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磺酸根阴离子调控的[Co(pytpy)_(2)]^(2+)自旋交叉化合物
1
作者 李英莲 张诚诚 +1 位作者 张新宇 王新益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2-1172,共11页
本文报道了2例由有机磺酸根阴离子调控的单核钴(Ⅱ)配合物[Co(pytpy)_(2)](2-NH_(2)-1-NS)_(2)·MeOH·H_(2)O(1)和[Co(pytpy)_(2)](4-NH_(2)-1-NS)2·H_(2)O(2)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其中pytpy=4'-(4-吡啶基)-2,2&#... 本文报道了2例由有机磺酸根阴离子调控的单核钴(Ⅱ)配合物[Co(pytpy)_(2)](2-NH_(2)-1-NS)_(2)·MeOH·H_(2)O(1)和[Co(pytpy)_(2)](4-NH_(2)-1-NS)2·H_(2)O(2)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其中pytpy=4'-(4-吡啶基)-2,2'∶6',2″-三联吡啶,2-NH_(2)-1-NS-=2-氨基-1-萘磺酸根离子,4-NH_(2)-1-NS-=4-氨基-1-萘磺酸根离子。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这2例配合物均由[Co(pytpy)_(2)]^(2+)阳离子、有机磺酸根阴离子和结晶溶剂分子组成。其中,阴离子2-NH_(2)-1-NS-和4-NH_(2)-1-NS-仅在磺酸根和氨基的相对位置上有所不同。有趣的是,具有处于邻位的磺酸根和氨基的2-NH_(2)-1-NS-阴离子与[Co(pytpy)_(2)]^(2+)阳离子和溶剂分子形成氢键,而具有处于对位的磺酸根和氨基的4-NH_(2)-1-NS-阴离子之间通过氢键形成了二维层状结构。磁测量表明配合物1和2的磁性有很大的不同:配合物1具有可逆的渐变型自旋交叉行为,而化合物2则保持在高自旋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交叉 二价钴配合物 有机磺酸根阴离子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降雨和湖水酸根阴离子长期变化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健 代丹 +3 位作者 王瑞 郝晨林 何成达 于涛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8-98,共11页
为揭示太湖流域降雨和湖水酸根阴离子长期变化特征及环境意义,通过历史数据收集和采样分析,对太湖流域降雨和湖水中的SO_4^(2-)、NO_3^-变化特征和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1990s以来太湖流域降雨中SO_4^(2-)呈显著下降趋势,年平均下... 为揭示太湖流域降雨和湖水酸根阴离子长期变化特征及环境意义,通过历史数据收集和采样分析,对太湖流域降雨和湖水中的SO_4^(2-)、NO_3^-变化特征和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1990s以来太湖流域降雨中SO_4^(2-)呈显著下降趋势,年平均下降率为0.28 mg/(L·a); NO_3^-浓度却呈显著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为0.05 mg/(L·a),降雨中氮污染呈现加重的趋势.与之相反,湖水中SO_4^(2-)呈显著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为1.24 mg/(L·a); NO_3^-浓度却呈显著下降趋势,年平均下降率为0.02 mg/(L·a). 30年以来,太湖水体SO_4^(2-)/NO_3^-比值不断升高,远高于降水SO_4^(2-)/NO_3^-比值.研究认为:流域SO2排放引起的酸沉降是湖水SO_4^(2-)浓度增长的最重要原因,但氮氧化物排放并未引起湖水NO_3^-浓度升高,说明太湖流域对大气沉降的氮氧化物有滞留作用,而太湖水体是流域大气沉降硫酸盐的重要汇.综合治理太湖流域酸性物质排放对防止太湖水体酸化和治理富营养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根阴离子 酸沉降 富营养化 降雨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型主体分子胍基芘识别二羧酸根阴离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磊 童爱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73-277,共5页
在质子性溶剂甲醇中 ,发光型主体分子胍基芘通过氢键与二羧酸根阴离子结合 ,自组装形成 2∶1的主客体超分子复合物。本文采用前表面反射荧光检测 ,通过跟踪主体分子结合客体前后芘的激基二聚体与单体荧光强度比值的变化 ,研究了胍基芘... 在质子性溶剂甲醇中 ,发光型主体分子胍基芘通过氢键与二羧酸根阴离子结合 ,自组装形成 2∶1的主客体超分子复合物。本文采用前表面反射荧光检测 ,通过跟踪主体分子结合客体前后芘的激基二聚体与单体荧光强度比值的变化 ,研究了胍基芘对不同酸根数目、不同取代位置的苯取代羧酸盐、磺酸盐、长链二羧酸盐以及双羧基氨基酸的识别能力和识别选择性。结果表明 ,胍基芘对二羧酸根阴离子的识别能力与客体分子中两个羧基间的距离、分子的平面构型以及取代基的种类密切相关。 1,2 ,4,5 苯四甲酸根的识别效果远远好于其他二羧酸根阴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型主体分子 胍基芘 二羧酸根阴离子 分子识别 激基二聚体 前表面反射荧光 分子自组装 超分子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酸根阴离子印迹陶瓷膜的制备与吸附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曾坚贤 董志辉 +2 位作者 张哲 刘国清 周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02-2110,共9页
以三氧化二铝陶瓷膜为载体,以钼酸根阴离子为模板离子,1-乙烯基咪唑为功能单体,1,6-二溴己烷为交联剂,采用表面印迹和接枝聚合方法制备了能选择性吸附Mo(Ⅵ)的新型印迹陶瓷膜(IIP-PVI/CM).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重分析及扫... 以三氧化二铝陶瓷膜为载体,以钼酸根阴离子为模板离子,1-乙烯基咪唑为功能单体,1,6-二溴己烷为交联剂,采用表面印迹和接枝聚合方法制备了能选择性吸附Mo(Ⅵ)的新型印迹陶瓷膜(IIP-PVI/CM).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重分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陶瓷膜进行结构表征.研究了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当pH值范围为2~4时,IIP-PVI/CM具有良好吸附能力;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IIP-PVI/CM对Mo(Ⅵ)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模型;当pH=4.0和温度为30℃时,IIP-PVI/CM对Mo(Ⅵ)具有良好选择性,Mo(Ⅵ)对W(Ⅵ)的选择性系数高达7.48;动态吸附结果表明,IIP-PVI/CM对W(Ⅵ)和Mo(Ⅵ)的吸附饱和时间分别为24和47 min,饱和吸附量分别为0.163和0.672 mmol/100 g,动态吸附时IIP-PVI/CM亦具有良好选择性;经9次吸附与解吸后,IIP-PVI/CM对Mo(Ⅵ)吸附容量仍可达到初始值的92%,再生和循环使用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膜 酸根阴离子 表面离子印迹 选择性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水中硫酸根阴离子对Inconel 600合金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吴义兵 张裕 +4 位作者 陈红雨 崔同明 许鑫和 潘登 吕战鹏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4,共6页
采用慢应变速率试验(SSRT)研究了硫酸根阴离子浓度对Inconel 600镍基合金在模拟压水堆(PWR)一回路水中应力腐蚀开裂(SCC)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根离子促进Inconel 600镍基合金在高温水中的应力腐蚀开裂;随着硫酸根离子浓度升高,合... 采用慢应变速率试验(SSRT)研究了硫酸根阴离子浓度对Inconel 600镍基合金在模拟压水堆(PWR)一回路水中应力腐蚀开裂(SCC)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根离子促进Inconel 600镍基合金在高温水中的应力腐蚀开裂;随着硫酸根离子浓度升高,合金SCC敏感性增大;当高温水中硫酸根离子含量超过300μg/kg时,断口边缘出现局部腐蚀和局部穿晶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水堆一回路水 Inconel 600合金 应力腐蚀开裂 高温水 酸根阴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酸根阴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红 陈启元 张平民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420-423,共4页
以三辛基十二烷基碘化铵为活性物质,分别以聚氟乙烯(PVC)和壳聚糖(CS)为聚合物支持体,制备了两种铝酸根阴离子选择性膜电极,并研究了它们的基本性能,结果表明,两种膜电极均对铝酸根离子有较好的响应,而CS膜电极的耐碱... 以三辛基十二烷基碘化铵为活性物质,分别以聚氟乙烯(PVC)和壳聚糖(CS)为聚合物支持体,制备了两种铝酸根阴离子选择性膜电极,并研究了它们的基本性能,结果表明,两种膜电极均对铝酸根离子有较好的响应,而CS膜电极的耐碱性和耐热性优于PVC膜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电极 酸根阴离子 电极 离子选择性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沸石处理含铬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谢晓凤 王京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47-49,共3页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沸石 ,研究了制备有机沸石的适宜条件及其对吸附重铬酸根阴离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2 5℃、pH =6、有机沸石投加量 2 5 g/L条件下 ,可使水中重铬酸根阴离子的去除率达到98%。通过X -衍射以及绘制平衡...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沸石 ,研究了制备有机沸石的适宜条件及其对吸附重铬酸根阴离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2 5℃、pH =6、有机沸石投加量 2 5 g/L条件下 ,可使水中重铬酸根阴离子的去除率达到98%。通过X -衍射以及绘制平衡吸附等温曲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 沸石 改性 吸附机理 重铬酸根阴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氧存在下镁铝水滑石负载高锰酸钾活化醇类液相氧化反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宝生 王洪艳 纪红兵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4-610,共7页
用共沉淀和浸渍法分别制得镁铝水滑石固载MnO4-催化剂HT-MnO4-,并将该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以分子氧为氧化剂用于催化醇的液相氧化反应。以苯甲醇氧化反应为模型探讨了不同制备方法制得的催化剂以及温度、溶剂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结果... 用共沉淀和浸渍法分别制得镁铝水滑石固载MnO4-催化剂HT-MnO4-,并将该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以分子氧为氧化剂用于催化醇的液相氧化反应。以苯甲醇氧化反应为模型探讨了不同制备方法制得的催化剂以及温度、溶剂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制备方法对催化性能影响的差别不大,非极性溶剂更有利于反应进行,苯甲醇转化率随着温度上升明显提高。XRD表征给出水滑石经过MnO4-阴离子交换以后,X射线衍射峰中最强峰对应晶面的平均粒径减小,但结构仍然完整;XPS表征表明HT-MnO4-中Mn的结合能较之KMnO4中的Mn有所降低。说明镁铝水滑石负载高锰酸钾远比高锰酸钾温和,在醇的液相氧化中同时起着催化剂和氧化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水滑石 高锰酸根阴离子 表征 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氨基酸及其肽光电离、SO_4^(·-)氧化与光敏化过程的比较研究
9
作者 宋钦华 徐业平 +2 位作者 俞书勤 Ma Xingxiao 马兴孝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5-220,共6页
运用激光闪光光解瞬态吸收光谱研究了色氨酸 (Trp)、酪氨酸 (Tyr) ,苯丙氨酸 (Phe)和二肽 (Trp Tyr)光电离和被SO· - 4单电子氧化的过程 ,表征了反应过程中生成的自由基 ,并与丙酮光敏化生成的自由基进行了比较。三者不同之处是 ,... 运用激光闪光光解瞬态吸收光谱研究了色氨酸 (Trp)、酪氨酸 (Tyr) ,苯丙氨酸 (Phe)和二肽 (Trp Tyr)光电离和被SO· - 4单电子氧化的过程 ,表征了反应过程中生成的自由基 ,并与丙酮光敏化生成的自由基进行了比较。三者不同之处是 ,Trp和Tyr光电离分别生成氮中心的吲哚自由基和酚氧自由基 ;丙酮光敏化除生成上述自由基外 ,在敏化Trp光解体系还观察到Trp激发三重态 ,丙酮三重态与Phe没有作用 ;在SO· - 4单电子氧化体系 ,分别在Trp的吲哚环、Tyr的苯环上加成生成加成产物 ,其中Trp尤为显著 ;Phe的光电离与SO· - 4氧化体系结果一致。在二肽Trp Tyr的光电离和光敏化体系中观察到自由基的转变过程 ,Trp/N· Tyr→Trp Tyr/O·即分子内的电子转移过程 ;而SO·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氨基酸 光电离 单电子氧化 光敏化 电子转移 酸根阴离子 自由基 二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基诱导的水溶液中氟西汀的降解:脉冲辐解及稳态辐照研究(英文)
10
作者 吉天翼 刘艳成 +3 位作者 赵剑锋 徐刚 王文锋 吴明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23-828,共6页
本文运用脉冲辐解探究了不同自由基与药物氟西汀(FLX)之间的反应。羟基自由基(?OH)与FLX反应生成苯环上的羟基加成物,而硫酸根阴离子自由基(SO_4?^-)则通过单电子氧化FLX生成苯阳离子自由基,该中间产物再进一步与水反应生成苯环上的羟... 本文运用脉冲辐解探究了不同自由基与药物氟西汀(FLX)之间的反应。羟基自由基(?OH)与FLX反应生成苯环上的羟基加成物,而硫酸根阴离子自由基(SO_4?^-)则通过单电子氧化FLX生成苯阳离子自由基,该中间产物再进一步与水反应生成苯环上的羟基加成物。本研究测定了三种自由基?OH,水合电子(e_(aq)^-)以及SO_4?^-与FLX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7.8×10~9,2.3×10~9和1.1×10~9mol?L^(-1)?s^(-1)。本文还运用电子束辐照技术探究了不同辐照条件下的FLX降解效果,结合HPLC和紫外可见光谱仪进行分析。在N_2O和空气饱和的两种条件下,FLX溶液经1.5 k Gy辐照后降解效率均达到90%以上,而N_2饱和条件下,加入0.1 mol?L^(-1)的叔丁醇的FLX溶液经1.5 k Gy辐照后仅有43%分解。此外,酸性和中性条件下FLX的降解效率均大于碱性条件下的。结果阐明了饱和空气的FLX溶液在中性条件下的降解效果最佳,且?OH诱导的反应比SO_4?^-更有利于FLX的分解。本研究期望对于进一步探究FLX的降解反应提供有益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西汀 脉冲辐解 羟基自由基 酸根阴离子自由基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