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酸盐与硫铝酸盐矿物复合水泥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来国 芦令超 程新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24-27,共4页
阐述了阿利特 -硫铝酸盐水泥、贝利特 -硫铝酸钙钡水泥的研究、进展及目前研究的热点。同时对以阿利特 -硫铝酸钙钡为主导矿物的新型高胶凝性水泥材料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阿利特 贝利特 硫铝酸盐矿物 硫铝钙钡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酸盐矿物研究及其地质找矿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艺 赖来仁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70-476,共7页
砷酸盐矿物是主要产出于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的一类较为重要的次生矿物,在自然界中已发现250多种,但在我国对该类矿物开展的研究工作较少,目前仅发现该类矿物39种。本文根据对在广西、广东、云南和湖南等地若干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发现的... 砷酸盐矿物是主要产出于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的一类较为重要的次生矿物,在自然界中已发现250多种,但在我国对该类矿物开展的研究工作较少,目前仅发现该类矿物39种。本文根据对在广西、广东、云南和湖南等地若干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发现的砷酸盐矿物的研究,并综合有关研究资料,对我国产出的砷酸盐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和形成条件进行系统的论述;根据该类矿物的形成环境和共生组合特征,初步探讨它们对揭示原生矿床类型和寻找隐伏原生矿床(体)的标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盐矿物 形成条件 找矿 硫化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的铋亚碲酸盐矿物──平谷矿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志富 雒克定 +1 位作者 谭发兰 张静宜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15-321,共7页
平谷矿是在北京市平谷县一小型金矿氧化带中发现的一种新矿物。共生和伴生矿物有褐铁矿、孔雀石、磷氯铝矿、泡铋矿、自然金、银金矿、石英、方解石和白钨矿。通常呈粒状集合体出现,单体板柱状,极为细小(0.3~0.6μm),黄绿色,... 平谷矿是在北京市平谷县一小型金矿氧化带中发现的一种新矿物。共生和伴生矿物有褐铁矿、孔雀石、磷氯铝矿、泡铋矿、自然金、银金矿、石英、方解石和白钨矿。通常呈粒状集合体出现,单体板柱状,极为细小(0.3~0.6μm),黄绿色,玻璃至金刚光泽。实测密度=8.44g/cm3,计算密度8.64g/cm3。维氏硬度449~572kg/mm2,相当摩氏硬度5~6。反射率=13.25%,折射率>2.0,计算折射率为2.145,电子探针分析结果Bi2O379.56%、TeO220.17%,总和99.73wt%,化学式Bi5。8043Te2。1475O13理想式Bi6Te2O13。X射线粉晶分析主要强线3.146(100)(12)、2.841(80)(200)、2.694(20)(040)、1.695(20)(321)、1.956(10)(240)、1.631(10)(16),斜方品系,a=0.5689(1),b=1.0791、c=0.5308(1)um,晶胞体积V=0.3258um3,Z=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矿 平谷矿 铋亚碲酸盐矿物 供生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产出的铀酰砷酸盐矿物及其环境矿物学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艺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1-267,共7页
对我国产出的铀酰砷酸盐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形成环境和环境矿物学意义进行了较系统的综合论述。铀酰砷酸盐矿物是主要产出于铀矿床氧化带中比较特征的黄绿色表生矿物 ,是寻找原生铀矿床 (体 )的重要矿物学标志 ,化学组成主要是 [AsO4]3 ... 对我国产出的铀酰砷酸盐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形成环境和环境矿物学意义进行了较系统的综合论述。铀酰砷酸盐矿物是主要产出于铀矿床氧化带中比较特征的黄绿色表生矿物 ,是寻找原生铀矿床 (体 )的重要矿物学标志 ,化学组成主要是 [AsO4]3 -和 [UO2 ]2 + ,其中As和U均是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的有毒或放射性有害元素。As、U的地球化学性质十分活跃 ,在不同的酸、碱和氧化还原介质环境中的分解、迁移能力均很强 ,在矿床氧化带中的分解、迁移扩散会对矿区周围及其下游地区造成较大范围的严重环境污染。而在弱酸性至中性介质条件下 ,[AsO4]3 -和[UO2 ]2 + 结合并与各种金属阳离子化合可形成相对稳定的铀酰砷酸盐矿物 ,由此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U、As的迁移扩散及其对环境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酰砷酸盐矿物 学特征 环境矿 环境意义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绿砷铜石与假孔雀石的中间端员组份矿物──砷假孔雀石的发现 被引量:1
5
作者 赖来仁 郑巧荣 施妮承 《广西科学》 CAS 1995年第1期30-33,共4页
砷假孔雀石是墨绿砷铜石与假孔雀石的中间端员组份矿物,首先发现干中国广西德保矿区硫化铜矿床铁帽带,该物的发现使不同族的墨绿砷铜石和假孔雀石联成一类质同象系列。该物的化学成份为CuO63.32%、As2O522.20%、... 砷假孔雀石是墨绿砷铜石与假孔雀石的中间端员组份矿物,首先发现干中国广西德保矿区硫化铜矿床铁帽带,该物的发现使不同族的墨绿砷铜石和假孔雀石联成一类质同象系列。该物的化学成份为CuO63.32%、As2O522.20%、P2O58.93%、SO30.56%、H2O5.53%。晶体呈翠绿色粒状,斜方桂状,透明,硬度H=4,实测比重4.59,χ射线衍射特征强线为4.83(59)4.59(91)3.96(45)3.21(95)3.11(100)3.02(93)2.89(60)2.49(61)2.47(97)2.415(96)1.878(44)1.793(44)1.764(45),晶胞参数ao=16.95(5)、b0=5.84(1)、C0=4.60(2)、β=93°.00(7),Z=2。单斜晶系,空间阵P2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假孔雀石 酸盐矿物 墨绿砷铜石 假孔雀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砷菱铅矾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利珍 曹佳宏 钟彪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56,共3页
通过镜下鉴定、X衍射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热分析和物理性质测定等多种手段对福建某褐铁矿矿石中一种含铅砷酸盐类矿物的光学性质、化学成分和产出形式等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最终查明该矿物为砷菱铅矾。同时根据砷菱铅矾与褐铁矿的... 通过镜下鉴定、X衍射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热分析和物理性质测定等多种手段对福建某褐铁矿矿石中一种含铅砷酸盐类矿物的光学性质、化学成分和产出形式等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最终查明该矿物为砷菱铅矾。同时根据砷菱铅矾与褐铁矿的嵌布关系对矿石的可选性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矿 砷菱铅矾 酸盐矿物 褐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拉陵高里河下游某难选铜锌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慧婷 赖春华 +3 位作者 冯媛媛 王朝 谢兰馨 翁存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8-145,共8页
对青海拉陵高里河下游某难选铜锌矿矿石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及其含量、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嵌布粒度以及解离情况。结果表明:矿石铜、锌品位分别为0.40%、1.60%,铜、锌氧化率分别为37.14%、62.1... 对青海拉陵高里河下游某难选铜锌矿矿石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及其含量、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嵌布粒度以及解离情况。结果表明:矿石铜、锌品位分别为0.40%、1.60%,铜、锌氧化率分别为37.14%、62.12%,属低品位氧化铜锌矿;矿石中铜矿物主要以砷钙铜矿、黄铜矿形式存在,锌矿物主要以砷钙锌矿、铁闪锌矿、砷锌矿形式存在;砷钙铜矿中的锌以及砷钙锌矿和砷锌矿中的铜是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这部分铜锌通过常规物理选矿难以分离,影响铜、锌的回收。黄铜矿、铁闪锌矿主要呈不规则状、星点状与Cu-Zn砷酸盐矿物、绿帘石、云母紧密共生;Cu-Zn砷酸盐矿物主要呈纤维状、板状、不规则状、浸染状与脉石矿物紧密共生,因此适当地提高磨矿细度有利于提高精矿质量与回收率。根据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建议采用“铜锌硫化矿混合浮选—铜锌分离—分离尾矿再选铜锌氧化矿”的选矿工艺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选铜锌矿石 工艺矿 嵌布特征 酸盐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硒铜矿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钱汉东 赵振华 +4 位作者 郑翔 林承毅 曾家湖 吴雪枚 陈武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06-1710,共5页
本文对产自湖北省恩施市双河硒矿鱼塘坝矿段氧化带中的极其少见的富铜亚硒酸盐矿物蓝硒铜矿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特征研究。蓝硒铜矿呈蓝色或天蓝色,透明,玻璃光泽,柱状晶体,一般颗粒非常细小,粒径大多在20~100μm,个别可〉200μm... 本文对产自湖北省恩施市双河硒矿鱼塘坝矿段氧化带中的极其少见的富铜亚硒酸盐矿物蓝硒铜矿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特征研究。蓝硒铜矿呈蓝色或天蓝色,透明,玻璃光泽,柱状晶体,一般颗粒非常细小,粒径大多在20~100μm,个别可〉200μm。分散状,偶见穿插状、放射状聚晶体分布在碳质硅质页岩或粘土化火山碎屑岩的岩石裂缝中或岩层表面。与蓝硒铜矿共生矿物主要为星染状黄铁矿、微晶石英、伊利石、白云石和硒铜蓝等。利用电子探针(EMPA)和背散射电子衍射仪(EBSD)分析的蓝硒铜矿的化学组分表明,仅含Cu,Se和O元素,成分单一,其中SeO2 44.355%~49.778%(平均值47.684%),CuO 37.419%~41.354%(平均值39.479%)。计算的化学分子式为:Cu5.34~6.5[SeO2]5·6.2~9.95H2O,属于富铜的蓝硒铜矿.实际晶体化学式为:Cu[SeO3]·2H2O。蓝硒铜矿在显微镜下呈菱形横切面,平行消光,显示出正交晶系的光学特征。本文首次对蓝硒铜矿单晶体进行了“原位”拉曼光谱的测试分析,获得了清晰的拉曼谱线,其主要位移谱线为3506cm^-1、3182cm^-1、2917cm^-1、1600cm^-1、1328cm^-1、814cm^-1、727cm^-1、555cm^-1、378cm^-1、288cm^-1。蓝硒铜矿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主要特征吸收峰则与Sathianandan等(1964)合成的化合物相类似。根据蓝硒铜矿的产出地质特征、矿物组合和成矿环境条件.笔者认为蓝硒铜矿的形成是由于风化和淋滤富集作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硒铜矿 亚硒酸盐矿物 “原位”拉曼光谱和傅立叶红外光谱 硒矿床 鱼塘坝 恩施市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铜矾的发现与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赖来仁 李艺 施倪承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0-55,共6页
砷铜矾(Parnauite)在1978年首次发现于美国,1984年笔者在广西德保矿区也发现了这种矿物。笔者发现的这种矿物有两种形态,即纤维状和薄片状。纤维状砷铜矾的化学成分为(%):CuO58.69,As2O517.... 砷铜矾(Parnauite)在1978年首次发现于美国,1984年笔者在广西德保矿区也发现了这种矿物。笔者发现的这种矿物有两种形态,即纤维状和薄片状。纤维状砷铜矾的化学成分为(%):CuO58.69,As2O517.41,SO36.54,FeO0.86,SiO20.08,(H2O17.70),其理想分子式为:Cu9(AsO4)2(SO4)(OH)10·7H2O,与美国产出的砷铜矾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而薄片状砷铜矾的化学成分为(%):CuO56.09,As2O518.39,Al2O30.21,FeO0.40,SiO20.56,SO35.20,CO23.83,H2O+14.40,总量为99.08,其理想矿物分子式为:Cu9(AsO4)2(SO4)(CO3)(OH)8·6H2O,这与美国所产出的砷铜矾有一定的差别。该矿物呈翠绿色至灰绿色,透明,玻璃光泽或珍珠光泽,硬度H=2。薄片状砷铜矾的实测比重Dm=3.33,计算比重Dc=3.35,二轴晶负光性,Np=1.709,Nm=1.732,Ng=1.738,2V=54.63°。纤维状砷铜矾的X射线粉晶衍射数据与美国砷铜矾基本一致。薄片状砷铜矾的主要衍射强线为14.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铜矾 酸盐矿物 共生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广西德保发现的墨绿砷铜石和羟砷铜石 被引量:6
10
作者 赖来仁 李艺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1期71-78,共8页
墨绿砷铜石和羟砷铜石为砷酸盐矿物,于1984年发现于广西省德保矽卡岩型铜—锡矿床氧化带中,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笔者对其进行了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的研究,并进行了X射线粉晶分析、红外光谱分析以及差热分析,其结果是化学成分与X光粉晶... 墨绿砷铜石和羟砷铜石为砷酸盐矿物,于1984年发现于广西省德保矽卡岩型铜—锡矿床氧化带中,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笔者对其进行了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的研究,并进行了X射线粉晶分析、红外光谱分析以及差热分析,其结果是化学成分与X光粉晶数据与国外已知数据基本一致,补充了这两种矿物的红外光谱数据和差热分析数据,从而提高了这两种矿物的研究程度。通过研究,发现这两种矿物化学成分相近,但结构晶系相异,二者常密切共生。文章最后还探讨了这两种矿物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绿砷铜石 羟砷铜石 酸盐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功能净水滤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严子春 胡家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6-39,42,共5页
以硅铝酸盐类矿物材料A(具有离子交换能力)和B(吸附剂)为主要原料,研制用于净水工艺的多功能滤料,研究了原料配比和烧制工艺对滤料密度、吸水率、强度和抗酸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净水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滤料最佳配比质量分数为:硅铝... 以硅铝酸盐类矿物材料A(具有离子交换能力)和B(吸附剂)为主要原料,研制用于净水工艺的多功能滤料,研究了原料配比和烧制工艺对滤料密度、吸水率、强度和抗酸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净水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滤料最佳配比质量分数为:硅铝酸盐材料A20%,硅铝酸盐材料B45%,粉煤灰15%,成孔剂20%;最佳工艺条件为:烧结温度850℃,持续时间45min。试验制得的新滤料密度为2.080g·cm-3,吸水率为69.41%,磨损破碎率为5.06%,盐酸可溶率为9.59%。新型滤料与现有滤料相比去除有机污染物和氨氮效果较好,并可有效去除水中Cr6+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滤料 制备 性能 净水处理 硅铝酸盐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砷钡铁石在广西的发现 被引量:2
12
作者 赖来仁 李艺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83-85,共3页
本文研究了在广西德保铜锡矿床氧带化中发现的绿砷钡铁石,给出了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晶胞参数等矿物学数据。
关键词 绿砷钡铁石 酸盐矿物 硫化矿床 氧化带 广西 钼锡矿床 晶胞参数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磷、硅的低层析分离及微量砷钇矿的系统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乙雨 高思登 《岩矿测试》 CAS 1985年第1期78-79,I0013,共3页
砷钇矿是一种罕见的稀土砷酸盐矿物。与氟碳钙钇矿,磷钇矿、钍石、铌铁矿等共生。其分子式为Y(AsO_(4))。在系统分析中主要测定TR_(2)O_(3),As_(2)O_(3),SiO_(2),P_(2)O_(8),Fe_(2)O_(3),CaO,MgO,Al_(2)O_(3),V_(2)O_(5),ThO_(2),U_(3)O... 砷钇矿是一种罕见的稀土砷酸盐矿物。与氟碳钙钇矿,磷钇矿、钍石、铌铁矿等共生。其分子式为Y(AsO_(4))。在系统分析中主要测定TR_(2)O_(3),As_(2)O_(3),SiO_(2),P_(2)O_(8),Fe_(2)O_(3),CaO,MgO,Al_(2)O_(3),V_(2)O_(5),ThO_(2),U_(3)O_(8),MnO等成份。砷钇矿的研究对成矿条件,稀土和砷的地球化学研究都是很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盐矿物 成矿条件 地球化学研究 层析分离 磷钇矿 微量砷 系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中水锡石(Varlamoffite)的研究
14
作者 邓楚均 陈学正 +3 位作者 刘金定 周玉林 张素菊 陈佩成 《岩矿测试》 CAS 1982年第3期31-36,共6页
1980年在研究广西某铌、钽、钨、锡矿化花岗岩小岩株时,发现了一种富含锡的桔红色矿物,前人曾称之为胶态锡石或疑为钛钽铌酸盐矿物,经系统研究后确定为水锡石。 水锡石是一种较少见的锡矿物。
关键词 花岗岩 岩株 锡矿化 酸盐矿物 锡石 锡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内蒙古发现的砷铁钙石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岐大 宋大康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0-84,共5页
砷铁钙石发现于内蒙古白云石大理岩中的金砷铅矿体内,共生的主要矿物有砷铅铁矾,砷铅石、臭葱石,自然金等。砷铁钙石为金黄色放射状,半金属光泽或丝绢光泽,比重3.56,摩氏硬度4.5,折光率值大于1.800,二轴晶(一)。针铁钙石的化学成分(%)... 砷铁钙石发现于内蒙古白云石大理岩中的金砷铅矿体内,共生的主要矿物有砷铅铁矾,砷铅石、臭葱石,自然金等。砷铁钙石为金黄色放射状,半金属光泽或丝绢光泽,比重3.56,摩氏硬度4.5,折光率值大于1.800,二轴晶(一)。针铁钙石的化学成分(%)为:CaO 12.96,Fe_2O_3 28.00,As_2O_5 40.49,MgO 0.30,H_2O_(10.35) PbO 0.19,总计92.29。结晶化学式为:Ca_3Fe_(?)^+(AsO_4)_4(OH)_6·3H_2O。X射线粉晶衍射强度有:8.948(100,200),2.961(44,600),2.777(6,204),2.222(19)。主要红外吸收谱带在3366,1634,946,787,507cm^(-1)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铁钙石 酸盐矿物 内蒙古 金砷铅矿 共生矿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龙含硅饮用矿泉水的化学成因探讨
16
作者 周锦铭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2年第6期55-58,共4页
四川卧龙是大熊猫的故乡。当今,熊猫热风靡全球,熊猫的图象已作为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的会徽(W.W.F),熊猫已成为自然保护的象征,卧龙也因此而闻名于国内外。但是,卧龙的矿泉水,它得天独厚的纯净,所含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以及它的饮... 四川卧龙是大熊猫的故乡。当今,熊猫热风靡全球,熊猫的图象已作为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的会徽(W.W.F),熊猫已成为自然保护的象征,卧龙也因此而闻名于国内外。但是,卧龙的矿泉水,它得天独厚的纯净,所含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以及它的饮、浴延年益寿的医疗功能,时至今日,还鲜为人知。矿泉水是重要的矿产资源,也是十分宝贵的水资源。关于含硅饮用矿泉水形成的化学机理,是目前水文地球化学的重大理论和实际课题。本文就其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球化学 医疗功能 矿产资源 酸盐矿物 杂谷脑组 化学热力学 长石石英砂岩 富集程度 复向斜 地球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terioration of concrete in railway tunnel suffering from sulfate attack 被引量:10
17
作者 龙广成 谢友均 +1 位作者 邓德华 李小坤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881-888,共8页
For the sake of understanding the deterioration behavior of concrete in actual railway tunnel structures subjected to aggressive sulfate medium in practice,detailed field investigations and tested analysis on sprayed ... For the sake of understanding the deterioration behavior of concrete in actual railway tunnel structures subjected to aggressive sulfate medium in practice,detailed field investigations and tested analysis on sprayed concrete linings of approximately 40-year-old railway tunnels in environments containing sulfate ion were carried out,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terioration of concretes in the investigated area is serious,which involves complicated physicochemical process between the sulfate salt and concrete.Among them,the secondary sulfateminerals such as gypsum formation under very high concentration sulfate ion condition by accumulating and evaporation process dominate,followed by the crystallization of sulfate salt and formation of thauma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lfate attack CONCRETE railway tunnel secondary sulfate minerals salt crystal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on flotation behavior of aluminosilicate minerals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声贵 钟宏 刘广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4期500-503,共4页
The electrokinetic properties and flotation of diaspore, kaolinite, pyrophyllite and illite with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collector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of flotation tests show that the collecting ability of qu... The electrokinetic properties and flotation of diaspore, kaolinite, pyrophyllite and illite with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collector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of flotation tests show that the collecting ability of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for the four minerals is in the order(from strong to weak) ofoctadecyl dimethyl benzyl ammonium chloride(ODBA), cet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CTAB), do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DTAC).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lkalescence, it is possible to separate the diaspore from the silicate minerals such as kaolinite, illite and pyrophyllite using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as collector. Isoelectric points (IEP) of diaspore, kaolinite, pyrophyllite and illite are pH=6.0, 3.4, 2.3 and 3.2, respectively.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can change ζ-potential of the aluminosilicate minerals obviously. The flotation mechanisms were explained by ζ-potential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um (FT-IR) measurement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only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takes place between aluminosilicate minerals (diaspore, kaolinite, pyrophyllite and illite) and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osilicate mineral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FLO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silicate anions structure on desilication in silicate-bearing sodium aluminate solution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桂华 张闻 +3 位作者 齐天贵 彭志宏 周秋生 李小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7期1569-1575,共7页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silicate anions in the desilication process with the addition of calcium hydrate alumino-carbonate were studied by measuring Raman spectra, infrared spectra and corresponding second derivativ...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silicate anions in the desilication process with the addition of calcium hydrate alumino-carbonate were studied by measuring Raman spectra, infrared spectra and corresponding second derivative spectr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lication ratio in the solution prepared by the addition of sodium silicate(solution-SS) is much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solution by the addition of green liquor(solution-GL), and low alumina concentration in the sodium aluminate solutions facilitates the desilication process. It is also shown that alumino-silicate anions in the solution-GL, and Q^3 polymeric silicate anions in solution-SS are predominant,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increas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silica favors respectively the formation of the alumino-silicate or the Q^3 silicate anions in the solution-GL or the solution-SS. Therefore,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the low desilication ratio in the silicate-bearing aluminate solution is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existence of alumino-silicate an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ILICATION silicate anion STRUCTURE sodium aluminate solution second derivative spectrum ofl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of glycerine-xanthate and its depressing mechanism in separation of marmatite from arsenopyrite 被引量:6
20
作者 熊道陵 胡岳华 +1 位作者 覃文庆 何名飞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6期678-682,共5页
A small molecular organic depressor glycerine-xanthate was synthesized. The effect of glycerine-xanthate on the flotation of sulfide minerals was investigated based on a function of pH value and concentration of glyce... A small molecular organic depressor glycerine-xanthate was synthesized. The effect of glycerine-xanthate on the flotation of sulfide minerals was investigated based on a function of pH value and concentration of glycerine-xanthate through flotation experiments in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Cu^2+. The results show that glycerinee-xanthate has a strong dressing effect on marmatite at pH〉6 and on arsenopyrite in weak acid and base conditions with butyl-xanthate as collector. In the presence of glycerine -xanthate, marmatite is activated by addition of Cu^2+, but arsenopyrite cannot be activated and remains unfloatable. So the selective separation can be achieved for two minerals. The depression of glycerine-xanthate on sulfide minerals was discussed based on the radical electronegative calculation and the theory of HSAB. Infrared spectrum shows that there are some -OH and-CSS-in glycedne-xanthate molecule, which competes with butyl-xanthate on the mineral surface. As a result of many hydrophilic groups in glycerine-xanthate, the surfaces of marmatite and arsenopyrite become hydrophilic, thus the flotation of marmatite and arsenopyrite is depressed. The collector is adsorbed preferentially on the surface of marmatite and it shows a better floatability in the presence of Cu^2+, whereas, the surface of arsenopyrite absorbs glycerine-xanthate and the flotation of arsenopyrite is depressed by glycerine-xanth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depressant SYNTHESIS glycerine-xanthate MARMATITE ARSENOPYRITE FLO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