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汽车内饰材料/零部件中乙二醇醚类和丙二醇醚类化合物
1
作者 谈惠洁 江小雪 金锋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4年第12期95-101,共7页
建立了一种检测汽车内饰材料和零部件中11种乙二醇醚类和丙二醇醚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采用1 m^(3)试验舱对样品进行平衡后,用SKC 226-09活性炭采样管采集样品气体,以二氯甲烷-甲醇(体积比为95∶5)为溶剂对采样管进行... 建立了一种检测汽车内饰材料和零部件中11种乙二醇醚类和丙二醇醚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采用1 m^(3)试验舱对样品进行平衡后,用SKC 226-09活性炭采样管采集样品气体,以二氯甲烷-甲醇(体积比为95∶5)为溶剂对采样管进行萃取浓缩,得到的样品溶液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外标法定量。11种目标物在优化后的条件下可以完全分离,质量浓度在0.5~20μ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方法检出限为0.743~2.101μg/m^(3),定量限均为15μg/m^(3)。各目标物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4.94%~102.11%,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5%~4.15%(n=6)。该方法满足分析要求,适用于汽车内饰零部件和材料中乙二醇醚类和丙二醇醚类化合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内饰材料 汽车内饰零部件 乙二醇醚类化合物 丙二醇醚类化合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醇醚燃料推广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卫 赵军 +2 位作者 闫辉 刘智 吴英霞 《石油库与加油站》 2024年第5期27-33,M0004,共8页
在简要叙述了醇醚燃料的定义、分类、优缺点、以及车用醇醚国内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车用醇醚燃料的质量标准,指出了车用醇醚燃料推广应用中存在的产业政策尚待完善、质量标准缺乏规范、市场监管亟需加强、公众消费较难分辨、定价机... 在简要叙述了醇醚燃料的定义、分类、优缺点、以及车用醇醚国内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车用醇醚燃料的质量标准,指出了车用醇醚燃料推广应用中存在的产业政策尚待完善、质量标准缺乏规范、市场监管亟需加强、公众消费较难分辨、定价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一是健全产业政策,引导发展方向;二是规范质量标准,严格控制源头;三是强化市场监管,稳定流通秩序;四是加大信息共享,引导公众认知;五是完善定价机制,打通市场联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用醇醚燃料 推广 应用 现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氧水法制环氧丙烷装置废水醇醚回收技术与经济效益分析
3
作者 丁晖殿 王皓 +4 位作者 李强 李红波 汪宝和 王瑾 朱璟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1-87,共7页
双氧水法制环氧丙烷装置(HPPO)废水具有排放总量大、化学需氧量(COD)高、含盐量高、可生化性差的特点。采用多级差压热耦合精馏技术、环保型可循环共沸精馏技术和MVR热泵精馏技术相结合,对HPPO废水进行醇醚回收,在低能耗的同时实现了HPP... 双氧水法制环氧丙烷装置(HPPO)废水具有排放总量大、化学需氧量(COD)高、含盐量高、可生化性差的特点。采用多级差压热耦合精馏技术、环保型可循环共沸精馏技术和MVR热泵精馏技术相结合,对HPPO废水进行醇醚回收,在低能耗的同时实现了HPPO废水中高附加值有机物总回收率95%以上,丙烯利用率提高3~5百分点,除盐率接近100%,大幅降低了后续废水处理的难度。在化工行业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氧水法制环氧丙烷 醇醚回收 醚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醇醚用于稠油乳化降粘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世虎 田仲强 +6 位作者 杜永欣 麻金海 郭省学 赵明宸 朱军 李晓龙 孙克己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9,共3页
实验原油为胜利某油田高胶质(47.99%)高沥青质(9.13%)、凝点18℃的脱水脱气特稠油,3.4s-1下30℃粘度3.6×105mPa·s,50℃粘度1.6×104mPa·s,给出了粘温曲线。稠油乳化降粘实验条件如下:油水体积比7∶3,温度50℃,水相... 实验原油为胜利某油田高胶质(47.99%)高沥青质(9.13%)、凝点18℃的脱水脱气特稠油,3.4s-1下30℃粘度3.6×105mPa·s,50℃粘度1.6×104mPa·s,给出了粘温曲线。稠油乳化降粘实验条件如下:油水体积比7∶3,温度50℃,水相中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醇醚浓度5g/L。实验结果表明:作为稠油乳化降粘剂,该嵌段聚醚在烷基链长为C8~C18时均可使用,C8~C12时效果较好,C9的效果最好,形成的稠油乳状液粘度280mPa·s,稳定时间240min;壬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醇醚(EP EO PO)中EO加成数占EO+PO加成数的50%~95%时,乳状液粘度小于400mPa·s;用Davies法计算的HLB值在13~17时,使用4g/LEP EO PO形成的乳状液粘度小于300mPa·s;在水相中有2.0×104mg/LCa2++Mg2+存在时该乳化降粘剂可耐浓度≤2.0×105mg/L的NaCl;在有8.0×104NaCl和2.0×104mg/LCa2++Mg2+存在下,温度从35℃升高到80℃时,乳状液粘度和稳定时间均下降,90℃时乳状液发生反相,EP EO PO的使用温度为35~80℃。图4表3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醇醚 壬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醇醚 乳化降粘剂 稠油 乳化降粘 结构 性能 胜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氧化法合成脂肪醇醚羧酸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军 葛虹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2年第2期10-14,共5页
详细介绍了氮氧自由基催化氧化法和贵金属催化氧化法合成脂肪醇醚羧酸盐。氮氧自由基催化时,反应温度20~60℃,反应时间3~6 h,得到酸型产品。贵金属催化剂中,钯的催化活性比铂高。贵金属催化时,加入铅、铋等助催化剂,并以活性炭为载体... 详细介绍了氮氧自由基催化氧化法和贵金属催化氧化法合成脂肪醇醚羧酸盐。氮氧自由基催化时,反应温度20~60℃,反应时间3~6 h,得到酸型产品。贵金属催化剂中,钯的催化活性比铂高。贵金属催化时,加入铅、铋等助催化剂,并以活性炭为载体,碱性条件下于50~90℃反应2~6 h,得到盐型产品。在适当的条件下,这两种方法均可使醇醚转化率达95%,选择性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脂肪醇醚 醇醚羧酸盐 贵金属 自由基 催化剂 催化氧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测定皮革及其制品中乙二醇醚类有机溶剂的残留量 被引量:37
6
作者 王成云 张伟亚 +4 位作者 李丽霞 沈雅蕾 林君峰 谢堂堂 褚乃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90-896,共7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皮革及其制品中12种乙二醇醚类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监测方法。以乙酸乙酯为萃取溶剂,在45℃下超声萃取皮革及其制品中的乙二醇醚类有机溶剂,萃取液经固相萃取柱净化后进行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监... 建立了同时测定皮革及其制品中12种乙二醇醚类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监测方法。以乙酸乙酯为萃取溶剂,在45℃下超声萃取皮革及其制品中的乙二醇醚类有机溶剂,萃取液经固相萃取柱净化后进行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监测法测定,外标法定量。在信噪比( S / N)=3的条件下,乙二醇单乙醚( EGEE)的检出限为0.10 mg / kg,其余11种乙二醇醚类有机溶剂的检出限均小于0.05 mg / kg。在3个加标水平下,该方法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1.2%~95.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6.6%(n =9)。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检出限远远低于欧盟法规《化学品的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 REACH)的限量要求,适用于皮革及其制品中乙二醇醚类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为制定相关检测标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萃取 气相色谱 质谱 选择离子监测 乙二醇醚类化合物 皮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法制备醇醚羧酸盐的合成工艺及性能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运玲 李秋小 +3 位作者 李明 张明慧 侯素珍 智丽飞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共3页
实验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氧气、氢氧化钠为原料,在自制的5%Pd/5%Sn/C催化剂作用下,催化氧化制备醇醚羧酸盐(AEC)表面活性剂。经L3(3^4)正交实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优化的工艺条件:反应温度70℃、反应压力0... 实验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氧气、氢氧化钠为原料,在自制的5%Pd/5%Sn/C催化剂作用下,催化氧化制备醇醚羧酸盐(AEC)表面活性剂。经L3(3^4)正交实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优化的工艺条件:反应温度70℃、反应压力0.04MPa、催化剂加入量为0.25%(Pd/AEO9)、搅拌转速为600r/min。在该条件下AEC产率可达96%。同时考察了AEC不同含量产物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cmc)、泡沫、润湿和乳化性能,并与羧甲基化法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含质量分数为70%~80%AEC的产物性能较好,氧化法工艺的产物性能优于羧甲基化法工艺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醚羧酸盐 氧化法 合成 性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皮革及其制品中12种乙二醇醚类有机溶剂残留量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成云 张伟亚 +6 位作者 李丽霞 唐莉纯 林君峰 沈雅蕾 黄明珠 谢堂堂 褚乃清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80-1386,共7页
以甲醇为溶剂,85℃下微波萃取皮革及其制品中的乙二醇醚类有机溶剂,萃取物经固相萃取柱净化后进行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监测法测定,外标法定量,从而建立了同时测定皮革及其制品中12种乙二醇醚类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 以甲醇为溶剂,85℃下微波萃取皮革及其制品中的乙二醇醚类有机溶剂,萃取物经固相萃取柱净化后进行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监测法测定,外标法定量,从而建立了同时测定皮革及其制品中12种乙二醇醚类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81.1% ~ 95.9%,相对标准偏差(RSD,n=9)为1.4% ~9.6%.在信噪比(S/N)为10的条件下,各组分的定量下限(LOQ)为0.05 ~0.20mg/kg.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快速、灵敏度高,可满足皮革及其制品中乙二醇醚类有机溶剂残留量检测的技术要求,并为制定相关检测标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萃取 皮革 气相色谱-质谱法 乙二醇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醇醚水基钻井液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肖稳发 向兴金 +3 位作者 王昌军 罗春芝 易绍金 赵霞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98-199,202,共3页
针对传统水基钻井液的特点 ,引入满足环保要求的醇醚化合物替代油类润滑剂 ,并以此建立含醇醚水基钻井液体系。经室内研究和现场应用表明 :该体系具有优良的润滑性 ,良好的井眼清洁能力 ,井壁稳定和抑制能力接近油基钻井液水平 ,无荧光... 针对传统水基钻井液的特点 ,引入满足环保要求的醇醚化合物替代油类润滑剂 ,并以此建立含醇醚水基钻井液体系。经室内研究和现场应用表明 :该体系具有优良的润滑性 ,良好的井眼清洁能力 ,井壁稳定和抑制能力接近油基钻井液水平 ,无荧光不干扰地质录井 ,储层保护效果好。生物毒性检测结果表明 ,该体系具有环境可接受性。现场应用近 30口井并取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醚 水基钻井液 性能控制 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检测水性涂料中三种乙二醇醚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会明 王超 +1 位作者 王星 刘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4-376,共3页
建立了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性涂料中三种乙二醇醚(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丁醚)的方法。涂料用乙醇和石油醚(3+1)混合溶剂超声提取,经高速冷冻离心,上层清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经过0.45μm滤膜过滤后进行气相色谱... 建立了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性涂料中三种乙二醇醚(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丁醚)的方法。涂料用乙醇和石油醚(3+1)混合溶剂超声提取,经高速冷冻离心,上层清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经过0.45μm滤膜过滤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用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回收率在84.3%-110.8%范围,RSD为0.40%~2.32%,检出限为2.5μ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毛细管柱 乙二醇醚 水性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钻井液用多元醇醚润滑剂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许明标 胥洪彪 +2 位作者 王昌军 童志能 邢耀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1-303,321,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多元醇醚的性质及其作为润滑剂在各种泥浆特别是海水泥浆中的应用性能。该醇醚是经化学处理的天然物质的烷氧基化产物。室内性能评价表明 :加量 2 .0 %的该醇醚对淡水、盐水、海水泥浆流变性的影响很小 ,使 3种泥浆 2 5... 介绍了一种新型多元醇醚的性质及其作为润滑剂在各种泥浆特别是海水泥浆中的应用性能。该醇醚是经化学处理的天然物质的烷氧基化产物。室内性能评价表明 :加量 2 .0 %的该醇醚对淡水、盐水、海水泥浆流变性的影响很小 ,使 3种泥浆 2 5℃润滑系数分别降低 97% ,~ 71% ,~ 71% ;在一种实验海水泥浆中加量为 0 .5 %~ 3.0 %时 ,在 80~ 12 0℃热滚动前后润滑系数降低 5 3.6 %~ 96 .8% ,基本上不起泡 ,加量 2 .0 %时在 14 0℃热滚动后润滑系数降低率仍达 6 8.6 % ;加量 2 .0 %时的润滑系数降低率在 30~ 5 0℃时为 5 2 .9%~ 88.2 % ,在 10℃时 >30 % ;pH值为 7.0~ 11.0时在 12 0℃热滚动前后润滑系数降低率为 74 .3%~ 83.3% ,最大起泡率为 2 .3%。该醇醚无生物毒性。推荐使用温度≤ 12 0℃ ,pH值 <11。表 9参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钻井液 多元醇醚润滑剂 研究 钻井液处理剂 水基钻井液 室内应用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壬苯醇醚聚ε-己内酯电纺纤维膜的表征及释放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浩 康卫民 +1 位作者 张亚秋 程博闻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49-255,270,共8页
目的以聚ε-己内酯为成纤维材料制备载有壬苯醇醚的膜,开发具有一定缓释特征的外用避孕药膜。方法将壬苯醇醚与聚ε-己内酯共同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得均相溶液后静电纺丝,对所得纤维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广角X-射线衍射,差示热分析进行表... 目的以聚ε-己内酯为成纤维材料制备载有壬苯醇醚的膜,开发具有一定缓释特征的外用避孕药膜。方法将壬苯醇醚与聚ε-己内酯共同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得均相溶液后静电纺丝,对所得纤维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广角X-射线衍射,差示热分析进行表征,分析壬苯醇醚与聚ε-己内酯的结合状态,I2-IK显色法测定从纤维释放至介质中的壬苯醇醚量,绘制释放曲线并对其进行拟合。结果所得纤维均为微米级,添加壬苯醇醚后,纤维直径明显增加,壬苯醇醚与聚ε-己内酯有着较好的结合,壬苯醇醚突释明显,15 min至2 h期间呈现缓释,2 h后纤维释放壬苯醇醚达平台期,随着包载量的增高,突释量和平台期放量也随之增高,且成线性。释放曲线线性拟合后时间与释放百分量的关系符合2种方程。结论以聚ε-己内酯为载体材料包裹壬苯醇醚可以电纺得到微米级纤维所形成的膜,其释放行为满足作为新型理想外用杀精子药剂进行使用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苯醇醚 纤维 静电纺丝 聚Ε-己内酯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性涂料中的两种乙二醇醚乙酸酯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会明 王超 +1 位作者 王星 刘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7-667,共1页
关键词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乙二醇醚乙酸酯 水性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燃用醇醚-柴油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与排放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朱建军 王铁 张翠平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61-766,共6页
在增压中冷4100柴油机上进行了D40(含40%质量分数二甲醚的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M15(含15%体积分数甲醇的甲醇柴油混合燃料)和柴油3种燃料燃烧特性与污染物排放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D40发动机的最高燃烧压力和峰值放热率均低于柴油机,... 在增压中冷4100柴油机上进行了D40(含40%质量分数二甲醚的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M15(含15%体积分数甲醇的甲醇柴油混合燃料)和柴油3种燃料燃烧特性与污染物排放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D40发动机的最高燃烧压力和峰值放热率均低于柴油机,燃烧持续期与柴油机相当;M15发动机的最高燃烧压力和峰值放热率均高于柴油机,燃烧持续期较短;D40发动机的NOx排放和烟度均明显低于柴油机,可较好地解决NOx和碳烟排放之间此消彼长的问题;M15发动机可以降低碳烟排放,但NOx的排放明显上升。两种混合燃料发动机的HC排放在全转速范围均高于柴油机,而CO排放在低转速时低于柴油机,高转速时高于柴油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醇醚燃料 燃烧特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醚糖苷的制备及其复配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远军 杨秀全 +1 位作者 杨庆利 程玉梅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08-1113,共6页
用环氧乙烷(EO)平均加合数分别为0.8和3.0的脂肪醇醚AEO0.8、AEO3.0为原料,直接与葡萄糖反应,反应混合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纯,分别得到醇醚糖苷AEG08、AEG30,并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了AEG08和AEG30的组成。然后分别对AEG08、AEG30... 用环氧乙烷(EO)平均加合数分别为0.8和3.0的脂肪醇醚AEO0.8、AEO3.0为原料,直接与葡萄糖反应,反应混合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纯,分别得到醇醚糖苷AEG08、AEG30,并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了AEG08和AEG30的组成。然后分别对AEG08、AEG30与醇醚硫酸盐(AES)及十二烷基甜菜碱(BS-12)复配体系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cm c)、润湿力、乳化力、起泡及泡沫稳定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AEG与AES按不同质量比复配后,表面张力、cm c、起泡及泡沫稳定性显示了一定的协同效应,润湿力和乳化力显示了负的协同效应;而AEG与BS-12复配后,其表面张力、cm c、润湿力、乳化力、起泡及泡沫稳定性都显示了明显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醚糖苷 超临界CO2流体 复配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萃取-GC/MS-MS测定乙二醇醚类有机溶剂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成云 张其芳 +3 位作者 林君峰 沈雅蕾 谢堂堂 褚乃清 《印染》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6-49,共4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测定纺织品中残留的15种乙二醇醚类有机溶剂。该方法以乙醇为萃取溶剂,100℃下微波萃取纺织品中残留的乙二醇醚类有机溶剂,萃取液直接进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外标法定量。在信噪比(S/N)为10...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测定纺织品中残留的15种乙二醇醚类有机溶剂。该方法以乙醇为萃取溶剂,100℃下微波萃取纺织品中残留的乙二醇醚类有机溶剂,萃取液直接进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外标法定量。在信噪比(S/N)为10的条件下,各组分的定量下限为5—20mg/kg。在三个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81.7%-94.5%,相对标准偏差为2.1%-6.8%。该方法简单快速,可满足纺织品中乙二醇醚类有机溶剂残留量检测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乙二醇醚 微波辅助萃取 气相色谱法 串联质谱法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乙烯化十二醇醚丙撑磺酸钠合成及表面活性 被引量:32
17
作者 王业飞 黄建滨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8-490,共3页
使用丙烷磺内酯合成了十二烷基氧丙撑磺酸钠、一氧乙烯化和二氧乙烯化十二醇醚丙撑磺酸钠 ,并用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 .研究了增加氧乙烯基团后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 Krafft点及表面分子最小平均面积 A... 使用丙烷磺内酯合成了十二烷基氧丙撑磺酸钠、一氧乙烯化和二氧乙烯化十二醇醚丙撑磺酸钠 ,并用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 .研究了增加氧乙烯基团后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 Krafft点及表面分子最小平均面积 Amin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氧乙烯化十二醇醚丙撑磺酸钠 胶束 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红T分光光度法测定醇醚羧酸盐初级生物降解率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天壮 台秀梅 +1 位作者 杜志平 李佩秀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56-1458,共3页
以碱性藏红T溶液作为指示剂,在pH8.6的硼酸-硼砂缓冲溶液中,三氯甲烷为萃取剂,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醇醚羧酸盐(AEC)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表面活性的磷酸盐、乙酸盐以及常用的Cl^-、HCO_3^-和SO_4^(2-)对体系无影响,而具有表面... 以碱性藏红T溶液作为指示剂,在pH8.6的硼酸-硼砂缓冲溶液中,三氯甲烷为萃取剂,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醇醚羧酸盐(AEC)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表面活性的磷酸盐、乙酸盐以及常用的Cl^-、HCO_3^-和SO_4^(2-)对体系无影响,而具有表面活性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烷基苯磺酸钠对体系具有明显的影响,导致吸光度增大。方法检出限(3s)为0.2mg·L^(-1)。对醇醚羧酸盐的初级生物降解研究表明,即使醇醚羧酸盐(含有9个乙氧基)的质量浓度为100mg·L^(-1)时,24h的降解度达到95%以上;醇醚羧酸盐具有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在自然条件下能完全生物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醇醚羧酸盐 藏红T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壬苯醇醚阴道用缓释凝胶的研制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成伟 唐星 姚家荣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45-249,共5页
目的制备壬苯醇醚阴道用缓释凝胶并优化其处方与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 ,考察了聚卡波菲用量、卡波沫用量、pH值、甘油用量、液体石蜡用量、山嵛酸甘油酯用量及不同工艺对释放度的影响 ,与国外产品进行残差平方和、拟合度、区分因... 目的制备壬苯醇醚阴道用缓释凝胶并优化其处方与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 ,考察了聚卡波菲用量、卡波沫用量、pH值、甘油用量、液体石蜡用量、山嵛酸甘油酯用量及不同工艺对释放度的影响 ,与国外产品进行残差平方和、拟合度、区分因子和相似因子比较 ,确定壬苯醇醚阴道用缓释凝胶的处方工艺 ,并考察了其初步稳定性。结果优化所得处方工艺为 :聚卡波菲用量0 5 % (w) ,卡波沫用量 1% (w) ,甘油用量为 5 % (w) ,液体石蜡用量为 5 % (w) ,山嵛酸甘油酯用量为 1% (w) ,pH值为 4 5 ,选用工艺 1。 结论按优化处方工艺制得的壬苯醇醚阴道用缓释凝胶稳定 ,与国外产品比较具有相似的释放度 ,且以复合模式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苯醇醚 凝胶剂 阴道给药系统 正交设计 释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皮革及其制品中15种乙二醇醚类有机溶剂的残留量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成云 张其芳 +3 位作者 林君峰 沈雅蕾 谢堂堂 褚乃清 《皮革与化工》 CAS 2014年第6期11-17,共7页
以甲醇为萃取溶剂,85℃下微波辅助萃取皮革及其制品中残留的乙二醇醚类有机溶剂,萃取物经固相萃取柱净化后进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外标法定量,从而建立了一个同时测定皮革及其制品中15种乙二醇醚类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气质联用... 以甲醇为萃取溶剂,85℃下微波辅助萃取皮革及其制品中残留的乙二醇醚类有机溶剂,萃取物经固相萃取柱净化后进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外标法定量,从而建立了一个同时测定皮革及其制品中15种乙二醇醚类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气质联用方法。在3个加标水平下,该方法的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1.30%~92.52%,相对标准偏差为2.91%~6.93%(n=9)。在信噪比(S/N)=10的条件下,各组分的定量下限为5~20 g/kg。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定量下限低,可完全满足皮革及其制品中乙二醇醚类有机溶剂残留量检测的技术要求。采用该方法对市售皮革制品进行检测,在部分样品中检出不同含量水平的乙二醇醚类有机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 微波辅助萃取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乙二醇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