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洛昔康醇质体凝胶的研制 被引量:8
1
作者 杨羽行 刘小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5期78-80,共3页
目的:制备美洛昔康醇质体凝胶。方法:通过正交设计优选出美洛昔康醇质体的制备工艺,利用HPLC法测定包封率,并对其进行外观粒径评价,从而制备出凝胶剂。结果:制备的醇质体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6.95μm,包封率为74.70%。制得凝胶剂为... 目的:制备美洛昔康醇质体凝胶。方法:通过正交设计优选出美洛昔康醇质体的制备工艺,利用HPLC法测定包封率,并对其进行外观粒径评价,从而制备出凝胶剂。结果:制备的醇质体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6.95μm,包封率为74.70%。制得凝胶剂为半透明黏稠状胶体,平均含量为2.17 mg/10 g。结论:本实验制备工艺简单,制得的美洛昔康醇质体凝胶有很好的稳定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洛昔康 醇质体 醇质体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质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
作者 祝伟伟 翟光喜 赵军 《食品与药品》 CAS 2007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介绍醇质体的制备方法、质量评价手段以及体内外透皮吸收的研究。方法以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依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醇质体是一种稳定的透皮载体,流动性及变形性强,有较高的包封率,能显著增强药物对皮肤的渗透性,使药物能够传... 目的介绍醇质体的制备方法、质量评价手段以及体内外透皮吸收的研究。方法以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依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醇质体是一种稳定的透皮载体,流动性及变形性强,有较高的包封率,能显著增强药物对皮肤的渗透性,使药物能够传递到皮肤深层,甚至透过皮肤。结论作为经皮给药的载体,醇质体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质体 经皮给药 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效应面法优化芍药苷醇质体制备工艺 被引量:5
3
作者 冯健男 杜守颖 +3 位作者 白洁 陆洋 李鹏跃 武慧超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409-413,共5页
目的 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芍药苷醇质体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芍药苷醇质体。以磷脂与胆固醇比例(X_1)、磷脂浓度(X_2)、芍药苷浓度(X_3)为考察因素,包封率(Y)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对处方工艺进行优化... 目的 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芍药苷醇质体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芍药苷醇质体。以磷脂与胆固醇比例(X_1)、磷脂浓度(X_2)、芍药苷浓度(X_3)为考察因素,包封率(Y)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对处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最佳处方为磷脂与胆固醇比例(mg/mg)=5.0,磷脂浓度(mg/m L)=18.0 mg/m L,芍药苷浓度(mg/m L)=5.2 mg/m L。包封率为(44.27±0.27)%,标准偏差均小于10%;粒径为(167.77±14.91)nm,多分散系数为(0.41±0.20)(n=3),变形性良好。结论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对芍药苷醇质体处方进行优化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醇质体 BOX-BEHNKEN效应面法 粒径 变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醇质体的组方研究及其包封率测定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富利 朱晓亮 +1 位作者 彭学标 曾抗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1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研究制备5%利多卡因醇质体的最佳组方,并对其包封率进行测定。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设定5%利多卡因醇质体的组方并采用超声注入法进行制备;结合透析袋平衡透析法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各组方醇质体的包封率,以包封率为评价... 目的:研究制备5%利多卡因醇质体的最佳组方,并对其包封率进行测定。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设定5%利多卡因醇质体的组方并采用超声注入法进行制备;结合透析袋平衡透析法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各组方醇质体的包封率,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佳组方。结果:5%利多卡因醇质体的最佳组方构成为:5%的利多卡因、35%的无水乙醇、5%蛋黄卵磷脂、0.2%的胆固醇及54.8%的超纯水;所制备5%利多卡因醇质体的包封率为(52.85±0.36)%。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制备5%利多卡因及其包封率测定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所制备的利多卡因醇质体的包封率较为理想,从而为相关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醇质体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布替萘芬醇质体凝胶的制备与性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新朋 王晶 马丽芳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60-164,共5页
为制备盐酸布替萘芬醇质体并考察其性质,并与市售的布替萘芬软膏进行对比。利用乙醇注入均质法制备布替萘芬醇质体,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处方。运用马尔文粒度仪对其粒径和电位进行测试,利用透析法测包封率,TEM检测存在其形态,用Franz扩散... 为制备盐酸布替萘芬醇质体并考察其性质,并与市售的布替萘芬软膏进行对比。利用乙醇注入均质法制备布替萘芬醇质体,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处方。运用马尔文粒度仪对其粒径和电位进行测试,利用透析法测包封率,TEM检测存在其形态,用Franz扩散池对离体大鼠皮肤的透过能力和与布替萘芬软膏的透过能力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优选的处方,乙醇用量40%,大豆卵磷脂用量5%,胆固醇0.25%,布替萘芬的用量1%;所得醇质体的平均粒径在(253.9±6)nm,平均电位在(-33.4±6)m V,包封率为34.06%;透过24 h后,布替萘芬醇质体透过量占总量的11.8%,而布替萘芬软膏透过量占总量的0.6%,醇质体能显著地提高布替萘芬的经皮透过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布替萘芬 醇质体 透析法 经皮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波姆制备光甘草定醇质体凝胶的处方筛选及其体外评价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婉静 徐建东 +2 位作者 李文 韩晓乐 沈洁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5期55-61,共7页
目的以卡波姆940(C-940)为基质,将水难溶性中药黄酮成分光甘草定制备成醇质体凝胶,为难溶性中药的皮肤给药制剂研究提供思路与借鉴。方法选用C-940作为乙醇、丙二醇、混合醇(乙醇-丙二醇2∶8)三种光甘草定醇质体凝胶基质,对光甘草定醇... 目的以卡波姆940(C-940)为基质,将水难溶性中药黄酮成分光甘草定制备成醇质体凝胶,为难溶性中药的皮肤给药制剂研究提供思路与借鉴。方法选用C-940作为乙醇、丙二醇、混合醇(乙醇-丙二醇2∶8)三种光甘草定醇质体凝胶基质,对光甘草定醇质体凝胶进行体外评价。结果C-940浓度为0.4%,所得光甘草定醇质体凝胶呈淡黄色,无分层,黏稠度适中,适宜涂抹。乙醇醇质体凝胶、丙二醇醇质体凝胶、混合醇醇质体凝胶中光甘草定的含量分别为643.09、414.79、615.08μg/g,12 h累积释放量分别为11.11、7.03、6.30μg/cm^(2),与醇质体释放规律一致,没有改变光甘草定的释放行为。光甘草定醇质体凝胶和凝胶基质对大鼠皮肤都没有刺激性,较安全。结论以C-940制备的光甘草定醇质体凝胶能有效地改善光甘草定的水溶性,安全性良好。为进一步开发相关的皮肤外用制剂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甘草定 醇质体凝胶 水溶性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柿叶中总黄酮醇质体的制备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婷婷 刁磊 陈惠杰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第35期51-51,共1页
目的:制备柿叶总黄酮醇质体。方法:乙醇注入法制备柿叶总黄酮醇质体,并对其形态及粒径进行分析。结果:柿叶总黄酮醇质体外形圆整,平均包封率为57.83±1.60%,平均粒径为140~150nm;zeta电位为-30.3±3.6mV。结论:醇质体包封率... 目的:制备柿叶总黄酮醇质体。方法:乙醇注入法制备柿叶总黄酮醇质体,并对其形态及粒径进行分析。结果:柿叶总黄酮醇质体外形圆整,平均包封率为57.83±1.60%,平均粒径为140~150nm;zeta电位为-30.3±3.6mV。结论:醇质体包封率高,稳定性好,可显著促进柿叶总黄酮的透皮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叶 总黄酮 醇质体 注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普生醇质体的制备及离体透皮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管静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6X期417-418,共2页
目的:研究萘普生醇质体的处方,并对其离体透皮进行研究。方法:乙醇注入法制备萘普生醇质体,并与萘普生35%乙醇溶液的离体透皮作用进行比较。结果:萘普生醇质体外形圆整,包封率为88.3%,粒径为78.9nm;以零级速率透过皮肤,渗透速率常数为25... 目的:研究萘普生醇质体的处方,并对其离体透皮进行研究。方法:乙醇注入法制备萘普生醇质体,并与萘普生35%乙醇溶液的离体透皮作用进行比较。结果:萘普生醇质体外形圆整,包封率为88.3%,粒径为78.9nm;以零级速率透过皮肤,渗透速率常数为25.20μg/cm2?h,明显高于35%乙醇溶液。结论:醇质体有望成为萘普生透皮给药的新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普生 醇质体 透皮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质体在兽用药物经皮给药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雪花 陈珍 +2 位作者 李露萍 袁礼稳 谢书宇 《中国兽药杂志》 2022年第5期80-90,共11页
经皮给药具有能够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有效延长药物释放时间和减少动物应激等优点,可实现局部和全身治疗效果。而角质层作为皮肤的最外层,是影响药物向皮肤渗透的主要屏障。醇质体作为一种纳米递送载体,能够有效改善药物的经皮渗透效果... 经皮给药具有能够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有效延长药物释放时间和减少动物应激等优点,可实现局部和全身治疗效果。而角质层作为皮肤的最外层,是影响药物向皮肤渗透的主要屏障。醇质体作为一种纳米递送载体,能够有效改善药物的经皮渗透效果,且制备工艺简便、关键组分(短链醇、磷脂和水)价廉易得、对人员专业素养及设备要求低,是兽医临床上极具应用前景的经皮递送系统。本文总结了醇质体的特性、组成和制备方法,并对醇质体在动物临床用药中的研究及其经皮渗透机制进行了概述,以期为高效经皮递送兽药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药 经皮递送 传递系统 醇质体 透皮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酰胺修饰醇质体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利萍 杨成 梁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56,共9页
为了提高醇质体的稳定性,作者采用神经酰胺Ⅲ(ceramideⅢ,Cer3)修饰醇质体。首先考察了Cer3质量浓度对醇质体稳定性的影响,后将视黄醇棕榈酸酯(retinyl palmitate,RP)作为脂溶性活性物载入Cer3醇质体,研究了RP-Cer3醇质体的稳定性、稳... 为了提高醇质体的稳定性,作者采用神经酰胺Ⅲ(ceramideⅢ,Cer3)修饰醇质体。首先考察了Cer3质量浓度对醇质体稳定性的影响,后将视黄醇棕榈酸酯(retinyl palmitate,RP)作为脂溶性活性物载入Cer3醇质体,研究了RP-Cer3醇质体的稳定性、稳定机制及体外释放性能。结果显示,当Cer3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Cer3醇质体的稳定性最好。RP-Cer3醇质体的RP质量浓度为2.0 mg/mL时,粒径为(68.4±1.1)nm,室温储存120 d,外观和粒径均无明显变化。X射线衍射和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表明RP被包载于醇质体中,同时,红外光谱图也说明了RP与醇质体存在氢键相互作用。研究表明,Cer3的加入会降低醇质体流动性从而提高其稳定性,且RP-Cer3醇质体具有较好的体外释放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酰胺 醇质体 视黄棕榈酸酯 注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次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接受PD-1抑制剂联合白蛋白紫杉醇/紫杉醇脂质体/多西他赛治疗观察
11
作者 王浩 韩尚 +1 位作者 纪雅玲 汪海岩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5期63-67,共5页
目的观察首次接受PD-1抑制剂联合铂类/氟尿嘧啶类化疗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接受PD-1抑制剂联合白蛋白紫杉醇/紫杉醇脂质体/多西他赛治疗的临床疗效,并筛选治疗潜在获益晚期胃癌患者。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5月在徐州医科大学... 目的观察首次接受PD-1抑制剂联合铂类/氟尿嘧啶类化疗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接受PD-1抑制剂联合白蛋白紫杉醇/紫杉醇脂质体/多西他赛治疗的临床疗效,并筛选治疗潜在获益晚期胃癌患者。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5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PD-1抑制剂联合铂类/氟尿嘧啶类化疗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86例,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接受PD-1抑制剂(200 mg,第1天)联合白蛋白紫杉醇/紫杉醇脂质体/多西他赛(白蛋白紫杉醇260 mg/㎡、紫杉醇脂质体135~175 mg/㎡、多西他赛75~100 mg/㎡,第2天)治疗,每21天为1个治疗周期;对照组接受白蛋白紫杉醇/紫杉醇脂质体/多西他赛治疗,治疗剂量及治疗周期同观察组。2个治疗周期结束,比较两组近期疗效;随访结束,比较两组远期疗效。利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对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观察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进行比较,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进一步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亚组生存分析。统计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ORR分别为32.6%、25.6%,DCR分别为72.1%、62.8%,两组ORR、DCR比较,P均>0.05。观察组、对照组mPFS分别为4.7、3.3个月,缓解持续时间(DOR)分别为5.3、3.4个月,两组比较,P均<0.05。PD-L1 CPS评分≥5分与<5分的观察组患者mPFS比较,P<0.05;诊断后首次治疗PFS≥6个月与<6个月的观察组患者mPFS比较,P<0.05。观察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大多为1~2级,常见的3~4级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无致死性不良事件。结论PD-1抑制剂联合铂类/氟尿嘧啶类化疗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接受PD-1抑制剂联合白蛋白紫杉醇/紫杉醇脂质体/多西他赛治疗相较于单用白蛋白紫杉醇/紫杉醇脂质体/多西他赛治疗的患者mPFS、DOR长;PD-L1 CPS评分≥5分及首次治疗PFS≥6个月的晚期胃癌患者可能为治疗潜在获益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抑制剂 紫杉 紫杉质体 多西他赛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与紫杉醇脂质体方案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研究
12
作者 王传水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8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与紫杉醇脂质体方案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方法选取98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脂质体与地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贝伐珠...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与紫杉醇脂质体方案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方法选取98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脂质体与地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生活质量评估量表(QLQ-52)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65.31%高于对照组的44.90%(P<0.05)。治疗前两组IGF-1、TGF-β_(1)、VEGF水平比较未见差异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IGF-1(82.65±5.23)ng/ml、TGF-β_(1)(22.45±4.02)ng/ml、VEGF(92.45±10.25)ng/L较对照组的(90.56±5.03)ng/ml、(28.95±4.47)ng/ml、(104.52±11.57)ng/L低(P<0.05)。治疗前两组QLQ-52评分比较,结果未见差异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QLQ-52评分(70.52±10.23)分较对照组的(62.84±8.45)分高(P<0.05)。两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比较,结果未见差异性(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与紫杉醇脂质体方案联合治疗晚期胃癌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抑制血清生长因子,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紫杉质体方案 晚期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紫杉醇脂质体及顺铂联合治疗肺癌肝转移的疗效分析
13
作者 黄小冰 黄惠娟 《北方药学》 2024年第1期129-130,133,共3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及顺铂治疗肺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漳州正兴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肺癌肝转移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及顺铂治疗肺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漳州正兴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肺癌肝转移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恩度辅助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脂质体及顺铂治疗,恩度辅助组采用恩度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及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T淋巴细胞(CD3+)、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CD4+)水平、临床总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恩度辅助组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恩度辅助组近期客观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恩度辅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00%低于对照组44.00%,恩度辅助组的PFS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度与紫杉醇脂质体和顺铂的联用,对肝癌的肝转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紫杉质体 顺铂 肺癌 肝转移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脂质体与普通紫杉醇治疗胃癌疗效比较 被引量:24
14
作者 戚麟 高天慧 +3 位作者 刘明月 李晓燕 王文玉 李林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66-67,共2页
目的比较周疗法紫杉醇脂质体联合方案和普通紫杉醇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31例晚期胃癌患者分别接受紫杉醇脂质体(实验组)或紫杉醇(对照组)75 mg/m2,第1、8天;草酸铂130 mg/m2,第1天;亚叶酸钙200 mg于5-氟尿嘧啶... 目的比较周疗法紫杉醇脂质体联合方案和普通紫杉醇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31例晚期胃癌患者分别接受紫杉醇脂质体(实验组)或紫杉醇(对照组)75 mg/m2,第1、8天;草酸铂130 mg/m2,第1天;亚叶酸钙200 mg于5-氟尿嘧啶前静脉滴注,第1~5天,5-氟尿嘧啶500 mg/m2,第1~5天。21 d为1个周期。结果实验组有效率61.54%(8/13),对照组有效率55.56%(10/18),P>0.05;2组不良反应在血液学和消化道毒性以及乏力、脱发、手脚麻木、皮疹、呼吸困难等方面无差异,但对照组关节痛、肌肉痛、面色潮红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均<0.05)。结论周疗法紫杉醇脂质体联合方案与紫杉醇普通剂型的联合方案相比疗效相似,毒副作用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质体 周疗法 胃肿瘤 疗效 毒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15
作者 蒋亚齐 袁一枫 陈丽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初治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采用同步根治性放疗,均于放疗第一天开始化疗。化疗方案观察组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 目的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初治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采用同步根治性放疗,均于放疗第一天开始化疗。化疗方案观察组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对照组为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均同步化疗1个疗程,放疗剂量为DT 60 Gy,共6周。同步放化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食管X线片及胸部CT评价疗效,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及急性放射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5%,P>0.05。两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损伤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肌肉痛、面色潮红和皮疹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局部晚期食管癌均有效,但前者不良反应相对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紫杉质体 紫杉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脂质体对乳腺癌细胞SK-BR-3的放疗增敏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9
16
作者 姚烜 赵玲 +2 位作者 李索妮 史婷婷 姚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8-632,共5页
目的探索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对乳腺癌细胞株SK-BR-3是否具有放疗增敏作用及其放疗增敏机制。方法利用MTT法检测放疗组、单药紫杉醇脂质体(以下简称单药组)及紫杉醇脂质体联合放疗(以下简称联合组)在不同时间对乳腺癌细胞SK-BR-3的生... 目的探索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对乳腺癌细胞株SK-BR-3是否具有放疗增敏作用及其放疗增敏机制。方法利用MTT法检测放疗组、单药紫杉醇脂质体(以下简称单药组)及紫杉醇脂质体联合放疗(以下简称联合组)在不同时间对乳腺癌细胞SK-BR-3的生长抑制作用。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放疗组、单药组及联合组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及Bax在不同处理组中的表达,探索紫杉醇脂质体放疗增敏作用的机制。结果 MTT结果显示放疗组、单药组及联合组均具有细胞生长抑制作用,与细胞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联合组较单药及放疗组具有更显著的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结果显示放疗组、单药组及联合组凋亡细胞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联合组在细胞周期中均出现了明显的凋亡峰;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促凋亡蛋白Caspase-3和Bax的表达在放疗组、单药组和联合组中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联合组升高较放疗组及单药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在放疗组、单药组及联合组均减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较放疗组及单药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具有明显的放疗增敏作用,并且可能通过调控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引起细胞凋亡来发挥其放疗增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放疗增敏作用 紫杉质体 凋亡 细胞周期 CASPASE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29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陆海林 李燕 宁志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7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7例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予紫杉醇脂质体和卡铂、对照组予吉西他滨和顺铂方案,21 d为1个周期,观察其近期疗效和不... 目的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7例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予紫杉醇脂质体和卡铂、对照组予吉西他滨和顺铂方案,21 d为1个周期,观察其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GP方案相当,是老年肺癌患者的一种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质体 卡铂 非小细胞肺癌 老年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方案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金时代 何靓 +4 位作者 李俊 何湘 卢凯华 刘平 束永前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592-596,共5页
目的观察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初治的晚期胃癌患者22例,均给予紫杉醇脂质体175mg/m2,静脉滴注3h,第1天;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2h,第2天;替吉奥胶囊根据体表面积来确定初... 目的观察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初治的晚期胃癌患者22例,均给予紫杉醇脂质体175mg/m2,静脉滴注3h,第1天;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2h,第2天;替吉奥胶囊根据体表面积来确定初始剂量,体表面积<1.25m2给予40mg,bid,体表面积1.25~1.5m2给予50mg,bid,体表面积>1.5m2给予60mg,bid,早、晚饭后口服,连续服用14d,21d为1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后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结果 22例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0例,稳定9例,进展3例,客观有效率(ORR)为45.5%,疾病控制率86.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5.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OS)为11.7个月。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III^IV度白细胞降低发生率为13.6%;其余胃肠道反应、外周神经毒性、脱发等较轻,以I^II度为主;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病例。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高,毒副反应较轻,多数患者耐受良好,值得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质体 奥沙利铂 替吉奥 晚期胃癌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脂质体与多西紫杉醇对乳腺癌疗效及安全性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涵 王娟 张静 《临床荟萃》 CAS 2016年第11期1206-1208,共3页
目的对比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中紫杉醇脂质体与多西紫杉醇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对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手术的乳腺癌1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自愿选择用药分为观察组(接受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和对照组(接受... 目的对比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中紫杉醇脂质体与多西紫杉醇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对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手术的乳腺癌1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自愿选择用药分为观察组(接受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和对照组(接受多西紫杉醇治疗),每组各87例,同时两组均给予环磷酰胺及表阿霉素的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1个化疗周期为21天,共进行6个化疗周期,结束后过3周再给予手术切除,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病理完全缓解率为10.3%(9/87),客观缓解率分别为80.5%(70/87),疾病控制率为95.4%(83/87),对照组分别为9.2%(8/87)、79.3%(69/87)、93.1%(81/87),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减少(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Ⅲ~Ⅳ级)、过敏反应、体液潴留、皮肤指甲毒性反应及口腔黏膜炎等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对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与多西紫杉醇相近,但其化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程度轻,安全性要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药物疗法 联合 治疗结果 紫杉质体 多西紫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奥昔布宁醇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透皮吸收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沈丹丹 张涛 黄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52,共5页
研究采用乙醇注入均质法制备盐酸奥昔布宁醇质体,正交设计优化处方。用动态光散射测定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其形态;水平透皮扩散试验仪考察其大鼠离体皮肤经皮渗透量。蛋黄卵磷脂、乙醇、盐酸奥昔布宁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研究采用乙醇注入均质法制备盐酸奥昔布宁醇质体,正交设计优化处方。用动态光散射测定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其形态;水平透皮扩散试验仪考察其大鼠离体皮肤经皮渗透量。蛋黄卵磷脂、乙醇、盐酸奥昔布宁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45%和5%时,制备的醇质体平均粒径为(98±12)nm,包封率为(48.1±1.4)%。各种盐酸奥昔布宁制品24 h的经皮渗透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醇脂质体(盐酸奥昔布宁5%)、除去游离药物的醇脂质体(盐酸奥昔布宁2.4%)、物理混合物(盐酸奥昔布宁5%)、无水乙醇(盐酸奥昔布宁5%)、质量分数为45%的乙醇溶液(盐酸奥昔布宁5%)。研究表明醇脂质体是盐酸奥昔布宁经皮给药系统的良好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奥昔布宁 质体 正交设计 包封率 经皮渗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