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环己烷二甲酸醇醚酯结构与增塑PVC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赵文豪 徐仁奎 +3 位作者 余小龙 谈继淮 李梦雅 朱新宝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40-1847,共8页
以1,2-环己烷二甲酸酐(HHPA)、乙二醇醚(乙二醇甲醚系列、乙二醇丁醚系列)为原料,通过直接酯化法合成了1,2-环己烷二甲酸二(乙二醇醚)酯(简称醇醚酯,下同)。利用FTIR和^(1)H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对醇醚酯增塑后的聚氯乙烯(PVC)制品的... 以1,2-环己烷二甲酸酐(HHPA)、乙二醇醚(乙二醇甲醚系列、乙二醇丁醚系列)为原料,通过直接酯化法合成了1,2-环己烷二甲酸二(乙二醇醚)酯(简称醇醚酯,下同)。利用FTIR和^(1)H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对醇醚酯增塑后的聚氯乙烯(PVC)制品的力学性能、微观形貌、热稳定性、耐迁移性、耐挥发性和耐候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醇醚酯的单侧乙氧基数目≤3时,其增塑效果与乙氧基数目呈正相关;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增塑后的PVC制品(DOP/PVC)相比,1,2-环己烷二甲酸二(三乙二醇甲醚)酯(HHPTEM)增塑后PVC制品(HHPTEM/PVC)的断裂伸长率提升88.0%,5%热失重温度提高了20.2℃,在正己烷和甲苯中的质量损失率分别下降7.6%和4.9%,70℃下挥发性测试中,质量损失率下降1.9%,10 d紫外老化后断裂伸长率保持率提升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环己烷二甲酸酐 乙二醇醚 耐候性 环保增塑剂 1 2-环己烷二甲酸乙二醇醚酯 聚氯乙烯 橡塑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氢化二聚酸乙二醇醚酯的合成及其增塑PVC性能 被引量:7
2
作者 黄能坤 王梓雯 +3 位作者 王文耕 王学峰 谈继淮 朱新宝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638-2646,共9页
以氢化二聚酸和乙二醇醚(乙二醇甲醚、二乙二醇甲醚、三乙二醇甲醚、四乙二醇甲醚)为原料,通过直接酯化法,制备出具有不同乙氧基官能团数目的新型氢化二聚酸乙二醇醚酯(HDA-2n,n=1,2,3,4)增塑剂。利用^(1)H NMR、^(13)C NMR和FTIR确定... 以氢化二聚酸和乙二醇醚(乙二醇甲醚、二乙二醇甲醚、三乙二醇甲醚、四乙二醇甲醚)为原料,通过直接酯化法,制备出具有不同乙氧基官能团数目的新型氢化二聚酸乙二醇醚酯(HDA-2n,n=1,2,3,4)增塑剂。利用^(1)H NMR、^(13)C NMR和FTIR确定产物结构,并对HDA-2n增塑后聚氯乙烯(PVC)制品的微观形貌、力学、热稳定、耐迁移、耐挥发等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HDA-2n的增塑性能随着乙氧基官能团数目的增加而提高;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增塑后的PVC制品相比,含有乙氧基官能团数目最多的氢化二聚酸(四乙二醇甲醚)酯(HDA-8)增塑PVC后制品的断裂伸长率提高125%,拉伸强度提高11.29MPa,在正己烷中的迁移性降低了14.25%,70℃下的挥发性降低了5.29%,初始热分解温度(T_(5%))提高了2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二聚酸 醇醚 氢化二聚酸乙二醇醚酯 增塑剂 聚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及其月桂醇醚酯共聚物的水溶液流变行为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统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26-129,共4页
合成了丙烯酸月桂基聚乙二醇(23)酯(LPG23),并与丙烯酸(AA)在无分散剂情况下进行了水溶液共聚。产物在盐水或加有小分子乳化剂的水溶液中显示了与聚丙烯酸不同甚至相反的流变性能,笔者认为这是分子链上憎水基团的缔合... 合成了丙烯酸月桂基聚乙二醇(23)酯(LPG23),并与丙烯酸(AA)在无分散剂情况下进行了水溶液共聚。产物在盐水或加有小分子乳化剂的水溶液中显示了与聚丙烯酸不同甚至相反的流变性能,笔者认为这是分子链上憎水基团的缔合力与带电基团的排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共聚 憎水改性 月桂醇醚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醚)酯绿色合成及增塑PVC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凡 谷佳泽 +2 位作者 胡兵 谈继淮 朱新宝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315-6322,共8页
以邻苯二甲酸酐和低毒型乙二醇醚(乙二醇甲/乙/丁醚、二乙二醇甲/乙/丁醚)为原料,固体酸SO_(4)^(2-)/TiO_(2)为催化剂,采用直接酯化法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醚)酯(酯化率˃97.0%),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1)H核磁共振(^(1)H... 以邻苯二甲酸酐和低毒型乙二醇醚(乙二醇甲/乙/丁醚、二乙二醇甲/乙/丁醚)为原料,固体酸SO_(4)^(2-)/TiO_(2)为催化剂,采用直接酯化法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醚)酯(酯化率˃97.0%),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1)H核磁共振(^(1)H NMR)确定产物结构。对合成产物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醚)酯的基本物性(酯含量、酸度、黏度、加热减量等)及其增塑后聚氯乙烯(PVC)制品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以及抗迁移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醚)酯的增塑性能与其结构中乙氧基数目成正比,而与其末端烷基碳链长度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增塑后PVC制品(PVC/DOP)相比,邻苯二甲酸二(二乙二醇乙醚)酯增塑后PVC制品(PVC/DEEEP)的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分别提高87.4%和3.4MPa,初始热分解温度(T5%)提高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 邻苯二甲酸醇醚酯 环保增塑剂 聚氯乙烯树脂 聚合物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醚糖苷柠檬酸单酯二钠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白亮 杨秀全 +1 位作者 张军 周媛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32-435,共4页
采用间接酯化法以柠檬酸和乙酸酐为原料,先合成柠檬酸酐,再与醇醚糖苷(含有过量未反应的脂肪醇醚)以摩尔比为1∶1,90℃下反应2 h合成了醇醚糖苷柠檬酸单酯(醇醚糖苷转化率高达96%以上),再用NaOH溶液将其中和制得醇醚糖苷柠檬酸单酯二钠... 采用间接酯化法以柠檬酸和乙酸酐为原料,先合成柠檬酸酐,再与醇醚糖苷(含有过量未反应的脂肪醇醚)以摩尔比为1∶1,90℃下反应2 h合成了醇醚糖苷柠檬酸单酯(醇醚糖苷转化率高达96%以上),再用NaOH溶液将其中和制得醇醚糖苷柠檬酸单酯二钠盐(MAEG-EC-X-Na)。采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对产物的物化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醇醚糖苷原料中醇醚含量的增加,柠檬酸单酯二钠盐的cmc值、起泡性能、泡沫稳定性逐渐减小,而γcmc变化不明显;NaCl对MAEG-EC-70-Na与AE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和CAO(氧化胺)分别按一定比例复配后体系的黏度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醚糖苷柠檬酸单二钠盐 合成 表面活性 泡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醚己基磺基琥珀酸混合双酯钠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华平 张海军 张跃军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9-221,233,共4页
采用非外加相转移催化剂在敞开体系中进行反应的新方法合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己基磺基琥珀酸混合双酯钠。得到较佳工艺条件为:n(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n(顺酐)为1 00∶1 10,于110℃下单酯化反应2 5h,得到产率为99 07%的单酯化产物(Ⅰ... 采用非外加相转移催化剂在敞开体系中进行反应的新方法合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己基磺基琥珀酸混合双酯钠。得到较佳工艺条件为:n(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n(顺酐)为1 00∶1 10,于110℃下单酯化反应2 5h,得到产率为99 07%的单酯化产物(Ⅰ)。n(己醇)∶n(Ⅰ)为3 0∶1 0,于160℃下双酯化反应2 0h,得到产率为95 98%的双酯化产物(Ⅱ)。n(亚硫酸氢钠)∶n(Ⅱ)为1 05∶1 10,加热介质温度为150℃下磺化反应2 5h,可得到磺化率较高的目的产物(Ⅲ)。测定了所得产物的表面活性和应用性能。与磺基琥珀酸双己酯钠盐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通过在磺基琥珀酸双己酯钠盐(DHSS)中引入乙氧基后,其分散力、乳化力和耐硬水性能均得到了改善,与单酯二钠盐(AESS)相比,其渗透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醚己基磺基琥珀酸混合双 合成 性能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苷化醇醚柠檬酸酯产品组分
7
作者 张军 杨秀全 +1 位作者 周媛 白亮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67-869,873,共4页
提出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苷化醇醚柠檬酸酯产品中醇醚、醇醚柠檬酸酯、醇醚糖苷柠檬酸酯等组分的含量。采用SinoChrom ODS-BP色谱柱(4.6 mm×200 mm,5μm),用不同配比的乙腈和0.02%(体积分数)三氟乙酸溶液的混合液为流动相... 提出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苷化醇醚柠檬酸酯产品中醇醚、醇醚柠檬酸酯、醇醚糖苷柠檬酸酯等组分的含量。采用SinoChrom ODS-BP色谱柱(4.6 mm×200 mm,5μm),用不同配比的乙腈和0.02%(体积分数)三氟乙酸溶液的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淋洗,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结果表明:方法可用于糖苷化醇醚柠檬酸酯产品组分的全面分析,和对产品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糖苷化醇醚柠檬酸 蒸发光散射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醚糖苷柠檬酸单酯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牛少勇 杨秀全 +2 位作者 白亮 周媛 张军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6期984-987,共4页
采用间接酯化法,以柠檬酸和乙酸酐为原料,先合成柠檬酸酐,后与醇醚糖苷(含有未反应的脂肪醇醚)反应,合成了醇醚糖苷柠檬酸单酯,再用NaOH溶液、饱和Ca(OH)2水溶液和Mg(OH)2乳浊液中和制得醇醚糖苷柠檬酸单酯二钠盐(MAEG-EC-Na)、醇醚糖... 采用间接酯化法,以柠檬酸和乙酸酐为原料,先合成柠檬酸酐,后与醇醚糖苷(含有未反应的脂肪醇醚)反应,合成了醇醚糖苷柠檬酸单酯,再用NaOH溶液、饱和Ca(OH)2水溶液和Mg(OH)2乳浊液中和制得醇醚糖苷柠檬酸单酯二钠盐(MAEG-EC-Na)、醇醚糖苷柠檬酸单酯钙盐(MAEG-EC-Ca)和醇醚糖苷柠檬酸单酯镁盐(MAEG-EC-Mg),对产物的物化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上述3种产品的γcmc变化范围均很小,而柠檬酸单酯二钠盐的cmc最小,柠檬酸单酯盐起泡性能、泡沫稳定性的顺序为MAEG-EC-Mg>MAEG-EC-Ca>MAEG-EC-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醚糖苷柠檬酸单 制备 表面张力 泡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衍生系列表面活性剂产品中的醇醚含量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军 杨秀全 周媛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30-834,共5页
建立了统一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来测定基于醇醚衍生的系列表面活性剂产品中的醇醚含量,产品类别包括醇醚硫酸酯盐、醇醚糖苷、醇醚羧酸盐、醇醚柠檬酸酯盐。采用C18色谱柱,甲醇-水梯度洗脱,使用流动相添加剂使醇醚色谱峰与干扰峰相互分离... 建立了统一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来测定基于醇醚衍生的系列表面活性剂产品中的醇醚含量,产品类别包括醇醚硫酸酯盐、醇醚糖苷、醇醚羧酸盐、醇醚柠檬酸酯盐。采用C18色谱柱,甲醇-水梯度洗脱,使用流动相添加剂使醇醚色谱峰与干扰峰相互分离,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相同碳链醇醚的回归方程系数接近,R2皆大于0.999;方法精密度良好;测定各产品的平均回收率皆大于95%,准确度良好;方法在测定醇醚含量为0.5%~30%的样品时均显示出良好的适应性。醇醚含量随品种和样品的不同存在明显差异,测定方法同样适用于复配型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醇醚硫酸 醇醚糖苷 醇醚羧酸盐 醇醚柠檬酸 液相色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synthesis of alcohol ether esters through the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of diethyl oxalate in the Cu-Al systems induced by Al_(2)O_(3) properties
10
作者 Peng Wu Lina Ma +3 位作者 Yu Zheng Li Luo Lihong Su Juntian Li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2025年第9期1100-1111,共12页
The structure-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of Cu/Al_(2)O_(3) catalysts in the hydrogenation of diethyl oxalate(DEO)for the synthesis of alcohol ether esters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various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inc... The structure-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of Cu/Al_(2)O_(3) catalysts in the hydrogenation of diethyl oxalate(DEO)for the synthesis of alcohol ether esters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various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including XRD,XPS,N2O titration,and 27Al MAS-NM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crystal configurations of Al_(2)O_(3) were the same,increasing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could effectively refine the size of copper nanoparticles(Cu NPs),and ultimately improve the conversion of DEO.Meanwhile,the smaller size ofγ-Al_(2)O_(3)(HSAl and SBAl)loaded Cu NPs promotes the reaction towards the deep hydrogenation to produce ethanol(EtOH)and ethylene glycol(EG).Besides,the larger size of Cu NPs on the surface of amorphous Al_(2)O_(3)(HTAl and SolAl)resulted in a lower conversion rate,where ethyl glycolate(Egly)is the main product.Despite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Al^(3+)ionic coordination in Al_(2)O_(3) with different crystal structures,the experimental data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s in Al^(3+)ionic coordination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the hydrogenation reaction.The formation of alcohol-ether ester chemicals is critically dependent o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u sites and acidic sites.Among them,EG and EtOH were dehydrated to form 2-ethoxyethanol via the SN2 mechanism,while Egly and EtOH were reacted to form ethyl ethoxyacetate(EEA)via the SN2 mechanism.This stud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oal-based glycol processes to achieve a diversified product portfol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alate hydrogenation alcohol ether esters Cu-Al catalyst SN2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