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工工艺对酸水解植物蛋白液色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立新 李永歌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85,共3页
研究了影响酸水解植物蛋白液色泽的因素,同时考察了不同加工条件对酸水解植物蛋白液色泽的影响。在单因素初步试验的基础上,以酸水解植物蛋白液的吸光度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及方差分析,考察各加工条件对酸水解植物蛋白... 研究了影响酸水解植物蛋白液色泽的因素,同时考察了不同加工条件对酸水解植物蛋白液色泽的影响。在单因素初步试验的基础上,以酸水解植物蛋白液的吸光度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及方差分析,考察各加工条件对酸水解植物蛋白液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温度能够显著影响酸水解植物蛋白液色泽,搅拌速度、搅拌时间也对酸水解植物蛋白液色泽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水解植物蛋白液 加工工艺 色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造酱油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特征挥发性组分对比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肖昭竞 李根容 +2 位作者 肖瑞琪 胡华 朱永红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3-37,共5页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和内标物定量方法,对酿造酱油和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筛选二者的特征挥发性组分并进行比较。发现二者的特征挥发性组分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酿造酱油中特征组分以醇类、酚...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和内标物定量方法,对酿造酱油和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筛选二者的特征挥发性组分并进行比较。发现二者的特征挥发性组分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酿造酱油中特征组分以醇类、酚类、酸酯类以及呋喃类和吡咯类杂环小分子化合物为主,而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中特征组分则以吡嗪类杂环小分子化合物为主。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酱油风味分析评价工作及建立基于挥发性风味组分的酿造酱油和非酿造酱油鉴别检验方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造酱油 水解植物蛋白调味 挥发性风味组分 固相微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氨基酸的分离及其显色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黎景丽 文一彪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12,共7页
研究酸解植物蛋白液中酸性氨基酸 ,碱性氨基酸、中性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的分离方法及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的纸上显色法 。
关键词 氨基 分离 显色法 酸水解植物蛋白液 种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鉴别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的指标体系 被引量:3
4
作者 郭继平 《现代农村科技》 2011年第19期60-60,共1页
酱油是一种营养丰富、色泽和风味独特的咸味调味品,我国人均年消费3kg左右,日本12kg左右。酱油按照生产工艺可以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酿造酱油是利用曲霉菌、酵母菌、细菌的生化作用,使蛋白质分解、淀粉糖化、酒精发酵、酸化及... 酱油是一种营养丰富、色泽和风味独特的咸味调味品,我国人均年消费3kg左右,日本12kg左右。酱油按照生产工艺可以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酿造酱油是利用曲霉菌、酵母菌、细菌的生化作用,使蛋白质分解、淀粉糖化、酒精发酵、酸化及各种中间体的相互反应,形成独特的色、香、味、体。配制酱油是以酿造酱油为主体,加入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制酱油 酿造酱油 指标体系 水解植物蛋白调味 鉴别 咸味调味品 蛋白质分解 食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油的氧化值测定及其应用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陈世奇 肖昭竞 +4 位作者 胡华 李根容 王友建 杨彦 朱永红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103,120,共4页
根据酿造酱油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AHVPS)中挥发性组分含量的差异,提出了一种测定酱油中挥发性还原性组分的方法,即氧化值法,并将氧化值定义为100 mL酱油样品蒸馏液所消耗的0.002 mol/L KMnO4的体积(mL)数。经过分析发现,高盐稀态法... 根据酿造酱油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AHVPS)中挥发性组分含量的差异,提出了一种测定酱油中挥发性还原性组分的方法,即氧化值法,并将氧化值定义为100 mL酱油样品蒸馏液所消耗的0.002 mol/L KMnO4的体积(mL)数。经过分析发现,高盐稀态法酿造酱油、低盐固态法酿造酱油及AHVPS的氧化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高盐稀态法酿造酱油的氧化值最高,AHVPS的氧化值最低。结果提示酱油的氧化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酿造属性,可作为反映酱油样品质一个指标,并有可能通过测定氧化值来判断某一酱油是否为酿造酱油。所建立的酱油氧化值测定法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的特点,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造酱油 水解植物蛋白调味 相对氧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酱油先学看标签
6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5-95,共1页
据统计,目前国内酱油的消费量每年达500万吨,仅酱油的品种就有上百种。酱油渐欲迷人眼,眼花缭乱中我们如何选择呢?看制造工艺,酿造酱油为首选:从制造工艺,可以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2大类。在国家标准中酱油分为酿造酱油(GB18... 据统计,目前国内酱油的消费量每年达500万吨,仅酱油的品种就有上百种。酱油渐欲迷人眼,眼花缭乱中我们如何选择呢?看制造工艺,酿造酱油为首选:从制造工艺,可以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2大类。在国家标准中酱油分为酿造酱油(GB18186)、配制酱油(SB10336)和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HVP,SB103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造酱油 水解植物蛋白调味 标签 制造工艺 配制酱油 国家标准 消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