐酸碱稳定性好,在120℃以下热稳定性好;小檗碱对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复合纤维染色吸附等温线呈Langmuir型,小檗碱染色半染时间为15. 5 min,平衡上染百分率为97%;最佳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为100℃,染色保温时间为40 min,染色p H值为8;染色后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复合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均可达到9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天然染料 聚丙烯腈/醋酸纤维复合纤维 理化性能 纤维染色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与二醋酸纤维素共混膜的研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永建 沈新元2王庆瑞 陈雪英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7年第6期34-35,共2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示差扫描量热仪、超滤装置等方法研究了成膜工艺条件与膜结构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膜的结构与性能是共混体系组成、总固浓度、成膜温度、预蒸发时间及温度、凝固浴组成及温度和热处理温度等诸因素的...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示差扫描量热仪、超滤装置等方法研究了成膜工艺条件与膜结构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膜的结构与性能是共混体系组成、总固浓度、成膜温度、预蒸发时间及温度、凝固浴组成及温度和热处理温度等诸因素的函数,从而为根据实际需要来制备一定结构性能的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醋酸纤维 共混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醋酸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基本性能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许宜平 吕怡兵 +2 位作者 李剑 马梅 王子健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9-94,共6页
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醋酸纤维素-三油酸甘油酯复合膜。对其制备方法、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对水中典型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富集性能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新型膜材料性能稳定,对林丹、p,p’-滴滴涕、六氯苯、菲等有机污染... 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醋酸纤维素-三油酸甘油酯复合膜。对其制备方法、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对水中典型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富集性能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新型膜材料性能稳定,对林丹、p,p’-滴滴涕、六氯苯、菲等有机污染物有很强的富集能力,以己烷类作溶剂的透析液中无明显杂质干扰,对对象污染物定性分析和定量操作比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等方法简单,可望用作环境分析与生物测试的样品前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复合 制备 三油酸甘油酯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半渗透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醋酸纤维素/聚四氟乙烯复合膜中的微结构固定化脂肪酶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坚 王玉军 +1 位作者 骆广生 戴猷元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372-2377,共6页
脂肪酶的固定化是降低其使用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提出了利用亲水/疏水复合膜中的微结构固定化脂肪酶的新思路.首先制备由致密的亲水层和多孔的疏水层组成的醋酸纤维素/聚四氟乙烯(CA/PTFE)复合膜,然后利用复合膜的特殊微结构,用超滤的... 脂肪酶的固定化是降低其使用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提出了利用亲水/疏水复合膜中的微结构固定化脂肪酶的新思路.首先制备由致密的亲水层和多孔的疏水层组成的醋酸纤维素/聚四氟乙烯(CA/PTFE)复合膜,然后利用复合膜的特殊微结构,用超滤的方法实现了脂肪酶的固定化.扫描电镜照片结果表明,大部分被截留的酶位于复合膜的界面处.制备得到的固定化酶膜应用于水解橄榄油的反应,其最高催化活力达到1·24μmolFFA·min-1·cm-2,大大高于文献报道值.同时研究了固定化脂肪酶膜的催化动力学,考察了亲水层厚度和脂肪酶负载量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优化了固定化条件.在经过10次(50h以上)的重复使用后,固定化酶膜的活力仅降低了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醋酸纤维 复合 固定化脂肪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制备P(3HB-co-4HB)/醋酸纤维素复合纳米纤维支架的性能及细胞相容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蔡志江 郭杰 杨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6,共5页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组成含量的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物(P(3HB-co-4HB))/醋酸纤维素(CA)复合纳米纤维支架。通过扫描电镜、水相接触角和力学性能测试对复合纳米纤维支架的形貌、亲水性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组成含量的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物(P(3HB-co-4HB))/醋酸纤维素(CA)复合纳米纤维支架。通过扫描电镜、水相接触角和力学性能测试对复合纳米纤维支架的形貌、亲水性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静电纺P(3HB-co-4HB)/CA复合纳米纤维均匀,平均直径在350~700nm之间,且呈相互贯通的三维多孔网状结构。随着CA含量的增加,复合纳米纤维支架的亲水性变好,但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有所下降。体外降解实验发现,不同降解环境下P(3HB-co-4HB)/CA复合纳米纤维支架的降解速率不同,酶能加速复合纳米纤维支架的降解速率。鼠成纤细胞在复合纳米纤维支架表面能很好地粘附和铺展,表明P(3HB-co-4HB)/CA复合纳米纤维支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物 醋酸纤维 复合纳米纤维支架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物/醋酸纤维素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蔡志江 许菲菲 郭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4-168,173,共6页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物(P(3HB-co-4HB))/醋酸纤维素(CA)复合纳米纤维,并优化了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工艺,最终可制得直径为356nm,标准方差为0.28的复合纳米纤维。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差...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物(P(3HB-co-4HB))/醋酸纤维素(CA)复合纳米纤维,并优化了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工艺,最终可制得直径为356nm,标准方差为0.28的复合纳米纤维。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复合纳米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纳米纤维表面非常光滑,纤维间呈无序排列,有较高的孔隙;复合纳米纤维的结晶结构与P(3HB-co-4HB)的结晶结构基本相同,少量CA(10%)的加入能促进复合纳米纤维的快速结晶,起到成核剂的作用,从而使纳米纤维的结晶度得到提高,CA加入量过多时,结晶度下降;随着CA含量的增加,复合纳米纤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46.6℃下降至21.3℃,而熔融温度变化不大,在130℃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物 醋酸纤维 复合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醋酸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铭 赵晓燕 +1 位作者 刘远 纪俊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4-168,共5页
以醋酸纤维素(CA)为膜阻隔层,聚羟基丁酸/戊酸酯共聚物(PHBV)作为膜支撑层,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复合膜。研究了醋酸纤维素质量分数、溶剂配比、电压,以及CA与PHBV复合比(体积比)对纤维形态及复合膜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表征了CA... 以醋酸纤维素(CA)为膜阻隔层,聚羟基丁酸/戊酸酯共聚物(PHBV)作为膜支撑层,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复合膜。研究了醋酸纤维素质量分数、溶剂配比、电压,以及CA与PHBV复合比(体积比)对纤维形态及复合膜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表征了CA纤维膜的表面形貌。研究结果表明,当CA的质量分数为12%,溶剂丙酮与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体积比为1/1,纺丝电压为14 k V时,CA纤维膜形态均匀,并呈现独特的双纤维直径交错结构。这种结构的膜材料有利于在提高水通量的同时,保持其较好的截留率。同时,当CA/PHBV的复合比为10/10时,复合膜的水通量能达到104数量级,截留率可以达到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 醋酸纤维 聚羟基丁酸/戊酸酯共聚物 复合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二醋酸纤维素共混体系流变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永建 沈新元 +1 位作者 王庆瑞 陈雪英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7年第5期35-41,共7页
探讨了聚丙烯腈/二醋酸纤维素共混溶剂的选择、体系的相容性和流变性结果表明,二甲基亚砜是体系的较好溶剂,体系表现出切力变稀性质;并随着二醋酸纤维素/聚丙烯腈共混比的增加,总固含量的提高以及温度的降低,共混溶液的非牛顿... 探讨了聚丙烯腈/二醋酸纤维素共混溶剂的选择、体系的相容性和流变性结果表明,二甲基亚砜是体系的较好溶剂,体系表现出切力变稀性质;并随着二醋酸纤维素/聚丙烯腈共混比的增加,总固含量的提高以及温度的降低,共混溶液的非牛顿指数降低、结构粘度指数上升,且剪切弹性模量和最大松弛时间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醋酸纤维 共混 流变性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处理对静电纺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物/醋酸纤维素复合纳米纤维形貌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蔡志江 赵世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7-71,76,共6页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物(P(3HB-co-4HB))/醋酸纤维素(CA)复合纳米纤维,研究了水解处理对静电纺P(3HB-co-4HB)/CA复合纳米纤维形貌、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水解处理后纤网结构仍然保持完整,但复合纳米纤维的平均...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物(P(3HB-co-4HB))/醋酸纤维素(CA)复合纳米纤维,研究了水解处理对静电纺P(3HB-co-4HB)/CA复合纳米纤维形貌、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水解处理后纤网结构仍然保持完整,但复合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有所下降,纤网结构变得更密实。在水解处理过程中乙酰基转变为羟基,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羟基含量增加,CA分子链的结构变得规整,羟基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分子链能够规整排列,从而有助于CA和P(3HB-co-4HB)的结晶。水解处理后,复合纳米纤维的热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材料由疏水性转变为亲水性,力学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更有利于细胞的粘附。水解处理后的P(3HB-co-4HB)/CA复合纳米纤维更适宜用作生物材料应用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物 醋酸纤维 复合纳米纤维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纤维素/壳聚糖复合膜制备与性能优化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莹 孟凡浩 +1 位作者 刘井来 李奕霏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27,31,共6页
为拓展醋酸纤维素(CA)在可降解包装材料中的应用,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醋酸纤维素(CA)和壳聚糖(CS)复合膜,研究了CS含量对CA/CS二元复合膜性能的影响。通过观察并分析复合膜的形貌、断面结构、化学键发现,CS能够充分结合膜内外的孔隙结... 为拓展醋酸纤维素(CA)在可降解包装材料中的应用,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醋酸纤维素(CA)和壳聚糖(CS)复合膜,研究了CS含量对CA/CS二元复合膜性能的影响。通过观察并分析复合膜的形貌、断面结构、化学键发现,CS能够充分结合膜内外的孔隙结构,两者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增强了复合膜的各项性能。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CS含量为10%时,复合膜的力学性能达到最大,断裂伸长率及抗拉强度分别增加12.37%和38.62 MPa,降解损失率提高了50.14%。同时,抑制了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抗菌率最高能够达到73.9%和54.6%。因此,CS在提高CA膜的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的同时,还赋予了复合膜优异的抗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 壳聚糖 复合 力学性能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纤维素复合膜的改性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莹 孟凡浩 +1 位作者 刘钰娇 李奕霏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7-130,155,共5页
醋酸纤维素是以醋酸作为溶剂,醋酐作为乙酰化剂,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酯化,得到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其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和选择透过性,并且能够生物降解,在医用器材、电池隔膜和废水处理等领域应用广泛。文章综述了国内外醋酸纤维素复合膜... 醋酸纤维素是以醋酸作为溶剂,醋酐作为乙酰化剂,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酯化,得到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其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和选择透过性,并且能够生物降解,在医用器材、电池隔膜和废水处理等领域应用广泛。文章综述了国内外醋酸纤维素复合膜不同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共混改性、交联优化改性、接枝共聚改性,并归纳了这3种方法的优缺点。改性能够通过分子内键位结合、分子链网络结构变化和引进官能团,使力学性能和亲疏水性增强并赋予膜材料新的特性。根据醋酸纤维素复合膜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对超微粒子改性、酶改性和降解改性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 复合 性能 改性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化竹纤维素纳米晶增强醋酸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钱诚 肖堯 +3 位作者 杨静 杨海艳 王大伟 史正军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4-111,共8页
为提升竹纤维素纳米晶在醋酸纤维素中的分散均匀性,提高醋酸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的竹纤维素纳米晶作为增强相,柠檬酸三丁酯为增塑剂,使用溶液浇铸法制备改性竹纤维素... 为提升竹纤维素纳米晶在醋酸纤维素中的分散均匀性,提高醋酸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的竹纤维素纳米晶作为增强相,柠檬酸三丁酯为增塑剂,使用溶液浇铸法制备改性竹纤维素纳米晶/柠檬酸三丁酯/醋酸纤维素复合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分析竹纤维素纳米晶的结构,通过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力学拉伸试验和热重分析等测试手段表征了复合膜的微观形貌、透光率、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经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后,竹纤维素纳米晶在醋酸纤维素基体中的分散性得到明显改善。复合膜的透光率随着改性竹纤维素纳米晶质量分数的增加而下降。当添加的改性竹纤维素纳米晶质量分数为3%时,醋酸纤维素复合膜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应力和应变分别达到60.76 MPa和5.05%。此外,改性竹纤维素纳米晶/柠檬酸三丁酯/醋酸纤维素复合膜与竹纤维素纳米晶/柠檬酸三丁酯/醋酸纤维素复合膜相比具有更优异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纳米晶 分散性 醋酸纤维 复合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纤维素/聚碳酸亚丙酯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7
19
作者 蔡卓 张友胜 +3 位作者 肖谢飞 罗子娟 夏龙龙 蒋灿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66,71,共4页
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醋酸纤维素(CA)/聚碳酸亚丙酯(PPC)复合膜,研究了其透光性、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降解性能。结果表明:CA的加入会导致复合膜透明性降低,但因CA与PPC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亲水性和自然降解能力... 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醋酸纤维素(CA)/聚碳酸亚丙酯(PPC)复合膜,研究了其透光性、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降解性能。结果表明:CA的加入会导致复合膜透明性降低,但因CA与PPC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亲水性和自然降解能力显著提高。当添加15%CA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最大,为24. 2 MPa,与纯PPC相比,提高了137%。同时,复合膜保持良好的韧性和延展性,其断裂伸长率可达624%。随着CA添加量的增加,复合膜热稳定性、亲水性和降解性大幅提高。当添加30%CA时,复合膜热失重温度T5%和Tmax分别为261. 6和290. 2℃,比纯PPC提高了约40℃;与水的接触角为71. 7°,比纯PPC降低了22. 2°;降解90 d后,复合膜的质量保持率仅为36.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 聚碳酸亚丙酯 复合 增强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纤维素复合膜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双酚A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超 蒋峰芝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6-199,共4页
双酚A(BPA)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严重影响人和动物的生长和繁殖。采用溶剂蒸发法技术制备了醋酸纤维素复合膜吸附剂[CA-Ms(X)]。以醋酸纤维素膜(CA)作为比较对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CA-Ms... 双酚A(BPA)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严重影响人和动物的生长和繁殖。采用溶剂蒸发法技术制备了醋酸纤维素复合膜吸附剂[CA-Ms(X)]。以醋酸纤维素膜(CA)作为比较对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CA-Ms(X)进行表征,并对其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及材料的重复利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A-Ms(X)经过720min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及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理论最大吸附容量比CA吸附容量提高了4倍左右,循环使用5次后,其对BPA的去除效率基本上可以维持在7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复合吸附剂 醋酸纤维 吸附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