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醋酸纤维素对聚氯乙烯膜的亲水性强化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银川 吴俊 +1 位作者 蒋淑红 王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2-56,共5页
探讨了通过溶液共混法对聚氯乙烯(PVC)膜亲水性强化的改性研究中,醋酸纤维素(CA)在PVC/CA共混体系中的质量百分含量对PVC/CA共混膜的断面微观结构、水通量、机械性能、截留率等性能的印象情况,并采用XPS来表征CA的质量百分含量对PVC/CA... 探讨了通过溶液共混法对聚氯乙烯(PVC)膜亲水性强化的改性研究中,醋酸纤维素(CA)在PVC/CA共混体系中的质量百分含量对PVC/CA共混膜的断面微观结构、水通量、机械性能、截留率等性能的印象情况,并采用XPS来表征CA的质量百分含量对PVC/CA共混膜亲水性的影响,同时讨论了PVC/CA为7/3时,聚合物含量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A质量百分含量达到30%时,PVC/CA共混膜的亲水性就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水通量较PVC膜提高了46倍,其原因是膜的亲水性增强,膜的机械性能和截留率略有降低;当继续增大CA的质量百分含量时,水通量较PVC膜提高1 454倍,其原因是PVC/CA相容性急剧下降,膜的拉伸强度和截留率大幅度降低,PVC/CA共混膜的亲水性没有太大的提高。该结果表明CA在PVC/CA共混体系中的最佳质量百分含量为30%。对于共混比为7/3的PVC/CA共混膜,聚合物质量百分含量为14%可以得到性能较好的PVC/CA共混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素(ca) 聚氯乙烯(PVC) 共混 亲水性 PVC ca共混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纤维素氨基甲酸酯膜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2
作者 陈夫山 苏林海 +1 位作者 宋晓明 孙中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9-63,共5页
利用尿素对醋酸纤维素(CA)进行浸泡预处理,然后移入邻二甲苯惰性体系中进行反应,探讨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预处理过程中尿素的质量分数为25%,预处理温度55℃,预处理时间5 h,反应时间3.5 h时,所得醋酸纤维素氨基甲酸酯(CAC)取... 利用尿素对醋酸纤维素(CA)进行浸泡预处理,然后移入邻二甲苯惰性体系中进行反应,探讨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预处理过程中尿素的质量分数为25%,预处理温度55℃,预处理时间5 h,反应时间3.5 h时,所得醋酸纤维素氨基甲酸酯(CAC)取代度可达到0.1.FT-IR表征可以证明成功合成出了CAC.用制备的CAC进行铸膜,CAC膜的拉伸强度及水通量要优于CA膜,同时研究得出随着取代度的升高,CAC膜的拉伸强度及水通量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素(ca) 尿素 醋酸纤维素氨基甲酸酯(caC) 取代度 成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取代度氰乙基纤维素与二醋酸纤维素共混中空纤维纳滤膜的研制 被引量:5
3
作者 岑美柱 章勤 +2 位作者 张一冰 颜少琼 哈成勇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4-47,共4页
采用高取代度氰乙基纤维素与二醋酸纤维素共混为膜材料,丙酮、二氧六环混合溶剂,以有机醇为主、加入适量其他添加剂为致孔剂,通过冰水凝胶浴干湿法纺丝,制得性能良好的中空纤维纳滤膜,该膜在给水质量浓度1 800 mg/L、操作压力为0.6 MPa... 采用高取代度氰乙基纤维素与二醋酸纤维素共混为膜材料,丙酮、二氧六环混合溶剂,以有机醇为主、加入适量其他添加剂为致孔剂,通过冰水凝胶浴干湿法纺丝,制得性能良好的中空纤维纳滤膜,该膜在给水质量浓度1 800 mg/L、操作压力为0.6 MPa、水温25℃条件下,对二价盐CaCl2、一价盐NaCl的水溶液的脱盐率分别大于90%和小于60%,水通量均大于3.5 mL/(cm2.h).还讨论了膜液的组成和纺丝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取代度氰乙基纤维素(HCEC) 醋酸纤维素(ca) 共混中空纤维纳滤(NF)膜 膜性能:脱盐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CO_(2)辅助发射药代料挤出过程中物料流动性与制品冲击强度 被引量:1
4
作者 万磊 张骋昊 +3 位作者 顾晗 胡启鹏 阮建 应三九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03-810,I0005,共9页
为了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的注气量、醇酮溶剂比、加工温度、螺杆转速等工艺条件对SC⁃CO_(2)辅助发射药代料醋酸纤维素(CA)挤出过程中物料流动性与制品冲击强度的影响,采用在线狭缝流变仪、落锤冲击试验机、扫描电镜等实验方法... 为了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的注气量、醇酮溶剂比、加工温度、螺杆转速等工艺条件对SC⁃CO_(2)辅助发射药代料醋酸纤维素(CA)挤出过程中物料流动性与制品冲击强度的影响,采用在线狭缝流变仪、落锤冲击试验机、扫描电镜等实验方法,对不同的工艺条件下挤出过程中的物料流动性、制品的冲击强度及内部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C⁃CO_(2)注气量的增加,物料的挤出流动性得到有效改善,但制品的冲击强度出现了降低:在温度为50℃,SC⁃CO_(2)/CA注气质量比为0.173%时,螺杆转速为10 r·min^(-1)时,注气制品的冲击强度(6.32 kJ·m^(-2))仅占同条件未注气下冲击强度(11.90 kJ·m^(-2))的53.11%;提高螺杆转速可改善制品的冲击强度和制品形貌,螺杆转速为14 r·min^(-1)时制得的制品冲击强度(7.12 kJ·m^(-2))是螺杆转速为6 r·min^(-1)时制品冲击强度(4.18 kJ·m^(-2))的170.33%;制品断裂截面处的扫描电镜结果显示,SC⁃CO_(2)辅助挤出的制品中存在较多的泡孔:在温度为50℃,SC⁃CO_(2)/CA注气质量比由0.173%提高到0.347%时,制品内部的泡孔尺寸均大于2μm,部分甚至达到15~25μm。在SC⁃CO_(2)辅助发射药代料挤出过程中,提高SC⁃CO_(2)的注气量、醇酮溶剂比、加工温度、螺杆转速均能改善物料的流动性,提高螺杆转速能改善制品的冲击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SC⁃C_(O2)) 醋酸纤维素(ca) 发射药代料 螺杆挤出 冲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