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薰衣草醇酰基转移酶基因(AAT)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1
作者 廖燕 尹松松 +4 位作者 龚林涛 闫博文 孙明辉 苏秀娟 王爱凡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9-606,共8页
醇酰基转移酶(AAT)可以催化乙酰辅酶A与萜烯醇类物质的结合,生成各类乙酸酯类化合物。为探明薰衣草AAT基因在酯类化合物合成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薰衣草品系杂花叶片为供试材料,利用反转录PCR技术克隆薰衣草AAT基因的cDNA序列,该cDNA... 醇酰基转移酶(AAT)可以催化乙酰辅酶A与萜烯醇类物质的结合,生成各类乙酸酯类化合物。为探明薰衣草AAT基因在酯类化合物合成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薰衣草品系杂花叶片为供试材料,利用反转录PCR技术克隆薰衣草AAT基因的cDNA序列,该cDNA序列长度为1344 bp,其编码蛋白质由447个氨基酸组成,是非跨膜亲水性蛋白质,属于PLN02481超级家族;薰衣草AAT与黄色猴面花EgAAT亲缘关系最近,相似度为60.87%。AAT基因在苞叶中的表达量最低,在花瓣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花冠不同发育时期,该基因在盛开期表达量到达峰值。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AAT,筛选了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Transetta(DE3)中的最适诱导表达条件,诱导后获得的重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5.026×10^(4),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具有将芳樟醇催化合成乙酸芳樟酯的生物活性。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验证薰衣草AAT基因在酯类化合物合成过程中的功能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 酰基转移基因(aat) 克隆 表达模式 活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鼢鼠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基因的进化和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杜波 胡庆飞 +2 位作者 马凡 魏登邦 安志芳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1-290,共10页
为深入了解高原鼢鼠(Eosplax baileyi)高原适应性的生物学基础,应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分析高原鼢鼠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 1A,CPT-1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和趋同进化位点,利用qRT-PCR方法测定不同海拔条件... 为深入了解高原鼢鼠(Eosplax baileyi)高原适应性的生物学基础,应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分析高原鼢鼠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 1A,CPT-1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和趋同进化位点,利用qRT-PCR方法测定不同海拔条件下(3700 m和2700 m)高原鼢鼠肝脏、骨骼肌和脂肪组织中CPT-1A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高原鼢鼠CPT-1A基因与盲鼹鼠(Nannospalax galili)的同源性最高;高原鼢鼠、盲鼹鼠和裸鼹鼠(Heterocephalus glaber)3种地下鼠CPT-1A存在明显的趋同进化位点;随着海拔的升高,高原鼢鼠背部脂肪组织中CPT-1A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不同组织之间的比较发现,肝脏组织中CPT-1A基因表达量最高。以上结果提示,高原鼢鼠CPT-1A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适应性突变,低氧上调高原鼢鼠脂肪组织中CPT-1A基因的表达,这可能与高原鼢鼠适应地下寒冷、低氧和高二氧化碳浓度的洞道生境有关,是高原鼢鼠适应地下洞道生境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鼢鼠 肉碱棕榈酰基转移1A 基因进化 基因表达 低氧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醇酰基转移酶基因SlAAT1克隆、序列分析和原核表达 被引量:7
3
作者 曹颖 胡尚连 +2 位作者 张慧莹 唐晓凤 刘永胜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1-736,共6页
酯类物质是许多果实香气的主要成分。醇酰基转移酶(AATs)是酯类化合物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通过反转录PCR,从番茄的成熟果实中克隆了SlAAT1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JQ070977),其编码一个含有442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含有醇酰转移酶BAHD家族... 酯类物质是许多果实香气的主要成分。醇酰基转移酶(AATs)是酯类化合物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通过反转录PCR,从番茄的成熟果实中克隆了SlAAT1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JQ070977),其编码一个含有442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含有醇酰转移酶BAHD家族的H-x-x-x-D和DFGWG保守基序。系统进化分析表明,SlAAT1与苹果MpAAT1,山字草的BEBT及烟草Hsr201等聚在同一分支,进化关系较近。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转化SlAAT1基因的大肠杆菌BL21(DE3)在22℃、0.8 mmol.L-1IPTG条件下可获得大量的可溶性目标蛋白。同时,纯化的SlAAT1大肠杆菌重组蛋白的体外酶活性分析表明了SlAAT1重组蛋白具有醇酰基转移酶活性,可能参与了酯类挥发性成分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酰基转移 克隆 原核表达 酯类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花花瓣醇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偲 曾祥玲 +2 位作者 郑日如 罗靖 王彩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42,共7页
为探讨桂花花瓣醇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功能,从桂花品种‘柳叶金桂’花瓣中克隆得到1个醇酰基转移酶基因,命名为OfAAT1,该基因全长1 386bp,编码461个氨基酸;通过qRT-PCR分析发现,OfAAT1基因在花器官尤其在花瓣中大量表达,而在幼叶中基本不表... 为探讨桂花花瓣醇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功能,从桂花品种‘柳叶金桂’花瓣中克隆得到1个醇酰基转移酶基因,命名为OfAAT1,该基因全长1 386bp,编码461个氨基酸;通过qRT-PCR分析发现,OfAAT1基因在花器官尤其在花瓣中大量表达,而在幼叶中基本不表达;其表达量随着花朵的开放逐渐增加,至盛花期达到最大,末花期又减少;OfAAT1基因的表达量在盛花期还呈现明显的昼升夜降的节律性变化;进一步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存在酰基转移酶BAHD家族特有的保守结构域,与矮牵牛PhCFAT亲缘最近,其次是大豆GmCHAT和马铃薯StCHAT;结合桂花花瓣香气挥发性成分分析,初步推测桂花OfAAT1的功能可能与矮牵牛PhCFAT相似,可催化松柏醇产生松柏二酯,进一步被降解为异丁香酚,或与大豆GmCHAT和马铃薯StCHAT相似,与以脂肪酸为底物的酯类香气合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酰基转移 QRT-PCR 香气挥发性成分 酯类香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梨醇-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3
5
作者 乌云塔娜 康秀 +1 位作者 胡尚力 马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44,共6页
以6个中国梨品种为实验材料,对基因组DNA进行醇-酰基转移酶(AAT)基因的特异性PCR扩增、克隆、DNA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了中国梨AAT基因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浓香、微香、无香梨品种中均克隆到约1 600 bp大小的1-4条AAT基因... 以6个中国梨品种为实验材料,对基因组DNA进行醇-酰基转移酶(AAT)基因的特异性PCR扩增、克隆、DNA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了中国梨AAT基因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浓香、微香、无香梨品种中均克隆到约1 600 bp大小的1-4条AAT基因。其中外显子部分存在1个HXXXD活性区和4个可变区,内含子中至少存在8处长度缺失和突变。基因结构分析表明,这些AAT基因同属于家族cl03601的转移酶基因家族pfam02548。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本实验所克隆到的中国梨AAT基因关系最近,与网上已知序列的苹果和西洋梨的关系略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梨 -酰基转移基因 克隆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果实醇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对外源乙烯的响应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贵章 陈新 +3 位作者 赵天田 梁丽松 马庆华 王贵禧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8-167,共10页
为研究桃果实酯类香气的生物合成,克隆了桃醇酰基转移酶基因AAT,并研究了外源乙烯对该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根据桃基因组测序结果,采用RACE和反转录PCR技术克隆到1个与醇酰基转移酶基因同源的cDNA,序列全长1 486 bp,CDS区长度为1 35... 为研究桃果实酯类香气的生物合成,克隆了桃醇酰基转移酶基因AAT,并研究了外源乙烯对该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根据桃基因组测序结果,采用RACE和反转录PCR技术克隆到1个与醇酰基转移酶基因同源的cDNA,序列全长1 486 bp,CDS区长度为1 353 bp,编码450个氨基酸,命名为PpAAT2。PpAAT2蛋白属于PLN02481超级家族,含有植物转移酶基因2个高度保守结构域HXXXD和D(N)F(V)GWG。基因位于桃第5条染色体,BAC注释为1条包含1个内含子的mRNA序列转录链,CDS区有2处碱基突变,其中,555 bp处碱基由C突变为G,导致丙氨酸突变为缬氨酸。AAT基因响应乙烯表达,0℃冷藏桃施加外源乙烯促进AAT基因表达水平;该基因在叶片、花和成熟果肉中均表达,且在叶片和花中的表达丰度比果实高,推测其在不同的生理过程中均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果实 酰基转移基因 酯类 外源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氧-酰基转移酶WSD基因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7
作者 李慧敏 袁萍 +1 位作者 段红英 周延清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312,共10页
植物蜡酯合成酶催化长链醇和长链脂肪酸合成蜡酯,对植物蜡质合成及其抗旱、抗致病菌袭击和紫外辐射、抗寒和昆虫侵害等环境胁迫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镉是环境中含量最高的有毒重金属之一,严重威胁植物的生长发育、质量、产量和食用安全... 植物蜡酯合成酶催化长链醇和长链脂肪酸合成蜡酯,对植物蜡质合成及其抗旱、抗致病菌袭击和紫外辐射、抗寒和昆虫侵害等环境胁迫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镉是环境中含量最高的有毒重金属之一,严重威胁植物的生长发育、质量、产量和食用安全。为研究地黄蜡酯合成酶基因镉胁迫表达,该文从地黄全长转录组测序数据中鉴定其成员,并用生物信息学技术与qRT-PCR对其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和保守结构域及其组织表达与镉胁迫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鉴定出两个蜡酯合成酶基因RgOATWSD1与RgOATWSD2,其编码蛋白质的长度、理论等电点和相对分子量依次为463 aa与473 aa、8.86与9.34、51.31 kD与52.49 kD,均为不稳定蛋白。(2)二者均具有acyl_WS_DGAT保守域与DUF1298超家族,前者占其氨基酸序列的92.65%~94.50%。(3)二者均定位于内质网中,二级结构以无规卷曲与α螺旋为主;RgOATWSD1为跨膜蛋白,而RgOATWSD2不是。(4)二者均在地黄根、茎、叶中差异表达。(5)二者表达均受镉胁迫诱导,但其表达变化趋势不同。该研究鉴定了两个镉胁迫应答反应的蜡酯合成酶基因,为地黄RgOATWSD的镉胁迫表达及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氧-酰基转移WSD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镉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例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2缺乏症患儿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彦 邱文娟 +4 位作者 张惠文 陈婷 徐烽 顾学范 韩连书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2,共6页
目的:探讨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2(CPT2)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CPT2缺乏症患儿的临床和基因检测资料,采用串联质谱法检测血酰基肉碱水平,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法检测基因变异。结果:6例CPT2缺乏症患儿中男性... 目的:探讨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2(CPT2)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CPT2缺乏症患儿的临床和基因检测资料,采用串联质谱法检测血酰基肉碱水平,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法检测基因变异。结果:6例CPT2缺乏症患儿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平均确诊年龄为32个月(15 d~9岁)。其中1例无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异常、2例迟发型、3例婴儿型。3例由新生儿筛查确诊;3例因临床表现就诊,起病时有发热、肌肉乏力伴肌酶增高。5例患儿表现为游离肉碱降低,棕榈酰基肉碱、十八碳烯酰肉碱升高。6例患儿检测到CPT2基因变异8个位点(携带双位点突变4例,携带单位点突变2例),3种为已知变异(p.R631C、p.T589M和p.D255G),5种为新报道变异(p.F352L、p.R498L、p.F434S、p.A515P、c.153-2A>G)。经PolyPhen2和SIFT软件预测,5个新报道变异中c.153-2A>G和p.F352L为疑似致病变异,p.R498L、p.F434S和p.A515P为临床意义未明变异。结论:CPT2缺乏症临床表型多样,通过新生儿血串联质谱筛查及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确诊后及时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碱棕榈酰基转移2缺乏症 临床特征 CPT2基因 串联质谱技术 游离肉碱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BAHD酰基转移酶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差异分析
9
作者 熊文玮 蔡炼 +2 位作者 苏靖 杨银迢 冯世静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5期73-86,共14页
麻味物质是评价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品质的重要特征性成分之一,为了挖掘花椒麻味物质合成途径酰化反应的候选基因,本研究基于花椒全基因组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花椒BAHD酰基转移酶基因家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共... 麻味物质是评价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品质的重要特征性成分之一,为了挖掘花椒麻味物质合成途径酰化反应的候选基因,本研究基于花椒全基因组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花椒BAHD酰基转移酶基因家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共鉴定出50个花椒BAHD酰基转移酶基因家族成员,这些基因可分为两大亚家族,均编码不稳定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大部分花椒BAHD成员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其它成员定位于细胞核、叶绿体等细胞器中。基因表达分析显示,BAHD酰基转移酶基因在花椒果皮发育各阶段均有特异性的表达,且在果梗、刺、茎和花中表达高于种子和叶。不同花椒品种间,即使相同基因也表现出表达差异,甚至在某些品种中未检测到表达。此研究为花椒麻味物质合成途径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并将为其它高等植物BAHD酰基转移酶基因家族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麻味物质 BAHD酰基转移基因家族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果实醇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冯燕青 赵聪 +1 位作者 马乐园 于喜艳 《山东农业科学》 2009年第5期1-3,共3页
根据在GenBank中登录的烟草、番茄等的醇酰基转移酶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和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从甜瓜自交系M01-3花后25 d的果实总RNA中扩增到甜瓜醇酰基转移酶基因全长cDNA。... 根据在GenBank中登录的烟草、番茄等的醇酰基转移酶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和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从甜瓜自交系M01-3花后25 d的果实总RNA中扩增到甜瓜醇酰基转移酶基因全长cDNA。该基因全长为1 429 bp,开放读码框为1 383 bp,编码461个氨基酸,GenBank中登录号为EU431334。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了该基因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花后15 d果实中的表达量最低,成熟果实中表达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酰基转移基因 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晓岩 侯荣耀 +5 位作者 许宏伟 姜德波 杨晶 肖波 杨期东 唐北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77-679,共3页
目的探讨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基因511C/T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的关系。方法应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和DNA测序法检测ACI患者150例(ACI组)和健康体检者122例(对照组)LCAT511C/T多... 目的探讨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基因511C/T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的关系。方法应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和DNA测序法检测ACI患者150例(ACI组)和健康体检者122例(对照组)LCAT511C/T多态性。根据基因多态性将ACI组分为2个亚组,511CC组(135例)和511CT组(15例)。结果LCAT第四外显子511位点存在多态现象,此多态位点C/T在ACI组和对照组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ACI组CT基因型频率、T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11CC组HDL-C水平高于511CT组(P<0.05)。结论LCAT第四外显子511C/T多态性可能为中国汉族人群ACI易感因素,T等位基因可能与HDL-C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胆碱-甾 O-酰基转移 多态现象(遗传学) 动脉硬化 脑梗塞 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四龙 黄家权 +6 位作者 雷永 任小平 文奇根 陈玉宁 姜慧芳 晏立英 廖伯寿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5-255,共11页
溶血磷脂酰基转移酶(LPAT)是植物油脂合成途径的一个关键酶,在植物油脂品质改良和提高种子含油量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构建花生种子全长cDNA文库,结合大规模EST测序和功能注释,从花生中克隆了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 溶血磷脂酰基转移酶(LPAT)是植物油脂合成途径的一个关键酶,在植物油脂品质改良和提高种子含油量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构建花生种子全长cDNA文库,结合大规模EST测序和功能注释,从花生中克隆了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命名为AhLPAT。该基因cDNA全长1629bp,对应的基因组序列5531bp,由11个外显子和10个内含子组成,内含子剪接方式符合GT-AG剪接规则。根据编码区预测AhLPAT编码一条38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预测分子量为43.2kD,等电点为9.42。AhLPAT蛋白含有一个典型的酰基转移酶保守功能结构域以及溶血磷脂酰基转移酶相似的保守区域。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其他物种LPAT蛋白序列有较高的一致性。AhLPAT与旱金莲、油菜、海甘蓝、蓖麻和拟南芥的LPAT蛋白氨基酸相似性依次为90%、89%、89%、88%和87%。系统进化分析表明,AhLPAT与拟南芥AtLPAT2亲缘关系较近,且同属于内质网型LPAT蛋白。RT-PCR分析表明,AhLPAT基因在花生根、茎、叶、花、果针和种子中均有表达,在花生开花后50~60d,果针和种子中的表达量最高,且AhLPAT的表达量与花生种子含油量积累速率变化一致,二者显著相关(r=0.63,P<0.05)。推测AhLPAT基因在花生种子油脂合成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油脂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3
作者 袁峥嵘 柳小春 +1 位作者 马海明 丁朝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9-294,共6页
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Acyl CoA:Diacylgycerol Acyltransferase 2,DGAT2)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酶,其主要机制是使二酰甘油加上脂肪酸酰基辅酶A以共价健结合形成三酰甘油。编码该酶的基因有DGAT2和DGAT1。文章综述了DGAT2基因的... 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Acyl CoA:Diacylgycerol Acyltransferase 2,DGAT2)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酶,其主要机制是使二酰甘油加上脂肪酸酰基辅酶A以共价健结合形成三酰甘油。编码该酶的基因有DGAT2和DGAT1。文章综述了DGAT2基因的发现、定位、结构、生物学效应及其遗传多态性与生产性能的关系,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2(DGAT2)基因 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1(DGAT1)基因 三酰甘油(TAG) 脂肪活性物质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唐桂英 柳展基 +2 位作者 徐平丽 赵学彬 单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57-863,共7页
利用RT-PCR方法,从花生品种‘鲁花14’未成熟种子中克隆了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Diacylglycerolacyltransferase,DGAT)基因AhDGAT3A和AhDGAT3B的cDNA,序列分析显示,两者在编码区核苷酸序列有96%相似性,氨基酸序列有94%相似,并对其中的Ah... 利用RT-PCR方法,从花生品种‘鲁花14’未成熟种子中克隆了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Diacylglycerolacyltransferase,DGAT)基因AhDGAT3A和AhDGAT3B的cDNA,序列分析显示,两者在编码区核苷酸序列有96%相似性,氨基酸序列有94%相似,并对其中的AhDGAT3A进一步研究。(1)半定量RT-PCR分析显示,AhDGAT3A在花生根、茎、叶、花和种子中均有表达,且花中表达量最高,茎中表达量非常低;在花生果针入土60d时种子中的表达量较其它发育时期有所提高。(2)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克隆了AhDGAT3A5′上游1 588bp调控区,在线软件分析发现该调控区除包括启动子核心元件外,还包含多个调控花粉中表达的顺式元件、光信号调控元件和胁迫相关元件等。(3)在烟草中过量表达AhDGAT3A基因,转基因烟草种子粗脂肪和主要脂肪酸含量较对照均有所下降,推测这一结果可能由转基因共抑制作用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酰基甘油酰基转移基因 功能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乙酰辅酶A酰基转移酶2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鹅肥肝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倩倩 杨彪 +3 位作者 夏丽丽 孙晓先 耿拓宇 龚道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00-708,共9页
为了探讨ACAA2基因与鹅(Anser anser)肝脂肪代谢的关系,本试验选取35只朗德鹅分为填饲组(15只)和对照组(20只),填饲组包括填饲7、14和19天3个阶段。运用RT-PCR方法克隆出朗德鹅ACAA2基因的完整编码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定... 为了探讨ACAA2基因与鹅(Anser anser)肝脂肪代谢的关系,本试验选取35只朗德鹅分为填饲组(15只)和对照组(20只),填饲组包括填饲7、14和19天3个阶段。运用RT-PCR方法克隆出朗德鹅ACAA2基因的完整编码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测定了朗德鹅填饲不同阶段该基因在肝中的表达水平,并用葡萄糖、脂肪酸和胰岛素分别处理鹅原代肝细胞,观察这些因子对基因表达的影响。朗德鹅ACAA2基因完整CDS区长1 194bp,编码397个氨基酸;各阶段填饲组肝中该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随填饲时间的延长,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另外,在培养的鹅原代肝细胞中,相较于对照组,0.5mmol·L^(-1)的油酸能使ACAA2的表达量显著上调,而0.25mmol·L^(-1)的棕榈酸和不同浓度的胰岛素能显著下调ACAA2的表达(P<0.05)。结果表明,ACAA2基因的表达与鹅肥肝的形成密切相关,为深入研究ACAA2基因在鹅肥肝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辅A酰基转移2 脂肪肝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假丝酵母肉毒碱乙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删除及功能鉴定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利华 陈献忠 +2 位作者 陈振 沈微 樊游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80-887,共8页
缺乏高效基因删除技术是限制热带假丝酵母菌株代谢工程育种的重要因素。论文发展了一种新型的基因删除技术并利用该技术成功删除了肉毒碱乙酰基转移酶的两个等位基因。首先PCR扩增标记基因(URA3)的3'端324 bp序列作为基因删除辅助序... 缺乏高效基因删除技术是限制热带假丝酵母菌株代谢工程育种的重要因素。论文发展了一种新型的基因删除技术并利用该技术成功删除了肉毒碱乙酰基转移酶的两个等位基因。首先PCR扩增标记基因(URA3)的3'端324 bp序列作为基因删除辅助序列(gda序列),同向插入到URA3基因的5'端,在此基础上构建两端含有CAT基因同源臂序列的基因删除突变盒,转化宿主菌XZX,获得CAT基因单拷贝和双拷贝敲除的突变株。PCR鉴定和DNA测序结果表明,获得的URA3基因弹出后的突变株,仅在基因组重组位点上残留一个gda序列。进一步鉴定了突变株的生理性能,单拷贝敲除菌株CAT活性较亲本下降80%,但在葡萄糖或烷烃上的生长性能并不受显著影响。双拷贝缺失菌株CAT活性完全丧失,不能利用烷烃生长,同时在葡萄糖培养基中的生长受到显著影响,最终生物量达到7.56(OD600),仅为出发菌株的5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假丝酵母 肉毒碱乙酰基转移 基因敲除 URA3基因 基因删除辅助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迟晓元 潘丽娟 +6 位作者 陈明娜 陈娜 杨珍 王通 王冕 和亚男 禹山林 《花生学报》 2013年第4期14-24,共11页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功能及作用机理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研究,但是在花生中还没有关于这类基因的报道,其功能也没有得到证实。本研究通过Bioedit软件在花生cDNA文库中找到了6个可能编码GPAT蛋白的基因片段,...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功能及作用机理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研究,但是在花生中还没有关于这类基因的报道,其功能也没有得到证实。本研究通过Bioedit软件在花生cDNA文库中找到了6个可能编码GPAT蛋白的基因片段,其中有3个基因没有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我们通过5'-和3'-RACE RT-PCR对这3个基因的全长进行了克隆,得到了包含完整读码框的基因序列,并将序列在GenBank上注册,同时对得到的序列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基因 花生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斯坦牛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1基因外显子8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其进化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贤慧 常玲玲 +6 位作者 吴正常 李蕊 朱怡慧 毛永江 倪海球 郭娉婷 杨章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17,共4页
为了检测荷斯坦牛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1(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 1,DGAT1)基因外显子8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预测分析碱基突变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讨论不同物种间DGAT1的进化关系。本研究利用PCR-SSCP综合测序... 为了检测荷斯坦牛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1(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 1,DGAT1)基因外显子8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预测分析碱基突变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讨论不同物种间DGAT1的进化关系。本研究利用PCR-SSCP综合测序方法检测DGAT1基因外显子8的SNPs位点,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DGAT1蛋白的基本性质和结构功能,并分析不同物种间DGAT1氨基酸同源性及构建其进化树。PCR-SSCP分析结果显示,DGAT1基因外显子8存在1个双突变位点,即M694和M695;蛋白质结构和功能预测结果显示,该双突变不影响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结构,但能引起蛋白质功能域组成发生改变;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荷斯坦牛DGAT1氨基酸序列与绵羊同源性最高(99.1%),与黑猩猩同源性最低(6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牛 酰基甘油酰基转移1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基因(PfDGAT1)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雅莉 任文燕 +4 位作者 郝月茹 安茜 段露露 李润植 王计平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701-705,共5页
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是TAG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以晋紫苏1号为材料,采用电子克隆技术获得DGAT1基因(PfDGAT1,AF298815.1),并对PfDGAT1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表达特性分析。结果表明,PfDGAT1基因序列全长为1 964 bp,开放阅读框... 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是TAG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以晋紫苏1号为材料,采用电子克隆技术获得DGAT1基因(PfDGAT1,AF298815.1),并对PfDGAT1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表达特性分析。结果表明,PfDGAT1基因序列全长为1 964 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605 bp,共编码534个氨基酸残基;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紫苏Pf DGAT1蛋白与芝麻、油橄榄的DGAT1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9%和83%;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PfDGAT1基因在紫苏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结果显示,PfDGAT1基因在紫苏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种子中表达量最高,且随种子发育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开花后20 d表达量达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二酰甘油酰基转移(DGAT) 基因克隆 组织表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参组蛋白脱乙酰基转移酶基因克隆及其在夏眠期间表达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慕雁 孙芮 +1 位作者 洪泽州 朱爱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2-61,共10页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利用夏眠的习性来应对夏季的高温胁迫,长期的代谢减退和基因转录抑制是刺参夏眠调控过程中的关键策略。本研究克隆分析了刺参体内关键组蛋白脱乙酰基转移酶(HDACs)的基因全长及结构特征,测定了该家族成员(H...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利用夏眠的习性来应对夏季的高温胁迫,长期的代谢减退和基因转录抑制是刺参夏眠调控过程中的关键策略。本研究克隆分析了刺参体内关键组蛋白脱乙酰基转移酶(HDACs)的基因全长及结构特征,测定了该家族成员(HDAC1,HDAC3和HDAC4)在夏眠期间的基因表达模式。研究表明:刺参HDAC3和HDAC4与紫海胆(Strongylocehtrotus purpturatus)相关基因的同源性最高,分属HDACs家族的Ⅰ型和Ⅱ型。定量表达分析表明,刺参不同组织中同属Ⅰ型的HDAC1和HDAC3基因在刺参夏眠不同阶段的表达均无显著差异;而属于Ⅱ型的HDAC4基因在深度夏眠阶段表达量显著上调。研究结果表明,II型HDACs在刺参夏眠基因转录抑制中具有潜在的特殊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组蛋白脱乙酰基转移 基因特征 夏眠 转录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