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醇类燃料发动机非常规排放物直接进样分析测量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宋崇林 黄齐飞 +3 位作者 宋景景 范国梁 李晓娟 张铁臣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1-536,共6页
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对醇类燃料发动机主要非常规排放物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色谱柱的种类、柱温和载气流速的优化,以及对保留时间的理论预测,得到了甲醛、乙醛、甲醇、乙醇、1,3丁-二烯、苯等非常规排放物的最佳色谱分离条件。此... 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对醇类燃料发动机主要非常规排放物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色谱柱的种类、柱温和载气流速的优化,以及对保留时间的理论预测,得到了甲醛、乙醛、甲醇、乙醇、1,3丁-二烯、苯等非常规排放物的最佳色谱分离条件。此外,以苯为内标物,分别测量了其它5种非常规排放物的相对校正因子,同时检测了相对标准偏差(n=6)及检出限,并采用优化的测量方法进行了实际样品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选用惠普FFAP色谱柱作为分离色谱柱,载气流速为1.0 mL/m in,柱温箱温度为40℃时,上述6种非常规排放物的分离效果最好,除甲醛和乙醛外,校正因子实际测量值与文献值基本吻合,其相对标准偏差全部小于150/0,检测限均可达到0.01×10-6;采用优化的色谱分析条件可有效地分离检测醇类燃料发动机中甲醛、乙醛、苯、甲醇、乙醇、1,3丁-二烯的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类燃料发动机 非常规排放物 分析方法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类燃料发动机醛排放产生机理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方杰 苗家轩 +3 位作者 刘圣华 魏衍举 徐斌 吴健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6-241,共6页
为研究醇类燃料(甲醇)发动机醛排放的产生机理,搭建了醇类燃料预混定压燃烧试验台和发动机试验台架,并利用气相色谱-氦离子化检测器快速检测方法测量排气中的醛排放浓度.理论和定压燃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甲醇在火焰前锋面前被急剧地氧... 为研究醇类燃料(甲醇)发动机醛排放的产生机理,搭建了醇类燃料预混定压燃烧试验台和发动机试验台架,并利用气相色谱-氦离子化检测器快速检测方法测量排气中的醛排放浓度.理论和定压燃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甲醇在火焰前锋面前被急剧地氧化而不能穿越火焰面到已燃区,甲醛排放源自燃后区甲醇的后氧化.M 20(甲醇、汽油体积比为2∶8)发动机排气中未燃醇、醛沿程浓度变化进一步证明在排温环境下甲醇氧化生成了甲醛,并研究了排气中甲醇氧化、甲醛生成与氧化随排气温度的变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类燃料发动机 、醛排放 产生机理 气相色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缸内直喷醇类燃料发动机的燃烧与排放特性 被引量:6
3
作者 黄勇成 周龙保 刘圣华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23,共5页
 根据所测的示功图和排放,分析了一台采用火花点火、缸内直喷周向分层燃烧系统的发动机在燃用甲醇和乙醇时的性能和燃烧特性。研究表明,醇类燃料发动机的燃烧由预混燃烧与扩散燃烧组成,具有非常快的燃烧速率,而且非常稳定,ATDC(3°...  根据所测的示功图和排放,分析了一台采用火花点火、缸内直喷周向分层燃烧系统的发动机在燃用甲醇和乙醇时的性能和燃烧特性。研究表明,醇类燃料发动机的燃烧由预混燃烧与扩散燃烧组成,具有非常快的燃烧速率,而且非常稳定,ATDC(3°CA~6°CA)就燃烧完50%燃料,循环变动小于6%。与燃用乙醇相比,燃用甲醇时滞燃期较短,燃烧速率较快。由于采用分层燃烧,醇类燃料发动机具有与直喷柴油机相当的热效率,在负荷特性上,燃用醇类燃料时的NOx排放仅为柴油机的10%~40%,且能实现无烟燃烧,CO排放的增加低于1%,HC排放高于柴油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缸内直喷 醇类燃料发动机 燃烧特性 排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混合燃烧模型研究缸内直喷醇类燃料发动机的燃烧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勇成 周龙保 +1 位作者 刘圣华 刘兵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1-495,共5页
通过引入湍流燃烧延迟系数,将单步不可逆反应模型和漩涡破碎燃烧模型结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新的混合燃烧模型.利用混合燃烧模型对一台采用火花点火、缸内直喷、周向分层燃烧系统的醇类燃料发动机的燃烧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计算所得... 通过引入湍流燃烧延迟系数,将单步不可逆反应模型和漩涡破碎燃烧模型结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新的混合燃烧模型.利用混合燃烧模型对一台采用火花点火、缸内直喷、周向分层燃烧系统的醇类燃料发动机的燃烧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计算所得的缸内压力和燃烧放热速率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模拟结果表明,在缸内直喷醇类燃料发动机中,混合气能稳定地实现由浓到稀的周向分层,醇类燃料高的汽化潜热导致混合气温度较低,燃烧过程中预混燃烧与扩散燃烧并存,燃烧速率非常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燃烧模型 数值模拟 醇类燃料发动机 缸内直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类燃料发动机排气管保温降低醇醛排放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方杰 苗家轩 +3 位作者 刘圣华 魏衍举 徐斌 吴健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0-46,共7页
通过对发动机排气管隔热保温,在JL368Q3型电喷汽油机上开展了醇类燃料发动机排气管保温降低醇醛排放的研究,采用气相色谱-氦离子化检测器(PDHID)快速检测方法检测发动机的醇醛排放。结果表明:与排气管保温前相比,排气管保温后醇排放降低... 通过对发动机排气管隔热保温,在JL368Q3型电喷汽油机上开展了醇类燃料发动机排气管保温降低醇醛排放的研究,采用气相色谱-氦离子化检测器(PDHID)快速检测方法检测发动机的醇醛排放。结果表明:与排气管保温前相比,排气管保温后醇排放降低,低负荷工况下(Tc<850 K)醛排放变化不大,中高负荷工况下(Tc≥850 K)醛排放降低,醇醛排放降幅随排气温度升高而变大。排气管保温延长了排气在高温下的反应时间,有利于未燃醇、醛的快速氧化,转速为4 000 r/min、负荷高于21 N·m时(Tc≥900 K),排气管保温后未燃醇、醛排放降低70%以上。排气温度和高温下的氧化反应时间对醇醛的氧化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类燃料发动机 醛排放 排气管保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类发动机润滑问题研究概况 被引量:8
6
作者 张玉刚 陈铭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1-124,共4页
对当前醇类发动机的润滑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 ,分别从醇类燃料对燃料系统、润滑系统以及润滑油的影响 3个方面阐述了醇类燃料发动机出现的润滑问题 ,并对其中的原因作了具体分析 ,同时指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最后 ,为彻底解决醇类发动机... 对当前醇类发动机的润滑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 ,分别从醇类燃料对燃料系统、润滑系统以及润滑油的影响 3个方面阐述了醇类燃料发动机出现的润滑问题 ,并对其中的原因作了具体分析 ,同时指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最后 ,为彻底解决醇类发动机润滑问题提出了应当着重开展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润滑 醇类燃料发动机 燃料系统 润滑系统 润滑油 解决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