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酿酒酵母PAD1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1
作者 尹拓 马福仙 +2 位作者 韩沛辰 奚登贤 张汉尧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40-1047,共8页
【目的】研究酿酒酵母中PAD1基因的功能,为研究酿酒酵母芳香族化合物代谢过程和途径奠定基础。【方法】对酿酒酵母PAD1基因进行电子克隆,再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法对PAD1基因进行分析预测。【结果】酿酒酵母PAD1基因位于Ⅳ染色体1510902~1... 【目的】研究酿酒酵母中PAD1基因的功能,为研究酿酒酵母芳香族化合物代谢过程和途径奠定基础。【方法】对酿酒酵母PAD1基因进行电子克隆,再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法对PAD1基因进行分析预测。【结果】酿酒酵母PAD1基因位于Ⅳ染色体1510902~1511630,全长729 bp,可编码242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肉桂酸脱羧酶(AAA20484.1)最为接近,同源性高达99.59%;蛋白质化学式为C1208H1950N328O336S9,分子量约为26733.31 ku,是稳定的疏水蛋白,在线粒体中发挥作用。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未发现明显卷曲螺旋区域,有部分跨膜区存在,二级结构元件以α-螺旋和随机卷曲为主,延伸链和β-转角在蛋白质中分散存在。【结论】酿酒酵母PAD1基因是编码芳香族羧酸脱羧酶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结构稳定,可能在线粒体中参与代谢,与酿酒酵母芳香族羧酸的代谢和其对芳香族羧酸的耐受性存在直接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pad1基因 基因电子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芳香族羧酸脱羧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9系统构建LEU1基因缺失酿酒酵母用于酿造低醉酒度米酒
2
作者 王泽翔 何娇娇 +1 位作者 梁思宇 周世水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67,共6页
为探究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异丙基苹果酸合成酶基因LEU1的缺失对酿造米酒生成高级醇的影响,该研究构建重组质粒p414-Cas9-BleoR和p426-gRNA.LEU1-kanMX后电转化酿酒酵母XF0,利用成簇规则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 为探究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异丙基苹果酸合成酶基因LEU1的缺失对酿造米酒生成高级醇的影响,该研究构建重组质粒p414-Cas9-BleoR和p426-gRNA.LEU1-kanMX后电转化酿酒酵母XF0,利用成簇规则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9(CRISPR-Cas9)系统构建LEU1基因缺失的酿酒酵母XF0-L。将出发菌株XF0和重组菌株XF0-L进行培养基模拟发酵和米酒发酵,测定发酵酒的理化指标和高级醇含量。结果表明,菌株XF0-L与XF0模拟发酵酒的理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LEU1基因的缺失对酿酒酵母发酵性能无影响。相较于出发菌株XF0,重组菌株XF0-L模拟发酵酒中正丙醇(26.27 mg/L)和异丁醇含量(88.64 mg/L)分别提高21.96%和85.25%,异戊醇含量(141.82 mg/L)、异戊醇/正丙醇(5.39)、异戊醇/异丁醇(1.60)分别降低15.53%、30.99%、54.42%;相较于出发菌株XF0,重组菌株XF0-L发酵米酒中正丙醇(268.67 mg/L)和异丁醇含量(992.33 mg/L)分别提高14.17%、52.90%,异戊醇含量(1016.33 mg/L)、异戊醇/正丙醇(3.78)、异戊醇/异丁醇(1.02)分别降低13.58%、24.40%、43.65%,说明重组菌株XF0-L能够显著降低发酵酒中的异戊醇/正丙醇、异戊醇/异丁醇从而降低醉酒度(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CRISPR-Cas9 LEU1基因 高级醇 低醉酒度米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P1为筛选标记的酿酒酵母整合型多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3
作者 阳辛凤 徐林 +3 位作者 弓淑芳 郭安平 孔华 贺立卡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9-144,共6页
为了赋予工业酿酒酵母对淀粉和纤维素的降解活性,提高酿酒酵母对粗木薯粉进行酒精发酵时的酒精产率;另一方面,为了解决工业酿酒酵母不适于使用营养缺陷型筛选标记对转化子进行筛选的问题,以及避免引入抗药性标记基因带来的安全性问题,... 为了赋予工业酿酒酵母对淀粉和纤维素的降解活性,提高酿酒酵母对粗木薯粉进行酒精发酵时的酒精产率;另一方面,为了解决工业酿酒酵母不适于使用营养缺陷型筛选标记对转化子进行筛选的问题,以及避免引入抗药性标记基因带来的安全性问题,构建了以抗铜蛋白基因CUP1为筛选标记的酿酒酵母整合型多基因表达载体。以载体pYES2-PMF-rDNA为基础,以新的筛选标记基因CUP1替换原有的尿嘧啶Ura-基因,得到载体pYES2M。再顺序插入葡聚糖内切酶基因eg3、葡萄糖淀粉酶基因ga1和β-葡萄糖苷酶基因bgl1,构建得到以CUP1为筛选标记的酵母整合型三价表达载体pYES2M-eg3-ga1-bgl1,其中每个基因都具有独立而完整的表达盒,包括启动子、信号肽和终止子,从而实现多基因单表达载体一次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载体 CUP1 基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γ-氨基丁酸酿酒酵母CLNJ1的鉴定及基因组改组选育研究
4
作者 迟燕平 路雅雯 +6 位作者 王景会 李达 苏颖 牛红红 苗新宇 孙慕白 华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31-36,共6页
该研究采用基因组改组技术对筛选鉴定的产γ-氨基丁酸酵母进行选育,提高γ-氨基丁酸产量,并对改组后的菌株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筛选出的产γ-氨基丁酸菌株CLNJ1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产量为1.72 g/L。对菌株CLNJ... 该研究采用基因组改组技术对筛选鉴定的产γ-氨基丁酸酵母进行选育,提高γ-氨基丁酸产量,并对改组后的菌株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筛选出的产γ-氨基丁酸菌株CLNJ1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产量为1.72 g/L。对菌株CLNJ1进行LiCl诱变,得到菌株CLNJ1-Y,γ-氨基丁酸产量为5.96 g/L,比出发菌株CLNJ1的γ-氨基丁酸产量提高247%。对菌株CLNJ1-Y进行基因组改组得到菌株CLNJ1-YC,γ-氨基丁酸产量为12.28 g/L,比出发菌株CLNJ1提高614%。改组菌株进行菌株溶血试验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CLNJ1-YC没有溶血环出现,无溶血性,对大多数抗生素均敏感,菌株安全性良好。酿酒酵母CLNJ1通过基因组改组后可以提高γ-氨基丁酸产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开发价值,为其作为一种功能因子应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CLNJ1 Γ-氨基丁酸 鉴定 诱变 基因组改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抗镉基因CAD1的克隆和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杰新 刘小珍 +1 位作者 叶琴霞 张汉尧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97,共7页
目的:克隆CAD1基因,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预测,为后期研究利用该基因用于重金属镉的解毒作用及其他有毒物质的抗性研究打下基础。方法:使用PCR技术对酿酒酵母BZL06的CAD1基因序列进行全长克隆,再对其进行染色体定位和亲缘关系分析,使用在... 目的:克隆CAD1基因,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预测,为后期研究利用该基因用于重金属镉的解毒作用及其他有毒物质的抗性研究打下基础。方法:使用PCR技术对酿酒酵母BZL06的CAD1基因序列进行全长克隆,再对其进行染色体定位和亲缘关系分析,使用在线分析工具ExPASy、ProtParam等对其编码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结构域和蛋白互作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该CAD1基因位于Ⅳ染色体1318046~1319275;全长1230 bp,可编码409个氨基酸,亲缘关系分析表明该基因与酿酒酵母CEN.PK113-7D菌株CAD1基因(GenBank序列号为EIW11633.1)最为接近,同源性达到99%;编码的蛋白质为在细胞核中进行代谢调控的不稳定的亲水蛋白;存在明显的卷曲螺旋区域,不存在跨膜结构,二级结构预测中发现该蛋白主要存在α-螺旋和随机卷曲,β-转角与延伸链分散分布;预测存在bZIP和PAP1结构域;蛋白互作分析中相关系数0.7以上的蛋白有9个,其中相关系数为0.937的SKN7蛋白是CAD1蛋白。结论:分析结果得出克隆CAD1基因正确,其编码的蛋白结构不稳定,在细胞核中代谢,含有与重金属镉与其他有毒物的过表达中存在抗性的表达紧密相关的结构域bZIP和PAP1,在表达抗性时并与SKN7蛋白功能联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CAD1基因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ICT1基因敲除对其耐盐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金鹏 韦元琪 +5 位作者 朱红 钱伟祎 马翔宇 崔崟 周华 蔡恒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26,共6页
该研究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BY4741为出发菌,采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一株ICT1基因缺失菌株,分析ICT1基因敲除对酿酒酵母耐盐性的影响。分别采用梯度点滴实验、碘化丙啶(PI)荧光染色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 该研究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BY4741为出发菌,采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一株ICT1基因缺失菌株,分析ICT1基因敲除对酿酒酵母耐盐性的影响。分别采用梯度点滴实验、碘化丙啶(PI)荧光染色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等技术分析ICT1基因在酿酒酵母耐盐机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成功获得ICT1基因缺失菌株BY4741-ΔICT1。与出发菌BY4741相比,菌株BY4741-ΔICT1的盐耐受性减弱。经1.0 mol/L Na Cl处理后,麦角固醇含量减少66.9%,细胞膜受损,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基因NHA1和ENA1的转录水平分别下降65.6%和90.5%。说明ICT1基因的敲除使菌株BY4741-ΔICT1的盐耐受性下降可能与胞内麦角固醇合成减少、膜受损、离子转运蛋白基因的转录水平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基因敲除 ICT1基因 耐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INO1基因提高酿酒酵母乙醇耐受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黄贞杰 陈由强 薛婷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7-92,共6页
为获得燃料乙醇生产菌株,通过基因工程改造,构建能够利用能源甘蔗汁发酵、乙醇产率高的酿酒酵母工程菌株。即过表达肌醇-3-磷酸合成酶基因ino1,敲除kanMX抗性基因,获得重组菌。对过表达菌株的乙醇耐受性进行分析。利用甘蔗汁进行发酵培... 为获得燃料乙醇生产菌株,通过基因工程改造,构建能够利用能源甘蔗汁发酵、乙醇产率高的酿酒酵母工程菌株。即过表达肌醇-3-磷酸合成酶基因ino1,敲除kanMX抗性基因,获得重组菌。对过表达菌株的乙醇耐受性进行分析。利用甘蔗汁进行发酵培养,采用气相色谱(GC)对发酵产物乙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菌株YI2-1能够耐19%(V/V)的乙醇,利用20oBx甘蔗汁厌氧发酵乙醇积累量为13.10%(V/V),较出发菌提高了8.55%。而过表达菌株YI2-1△KP的最大乙醇积累量为13.17%(V/V),较出发菌提高了9.16%。研究表明通过过表达酿酒酵母ino1基因能够有效提高菌株细胞活力、乙醇耐受性。构建的工程菌可利用甘蔗汁发酵,具有较高的乙醇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ino1基因过表达 燃料乙醇 乙醇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敏启动子控制的酵母Hem1基因在烟草中表达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治平 汪良驹 姚泉洪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29-1936,共8页
拟南芥hemA1基因启动子是一种光响应型启动子,它控制着植物体内5-氨基乙酰丙酸(ALA)昼夜节律型合成.将该启动子与酿酒酵母Hem1基因构建的二价载体转入烟草中,获得转基因植株.以转二价基因的烟草T0代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卡那霉素(Km)... 拟南芥hemA1基因启动子是一种光响应型启动子,它控制着植物体内5-氨基乙酰丙酸(ALA)昼夜节律型合成.将该启动子与酿酒酵母Hem1基因构建的二价载体转入烟草中,获得转基因植株.以转二价基因的烟草T0代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卡那霉素(Km)溶液浸种,结果显示,种子发芽率和子叶绿化率随着Km浓度升高而降低.将1 000 mg·L-1Km溶液中长出的162株抗性植株移植至盆钵中培养,GUS检测出的阳性比率为92%.用特异引物PCR法检测Km抗性-GUS阳性植株,发现含有拟南芥HemA1基因启动子的比率为92.5%,含有酿酒酵母Hem1基因的比率为88%,含有二价重组基因的比率为84.2%.RT-PCR检测表明,Hem1基因在黑暗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光照下,证明光敏启动子有效地控制了结构基因Hem1的表达.生理指标分析表明,与野生型相比,转基因植株ALA合成速率、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叶绿素b/a比值提高.野生型植株基部叶片SPAD值显著降低,而转基因植株基部叶片SPAD值保持较高水平.以上结果说明,外源二价基因已经成功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并且能够在光照条件下过量表达,合成过量A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烟草 拟南芥HemA1基因启动子 酿酒酵母Hem1 5-氨基乙酰丙酸(ALA)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ptc1缺失株在含盐培养基中的表型试验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微微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第11期17-18,共2页
为证明酿酒酵母的PTC1基因与其耐盐性的关系,将酿酒酵母野生型菌株BY4741和ptc1△缺失株涂布于5种培养基中(YPD+0.1M LiCl,YPD+0.2M LiCl,YPD+0.3M LiCl,YPD+0.4M LiCl和YPD),在30℃条件下培养,观察酿酒酵母野生型和PTC1缺失型在培养基... 为证明酿酒酵母的PTC1基因与其耐盐性的关系,将酿酒酵母野生型菌株BY4741和ptc1△缺失株涂布于5种培养基中(YPD+0.1M LiCl,YPD+0.2M LiCl,YPD+0.3M LiCl,YPD+0.4M LiCl和YPD),在30℃条件下培养,观察酿酒酵母野生型和PTC1缺失型在培养基中的表型。结果表明,PTC1基因通过调控HOG MAPK途径从而影响酿酒酵母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PTC1基因 MPA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L1基因转化烟草提高烟叶含钾量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郭兆奎 杨谦 +2 位作者 姚泉洪 万秀清 颜培强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6-51,共6页
提取酿酒酵母总RNA进行RT-PCR反转录,根据HAL1基因(GeneID:856113)序列设计阅读框引物,对反转录产物进行PCR扩增,并进行全序列测定,构建筛选标记为带内含子的Km抗性基因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经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HAL1基因导入烟草品种龙... 提取酿酒酵母总RNA进行RT-PCR反转录,根据HAL1基因(GeneID:856113)序列设计阅读框引物,对反转录产物进行PCR扩增,并进行全序列测定,构建筛选标记为带内含子的Km抗性基因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经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HAL1基因导入烟草品种龙江911和K326中,进行卡那霉素抗性筛选、GUS染色、目的基因扩增和HAL1基因mRNA荧光定量PCR检测,并对T1代各转化烟草材料烟叶含钾量进行化验分析。测序结果证实PCR扩增得到的DNA与酿酒酵母HAL1基因序列相同,获得抗卡那霉素、GUS阳性的转化植株12株。经PCR扩增检测证实HAL1基因已整合入转基因烟草的基因组,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HAL1基因已在烟苗根系表达,烟叶含钾量化验结果证明HAL1基因可使烟叶含钾量提高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HAL1基因 烟草 K^+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中β-葡聚糖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莫海珍 刘晓永 胡永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58-362,共5页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酵母β-葡聚糖(SCG)的生物合成的有关内容。酵母β-葡聚糖是以尿嘧啶二磷酸葡萄糖(UDP-Glc)为前体物质经葡聚糖合成酶(GS)将葡萄糖转移到葡聚糖主链的非还原端而生成可溶性的SCG,在壳聚糖合成酶Ⅲ(CSⅢ)作用下几丁质还...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酵母β-葡聚糖(SCG)的生物合成的有关内容。酵母β-葡聚糖是以尿嘧啶二磷酸葡萄糖(UDP-Glc)为前体物质经葡聚糖合成酶(GS)将葡萄糖转移到葡聚糖主链的非还原端而生成可溶性的SCG,在壳聚糖合成酶Ⅲ(CSⅢ)作用下几丁质还原端以β-1,4键/β-1,2键的形式与β-1,3葡聚糖链支链的非还原端共价连接,形成了不可溶的SCG。此外,还对葡聚糖合成酶(GS)主要基因学的最新进展进行了阐述,其中FKS1和FKS2编码着β-1,3-葡聚糖酶的基本组分蛋白,RHO1基因则对β-1,3葡聚糖的合成进行调控;对β-1,6葡聚糖合成的基因尚不是很明确,目前已确定:KRE5、KRE6、CWH4p、ROT2和SKN1等基因对β-1,6葡聚糖的含量有着明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有关酵母β-葡聚糖的将来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Β-葡聚糖 生物合成 酿酒酵母 葡聚糖合成酶 磷酸葡萄糖 Β-葡聚糖酶 基因 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snoRNA基因簇启动子的比较分析
12
作者 周惠 屈良鹄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9-92,共4页
报道对酿酒酵母snoRNA基因簇启动子序列的研究结果.通过计算机分析,发现酿酒酵母中Z2Z8和SnR190U14snoRNA基因簇有相似的启动子结构.这两个snoRNA基因簇都是由一个上游的启动子负责整个基因簇的... 报道对酿酒酵母snoRNA基因簇启动子序列的研究结果.通过计算机分析,发现酿酒酵母中Z2Z8和SnR190U14snoRNA基因簇有相似的启动子结构.这两个snoRNA基因簇都是由一个上游的启动子负责整个基因簇的转录,产生多个顺反子snoRNA的前体,然后再加工成熟为各个独立的snoRNA.在启动子保守序列TATAbox的上游还发现2个RAP1序列,表明snoRNA基因簇的表达可以通过RAP1元素与核糖体蛋白基因的表达协同调控.这是在snoRNA基因的启动子中首次发现RAP1调控元素.对snoRNA基因簇的进化特点也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RNA基因 启动子 RAP1 酿酒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产脂肪酸乙酯代谢途径改造
13
作者 姜慧 张利华 +1 位作者 夏媛媛 陈献忠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4-105,共12页
脂肪酸乙酯(fatty acid ethyl ester,FAEE)是目前最具有潜力的新型能源,微生物细胞工厂生产FAEE比目前普遍的化学合成方法具有诸多优势,例如对环境污染小、生产成本低等。酿酒酵母具备良好的产乙醇和脂肪酰辅酶A的能力,我们试图通过改... 脂肪酸乙酯(fatty acid ethyl ester,FAEE)是目前最具有潜力的新型能源,微生物细胞工厂生产FAEE比目前普遍的化学合成方法具有诸多优势,例如对环境污染小、生产成本低等。酿酒酵母具备良好的产乙醇和脂肪酰辅酶A的能力,我们试图通过改造酿酒酵母代谢途径来提高FAEE的前体——脂肪酰辅酶A的产量。通过引入根据酿酒酵母密码子优化的外源基因WS2(蜡酯合成酶基因)构建一条可以利用葡萄糖为底物、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FAEE的代谢通路。富集脂肪酰辅酶A需要进一步改造分支途径,例如阻断甾醇酯途径(ΔARE1、ΔARE2),三酰基甘油途径(ΔDGA1,ΔLRO1)和β氧化途径(ΔPXA2)来减少脂肪酰辅酶A的分流,从而相应的富集脂肪酰辅酶A。结果表明:3个途径的敲除大大增加了FAEE的产量,相较于在原始出发菌株BY4741中表达WS2即菌株BYW2增加了9倍,摇瓶产量达到11.72 mg/L。由于目的产物FAEE产量较低,在摇瓶发酵阶段进行了发酵优化,对是否添加乙醇和菜籽油、发酵时间以及乙醇添加模式这3个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添加乙醇和菜籽油明显提升了FAEE产量,最佳发酵时间为60 h,乙醇添加模式为从20 h开始每间隔6 h补加发酵体积的2%,此时FAEE产量达到最高,为144.4 mg/L,是未优化前FAEE产量的12.3倍,是出发菌株BY4741中FAEE产量的480倍。为进一步提升FAEE产量,采用发酵罐发酵并对比了尿嘧啶缺陷菌株BYD5W2和尿嘧啶未缺陷菌株BYD5W2*的FAEE产量的差异,结果显示尿嘧啶缺陷菌株BYD5W2的FAEE最高产量为0.618 g/L,尿嘧啶未缺陷菌株BYD5W2*的FAEE最高产量为1.35 g/L,是目前报道的利用酿酒酵母产FAEE产量中较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脂肪酸乙酯 ARE1 ARE2 DGA1 LRO1 PXA2 蜡酯合成酶基因WS2 基因敲除 基因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科学家用转基因酵母菌酿造啤酒
14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酵母 基因 啤酒 酿造 家用 二氧化碳气泡 德国科学家 蛋白质 P1基因 泡沫 大麦 丰富 表面 亲油 抗水 酿酒 酒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量合成ALA转基因烟草叶片光合与叶绿素荧光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治平 汪良驹 姚泉洪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96-1202,共7页
以转酿酒酵母Hem1基因的转基因烟草和野生型植株为材料,用Li-6400光合测定仪和PAM-2100叶绿素荧光仪检测了2种烟草不同叶位叶片光合和荧光参数,并考察了它们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过量合成ALA的转基因烟草植株具有更强的光合能力,并伴随... 以转酿酒酵母Hem1基因的转基因烟草和野生型植株为材料,用Li-6400光合测定仪和PAM-2100叶绿素荧光仪检测了2种烟草不同叶位叶片光合和荧光参数,并考察了它们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过量合成ALA的转基因烟草植株具有更强的光合能力,并伴随着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提高.暗适应下转基因植株不同叶位叶片的初始荧光(Fo)没有明显差异,而野生型植株下部叶片F0明显升高;转基因植株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等参数均显著提高,特别是下部叶片表现得更为明显;在光照下,转基因植株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荧光猝灭系数(qP)、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效率(Pc)以及进入PSⅡ反应中心的能量(Pc+Ex)普遍高于野生型,而天线热耗散能量(Hd)以及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NPQ)等明显低于野生型,且这些差异在基部叶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可见,过量合成ALA有利于延长烟草叶片光合寿命,提高光化学能量转换效应和光合产物积累,从而促进植株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烟草 拟南芥HemA1启动子 酿酒酵母Hem1 ALA 光合气体交换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