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还原酸浸法从低品位水钴矿中提取铜和钴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俊 李林艳 +1 位作者 徐盛明 池汝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04-309,共6页
以Na2SO3为还原剂从水钴矿还原酸浸液中提取铜和钴,研究了还原剂种类及用量、浸出温度、硫酸浓度等因素对水钴矿还原酸浸过程中有价金属铜和钴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a2SO3是较适宜的还原剂;在还原剂用量为水钴矿原矿质量的10%、硫酸... 以Na2SO3为还原剂从水钴矿还原酸浸液中提取铜和钴,研究了还原剂种类及用量、浸出温度、硫酸浓度等因素对水钴矿还原酸浸过程中有价金属铜和钴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a2SO3是较适宜的还原剂;在还原剂用量为水钴矿原矿质量的10%、硫酸浓度为3 mol/L、浸出温度为60℃、液固比为2-1、浸出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铜和钴的浸出率分别达99.06%和98.87%。并提出了"M5640萃铜→黄钠铁矾法除铁→碳酸钠除铝→氟化钠除钙、镁→蒸发结晶得钴产品"的后续分离净化流程,能有望应用于水钴矿及类似物料中有价金属的提取与分离的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钴矿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法还原浸出电解锰渣中锰和铁的工艺条件和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红亮 张玉涛 +1 位作者 张秋云 李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844-2849,共6页
研究酸法还原浸出电解锰渣中锰、铁的影响因素和动力学机制,并初步分析了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增加反应温度、浸出时间均有助于锰、铁浸出率的提高。在85℃、4 mL/g液固比、1.67 mol/L H_2SO_4、0.2 mol/L H_2C_2O_4、120 min浸出时间的... 研究酸法还原浸出电解锰渣中锰、铁的影响因素和动力学机制,并初步分析了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增加反应温度、浸出时间均有助于锰、铁浸出率的提高。在85℃、4 mL/g液固比、1.67 mol/L H_2SO_4、0.2 mol/L H_2C_2O_4、120 min浸出时间的条件下,锰、铁浸出率分别为99.9%和79.3%。反应机理为电解锰渣中难溶物Mn_2O_3、CaMn_2O_4、Fe(OH)_3在酸性溶液中与H_2C_2O_4发生还原反应形成易溶组分。锰、铁的浸出过程符合内扩散控制模型,表观活化能分别为21.6 kJ/mol和17.9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渣 还原 动力学机制 矿物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烧渣还原浸取铁 被引量:13
3
作者 金程 李登新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2,共4页
采用硫化物作助剂还原浸出硫酸烧渣中的三价铁。采用L9(43)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考察助剂用量、硫酸用量、温度、时间对浸出效果的影响,并确定最佳配比。结果表明:影响的显著顺序为助剂用量>时间>硫酸用量>温度。在下述最佳... 采用硫化物作助剂还原浸出硫酸烧渣中的三价铁。采用L9(43)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考察助剂用量、硫酸用量、温度、时间对浸出效果的影响,并确定最佳配比。结果表明:影响的显著顺序为助剂用量>时间>硫酸用量>温度。在下述最佳条件下铁浸取率可以达到87.8%:起始液固比2∶1、搅拌转速1 300r/min、助剂用量17.2g、硫酸23mL、85℃反应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渣 还原 硫化物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热还原-磁选-酸浸法去除粉煤灰中的杂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明华 李景钰 +1 位作者 刘泽昆 刘宏阳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2-158,共7页
粉煤灰中除含有分子筛所需要的硅铝相之外,还含有大量的莫来石、石英相、磁铁矿、赤铁矿、石膏等杂质,不但影响分子筛的色泽,更对分子筛的合成、吸附、催化等性能有严重影响.在合成分子筛之前需要对粉煤灰进行除杂处理.本文首先以碳热... 粉煤灰中除含有分子筛所需要的硅铝相之外,还含有大量的莫来石、石英相、磁铁矿、赤铁矿、石膏等杂质,不但影响分子筛的色泽,更对分子筛的合成、吸附、催化等性能有严重影响.在合成分子筛之前需要对粉煤灰进行除杂处理.本文首先以碳热还原的方法降低粉煤灰中铁的价态,该过程同时将硫酸钙还原为氧化钙,然后用磁选的方法去除部分磁性铁,最后用盐酸酸洗将剩余铁以及氧化钙溶于酸中,过滤除去.实验结果表明,最佳还原条件为:48μm粉煤灰、碳-氧摩尔比2.0,氩气气氛,在1 000℃下反应1 h;经过碳热还原和盐酸酸洗后,粉煤灰中Si O2和Al2O3的质量比达到5.65,TFe含量质量分数达到0.49%,Ca O含量质量分数达到2.08%.基本达到下一步合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分子筛 除铁 除钙 碳热还原-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稻草为还原剂硫酸浸出软锰矿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高昭伟 王海峰 +1 位作者 王家伟 赵平源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3-86,共4页
以稻草为还原剂,采用硫酸浸出软锰矿,设计了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了稻草粒径及用量、硫酸浓度、浸出时间及温度对锰浸出率的影响,并分析了浸出过程动力学。结果表明,30 g粒径为100μm的稻草,在363 K下,用1.4 mol/L的硫酸浸出50 g软锰矿... 以稻草为还原剂,采用硫酸浸出软锰矿,设计了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了稻草粒径及用量、硫酸浓度、浸出时间及温度对锰浸出率的影响,并分析了浸出过程动力学。结果表明,30 g粒径为100μm的稻草,在363 K下,用1.4 mol/L的硫酸浸出50 g软锰矿5 h,锰浸出率可达90.74%。浸出过程实质是稻草水解产物与软锰矿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可用未反应收缩核模型描述,表观活化能为39.8 k J/mol,反应速率受界面化学反应控制。按先水解稻草再浸出矿料的步骤可提高锰浸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还原 稻草 软锰矿 还原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酸浸对废旧稀土荧光粉中稀土提取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魏渤函 余时铠 +4 位作者 谢海龙 周亮 刘翠丽 袁远亮 王瑞祥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20年第5期75-82,共8页
为解决废旧稀土荧光粉中高价态Ce、Tb氧化物浸出困难的难题,在碱熔焙烧预处理的研究基础上,采用还原酸浸的方法,以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来提高废旧稀土荧光粉的稀土浸出率。实验表明:在HCl浓度为4 mol/L,HCl与水洗渣液固比(单位为:mL/g,... 为解决废旧稀土荧光粉中高价态Ce、Tb氧化物浸出困难的难题,在碱熔焙烧预处理的研究基础上,采用还原酸浸的方法,以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来提高废旧稀土荧光粉的稀土浸出率。实验表明:在HCl浓度为4 mol/L,HCl与水洗渣液固比(单位为:mL/g,下同)为10∶1、抗坏血酸用量为10%、温度为338 K、时间为120 min、搅拌转速为650 r/min的条件下,稀土浸出率可以达到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荧光粉废料 还原 抗坏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还原酸浸与沉淀再生研究
7
作者 何晶晶 费子桐 +1 位作者 孟奇 董鹏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7-51,共5页
提出了苹果酸与亚硫酸氢钠还原浸出-碳酸盐沉淀再生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新方案,考察了搅拌速度、有机酸浓度、亚硫酸氢钠添加量、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对Li、Co、Ni、Mn元素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浸出条件为搅拌速度400 r/min... 提出了苹果酸与亚硫酸氢钠还原浸出-碳酸盐沉淀再生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新方案,考察了搅拌速度、有机酸浓度、亚硫酸氢钠添加量、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对Li、Co、Ni、Mn元素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浸出条件为搅拌速度400 r/min,苹果酸浓度2.5 mol/L,亚硫酸氢钠添加量1.25 mol/L,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120 min;此条件下,Li、Co、Ni、Mn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9.91%、98.14%、99.27%、98.43%。借助XRD、SEM、电化学测试手段分析了再生正极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再生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首圈放电比容量为175.5 mA·h/g, 200圈循环容量保持率高达71.96%,再生正极材料性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锂离子电池 LiNi_(0.5)Co_(0.2)Mn_(0.3)O_(2) 正极材料 还原 沉淀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秸秆酸浸回收废旧锂电池中Co的动力学 被引量:11
8
作者 贺凤 满瑞林 +3 位作者 刘琦 孙祖眉 徐娟 张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03-1108,共6页
以生物质燕麦秸秆粉为还原剂,在硫酸条件下酸浸回收废旧锂电池中的Co,并对其浸出过程进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0~20 min酸浸Co的过程为反应核收缩模型,表观活化能为27.5 k J/mol;30~150 min(低于80℃)Co的浸出过程也符合反应核收缩模型... 以生物质燕麦秸秆粉为还原剂,在硫酸条件下酸浸回收废旧锂电池中的Co,并对其浸出过程进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0~20 min酸浸Co的过程为反应核收缩模型,表观活化能为27.5 k J/mol;30~150 min(低于80℃)Co的浸出过程也符合反应核收缩模型,表观活化能为28.32 k J/mol,受扩散和化学反应混合控制,其中又以化学反应控制为主。在液固比为10 m L/g,单位质量电池渣所用麦秆粉量0.7 g、硫酸浓度2 mol/L、温度90℃、反应时间2 h的条件下,电池粉中Co的浸出率达到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锂电池 燕麦秸秆 还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尾矿制备聚合硫酸铁实验及造纸污水处理效果初步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纪丁愈 李云祯 邹渝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6-100,共5页
为了分析外界因素对制备聚合硫酸铁的影响,开展了不同条件下的酸浸还原实验和聚合合成实验,优化了实验条件,进而分析不同pH、不同絮凝剂用量以及不同沉降时间作用下,聚合硫酸铁对污染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酸浸实验中尾矿全铁浸出实... 为了分析外界因素对制备聚合硫酸铁的影响,开展了不同条件下的酸浸还原实验和聚合合成实验,优化了实验条件,进而分析不同pH、不同絮凝剂用量以及不同沉降时间作用下,聚合硫酸铁对污染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酸浸实验中尾矿全铁浸出实验的最佳温度为100℃,最佳搅拌时间为2 h,最佳搅拌速度为300 r/min;还原试验中硫酸亚铁还原率的最佳还原温度为60℃,最佳还原时间为1.5 h,还原铁粉的过量系数为1.10%。聚合合成实验中最佳聚合温度为35℃,最佳聚合时间为0.4 h;此条件下,n(双氧水)∶n(Fe^(2+))∶n(磷酸钠)为0.08∶1∶0.07时,聚合效果最优。在pH为7中性环境中,聚合硫酸铁的质量浓度为2.0 g/mL,沉降时间为0.3 h时,污水的余浊值最小,对于污水的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 酸浸还原实验 絮凝剂 聚合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锌焙砂中浸渣制备铁精矿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纯 唐谟堂 +1 位作者 何静 鲁君乐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1-134,共4页
为综合利用湿法炼锌渣中的铁,进行了用锌焙砂中浸渣制备铁精矿的试验研究。试验在传统湿法炼锌工艺的基础上,将高酸浸出过程改为高温高酸还原浸出过程,使铁以亚铁形式进入溶液.最后用双氧水和碱式碳酸锌沉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新工艺... 为综合利用湿法炼锌渣中的铁,进行了用锌焙砂中浸渣制备铁精矿的试验研究。试验在传统湿法炼锌工艺的基础上,将高酸浸出过程改为高温高酸还原浸出过程,使铁以亚铁形式进入溶液.最后用双氧水和碱式碳酸锌沉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新工艺可从锌焙砂中浸渣制得含铁大于51%的铁精矿,使最终渣量大大减少,并且对锌和铟的回收率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炼锌 高温高还原 沉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TiC铁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研究
11
作者 李宏 廖鑫 +1 位作者 吴恩辉 马兰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TiC铁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硬度和强度、良好塑韧性、成型简单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设备、汽车等行业,现有TiC铁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大部分选用高纯Ti粉、Fe粉、C粉、B4C粉等为原料合成制备。本研究以钒钛铁精矿和煤粉为主要原... TiC铁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硬度和强度、良好塑韧性、成型简单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设备、汽车等行业,现有TiC铁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大部分选用高纯Ti粉、Fe粉、C粉、B4C粉等为原料合成制备。本研究以钒钛铁精矿和煤粉为主要原料,采用碳热还原-酸浸浸出工艺制备新型TiC铁基复合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碳热还原及酸浸工艺参数对TiC铁基复合材料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产物物相组成影响较大,随温度上升,Fe以Fe_(0.9)Si_(0.1)的形式存在逐渐变为以Fe_(3)Si的形存在;在球料比4∶1、还原温度1 550℃、还原时间30 min的条件下,物相组成主要为Fe_(3)Si、Ti(C,N)、过量C和MgAl_(2)O_(4)等;在10%HCl、固液比20∶1、浸出温度85℃、浸出时间120 min的条件下,酸浸除去了多余杂质,成功制备了TiC/Fe复合材料;酸浸前后形貌和粒径变化不大,酸浸前粒径为22μm、酸浸后为23μm;需要注意,所制备的TiC/Fe复合材料增强相TiC不纯,多以Ti(C,N)的形式存在,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料球料比和碳热还原时间以及尽可能增大碳热还原温度可有效避免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FE复合材料 钒钛铁精矿 煤粉 原位合成 碳热还原- TiC纯度 TI(C 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锰矿制备硫酸锰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佳宾 侯拥和 雷圣辉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7-91,共5页
针对越南某氧化锰矿分别采用还原焙烧-酸浸法和两矿法浸出该锰矿。利用正交焙烧试验和单因素浸出条件试验得出还原焙烧-酸浸法的最优条件,最佳条件下浸出率均大于96%,最优条件下扩大试验浸出率为93.21%。利用单因素浸出条件试验得出两... 针对越南某氧化锰矿分别采用还原焙烧-酸浸法和两矿法浸出该锰矿。利用正交焙烧试验和单因素浸出条件试验得出还原焙烧-酸浸法的最优条件,最佳条件下浸出率均大于96%,最优条件下扩大试验浸出率为93.21%。利用单因素浸出条件试验得出两矿法的最优条件,最优条件下综合试验浸出率为94.97%。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比较,确定该矿适合用还原焙烧-酸浸法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焙烧- 两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高值回收制备磷酸铁锂材料 被引量:15
13
作者 董敏 胡启阳 +6 位作者 李新海 王志兴 郭华军 颜果春 彭文杰 李广超 王接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01-1610,共10页
针对传统湿法冶金回收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存在含磷废水排放量大、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提出一种还原酸浸-沉淀-固相再生回收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新方法。区别于传统氧化酸浸,本研究在浸出过程中加入有机还原剂,将铁元素以Fe^(2+)的形式... 针对传统湿法冶金回收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存在含磷废水排放量大、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提出一种还原酸浸-沉淀-固相再生回收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新方法。区别于传统氧化酸浸,本研究在浸出过程中加入有机还原剂,将铁元素以Fe^(2+)的形式浸出到溶液中;然后,通过控制pH值制备Fe_(3)(PO_(4))_(2)·8H_(2)O,以此作为再生LiFePO_(4)正极材料的前驱体,避免了后续混锂烧结过程中Fe^(3+)还原不彻底、再生磷酸铁锂纯度低等问题。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浸出条件,Li^(+)和Fe^(2+)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8.15%和98.10%。利用氨水调控浸出液pH值,沉淀出形貌为一次片状簇拥成团状结构的Fe_(3)(PO_(4))_(2)·8H_(2)O前驱体;最后,将Fe_(3)(PO_(4))_(2)·8H_(2)O与Li_(3)PO_(4)混合在真空管式炉中烧结再生LiFePO_(4)正极材料。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再生的LiFePO_(4)正极材料在0.1C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1.0 mA·h/g,1C循环2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6.9%,表现出较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 Fe_(3)(PO_(4))_(2)·8H_(2)O 固相再生 LiFePO_(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钴矿中选择性提取铜和钴的新工艺 被引量:25
14
作者 郭学益 姚标 +2 位作者 李晓静 石文堂 田庆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78-1784,共7页
针对某水钴矿的特点,采取还原酸浸旋流电积新工艺选择性提取其中的铜和钴。系统考察初始硫酸浓度、温度、时间、Na2SO3用量、液固比等因素的影响,确定浸出最佳条件如下:初始硫酸浓度为75g/L,Na2SO3用量为7%,液固比L/S=4 mg/L,温度为70℃... 针对某水钴矿的特点,采取还原酸浸旋流电积新工艺选择性提取其中的铜和钴。系统考察初始硫酸浓度、温度、时间、Na2SO3用量、液固比等因素的影响,确定浸出最佳条件如下:初始硫酸浓度为75g/L,Na2SO3用量为7%,液固比L/S=4 mg/L,温度为70℃,时间为0.5 h。对浸出液进行了旋流电积提取铜和钴的探索实验研究,得到纯度分别为99.95%、99.97%的电积铜、钴产品,铜、钴的直收率分别达到98.23%和94.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钴矿 还原 旋流电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赞比亚某铜钴矿金属回收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房孟钊 余珊 +2 位作者 李伟 彭明 宁瑞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6-89,共4页
赞比亚地区铜钴矿资源品位较低,铜钴赋存状态复杂,浸出和回收技术不成熟。某冶炼厂对此地区铜钴矿采用"浸出-萃取-净化-沉钴"工艺生产粗制氢氧化钴,浸出工段在生产过程中水量过剩,在净化工段前,萃余液中钴难以富集,造成资源... 赞比亚地区铜钴矿资源品位较低,铜钴赋存状态复杂,浸出和回收技术不成熟。某冶炼厂对此地区铜钴矿采用"浸出-萃取-净化-沉钴"工艺生产粗制氢氧化钴,浸出工段在生产过程中水量过剩,在净化工段前,萃余液中钴难以富集,造成资源浪费。本文采用酸浸还原-Lix984萃取-HBL110萃取工艺对此铜钴矿进行了试验,取得了满意效果:采用还原剂双氧水与亚硫酸钠联合法进行酸浸还原,钴、铜浸出率分别为98.27%、98.59%;采用萃取剂Lix984萃取回收铜,三级逆流萃取铜萃取率为99.13%,钴的萃取率为7.12%,实现了铜和钴分离的目的;萃铜后的萃余液主要含Co和Fe,采用双氧水对萃余液预处理,再采用萃取剂HBL110萃取钴,钴的萃取率达到99%以上,除铁率也从64.37%提升至86.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赞比亚 铜钴矿 金属回收 钴富集 双氧水 酸浸还原 萃取率 除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